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小说

第九二章 朱元璋摊牌,李善长懵了:竟真的被小小梅殷给扳倒了?!

小说:大明:天天死谏,朱元璋人麻了 作者:翻个小白眼 更新时间:2024-03-13 00:37
爱小说(www.ixs.cc)开通手机站了,手机用户可以登录 m.ixs.cc 进行阅读,效果更好哦!
  “走,咱们去迎接上位去!”
  李善长满面笑容的对着身边的人说道。
  旋即就带着李存义,丁斌,薛祥以及中都城,凤阳一地汇集过来的众多官员,离了中都城,一路迎接而去。
  迎出了五六十里。
  跟着李善长一起前去迎接朱元璋的不少人心里面,都是有些打鼓。
  怕真的会出事。
  不过在看到李善长如此沉着冷静,如此欢喜,不见丝毫慌乱。
  又想想韩国公在此之前,给他们所说的那些话。
  这些人便都把一颗心,放回到了肚子里。
  觉得他们之前的担心,是有些多余的。
  韩国公是谁?
  那可是大明开国六国公之首!
  妥妥的当今陛下的心腹重臣,属于红的发紫的人物!
  更是淮西勋贵的带头人。
  众多淮西勋贵都服他。
  而且和上位相互之间,配合这么多年,早就把上位的心思脾气,给摸得一清二楚。
  这事,是他安排做的,自己等人跟着他来,那肯定没毛病。
  也绝对会如同他所说的那样,上位来到了中都城,看到了自己这边,把中都城给修的多么雄伟壮丽,只会心生欢喜。
  夸他们这些人做得好。
  绝对不会有任何的不悦。
  而这次,上位突然带人前来,也只是如同他所说的那样,是这中都城修建的非常好。
  进度飞快,到了年底便可迁都,所以便心痒难耐,想要前来瞧瞧。
  事情就是这么简单,没有那样的复杂。
  为了迎接朱元璋,李善长等人,可谓是做足了准备。
  面面俱到。
  从中都一直到迎接朱元璋的地方,几十里的路。
  两侧全都提前清理一番,道路全部都进行了平整,清扫干净,全部用黄土铺路。
  迎接朱元璋的地方,还弄出了乐班。
  还有那必不可少的凤阳花鼓。
  一众人老早的便在这里等着,个个喜气洋洋……
  ……
  “来了!来了!上位来了!”
  有人出声大喊。
  一句话,就让在场的众人,全部都打起了精神,忙朝远处望去。
  只见那很是威严的皇帝仪仗,自远方出现,一路而来。
  前面有精锐兵卒开道。
  仪仗还没有到,精锐兵卒,便已经先来到了这边……
  早在这里等了半天的韩国公等人,立刻上前去迎接朱元璋。
  那早就安排好的乐班的人,立刻用用唢呐,笙等乐器,吹奏起了迎接圣人的引凤调。
  一片的喜庆。
  辇驾上的朱元璋,远远的看到这一幕,脸色变得更加阴沉了几分。
  不过随着距离接近,朱元璋脸上的阴冷迅速的消失不见,露出了笑容。
  看起来,这笑容是发自内心的,他真的很高兴。
  “臣李善长,拜见上位,问圣躬安。”
  那高亢又喜庆的引凤调结束之后,李善长率领众官员上前,对着朱元璋行礼问安。
  朱元璋笑呵呵的,自撵车之上,站起身来,望着他们道:“起来吧,韩国公,你们这弄的阵仗可不小啊!”
  韩国公笑着道:“好叫上位得知,这可不是微臣等人弄出来的。
  而是凤阳的老乡亲们,得知陛下您要回来,一个个自发过来对您进行迎接的。
  你是不知道,这众多老乡亲,对您是有多感恩戴德。
  自从有了陛下您之后,这老乡亲们的生活,一日比一日好。
  他们都是打心眼里感念上位……”
  朱元璋闻言,面上的笑容变得更为灿烂了。
  旋即拍了拍自己的天子辇驾到:“来!韩国公,上来和咱同行!”
  听了朱元璋的话,李善长愣了一下,吓了一跳。
  连忙摆手道:“不敢不敢,这是上位您的辇驾,微臣哪里敢做?
  这不符合礼制……”
  朱元璋闻言哈哈笑道:“哪里有这么多的规矩?
  咱让你上来陪着咱,伱就只管上来。
  当年打天下时,你老李还坐过咱赶的车呢!”
  听到了朱元璋提及往事,李善长是又是高兴,又是欣慰。
  口中却忙道:“上位,此一时彼一时,那时候咱们还在一起打鞑子,和现在不一样
  朱元璋笑道:“屁的不一样!
  净扯淡!
  还和以往一样,上来吧,陪着咱一起坐坐!
  咱们老兄弟,也好好的说说话。”
  李善长再三拒绝之后,还是登上了朱元璋的天子辇驾,心情那叫一个激动。
  往天子辇驾上上的时候,腿都在微微的哆嗦。
  不是吓的,而是激动的了。
  这份荣耀谁有过?
  今天前来迎接上位,上位可当真是给了他天大的脸!
  他李善长的脸,一下子就被捧起来了!
  来到天子辇驾上后,朱元璋让李善长坐在他的身边。
  李善长推辞之后,便依言坐了下来,不过却显得拘谨,并没有大咧咧全坐,只坐了半个屁股。
  但就算是这样,李善长也同样是激动的面色泛红,神情振奋。
  只觉得这辈子,从没有这样高光过!
  尤其是现在,还是在淮西老家这一带,当着这么多的父老乡亲,这么多的文臣武将的面。
  这份待遇谁都比不了!
  上位是真给他长脸!
  而在场的众人,见到韩国公李善长,竟然有这种待遇后,一个个也都羡慕的不行。
  韩国公不愧是韩国公,就是够硬!
  尤其是原本,还有一些担忧的人,在见到了李善长被如此对待后,心里的担忧瞬间就不见了踪影。
  果然,是自己想多了。
  上位对待韩国公,还是一如既往的上心。
  韩国公的地位,坚不可摧,牢不可破,稳固的如同泰山一样!
  上位对于韩国公修建中都城的事,是真的很开心,很认同啊。
  这下子不用再担忧了!
  一个个也都乐呵呵的,开心的不得了儿。
  胡惟庸在将这一幕,收入眼中,看到了那坐在天子辇驾上的李善长,心情别提有多复杂了。
  这……到底是咋回事?
  上位的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怎么对李善长如此恩宠有加?
  太给李善长脸了!
  这莫非……莫非自己之前的猜测,是错误的?
  上位来到这中都城,并不是因为刘伯温之前,弄出的招数起了作用,不是来找李善长麻烦的?
  而是真的来看中都城,真觉得李善长做得非常好?
  那这样一来,岂不是李善长很有可能,可以凭借着修建中都城的功劳,再回中书省?!
  当这个念头出现在心中,并觉得真的可能会成真之后,胡惟庸整个人都变得不好了。
  如果真的如此,那他可真的亏大了!
  空欢喜一场!
  原本以为能借着这次的事儿,让刘伯温和李善长二人,好好的斗上一斗。
  他稳坐钓鱼台,渔翁得利。
  可现在,怎么看起来却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倘若,真的让李善长再回到了中书省,那他胡惟庸可就彻底的坐蜡了!
  李善长不在中书省,远在淮西这边,他都要伏低做小。
  很多事儿,没有李善长的支持,都做不下去。
  那若是让李善长再回到了中书省里,凭借着着李善长的地位,资格,他这个中书省丞相,肯定要退位让贤。
  被李善长压得,更加喘不过气儿。
  这个结果真不是他想要的!
  这该如何是好?
  虽然心中着急,可这个时候胡惟庸却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
  上位若不想动李善长,他胡惟庸是真的不敢有任何的动作。
  也真不是李善长的对手。
  正在这时,却听的一阵咚咚咚的声音响起。
  只见前面,已经空出来了一大块的地方。
  有着一个个穿着喜庆的百姓,腰间悬的腰鼓,手拿鼓槌敲着上场了。
  这腰鼓打的非常的有节奏,一边敲,还一边跳。
  看起来热闹非凡。
  很快便有唱词响了起来——
  “说凤阳,道凤阳,手打花鼓咚咚响。
  凤阳真是好地方,赤龙升天金凤翔。
  数数天上多少星,点点凤阳多少将。
  说凤阳,道凤阳,手打花鼓咚咚响。
  凤阳真是好地方,皇恩四季都浩荡。
  不服徭役不纳粮,淮河两岸喜洋洋。”
  这些凤阳的老乡亲们,一边跳,一边敲鼓,一边唱,好不热闹。
  过年时的气氛,一下子就起来了。
  这凤阳花鼓,是朱元璋很喜欢的一个地方特色。
  之前这些凤阳的老乡亲们,前去给朱元璋祝寿,都会来上一段凤阳花鼓。
  属于保留节目了。
  而朱元璋每次听完后,都会非常开心。
  还会亲自接待这些凤阳的老乡亲们。
  可以看得出来,这些凤阳老乡亲们表演的花鼓,要比上一次给朱元璋祝寿跳的要更好。
  很显然是暗地里都没少下功夫。
  只是朱元璋此时再去看这让他十分高兴的花鼓,听着唱词,却觉得异常的讽刺。
  不自觉的就想起了,梅殷与自己所说的另外的一段花鼓词。
  越听,心里就难受,怒火上涌。
  这哪里是怼他的歌颂?
  分明就像是一道道的耳光,不断的扇在了他的脸上!
  让他看到了中都城的累累白骨,看到了血泪斑斑。
  想起了他儿子所写的亲笔书信中,所讲述的在中都城里的种种见闻。
  种种残酷。
  朱元璋心中怒火升腾,脸上却挂着笑。
  那些凤阳的老乡亲们,敲鼓唱歌更加的起劲儿了。
  这是他们的高光时刻。
  坐在边上的李善长,偷偷的观观察朱元璋的神色。
  一颗心彻底的放了下来。
  很好!很好!
  上位果然没有被那梅家那浑蛋小子,所横插的一杠子惹恼。
  并没有因此,而对自己产生什么不好的联想。
  这里就能看得出朱,元璋的控制情绪的本事。
  当他真到了需要控制情绪的时候,哪怕心里面再暴怒,都能够很好地,将真实的情绪给忍耐下去。
  不让别人察觉。
  连李善长这等人,如此近的距离都察觉不出分毫来。
  功力如何,可见一斑。
  或许朱棣造反之时,那精湛的演技,就是继承于他爹朱元璋。
  那些表演凤阳花鼓的凤阳老乡亲,连跳带唱带敲鼓,一连来了三遍。
  朱元璋这才从辇车上站起身来,笑眯眯的走了下去。
  李善长也慌忙起身,在边上扶着朱元璋。
  他知道,朱元璋这是要给老乡亲们亲近亲近。
  果然,朱元璋下了辇车,来到这些老乡亲们身边,笑着和他们打招呼。
  很是亲切和蔼,哪里还是那个十分威严,令许多人都不敢触其怒的洪武皇帝?
  “李大叔,张六子……”
  朱元璋一一喊着这些人的名字。
  “你们能来这儿迎接咱,咱是真高兴。”
  说着,就给这些人亲切地唠起了家常。
  说了一会儿,朱元璋开口道:“咱这次回来,就是要看看中都城的。
  这中都城你们都去了没有?
  建的咋样?”
  朱元璋望着他们说道。
  “去了去了。”
  领头的李大叔连连点头。
  “这次我们还在那里,待了两天哩!修的真好!
  看起来就像是天上的宫殿一样。
  比那应天城都还好看!
  韩国公他们,是真的尽了心。
  今后上位您来到了这中都住下,咱们这些老乡亲们心里都有了着落。
  就能经常见到您了。
  老乡亲们都盼着这一天呢!
  您是咱这边出来的皇帝,对咱们又这样好。
  不服劳役不纳粮,日子都过得好。
  吃得饱饱的,和蒙元时候比,那可真的是,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咱老乡亲们,对上位您是真感激……”
  这刘大叔满是感激的说着。
  对于朱元璋到感激敬佩之情,溢于言表。
  毕竟眼前的人,早就已经不再是那个穷的饭都吃不起的放牛娃。
  不再是那个父母去世时,连一块埋葬的地方,都没有的朱重八。
  而是大明的皇帝!
  也确实给他们这些人,带来了切实的好处。
  李大叔在说这些话的时候,还把韩国公给夸了一遍。
  朱元璋笑着点点头,又问道。
  “就你们知道的,那众多给咱修中都的劳役们怎么样?
  他们吃的如何?”
  李大叔开口道:“他们吃的是真挺好,一天三顿饭,每一顿都有饼子。
  喝的粥,插筷子不倒。
  还有咸菜吃。
  一个月还能见两三次荤腥。”
  朱元璋点了点头,面上笑意更浓。
  “那睡的地方呢?”
  “睡的地方也好,虽然有不少都是用茅草搭出来的棚子。
  可这茅草用的很厚实,有些外外墙还糊了泥,风吹不进去,很暖和。”
  “一天三顿饭不说,每天还会给他们烧热汤。
  这伙食好的不得了。”
  “是啊!是啊,俺都羡慕的想要去修中都成城了。
  这样的好待遇,历朝历代都没有过。
  也就上位您修中都城,才会如此舍得给这些劳役,好吃好喝好待遇。
  “是啊是啊,不仅吃得好,住得好。
  这些劳役们,还有专门的大夫给他们看病。
  谁生病了,都会有免费的药吃。
  要是病的厉害了,还可以休息。
  把身子骨养好了,再接着去干活。
  “对对,这劳役每个月都能休息上三天……”
  “上位不光管吃管住,还管他们看病吃药,还有些银钱拿。
  那些劳役们,一个个都高兴的很……”
  这些穿着喜庆,腰间绑着花鼓的一众凤阳老乡亲们,围在朱元璋身边,一个劲儿的在这里说起了中都城的事儿。
  以及中都城的那些劳役的事儿。
  “听说有的劳役,不仅没有瘦,反而还胖了不少……”
  “好!好!好!
  真好!”
  朱元璋面带笑容的连声说着。
  转身望向身边的韩国公道:“老李,这事儿交给你来做,咱是真放心。
  你果然没有让咱失望。
  连咱的老乡亲们都这样说,看了老李你在这事上,真的是用心了!
  咱果然没有看错人!”
  听了朱元璋这话,李善长忙道:“跟着上位你这么久了,我还不知道上位您是啥样的人?
  您是个心善的。
  自己当年过得不好,饿过肚子,所以这当了皇帝后,也不愿意看到百姓们再吃苦受累。
  上位这样信任我,那我肯定不能对不起上位。
  必须要把上位的交代,都给落到实处去。
  这些不过是一些分内的事儿,是作为臣子应该做的,当不起上位你如此夸赞。”
  “哈哈哈……”
  朱元璋笑了起来。
  “老李你太谦虚了,这么多年过来,韩国公还是当年的那个韩国公,一点没变。
  还是咱最信任的老兄弟。
  办事儿就是合咱的心意。”
  朱元璋又和这些老乡亲们说了一些话,问了一些事儿,脸上的笑容越来越浓郁。
  随后对他们摆手告辞,嘱咐了他们也要跟着前去中都后,重新登上辇车。
  并把李善长给再度喊上。
  让李善长陪着他,一起乘坐辇车而行。
  前方远远的便有亲军开道,属于天子的仪仗,摆得满满当当,旌旗飞舞,威风凛凛。
  坐在皇帝的辇驾上,李善长的心都要飞了起来。
  只觉得从来没有如同今日这样扬眉吐气过。
  这一次,在中都城上的事上,自己干的是真漂亮。
  如此就好!如此自己可以放心了。
  自己的一番苦心,没有白费。
  看这架势,自己还真的可能,凭借着此番修中都的功劳,一举再回到中书省去。
  接着做丞相!
  “汤和呢?这家伙怎么没来?”
  乘着辇驾,往前走了一会儿后,朱元璋像是想起了什么,转头望着身边的李善长询问。
  “中山侯他才来中都这边没太长时间,就摔断了腿。
  后面就不知怎么的,这么久一直都没有好。”
  听到朱元璋问起汤和的事,李善长便出声如此说道,面上带着一些关切。
  “上位将要前来中都这边的事儿,我也让人给他说了,
  要他来迎接上位,他那边也答应了。
  但不知道因为啥,到现在没见他人影。
  可能……可能是他的腿还没有好利索,赶路有一些不方便吧。”
  李善长在这里给朱元璋解释道,表面上看起来还是挺为汤和说话的。
  可实际上,他的一些话却在暗戳戳拱火。
  说汤和不尊重朱元璋这个当皇帝的。
  只要落了这样一个印象,对于汤和他们这种人来说,无疑是致命的。
  李善该往哪里打的。
  “摔断了腿?走路慢了?
  他断摔断了腿,不会是他家的马腿也断了吧?”
  朱元璋微皱了一下眉头说道。
  “哈哈,上位说的对,这说不定,还真有可能是他家的马腿也摔断了。”
  李善长笑着接话,心里面是暗爽不已。
  知道自己这一次,是成功的给汤和上了一次眼药。
  他岂能不知道汤和摔断腿后,一直没好是什么缘故?
  无非就是汤和这个滑头的老小子,有些不认同自己在中都城那边做的事。
  担心今后会牵连到他。
  所以就摔断了腿,一直在养病。
  现在好了,现在证明自己这个韩国公做的才是正确的。
  汤和自以为聪明,想要不沾因果,把他自己摘出去。
  却不知聪明反被聪明误。
  这下子被上位给记住了,有他老小子喝上一壶的!
  事实证明,自己这个韩国公,当初就能领着众多淮西勋贵的人,到现在也是宝刀未老!
  才是最知道上位心意的!
  和自己相比,汤和那种自以为了解圣意,实际上却拍到了马蹄子上的人,差的太远!
  正如此想着,却远远的看到前方似乎有了什么动静。
  没有多久,便有人前来禀告,说是中山侯汤和前来迎接圣驾。
  李善长笑道:“这汤和果然是腿断了,行动不便,慢了这么一步。
  也挺难为他的,断了腿还要跑这么远。”
  朱元璋道:“让他过来吧。”
  随着他声音落下没过多久,便有一辆马车远远的出现。
  大约还有一里地之时,那马车就停下了。
  从马车里被人扶下一个人。
  那人下了马车后,从身边之人手里接过双拐,显得艰难,又尽可能快的,朝着朱元璋这边赶来。
  “臣汤和迎接圣驾来迟,还请陛下治罪。”
  汤和来了朱元璋辇驾之前,一边说,一边要撇掉拐杖去下跪。
  朱元璋出声道:“免了吧,你的腿都成这样了,再跪这么一下,岂不是又得了半年一年都还好不了?”
  汤和闻言,忙谢过朱元璋恩典。
  重新拄着拐杖,面现惭愧之色的向朱元璋解释道:“上位,说来实在是惭愧。
  微臣辜负了上位的信任。
  上位让臣到中都城那边效力,结果我这腿确实不争气。
  之前断了一次,差不多好了,就想着赶紧到中都城那边去做事儿。
  可哪能想到,下地还是太早了,还没到中都,一不留神下就又断了。
  只得回去又躺着。
  还好韩国公能力强,在那边顶着,少了微臣倒也没有耽搁事情。
  不然,微臣还当真是犯下了大错。”
  “那你还真得要好好谢一下韩国公。”
  朱元璋声音响起。
  汤和听了朱元璋的话后,便很认真的对韩国公李善长道了谢。
  李善长笑着道:“道什么谢?
  咱们当初都是在一个锅里搅马勺的,你摔断了腿,行动不便,做不了事。
  那我说什么也要咬牙顶着,怎么着也不能耽搁了上位的事儿。”
  这话说出来后,李善长心里就更加的开怀了。
  汤和为什么今天来迎接上位,会慢了这么一步?
  说是腿脚不方便,他才不信。
  汤和这老小子,做事情最是圆滑。
  别说只是不知道多天前,断了一条腿,他就算是只剩下了一口气儿。
  那也都会准时准点,甚至于提前一天就来到这里等着。
  现在却偏偏来晚了。
  无非就是想要通过这样的举动,来向朱元璋说明,他和他自己等人不是一伙的,想进一步的撇清关系。
  可这老小子却算错了。
  自己不仅没有被上位责罚,相反还被上位十分欣赏。
  现在都已经在天子辇驾上坐着了。
  这份荣耀,无人能及!
  这下子,汤和这老小子要傻眼了。
  越想,心情就越是畅快。
  朱元璋和汤和又说了几句话后,就让辇驾继续前行。
  汤和也显得艰难的,重新坐回到了马车当中,跟在辇驾后面缓缓而行。
  重新坐回马车里的汤和,面上的哪里还有方才那种,面对李善长时的小心与感激?
  回想着李善长方才坐在上位身边的得意样子,他忍不住的笑了笑。
  李善长这些年,是越来越飘了,越来越认不清楚他是谁了。
  中都城这样大的事情上,也敢玩那么多的小手段,各种阳奉阴违。
  有他受的了!
  别人都以为韩国公彻底胜利了,但汤和看到了方才的景象后,却觉得李善长绝对要倒霉了。
  李善长自以为了解上位,可实际上和自己相比,差太远了。
  看看自己那被包裹起来的腿,汤和伸手慢慢的摩挲了一下。
  看来这事儿,也不枉自己摔断一条腿了。
  这条腿摔断的值!
  辇驾一路前行,朱元璋都没有回他父母坟前去祭拜,乘坐撵车一路就去了中都城。
  这也越发的让李善长等人,觉得上位之前所说的都是真的。
  他确实是迫不及待的,想要看看这中都城……
  ……
  中都城的城墙,已经修缮完毕,比应天城的城墙还要高大,还要宽广。
  站在跟前,便宛若一座山一样,给人带来强大的压迫感。
  当真雄伟壮观!
  朱元璋坐在辇驾上,看着这雄伟的城墙好一阵儿,开口道:这城墙修缮的是真好。
  韩国公用心了。”
  李善长谦虚道:“都是微臣应该做的。”
  朱元璋下了辇驾,站在城墙边上,伸手抚摸着厚重的城墙,好一会儿都没有说话。
  随后便迈步走进了这中都城。
  随着他下车,其余别管是乘马的,还是坐轿的,又或者坐马车的,还是断腿的。
  都连忙步行,跟随朱元璋进入到了这中都城里。
  中都城此时,早就已经是变的不同了。
  哪里还有之前那到处繁忙,堆积了各种建筑材料,到处都是污垢,都是众多衣衫褴褛的劳役,在那里被人用鞭子抽着干活。
  到处地方堆积尸体的场景?
  此时的中都城,各处被收拾的干干净净。
  那些还在干活的劳役,也都是身强体壮,精气神很好。
  他们穿的衣服,也都体面多了。
  和之前比起来,那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像是换了个人间一样。
  各处宫殿,建筑,被修建的雄伟壮观。
  可以用琼楼玉宇,金碧辉煌来形容。
  不论是占地规模,还是各处的做工,都远超刘伯温所监造的应天城。
  中都城到处都显示着皇家的恢弘之气象。
  李善长望着朱元璋道:“上位,您这一路前来,风尘仆仆,车马劳顿。
  微臣已经令人准备了接风洗尘宴。
  还请上位先去用膳,洗一洗身上的风尘,休息一下再看着中都城不迟。
  朱元璋摇头道:“不了,还是先看着中都城吧。
  不看看,我的心里总像是猫抓的一样,不踏实。
  至于劳累……能有多劳累?
  咱这次,可是乘着辇驾来的。
  想当年咱打仗时,骑着马换马不换人,连着奔袭上几天几夜后,还能立刻马不停蹄的去杀敌。
  和那时相比,现在这算什么?
  咱还没老呢,还是当初的那个朱元璋!”
  “是是,上位您的身体强健,春秋鼎盛……”
  李善长在边上,笑的出口应着。
  当下便陪同朱元璋,在中都城的各处地方转悠。
  一边走,一边给朱元璋进行介绍。
  说这里是什么作用,用了什么材料。
  那里的尺寸有多大,有什么寓意之类……
  虽然在向朱元璋介绍之时,李善长只是正常的介绍,绝口不提自己的功劳。
  可实际上他的功劳,也都随着他的介绍,在这诸多被修建的华美壮阔的建筑里,被彰显了出来。
  这就是他的聪明之处。
  在中都城里,把那些主要的建筑都给参观了一番之后,朱元璋又走向了那些,正在干这活的劳役。
  问他们在这里干活好不好,吃的如何,有没有挨打之类的话。
  这些劳役们,有的战战兢兢,头都不敢抬,更别提说话了。
  有的则开口表示,他们吃的很好,一天三顿都有干的。
  住的也好,房子保暖。
  生病了有医者医治……
  话说的很漂亮。
  李善长站在边上,面上一直带着淡淡的笑意。
  对于这一结果是十分满意。
  他早就已经是预料到了,来到中都城后,上位肯定会来上这么一手。
  这些人都是他在此之前,让人精心安排过的,哪个人敢乱说话?
  哪个敢乱说话,哪个就要死!
  丁斌等人也都非常满意。
  觉得这些人还算识相。
  朱元璋问过了话后,对着他们点了点头。
  然后望着李善长,以及跟着李善长的,这在中都城这边做事的,大小官员道:
  “好!好!你们做得好!
  这中都城修的是真好,进度真快!
  咱给你们的交代,你们也都记住了,并没有阳奉阴违。
  没有把咱的话当成放屁。
  这点儿咱很满意!”
  听了朱元璋的话后,不论是李善长还是丁斌,亦或者其余人,一个个都是高兴的很。
  一颗心彻底的放松了下来。
  这事,彻底的稳妥了!
  迁都之事已经板上钉钉,谁想搞破坏都不可能!
  当下便忙一个个开口谦虚的说,这些都是他们应该做的。
  不过是尽了一些绵薄之力云云。
  朱元璋看着他们说完,这才开口道:“之前,梅家那混账,在元宵晚宴上,还大闹了一场。
  说什么中都成白骨累累,血泪斑斑。
  无数人因为修建中都而死。
  咱当时就暴怒异常,觉得这混账在那里乱嚼舌根子,瞎放屁!
  中都城有韩国公在,有你们在,怎么可能会变成那个样子?”
  听了朱元璋提及这事儿,丁斌,包括李善长在内,都是一肚子火。
  “上位,还请您明鉴,这绝对是污蔑!
  是有人不想让中都城这里顺利完成。
  不想看到都城,被迁到这里才故意如此说的!”
  李善长的外甥丁斌,显得气愤的开口,显得义愤填膺?
  “对于这等别有用心的大胆狂徒,就应该好好的查一查!
  看看到底都是谁指使他如此做的,看看他到底是何居心!
  竟如此污蔑上位,污蔑韩国公!”
  “丁斌!不许乱说!是非曲直自在上位心中!”
  李善长转头对着自己外甥,出声呵斥。
  丁斌闻言便闭了嘴。
  可神情依旧有些愤愤。
  “咱也觉得那混账是一派胡言,他可不止给咱说了这些。
  还给咱编了一段花鼓词儿。”
  朱元璋说着便开口道:“说什么,说凤阳道凤阳,手打花鼓咚咚响,凤阳真是个好地方。
  自从出了朱皇上,十年倒有九年荒。
  三年水淹三年旱,三年中都劳役忙。
  大户人家卖儿女,小户人家卖儿郎。
  奴家没有儿郎卖,当牛做马苦役长。
  你们听听,这都是什么屁话?
  这中都城,哪里有这样的景象?
  咱来到这里亲眼看了,中都城片祥和!
  各方面都做得非常好。
  还白骨累累,血泪斑斑?
  还当牛做马苦役长?
  咱看到的可没有啊!
  朱元璋这凤阳花鼓词一说出口,顿时就令的很多人心里面,都是大惊。
  旋即就变得愤怒异常,在这里纷纷大骂。
  “狂妄!”
  “无知!”
  “这就是最大的污蔑!”
  “这人是疯了,竟在这里胡乱攀咬,肯定是有人指使,居心不良!”
  “上位,还请您明鉴,这等狗贼,就改千刀万剐!”
  就连一直淡然的韩国公李善长,这个时候也都面色变得难看了。
  “上位,老臣没有这样做,
  这都是居心叵测之辈故意陷害。
  都是对老臣的污蔑!”
  朱元璋闻言笑道:“咱自然知道是这是假的。
  这话是假的不能再假,咱岂能信这个?
  咱这一双眼睛,是不会看错人的!
  老李你是咱的老兄弟,这事儿咱交给你还能不放心?
  你肯定能将之给做得漂漂亮亮,绝对不会让咱有任何的失望。”
  李善长闻言,对着朱元璋行礼道:“上位,老臣这颗心,可昭日月,绝对没有对不起上位。
  在中都城上,也是真的尽心竭力,不敢有丝毫的怠慢。”
  朱元璋笑道:“咱知道,咱都知道。
  这只是那个混蛋失心疯了,胡言乱语。”
  见到朱元璋如此表态,众人都是不由心中欣喜。
  知道这次的事情彻底过去了。
  又在这里转了一会儿,李善长再次请朱元璋前去用膳。
  朱元璋点点头道:“咱还确实是饿了。
  不过,还是先等一下。
  咱还有四个儿子没过来,咱要等着他们,一起去用饭才行。”
  朱元璋的这话一出口,顿时就让李善长愣了愣。
  还有四个儿子?
  今天来的,不是只有太子一个吗?
  另外四个儿子哪来的??!!
爱小说WWW.IXS.CC努力创造无弹窗阅读环境,大家喜欢就按 Ctrl+D 加下收藏吧,有你们的支持,让我们走得更远!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