爱小说

第234章 其实谁都爱钞票

小说:重生火红年代,我在山里当咸鱼 作者:骑着蚂蚁去赶集 更新时间:2023-09-30 09:51
爱小说(www.ixs.cc)开通手机站了,手机用户可以登录 m.ixs.cc 进行阅读,效果更好哦!
  小马一直都很崇拜自己的师傅。
  整个县“汽车运输服务社”的货车开出去,王师傅无疑就是他们当中,开的最疯狂、最牛皮的驾驶员了。
  在这个时期司机们开车,可不讲究什么交规...实际上,在富顺县这种小地方,其实相当于压根就没那东西。
  再加上车破,路又烂。
  遇到那种坑坑洼洼的搓板路,手艺再好的驾驶员也开不快。
  因此急于赶时间的这些汽车驾驶员们,一旦遇到路况稍微好一点的时候,那不赶紧抓住机会,把汽车开的飞起才怪!
  所以久而久之,大家伙儿崇拜的,真不是那种开的稳如老狗的驾驶员...那种人,只会被别人嘲笑为胆小鬼。
  大家最崇拜的,是像王师傅这种手艺过硬,八字更硬的疯狂司机。
  开车受点伤,算什么?
  风雨中哪会没点痛?
  开车撞了山、或者是掉进了沟里?那...不算个事!
  汽车运输服务社,有自备修理厂、自带修理工,你开的车不坏,他开的车老是完好无损?
  你这不是存心让修理厂的职工天天没事做么...这样,不好。
  领导看见那些修理厂的师傅、学徒们,个个在那里晒太阳,你让人家领导心里怎么想?
  因此广大的货车驾驶员,他们三天两头的、都会轮流着,去给这些修理厂的工人们找点事做。
  这样,大家都好。
  其实领导也高兴:车队总也不买配件、不消耗点东西...这,像话吗?
  你让财务上,怎么走因为招费超支的账?你干部职工们发福利的开销,又列进哪个支出项目?
  所以在这个时期开车,不怕你开的疯狂,不怕开的快。
  就恨那种磨磨蹭蹭、3天整不了200km,一个月不进次修理厂的乌龟司机...
  龟儿子滴!
  小马就很羡慕自己的师傅,胆子大,油水大,油门也轰的大。
  在这个时期,大家都在疯狂追求大、大、大!
  大发展,大变革,大生产、大跨越、大放那啥...
  非常迫切渴望拿到驾驶本本的小马,眼看着农民身份的韩晓康,竟然开车,比自家师傅还开的稳准狠。
  不由流下了羡慕的口水。
  巴不得自己也有那么一天,拿到了驾驶本本之后,也像韩晓康这样,把汽车开的飞起!
  而要想取得驾驶资格,无非就是这几种途径:从部队上退下来的汽车兵。
  各个乡、各个区,挑选出来1到2位成分好,出身清白,立场坚定的优秀青年,送到县里,甚至是地区去“委培”。
  另外还有就是家里成分好、关系又过硬,他们会想办法把自己家的孩子,送到县汽车运输服务社当学徒。
  这些学徒从一刚开始天天打水,洗车,擦车,给师傅端茶倒水,递烟,揉肩捶背这些杂活开始打熬。
  长的,熬个5,6年,差不多也就能出师了;而有的学徒运气好、会来事,又遇到带徒弟师傅厚道的话。
  他们往往3年左右,就能如愿以偿的当上见习驾驶员了。
  而现在小马看见韩晓康把这辆老式货车开的贼溜,他一边偷偷羡慕,一边又忍不住替对方惋惜:开车技术好又能怎样?
  在这个讲究成分、注重出身的时代。
  身为一名生产队社员,韩晓康要是没有他所在的大队、区公所两级举荐的话,韩晓康永远也不可能拿到驾驶本。
  更不可能加入炙手可热的司机行列。
  能力再好,过不了“大队和区公所举荐”这一关,啥也是白搭...包括上大学这些东西,那是无论如何也绕不过大队部、和区公所这两级管理机构的。
  “好技术!”
  摇摇晃晃之中,临近中午的时候,王师傅总算还魂了。
  眼看着车窗外的景色飞快往后掠去,而自己又趴在徒弟小马的腿上睡的汗水、口水流了一大滩。
  王师傅迷迷瞪瞪爬起身,费了好大劲才看清楚,原来方向盘掌握在韩晓康手上,“没看出来啊,晓康同志你竟然会开车?”
  现在韩晓康已经开了小半天的车,对于这辆老爷车的各种性能,已经差不多能适应了。
  这个时期的车,和后车的大货车差距也不是很大。
  除了方向盘没有助力,导致打起方向来非常费劲,离合器需要踩两脚才能离得开;刹车,需要连续刹两次半之外。
  其它倒也没多少不一样的地方。
  “跟着区农机站的师傅,学过一阵子。”
  韩晓康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早上看王师傅你实在是辛苦,咱又耽搁不起时间,对吧?所以我就麻着胆子开了这么段路,还请王师傅别生气。”
  县汽车运输服务社的司机们,是看不上乡镇上的、农机站那些开拖拉机的人的。
  在这些骄傲的如同孔雀一般的大车司机眼里,开拖拉机的家伙,也配叫驾驶员?
  所以韩晓康即便是这么胡扯一番,王师傅也没法去求证。
  估计他也没那兴趣
  而至于说,韩晓康让王师傅别生气...
  不生气?
  才怪!
  最少最少吃,吃醋还是难免会有一点点的。
  只因为这方向盘,不仅仅维系着王师傅的饭碗,而且还捆绑着他的骄傲与耍横的底气。
  谁要是擅自动了王师傅的方向盘,那就无异于别的狗狗,来动了护食的小狗盘子一般。
  不过,他出于对自个儿表哥刘合作的敬畏,王师傅当即倒也没发作。
  “现在王师傅伱醒了,那还是由你来开?”韩晓康问。
  “不,不用了。”
  王师傅酒醒身上软,当即摇头拒绝把握放向,“小马,把交通地图册拿出来,仔细看好,千万不要开到不该开的地方去了。”
  小马应了一声。
  随后从牛皮公文包里,翻出那张属于保密级别的地图,开始仔细查看起来。
  在这个时期,很多东西动辄都是保密的。
  其中包括富顺县交通图册,那也得只有县级单位才有资格申领。
  哪怕王师傅他们贵为县运输服务社的驾驶员,要使用到地图的时候,都还得专门向单位申请。
  等到专门的管理员登记在册之后,才能拿的出来。
  尤其是这种东西,保密程度更高,普通人根本就接触不到。
  之所以这么做,其中固然有担心泄密的因素之外。
  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云贵川三省有很多重点保密工厂,它们几乎都是散落在那些、不为人知的深山老林里面。
  但这些工厂再隐秘,它总得和外界的道路,进行联通吧?
  所以往往在保密级别低的交通图册上,根本就不会标注出这些保密工厂的自建公路。
  如此一来,
  要是哪位货车驾驶员一时麻痹大意,不小心拐错了方向,跑到人家这种工厂的自建公路上去了的话。
  那是会招来很大很大的麻烦的!
  不说被当场击毙吧,反正很容易被“请”到小屋子里,接受一番热情招待。
  王师傅纵然天不怕地不怕,但他肯定也招惹不起这种麻烦,所以才千叮咛万嘱咐的,让助手小马一定要看好地图,替韩晓康把好方向...
  等到汽车翻过一座大桥,此时就算是正式进入了黔西南地界了。
  再往前开上小半。
  货车就来到了一处整个空气中开始弥漫出浓浓的酒香,和发酵后的酒糟,那种特有的酸香味道的地方。
  这里盛产美酒,截止目前来说,卖的还不算太贵。
  因为它是纯粹的酒,现在还没有沾染上金融属性。
  如果是有工作的人,哪怕他一个月的工资才20块5,咬咬牙,拿出1\/4的工资,倒也能买一瓶来尝尝。
  假如是生产队的社员的话,卖上两只鸡,也是有能力买一瓶的。
  而这里之所以盛产美酒,那是因为此地有条河,河岸边耸立着很多很多的酒厂。
  千百年来,无论外面的粮食是宽裕还是紧张,无论是丰年还是荒年。
  反正昼夜不息往这里运送粮食的木船,和岸边公路上的车辆,那就从来就没断绝过。
  从来没有!
  货车驶入道路两边,林林总总矗立着不少酿酒厂的地方,七拐八拐之后。
  王师傅一声轻喊:“就这里,停车吧。”
  随后王师傅拿着他的公文包下了车,跑到门房那里去和对方说了点什么,随后大门开启。
  等到车辆驶入酒厂原料仓库,自然有负责人过来,与王师傅进行接洽。
  又等了一个多小时,酒厂里的搬运工将车厢里的粮食卸下。
  王师傅去把现金结过来之后,便招呼韩晓康将汽车开到镇子上,他这是要找邮电局,把收来的货款用“电报汇款”的方式,打到某个人的手上。
  至此,
  韩晓康隐隐约约明白了:原来这货车上装的高粱,并不是拿去喂南边的猴子、或者是漂洋过海拿去支援煤炭兄弟。
  而是专门给拥有1000多种微量元素的高科技酿酒厂,作为生产美酒的原料的...
  那反过来说:这趟运粮之旅,可以从侧面证明,在小小的振兴区地盘上,隐藏着某位大佬。
  他可以在管控如此严格的背景下,轻轻松松调拨出来2吨高粱。
  这活动能量,可真不小...
  富顺原本就盛产优质高粱,要说区区两吨的数量倒也不算多,但问题是种植高粱这种非主粮植物,那都是上面下达“派购”任务给某些生产队之后。
  再由相关生产队进行种植。
  而最终收获的高粱,都是由当地的粮站定点收购走了。
  除了那些不够饱满、品质不合格的高粱,基本上是不会有高品质的高粱,流落到市面上的。
  那么此人,又是怎么把它弄出来的呢?
  见韩晓康一边开车,一边面色平静的保持着沉默。
  刚刚从邮电局汇完款的王师傅嘿嘿一笑,“晓康兄弟啊,我们也就是一个拉货跑腿的,只要把货平平安安的送到目的地,拿我们的报酬就成了,对不对?”
  “嗯。”韩晓康淡淡应了一声,不置一词。
  小马帮腔,“晓康同志啊,其实你这次用餐饮服务社的名义,去那边私自收购海带,也是...也是...”
  韩晓康偏头,“也是什么?”
  “也是不符合有关规定的...对不对?”
  小马被盯的发毛,吭吭哧哧回道,“要是被人检举了的话,最少去学习个3,5年,总该跑不了吧?”
  “你在威胁我?”韩晓康声音阴冷。“要不要我现在就掉头?咱们不去了。”
  “啊...?这,不是,哎呀,其实我是说...”小马有点慌。
  按理说小马是吃国家粮的,不应该怕一个来自农村的猎户,可小马也不知道为什么,总觉得自己被韩晓康搞的底气不足、很心慌。
  此时王师傅开口了,“不说那么生分,有财大家一起发,有钱一起赚。”
  其实王师傅一直在冷眼旁观韩晓康的反应,刚才韩晓康那副神情很淡然,但是浑身上下散发出能让人感受到的杀气,整的王师傅也坐不住了。
  “晓康同志,你是我大表哥的好哥们,那就是我王三的兄弟。”
  王师傅凑过来问,“这样吧,咱们这次去潮汕那边拉海带,‘辛苦费’我只要一半,咋样?”
  在这个时期,很多单位需要用车,需要请司机跑很远的长途的时候。
  有一条不成文的潜规则:用车单位,私下里需要给司机一笔“感谢费”、或是叫“辛苦费”、“劳务费”的。
  这笔钱,大致占整体运费的10%。
  就是因为那些单位,为了避免司机在暗地里捣鬼、或者是消极罢工,而不得已采取的一种讨好方式。
  另外在来回的整个过程当中,司机的吃住费用,他自个儿是不掏钱的。
  这得用车单位来替他支付。
  而事后司机照样可以拿着一些票据,跑到他们本单位去报销,那就相当于驾驶员赚的外快了。
  只不过这次出门,因为事先有了刘合作,专门嘱咐过王师傅。
  所以这一路上不管是吃还是住,三个人倒是平摊的。
  但那个10%的“劳务费”,王师傅和小马可没打算放弃...
  现在王师傅他们拉粮食到酒厂来交售,已经相当于韩晓康抓住了他们一个小小的把柄。
  这倒不是因为王师傅他们做事不够谨慎,非得让韩晓康抓住他们的把柄。
  而是因为这次出车,是顺带捎过来的。
  如果为了拉2吨高粱,而专门跑一趟的话,需要经过一系列用车流程。
  这番操作起来,其实也不是那么容易,只会更容易暴露...
爱小说WWW.IXS.CC努力创造无弹窗阅读环境,大家喜欢就按 Ctrl+D 加下收藏吧,有你们的支持,让我们走得更远!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