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小说

第四章 长矛的性价比

小说:反清:从大明秽土转生开始 作者:听风煮雨夜 更新时间:2023-09-30 15:26
爱小说(www.ixs.cc)开通手机站了,手机用户可以登录 m.ixs.cc 进行阅读,效果更好哦!
  在科场上的屡试不中,很快便耗光了王顺那本就只能勉强算是殷实的家境。
  生活的苦难,屡试不中的精神折磨,使得王顺对大清朝,对整个世界都充满了怨气。
  可怨气归怨气,生活还是要生活的。
  无奈之下,他也只好脱掉长衫,舍下身段,来到朱家做起了管家。
  再然后,王顺这个对大清朝满腹牢骚,充满怨气的落地秀才,便和朱国昌这个满脑子造反思想的前朝余孽,顺理成章的勾结在了一起。
  朱国昌在举旗造反,打出自己朱六太子的旗号,并宣告恢复大明之后。
  第一时间就给王顺册封了一个大明内阁首辅,文华阁大学士的官职,也算是没有辜负这个“老臣”。
  好好满足了一下王顺的官迷!
  当然了,官职归官职,可工作还是原来的工作。
  毕竟现在朱国昌可没有一個国家可以交给王顺来治理。
  暂且来说,王顺也只能是挂着一个大学士的头衔,继续做着管家的工作。
  等朱靖安在庄子上找到王顺的时候,他正在和大明朝现任工部尚书。
  原朱家庄上唯一的一个铁匠,郭大山郭师傅商量着打造兵器的事宜。
  朱国昌在举旗之后,虽然别的事情都没来得及干,可官帽子却是已经发出去了一大堆。
  就比如说管家王顺的内阁首辅,铁匠郭师傅的工部尚书,账房李沐李先生的户部尚书,村口杀猪匠张屠户的神机营都指挥使……
  朱老六现在虽然暂时给不了这些跟着自己造反,把脑袋别裤腰带上玩命的兄弟荣华富贵,但官帽子给起来却是不含糊。
  什么尚书,侍郎,什么总兵,指挥使,只要你敢要,他就敢给。
  “我大明王师现在大概还有三十只长矛,五十把牌刀的兵器缺口。”
  “郭尚书你要抓点紧,争取三天之内必须将兵器缺口给赶出来,不得有误。”
  “若是因为你的拖延,误了殿下的大事,你可吃罪不起。”
  王顺的话语中带着官威,十分不客气的开口对郭大山吩咐道,仿佛是真的把自己当做了大明的首辅。
  恍然忘记了,不久之前,自己也只是一个管家。
  而新生的大明朝的实际控制范围,更是只有一个小小的朱家庄而已。
  郭大山闻言,苦着脸,一脸无可奈何的开口说道。
  “首辅大人,咱们大明朝现在就我一个工匠,哪怕是算上我那几个还不能出师的徒弟,满打满算也就五个人。”
  “我们就算是拼了老命,三天也打不出那般多的兵器啊。”
  这年头铁匠要打造兵器,可没有后世的那些机械化设备辅助,是需要纯靠人力,一锤头一锤头的往出砸的。
  效率高不了!
  正所谓人生三大苦,撑船打铁磨豆腐,可不是说说而已。
  王顺闻言,只是冷着说道。
  “遇到困难,那就要想办法克服困难,而不是来向我这个上官哭诉。”
  “如果一有困难就要找上官,那还要你们又什么用?”
  虽然王顺才刚刚当上大明内阁首辅没多长时间,可身上的官味却已经是相当的浓厚了。
  郭大山嘴笨,说不过王顺,可脸上的难色依旧。
  就在这时候,朱靖安大步走了过来,目光在两人身上扫视一圈,然后开口说道。
  “王先生,父亲命你即刻安排人手埋锅造饭,准备大军的开拔事宜。”
  “等吃过午饭之后,我们就动身,顺着黔江东下,往金田镇的方向转进。”
  王顺闻言,没有二话,当即抱拳道。
  “微臣遵命!这就去安排。”
  朱靖安点点头,然后又将目光看向了一旁的郭大山,然后开口说道。
  “郭尚书这边的兵器生产工作可以先放一放,等我军抵达金田镇的落脚点,安顿下来之后,再进行生产也不迟。”
  “在此之前,郭尚书可以琢磨着再多收几个徒弟,扩大我大明的工部的规模。”
  眼下明军马上就要向着金田镇转进,时间紧迫,肯定没时间让郭大山他们停下来去打造兵器。
  是故,朱靖安让郭大山最近将精力更多的放到培养人才上去。
  但是,像是想起来了什么,朱靖安又开口补充安排道。
  “对了,将来的工部方面的兵器生产暂时要以长矛为主,其他的都可以先放一放。”
  朱靖安这样安排,最主要是因为在冷兵器时代,长矛绝对是战场上性价比最高的武器。
  没有之一!
  打制一把好刀,最少也需要三五斤的好铁。
  而一个矛头却只需要半斤铁就足够了。
  也就是说,打制一把好刀所需的用铁量,能打制七八个矛头。
  并且长矛的矛杆生产成本更低。
  不追求质量的话,随便找个比较直的木棍,再把矛头给装上去就可以凑合着用。
  可话说回来,普通士兵其实也没有追求兵器质量的资格。
  上面能给你发把长矛,而不是给你扔个矛头,让你自己找根棍子插上。
  或是干脆让你拿着锄头镰刀等农具上战场。
  这就已经可以算是上位者中比较有良心的了。
  毕竟,在那些高高在上的统治者眼中,底层百姓无非就是几乎可以无限制消耗,死了还会不断再生的耗材罢了。
  便宜的很!
  谁又会真的在意耗材的死活?
  当然了,朱靖安之所以让郭大山着重生产长矛,除去长矛的造价便宜,生产简单之外。
  更重要的原因其实是因为在战场上,长矛这样的长兵器,要比刀剑等短兵实用的多。
  在战场上,大家都是列好军阵正面厮杀,军阵前排基本上属于是人挤着人,人挨着人。
  几乎不存在闪转腾挪的空间,短兵器灵活的优势压根无法发挥出来。
  但长兵器一寸长一寸强的优势却是能够发挥的淋漓尽致。
  我的兵器比你长,我能打到你,而伱打不到我,这就是天底下最硬的道理。
  并且,长矛的杀伤力也要比刀剑更强。
  人被砍一刀,虽然很疼,但只要没伤到要害,大概率不会有事,伤好之后很快就又会是一条好汉。
  但你要是被长矛刺中,身体上被长矛扎出一个窟窿,那人大概率当场就不行了。
  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宁挨三刀,莫挨一枪”的原因所在。
爱小说WWW.IXS.CC努力创造无弹窗阅读环境,大家喜欢就按 Ctrl+D 加下收藏吧,有你们的支持,让我们走得更远!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