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小说

第10章:三首小诗

小说:年代:从首届春晚开始 作者:风华正茂的老洪 更新时间:2024-06-11 12:11
爱小说(www.ixs.cc)开通手机站了,手机用户可以登录 m.ixs.cc 进行阅读,效果更好哦!
  郭凯的笑容一点一点的僵硬,师徒俩眼神对视,空气突然变得很安静。
  还是蓝毅夫率先反应过来,他假装咳嗽一声,嘀咕道:“师傅哪去了?刚刚还在呢?”
  说着,蓝毅夫转身退后一步,关上了办公室门。
  “呼~”蓝毅夫呼出一口热气,自己好像不小心撞破了师傅的伪装,不会被灭口吧!
  “你给我回来。”蓝毅夫还没离开,房间之中就传来师傅的声音。
  “好嘞!”蓝毅夫急忙又推门进去,此刻的师傅已经恢复了平成那副严肃的模样,没有一点儿尴尬神情。
  “刚才什么事?”
  “师傅,是这样,我想了解一下,如果我把这个剧本写好交给厂里,那版权算是谁的?后面如果我想把剧本改编成小说的话,会不会有什么麻烦?”
  “就这?”
  “嗯,就这。”
  “剧本写好,如果被厂里采纳的话,厂里有剧本的使用权,当然,厂里会给一定的奖金作为补偿。”
  “版权还是你的,没有人会动,至于你说的把剧本改编成小说,也没人会管你。”
  得到肯定的回答,蓝毅夫松了一口气,他是在北影厂编辑室入职,他就怕自己写出来的剧本,被算成工作成果收归单位所有,那就麻烦了。
  不过现在看来,是自己想多了。
  “师傅,我没有问题了。”
  “好,去吧。”
  蓝毅夫刚退出门口,里面又传来一句话:“下次记得敲门。”
  蓝毅夫:“……”
  回到自己座位上,蓝毅夫心情不错。
  等借调手续办完,自己就可以去央视参与春晚节目创作了,《红高粱》剧本也得到了师傅的认可,等写完以后可以得到不少奖金。
  自己的事业,正欣欣向荣啊!
  给自己泡茶的时候,曹红线竟然没有把自己的杯子递过来蹭茶叶,蓝毅夫不由看向了他。
  就见他拿着一本杂志在看,看的时候还不自觉的露出猥琐的笑容。
  “曹哥,你看啥呢?”
  曹红祥随意道:“没看啥,一首诗而已。”
  但紧接着就矜持而又扭捏的问:“毅夫,你看看这首诗写得怎么样?”
  见他这摸样,蓝毅夫大致也能猜出来了,不会是他写的诗吧!
  “我看看。”蓝毅夫接过杂志,没急着看诗,而是看了看封面,《人民文学》。
  “呦,谁那么厉害,诗都发表到《人民文学》上面了,了不起。”
  “嘿嘿~”得到蓝毅夫的夸赞,曹红祥立即露出了笑容,没回答,而是催促道:“你看看,你看看。”
  蓝毅夫点点头,翻到诗的位置,认真的看了起来。
  《如果时间有光芒》
  ——红月
  【那里曾经有一架梯子
  就在那里,在一片
  奇特的光芒中
  父亲背着你
  一节节向上攀登
  梯子的尽头
  是另一个世界
  那是一架看不见的梯子
  父亲将你
  轻轻放在梯子的尽头
  他和梯子一起消失
  那是一架灰色的梯子
  如果时间有光芒
  我们就会看见它】
  一首怀念父亲的诗,读完之后有点儿淡淡的忧伤,如果有境遇相同者,说不定会有更深的感受。
  就像原主。
  蓝毅夫不知道怎么夸赞一首写逝去父亲的诗,他只能竖起大拇指,说了一句:“写得真好。”
  曹红祥又笑了,显得很是开心。
  “曹哥,这你写的?”见他并没有因为这首诗而悲伤,蓝毅夫便问道。
  曹红祥矜持的点头:“碰碰运气的,没想到真的被选中了。”
  “咦!曹哥这就谦虚了,《人民文学》可不是捧运气就能上的,那得有真本事才行。”
  连连夸了曹红祥好几句,蓝毅夫终于问出了心中最好奇的东西。
  “曹哥,现在写诗的稿费是多少啊!”
  说起这个,曹红祥分享欲爆棚,他如数家珍的道:“最顶级的《诗刊》能给到六块,其次是《星星》和《绿风》,能给到五块五,《诗歌月刊》有五块。”
  “还有一些文学刊物,比如《人民文学》《收获》《花城》《当代》《四月》《青春》《萌芽》都可以投,不过因为他们不是专门做诗歌的,给的价格也不高,一般都在三到六块,这个看质量。”
  蓝毅夫听得眼睛发亮,他追问道:“这稿费是怎么计算的?”
  “诗歌的话,一般是按一首算的,因为不满一千字按千字计算,千字的价格一般都在三到八块。”
  “曹哥,你这首诗……”
  “哦,我这个啊!人民文学给了四块。”
  四块!!!
  看看这首不过一百字的诗歌,又看看曹红祥这副自得的样子,蓝毅夫心动不已,想赚外快,还得是写诗歌。
  一首一百多字的诗歌,就能拿到四块的稿费,相当于普通人一個月的十分之一工资了,这未免也太划算了吧!
  写诗歌,必须写诗歌。
  压制住心中的激动,蓝毅夫转身把自己的茶罐拿出来:“曹哥,来,我给伱泡茶。”
  说着,就戳了一小把茶放到曹红祥的搪瓷杯里面,还热情的给他倒上了水。
  “曹哥,你给我说说这些报刊都喜欢什么样的诗啊!还有这投稿地址,你也给我说说。”
  “哥们穷啊!想赚点外快。”
  喝着蓝毅夫亲自泡的茶,听着蓝毅夫不断恭维的话,曹红祥只觉得从内到外的暖和。
  他也不藏私,当即把自己这些年总结出来投稿经验以及当下有名气的三十多家报刊投稿地址告诉了蓝毅夫。
  蓝毅夫如获至宝,对曹红祥连连感谢。
  坐回到自己的位置上,蓝毅夫只觉得自己找到了一条发财了路,比写小说更快的发财道路。
  八十年代是诗歌的黄金时代,全国与诗歌相关的刊物数不胜数,蓝毅夫打算好好的研究一番,到时候开几十个马甲,准能赚到钱。
  不过也不能冲动,得先试试水再说。
  京城就有不少刊物,像《当代》《十月》《京城文学》《人民文学》《青年文学》《民族文学》等等,可以先在这些刊物上面试试水。
  想到就做,蓝毅夫当即拿出信签纸铺好,写诗。
  第一首:《夜》
  【有人心碎一万次
  有人读一首诗
  有人藏器待时
  有人心不死
  有人请月亮穿过窗
  裹紧被子
  有人半夜收拾
  想逃离城市
  有人不知
  已成为别人的心事
  有人道一声晚安
  却依然与黑夜僵持】
  第二首:《给你们的信》
  【应当写信告诉我的家人以及朋友
  近来无恙、远了、不敢讲
  有许多奢望事事如常
  这里也有好看的日落和云朵
  夜晚也有你们当头的月光
  大抵不会更有出息、唯有尽力
  你们赋予我的善意虽紧紧珍藏
  但也会取出一些赠给这个世界
  至于一些悲伤一些泪水
  生活勒住喉咙的辛苦
  就不打算对你们多讲
  这些小事、这些生死之外的事
  无论多大的风浪
  也将成为一朵浪花
  拍在我坚韧的身体之上
  碎在我咬紧牙关的漫长岁月】
  第三首:《民歌》
  【我怀疑一切民歌都浸透了凌晨的寒冷;
  在鸡啼声里,我怀疑一切民歌都道出了
  大地深层的寂寞。
  破败的庙宇一团漆黑。
  绵羊梦见了早餐和交配。
  而生长于大地的民歌
  是星光下拒绝收割的田野。
  一个嘶哑的嗓子在歌唱,以风声为间歇,
  恰好被我听到,
  我怀疑那是田野或山梁的嗓子;
  我甚至怀疑自己是否真的听到了民歌,
  因为在这样一个寒冷的凌晨,
  没有人的面孔、胸腔和嘴;
  因为当旭日东升,
  什么歌声都不再飘扬,
  只有一只铁犁,像一只高大的乌鸦,
  兀立在田野。】
  不过半个小时,蓝毅夫就快速的写出了三首诗,给三首诗分别署不同的笔名,从抽屉里面拿出三个信封装上,又贴上邮票。
  找了个借口,蓝毅夫出了厂,跑到附近的邮局把三封信分别寄给了《人民文学》《当代》和《青年文学》。
  就此,大功告成。
  哼着小曲,蓝毅夫优哉游哉的返回了办公室,然后继续写《红高粱》的剧本。
  办公室当中人虽然不少,但大家都有事忙,没人打扰他写剧本,所以他的效率还不错,白天一天的功夫就写了八千多字。
  可晚上下班以后,蓝毅夫又经历了一遍昨天的折磨,隔壁牛寡妇的声音格外销魂,那真是声声入耳,蓝毅夫干脆不写了,早早入睡。
  如此又过了两天,蓝毅夫总算把《红高粱》剧本写出来了,全文四万三千二百零八个字,每个字都是他一笔一划写出来的。
  第三天早上,蓝毅夫拿着写好的剧本来到师傅的办公室。
  “师傅,我剧本写好了,请您斧正。”
  郭凯接过剧本,不过没看。
  “剧本等会儿再说,你的借调手续办好了,今天你就可以去央视报道了。”
  “有些事情我得给你嘱咐嘱咐。”
  借调手续搞定了?
  听到这个消息,蓝毅夫心中忍不住的高兴,这个年代手续本就繁杂,蓝毅夫以为还要等很久呢,没有想到仅仅三天就好了。
  他忙说:“师傅,您说,我听着呢!”
  “到了央视以后,不要惹事,但也不要怕事,有什么就去找你师叔。”
  “记住,你是去学习的,多听,多看,多想,不仅仅是知识,还有人情世故,这些都是你需要学习的内容,不管遇到谁,保持谦虚总是没有错的……”
  絮絮叨叨的,郭凯讲了半个多小时,蓝毅夫没有丝毫的不耐,认认真真的听着。
爱小说WWW.IXS.CC努力创造无弹窗阅读环境,大家喜欢就按 Ctrl+D 加下收藏吧,有你们的支持,让我们走得更远!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