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雪盐制作成功
爱小说(www.ixs.cc)开通手机站了,手机用户可以登录 m.ixs.cc 进行阅读,效果更好哦!
痛苦。
学习的过程是枯燥和痛苦的。
虽然在学习空间内,张彦祖不会饥饿、不会疲倦,拥有无限的精力。
但他还是觉得非常难熬,很多次产生了想要退出学习空间的想法。
但为了将来的幸福。
为了不让家人失望。
再怎么难熬都必须得坚持下去。
三个月、五个月、一年、两年,直到将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全部掌握到必须要达到的级别为止。
而现实中。
当张彦祖猛地睁开了眼,一道精光射出,开始消化脑中那颇为庞大的信息量时,只不过过去了十几分钟而已。
但Lv3的木匠技能,Lv2的物理与化学知识,以及比最低要求还高的Lv2级数学知识。
张彦祖已尽数掌握,乃至成了身体本能的一部分,不可能再忘掉。
……
第二天上午。
从妻子苏蓉儿手里,拿到十两银子的创业资金。
当天张彦祖就采取了行动,去县里采购了大批的工具和物资。
其中粗盐就买了足足三十斤,还有过滤用的纱布、木炭,以及可祛除可溶杂质的生石灰、碱灰等原料。
再加上一些做木匠活用的工具和少量的木料。
总之只用一天的功夫,就把十两银子花的干干净净,一文不剩。
把这些东西物品,全部弄回到家中。
父母都大吃了一惊,不明白张彦祖这小子到底想干什么。
“我儿,置办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到底花了多少钱啊。”
“三十斤盐,够我们一家吃好几年了,买这么多盐干什么?”
“有钱也不可乱花,退了吧,这些东西还是全退了吧。”
“我不求你多么上进,但别这么败家下去了,再败几次我们家就完了。”
父亲张显明苦着脸,心里无比的后悔,按照这个败家速度,别说是家里有十亩地,就是有个一百亩一千亩地,也败不了几天时间,要求儿子上进,反倒加速了衰败的速度,还不如让他继续好吃懒做的好。
就连看到这一幕的苏蓉儿,也不由得有些担心和疑虑,自己夫君的这一番动作,到底靠不靠谱,一天之内就把创业资金花光了,他要靠什么才能把本钱全部赚回来?自己是不是有点太草率了,不该那么轻易的把钱借给他。
面对家人的这些质疑与担心。
张彦祖没有过多的解释,而是不停的忙活着自己的事情。
他先是利用木匠工具,把几个过滤用的装置做了出来。
然后在厨房烧了大半锅的水,在父母的惊呼声中,把三十斤粗盐全部倒了进去,让食盐充分溶解到水中。
再进行第一遍的过滤,去除掉泥沙等固体杂质。
再往过滤后的溶液内,加入少量的生石灰、碱灰,去除掉镁、钙等金属离子。
然后又进行一遍过滤操作。
总之经过了大概七八道的提纯工序后,当锅里的水全部烧干,底部剩下的纯白色固体物质,就是想要得到的精盐了——虽然里面仍含有少量的杂质,但已经无限接近现代人所吃的精盐,味道也十分纯正,就是最纯粹的咸味。
只是经过这一系列的提纯操作后,三十斤的粗盐,只变成了十五斤的精盐,份量少了足足一半。
“你们都尝尝吧,这就是我做出来的精制雪盐,一次成功,没有半点的翻车。”
将干燥后的精盐,装在一个木盆里,再放到桌子上,张彦祖对众家人道。
“雪盐?”
张显明用手指沾了一些,放嘴里品尝了尝,老眼顿时瞪大,这个味道,咸,很咸,但是很好吃的咸,不再有粗盐中含有的那股苦涩咸腥的味道,好吃了不是一点半点,两者有了天壤之别。
“我儿,这么好的盐,你是如何知道制作的,是谁教给你的?”
母亲张王氏,也是激动中,带着骄傲与自豪的问道:“没想到我儿如何厉害,有这门手艺在手,不种地也会有不错的活路,你爹他没见过世面,只会咋咋呼呼,我就知道,我儿定会是个有用之才。”
张显明脸一红,恼羞成怒的道:“你这妇人,你刚刚战战兢兢的样子,又比我好了多少?”
不过张彦祖的目光,却放在了妻子苏蓉儿的身上,微笑的看着她道:“娘子,你觉得这雪盐如何?如果以后我们家做这方面的生意,你觉得能不能发家?”
苏蓉儿想了想道:“夫君,如今这市面上的粗盐,大概要六十文一斤,来自蜀州的上等青盐,要三百文一斤,不知夫君你制作出的这些雪盐,想卖出什么样的价格?”
“物以稀为贵,如此少见的雪盐,怎么的,也得卖一两银子一斤吧,不然怎么衬托出购买者的尊贵身份?”张彦祖道。
“一两银子一斤,这太贵了吧,有几户人家吃得起啊。”张显明感到咋舌,连连摇头。
“太贵了会不会卖不出去啊,全砸手里了怎么办,还是便宜一点吧,三四百文一斤就够了。”母亲张王氏也劝道。
“我这个价格不贵,已经非常亲民了。”
张彦祖摇摇头道:“爹、娘,你们想想,为了制作出雪盐,我们投入不小的成本,买了那么多的原料,还烧了不少的柴禾,每两斤粗盐,才能得到一斤雪盐,损耗率足足五成,只要卖五倍左右的溢价,我们才能勉强回本,卖出十倍的价格,我们只能赚点小钱,甚至就算卖到一两银子一斤,我们赚的也只是辛苦钱而已。
何况我们付出了很大的劳动,就算一家人一起忙活,一天也就出产百斤雪盐而已,却要应对整个大齐国的庞大市场,价格不定高一点,雪盐只会供不应求,引发客户不满。”
听完这话。
父亲张显明整个人呆住,一两银子一斤,每天产量百斤,除去一切成本,日赚五十两是没问题的,而就这么一天的功夫,比他种好几年的地还强,这……
当然张彦祖说的只是理想中的情况而已,现实不一定如他期待的那样发展,或许还会存在许多的变数,不能过于乐观。
即便如此。
众家人心里也是激动不已,苏蓉儿看着自己的夫君,更是美目涟涟,十分的情动,同时对他充满了信心。
学习的过程是枯燥和痛苦的。
虽然在学习空间内,张彦祖不会饥饿、不会疲倦,拥有无限的精力。
但他还是觉得非常难熬,很多次产生了想要退出学习空间的想法。
但为了将来的幸福。
为了不让家人失望。
再怎么难熬都必须得坚持下去。
三个月、五个月、一年、两年,直到将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全部掌握到必须要达到的级别为止。
而现实中。
当张彦祖猛地睁开了眼,一道精光射出,开始消化脑中那颇为庞大的信息量时,只不过过去了十几分钟而已。
但Lv3的木匠技能,Lv2的物理与化学知识,以及比最低要求还高的Lv2级数学知识。
张彦祖已尽数掌握,乃至成了身体本能的一部分,不可能再忘掉。
……
第二天上午。
从妻子苏蓉儿手里,拿到十两银子的创业资金。
当天张彦祖就采取了行动,去县里采购了大批的工具和物资。
其中粗盐就买了足足三十斤,还有过滤用的纱布、木炭,以及可祛除可溶杂质的生石灰、碱灰等原料。
再加上一些做木匠活用的工具和少量的木料。
总之只用一天的功夫,就把十两银子花的干干净净,一文不剩。
把这些东西物品,全部弄回到家中。
父母都大吃了一惊,不明白张彦祖这小子到底想干什么。
“我儿,置办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到底花了多少钱啊。”
“三十斤盐,够我们一家吃好几年了,买这么多盐干什么?”
“有钱也不可乱花,退了吧,这些东西还是全退了吧。”
“我不求你多么上进,但别这么败家下去了,再败几次我们家就完了。”
父亲张显明苦着脸,心里无比的后悔,按照这个败家速度,别说是家里有十亩地,就是有个一百亩一千亩地,也败不了几天时间,要求儿子上进,反倒加速了衰败的速度,还不如让他继续好吃懒做的好。
就连看到这一幕的苏蓉儿,也不由得有些担心和疑虑,自己夫君的这一番动作,到底靠不靠谱,一天之内就把创业资金花光了,他要靠什么才能把本钱全部赚回来?自己是不是有点太草率了,不该那么轻易的把钱借给他。
面对家人的这些质疑与担心。
张彦祖没有过多的解释,而是不停的忙活着自己的事情。
他先是利用木匠工具,把几个过滤用的装置做了出来。
然后在厨房烧了大半锅的水,在父母的惊呼声中,把三十斤粗盐全部倒了进去,让食盐充分溶解到水中。
再进行第一遍的过滤,去除掉泥沙等固体杂质。
再往过滤后的溶液内,加入少量的生石灰、碱灰,去除掉镁、钙等金属离子。
然后又进行一遍过滤操作。
总之经过了大概七八道的提纯工序后,当锅里的水全部烧干,底部剩下的纯白色固体物质,就是想要得到的精盐了——虽然里面仍含有少量的杂质,但已经无限接近现代人所吃的精盐,味道也十分纯正,就是最纯粹的咸味。
只是经过这一系列的提纯操作后,三十斤的粗盐,只变成了十五斤的精盐,份量少了足足一半。
“你们都尝尝吧,这就是我做出来的精制雪盐,一次成功,没有半点的翻车。”
将干燥后的精盐,装在一个木盆里,再放到桌子上,张彦祖对众家人道。
“雪盐?”
张显明用手指沾了一些,放嘴里品尝了尝,老眼顿时瞪大,这个味道,咸,很咸,但是很好吃的咸,不再有粗盐中含有的那股苦涩咸腥的味道,好吃了不是一点半点,两者有了天壤之别。
“我儿,这么好的盐,你是如何知道制作的,是谁教给你的?”
母亲张王氏,也是激动中,带着骄傲与自豪的问道:“没想到我儿如何厉害,有这门手艺在手,不种地也会有不错的活路,你爹他没见过世面,只会咋咋呼呼,我就知道,我儿定会是个有用之才。”
张显明脸一红,恼羞成怒的道:“你这妇人,你刚刚战战兢兢的样子,又比我好了多少?”
不过张彦祖的目光,却放在了妻子苏蓉儿的身上,微笑的看着她道:“娘子,你觉得这雪盐如何?如果以后我们家做这方面的生意,你觉得能不能发家?”
苏蓉儿想了想道:“夫君,如今这市面上的粗盐,大概要六十文一斤,来自蜀州的上等青盐,要三百文一斤,不知夫君你制作出的这些雪盐,想卖出什么样的价格?”
“物以稀为贵,如此少见的雪盐,怎么的,也得卖一两银子一斤吧,不然怎么衬托出购买者的尊贵身份?”张彦祖道。
“一两银子一斤,这太贵了吧,有几户人家吃得起啊。”张显明感到咋舌,连连摇头。
“太贵了会不会卖不出去啊,全砸手里了怎么办,还是便宜一点吧,三四百文一斤就够了。”母亲张王氏也劝道。
“我这个价格不贵,已经非常亲民了。”
张彦祖摇摇头道:“爹、娘,你们想想,为了制作出雪盐,我们投入不小的成本,买了那么多的原料,还烧了不少的柴禾,每两斤粗盐,才能得到一斤雪盐,损耗率足足五成,只要卖五倍左右的溢价,我们才能勉强回本,卖出十倍的价格,我们只能赚点小钱,甚至就算卖到一两银子一斤,我们赚的也只是辛苦钱而已。
何况我们付出了很大的劳动,就算一家人一起忙活,一天也就出产百斤雪盐而已,却要应对整个大齐国的庞大市场,价格不定高一点,雪盐只会供不应求,引发客户不满。”
听完这话。
父亲张显明整个人呆住,一两银子一斤,每天产量百斤,除去一切成本,日赚五十两是没问题的,而就这么一天的功夫,比他种好几年的地还强,这……
当然张彦祖说的只是理想中的情况而已,现实不一定如他期待的那样发展,或许还会存在许多的变数,不能过于乐观。
即便如此。
众家人心里也是激动不已,苏蓉儿看着自己的夫君,更是美目涟涟,十分的情动,同时对他充满了信心。
爱小说WWW.IXS.CC努力创造无弹窗阅读环境,大家喜欢就按 Ctrl+D 加下收藏吧,有你们的支持,让我们走得更远!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