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小说

第59章 老太师,从今起,咱俩穿一条裤子

小说:在北宋末年当皇子 作者:火腿滚豆花 更新时间:2024-02-25 17:09
爱小说(www.ixs.cc)开通手机站了,手机用户可以登录 m.ixs.cc 进行阅读,效果更好哦!
  蔡家老宅。
  赵朴在望山厅稍坐。
  过了会,蔡京拄着拐杖,在两名美婢搀扶下,缓步走来。
  “老太师悠着些~”
  赵朴急忙起身迎上前,挥退两名婢女,亲自搀扶蔡京坐下。
  来时,蔡翛偷偷告诉他。
  前日晚,蔡攸回府,不知怎地,和蔡京大吵一架。
  父子俩吵得甚是激烈,蔡翛、蔡绦根本不敢劝。
  蔡攸愤然离去,直到今日,再未踏入老宅一步。
  近年来,蔡京、蔡攸父子矛盾愈演愈烈,这在东京人所共知。
  俩人最近一次公开大吵,还是两年前,北伐燕京刚刚开始之际。
  蔡京反对背弃百年盟好,出兵燕京,背刺辽国。
  蔡攸则倒向王黼、童贯,极力主张联金灭辽。
  蔡攸主动要求作为童贯副手前往燕京,就是为自己积累资历。
  在当时所有人看来,辽国燕京政权苟延残喘,大宋王师一到,克复燕京不过是举手之事。
  谁料到,区区一座燕京城,不足五万东拼西凑的辽军,竟成为宋军北伐的拦路虎。
  一再损兵折将不说,连都统制(最高前敌总指挥)一职都换了两次。
  最后还是靠着金军南下燕山口,挺进燕京城,才最终打败辽军。
  此次北伐,过程曲折凶险,好在最后成功收回燕京。
  蔡攸、童贯这些人,可不在乎燕京究竟是打回来还是买回来,只要重归大宋治下,在他们看来就是开疆拓土的大功一件。
  蔡攸也顺利达成北伐镀金的目的。
  按理说,此次蔡攸回京,应该是春风得意马蹄疾。
  却不知怎地,又和老父亲争吵起来。
  蔡京气得脸色漆黑,连床都下不了。
  赵朴倒是很想知道,爷俩究竟为何要吵。
  “家门不幸,让郡王见笑了。”
  蔡京两手拄着拐杖,橘子皮似的褶皱面庞满是哀戚。
  人家爷俩吵架,赵朴自然不好得多插嘴,只能含糊道:“儿孙自有儿孙福,老太师不妨宽心些。”
  蔡京怅然叹息:“现在看是福,将来却未必。
  天机难测,福祸倒转,不谋长远,岂能长远?”
  赵朴心中微动,试探道:“老太师指的是......宋金关系?”
  蔡京摇头道:“燕京一战,虽然成功覆灭辽国,却也使得我大宋兵备疲弱的缺点,暴露在女真人眼里。
  女真人扩张成性,侵略无度。
  从前,两国疆界并未接壤,女真人对我大宋并无了解。
  而今,燕京战场,大宋虚实全都被女真人看在眼里。
  灭辽之后,宋金国界绵延数千里。
  且在大同府、燕山府,两国争议不断,摩擦不断。
  终有一日,两国之间的脆弱和平关系,必将被打破。
  那时,以金军之强悍,宋军之疲敝,大宋河东、河北局势,必将危如累卵!”
  赵朴猛吸凉气,震惊得说不出话。
  这是蔡京第一次与他谈起宋金关系,以及对未来两国局势的预判。
  毫无夸张的说,往后数年里,宋金关系的走势,完全契合蔡京今日这番话。
  眼前这老头,满脸褶皱如老树皮,头发胡须银白如雪,一双浑浊昏黄老眼。
  蔡京年轻时,也是以风流倜傥、俊美儒雅著称。
  而今年届七十六,早已是个貌不惊人的干瘦老头。
  可今日这番话,让赵朴真切领教到他的厉害。
  赵朴沉默片刻,问道:“依老太师看,未来宋金交恶,乃至爆发全面战争的局面,是否有希望避免?”
  蔡京叹口气:“寄希望于金国仁慈,倒不如从此刻起,着手整备军务,重构大同——雁门关、燕山南麓防线。
  目前来看,宋金尚且保持同盟关系,若无正当理由,金国短时间内应该不会轻易挑起边衅。
  要想避免宋金全面交恶,依老夫看,有三点最为关键。”
  赵朴端坐身子,拱手道:“小王愿闻其详,请老太师不吝赐教!”
  蔡京沉声道:“其一,大同府归属问题。
  此前宋金签订的国书上,关于大同府是否归还大宋,金国方面态度模棱两可。
  围绕大同府归属,两国极有可能爆发冲突。
  其二,燕京以东,营、平、滦三州,位于燕山南麓,属于山前诸州范围。
  此三州之地,犹如一颗钉子,锲入燕山腹地。
  三州目前掌握在辽兴军节度使张觉手中。
  张觉投降金国,金主封其为南京留守。
  但老夫认为,张觉投降金国实乃迫不得已,今后未尝没有反复可能。
  未来,张觉究竟倒向何方,三州落入谁手,将会决定宋金两国如何相处。
  其三,便是金主完颜阿骨打。
  阿骨打在位一日,顾念盟约旧情,宋金或许能勉强维系和平。
  阿骨打若崩,金国由少壮派主政,侵略之心再起,两国和平恐怕顷刻间崩塌!”
  蔡京说罢,端起茶盏啜了口。
  赵朴听得目瞪口呆。
  方才,蔡京对于宋金两国关系的走向预判,已经让赵朴惊为天人。
  现在,蔡老头又一针见血地指出,三个影响两国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站在赵朴穿越者、先知先觉的角度来看,蔡京的分析,不说百分之百,但百分之八十都能和往后数年里,宋金两国的纠纷对得上号!
  因此,这也更加令赵朴震惊!
  作为历史上鼎鼎有名的大奸臣,蔡老头的智慧、眼光、格局的确远超常人!
  忽地,赵朴悚然一惊!
  莫非他也是......
  赵朴拧紧眉头,沉默片刻,忽地压低声道:“老太师,可否加个微信?”
  蔡京端着盖碗愣住,一脸茫然:“郡王此言,何意?”
  赵朴紧盯着他,好一会,才端起盖碗抿了口:“咳咳~小王是说,老太师一通分析鞭辟入里。
  听老太师一番话,小王豁然开朗。”
  蔡京点点头,不疑有他。
  赵朴暗暗松口气,暗号没对上,看来蔡老头并非隐藏穿越者......
  如此一来,赵朴对他的佩服又增添几分。
  蔡京对于天下局势的判断,绝对处于当前时代的顶端。
  想来想去,赵朴只能用“古人的智慧”来解释。
  赵朴拱拱手道:“老太师,假若张觉愿献营、平、滦三州归降大宋,又当如何?”
  蔡京一愣,白眉紧皱,缓缓放下手中盖碗:
  “若如此,大宋唯有两个选择。
  一是接纳张觉,同时做好与金国全面开战的准备。
  二是拒绝张觉,严格遵守宋金盟约,叫金国找不到寻衅借口。”
  顿了顿,蔡京叹息摇头:“张觉若降,反倒把大宋置于两难之地。
  三州若落入金国之手,燕山关隘形同虚设,金军随时可以跨越榆关,兵临燕京!
  若接纳张觉,又违背两国不得接纳对方降臣的盟约。
  女真人必定不会善罢甘休!
  难办!难办!”
  赵朴听得连连点头,蔡京此言与他不谋而合。
  “老太师,此番小王前往燕京,想做成一件事,请老太师务必鼎力支持!”
  赵朴起身长揖。
  蔡京捋捋须,疑惑道:“郡王请说。”
  赵朴神情郑重:“小王想推动营平滦三州暂且保持中立,敕封张觉为勃海王,使其独立于大宋、金国之外!”
  蔡京怔了怔,苍老面庞恍然大悟:“郡王之意,既不让张觉投降金国,也不急于收回三州之地。
  而是令其保持中立,作为宋金之间的和平缓冲?”
  赵朴揖礼:“知我者,老太师也!”
  蔡京拄着拐杖,颤巍巍站起身,面色难掩激动:
  “好办法!好办法!
  若如此,方可为大宋争取和平时间!
  长则十年,短则五年,可保燕京无事!”
  赵朴再度郑重揖礼:“请老太师助我!”
  蔡京枯瘦的手抓住赵朴胳膊:“郡王放心!此乃谋国大计,老夫必定不敢推辞!
  就是不知,郡王打算从何处入手?”
  赵朴道:“若有机会,我当密会张觉,晓以利害,说服他主动配合,达成脱离金国,中立于两国之间的目的!”
  蔡京点点头,没有继续追问。
  这些谋划,此刻说再多都是空谈。
  只有去到燕京,有机会接触到张觉,才有可能实施。
  赵朴既然敢这么说,心中必有计策。
  突然,蔡京想到些什么,忙问道:
  “张觉一事,莫非郡王早有预料?
  当日御前答对,官家问你,是去燕京,还是去应天府。
  你选择前者,莫非正是为了推动张觉和三州中立?”
  赵朴先是高深莫测地一笑,而后又惆怅叹息:
  “不瞒老太师,自两年前起,小王就对宋金未来局势深感忧虑。
  两年来,小王一直孜孜不倦研究两国关系。
  经过多番推演,小王料定,未来变局关键,就在张觉、就在营平滦三州!”
  顿了顿,赵朴昂着头,慨然道:“小王身为赵宋皇子,大宋安危责无旁贷!
  若舍小王一人,能换来河北平靖,小王万死不辞!
  今日又听老太师一番高见,更是叫小王茅塞顿开。
  小王愿以区区之身,换得燕京十年太平!
  十年整兵,或可不惧金国!”
  蔡京浑浊老眼微眯,似乎在审视赵朴,思考他这番话有几分真诚。
  令蔡京失望、惊奇的是,他竟然猜测不出,赵朴说这些到底是不是出自真心!
  他去燕京,当真是为阻拦一场可能起于三州,并且席卷大宋的浩劫?
  为此,他甚至不惜性命?
  蔡京沉默了,他不相信赵朴此举全无私心。
  赵朴两眼微润,仍旧保持慷慨激昂的模样。
  两人眼神交汇,却又十分默契地同时避退。
  一老一小两只狐狸,都不想在此刻刺探对方内心的真实想法。
  蔡京微笑道:“郡王一片公忠体国之心,当为诸位皇子、宗室表率!
  老夫一定禀明官家,让官家知道郡王之忠义!
  此去燕京,郡王可放开手脚大干一场。
  只要老夫在朝一日,必定全力支持!”
  赵朴肃然长揖:“老太师高义,请受小王一拜!”
  蔡京捻着须,稍稍侧身,受他半礼。
  二人相视大笑。
  赵朴知道,从此刻起,他就算正式与蔡京,缔结攻守同盟之约定!
  此后,两人同坐一条船,同渡一片海!
  于公而言,推动张觉和三州中立,可缓和宋金矛盾,为大宋争取整备军务的宝贵时间,稳定天下局势!
  于私而言,蔡京需要大宋局势稳定,来帮助他平稳接掌相权,重新塑造对于朝局的掌控。
  蔡京深知,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一旦宋金关系破裂,在外部巨大矛盾推动下,大宋内部必将生变。
  他已经老了,蔡家辉煌已过,开始走下坡路。
  此时谋求复相掌权,就是为蔡家谋后路。
  如果朝局动荡,蔡家树大招风,极有可能倒在风口浪尖之下。
  确保大宋外部和平,才能稳定朝局,从而使得蔡家顺利渡过困局。
  蔡京心中,究竟是公大于私,还是私重于公,赵朴无从判断,也不想深究。
  毕竟,赵朴一开始的目的,也只是想改变去五国城留学的命运。
  扪心自问,如果不是穿越到这么一个特殊的时代,赵朴根本没有动力去拼命,去改变历史。
  作为皇子,安心享乐、悠哉人生难道不香?
  毕竟这年头,天灾、人祸、疾病、战乱......处处能要人命,天知道他能活到哪年?
  真正的人生苦短啊!
  可惜,时代留给他的选择不多。
  要是不想几年后去五国城放羊,他就只能拼命。
  如今,王黼倒台,蔡京复相在即。
  最关键的是,在宋金局势方面,蔡京和他的看法、立场、主张出奇的一致。
  今后,有蔡京在朝中鼎力支持,未尝没有实现营平滦三州中立的机会!
  一切,似乎都在向着好的方向推进。
  蔡京捻须笑道:“景灵宫当晚,是老夫谋划有误,没有料到身边竟然混入王黼耳目,被他提前察觉些许布置。
  好在大错尚未铸成,郡王有神佛庇佑,有惊无险渡过此劫。”
  赵朴笑了笑,庇佑他的可不是神佛,而是与他颇有缘分的刑娘子。
  “因为老太师一点失误,小王可是硬生生被刘光世砍了一刀。
  不知老太师该如何补偿?”
  赵朴开玩笑道。
  蔡京哈哈一笑:“郡王这一刀不光为老夫所受,也为太子殿下!
  郡王放心,绝不会让你吃亏!
  过不了几日,自有分晓!”
  “呵呵,那小王就提前向老太师道谢了!”
  赵朴拱拱手。
  听蔡京口气,似乎已想好怎么补偿他。
  还提到太子赵桓?
  听这意思,在扳倒王黼一事上,蔡老头必定和赵桓达成什么协定......
  一道电光陡然划过赵朴脑海!
  弄了半天,其实在这件事里,他也不过是一枚棋子!
  真正的棋手,只有蔡京和赵桓!
  王黼倒台,最大的受益者就是这俩货!
  奶奶滴,高估自己了呀~~
爱小说WWW.IXS.CC努力创造无弹窗阅读环境,大家喜欢就按 Ctrl+D 加下收藏吧,有你们的支持,让我们走得更远!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