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小说

第95章 方默的规划

小说:诸天影视从参加野猫婚礼开始狂飙 作者:心动豆鱼叉 更新时间:2024-06-30 13:13
爱小说(www.ixs.cc)开通手机站了,手机用户可以登录 m.ixs.cc 进行阅读,效果更好哦!
  当然,另外还有的就是邵氏片场。是的,就连TVB自己的戏,想要使用邵氏片场,也要给钱。
  但这样就造成了一个问题。
  随着北上人员越来越多,邵氏片场也就越发落寞。
  嘉禾为什么前阵子卖掉了自己的影视基地?
  不就是因为没人拍电影了么?
  邵氏虽然依靠TVB能够持续稳定的有戏可拍。
  但是显然TVB一年才能开多少部戏?
  为了成本考虑,大多数情况下,一年能有12部戏,那都算是不错了。
  但问题来了,十二部戏才能装得下几个人?
  那其他人怎么办?
  所以港娱才会迅速衰落下去。
  那么有没有办法解决呢?
  有,但很难。
  最简单的一点,就是北上卖片。
  这就需要和一家持续、稳定的电视台合作。
  粤省卫视原本是最佳人选。
  毕竟粤省本地也是以粤语为主嘛。
  但问题是,想要真正的卖片,普通话,也就是国语才是王道!
  毕竟九州太大了。
  粤语除去南方城市之外,北方人根本听不懂。
  而为什么TVB的剧始终不能登陆TVB?
  是因为制作成本?
  是因为内地对于港圈的排斥?
  都不是。
  关键原因是……
  央视覆盖全国近90%的范围,你不上普通话版本,竟然上粤语版本?
  你还想在央视播出?
  央视每年自己的戏都在排队呢,更何况是一部早就播出多少年的老剧了?
  所以想要上央视,就必须要纯正的国语版+新剧。
  但为了稳固自己的基本盘,TVB不得不选择粤语为主。
  后期虽然发现了这个问题,特意制作了双语版本。
  但问题是,那个年代的香江艺人已经断层了。
  一些新人根本没有名气。
  而内地也早就对于港岛祛魅了。
  以至于当年位于亚洲四小龙之一的香江,后来混得还不如弯弯。
  也是让人唏嘘。
  其实六百多万人口的香江,难道就不能找到一个优秀的苗子了?
  怎么可能!
  后世好歹还有一个文永姗呢。
  但也仅仅只有一个文永姗了。
  究其原因,还是港岛自己作的。
  所以方默自然要提前扭转这个情况。
  也幸好,此时TVB的周年台庆剧《寻秦记》还没有拍摄。
  这部戏是黑古拍摄的最后一部电视剧。
  也是他人生中的最后一部电视剧。
  有着这样一部戏作为央视的敲门砖,方默相信绝对够了。
  既然作为台庆剧,而且还是作为央视的敲门砖,这部戏是注定要亏损的。
  当然,实际上并不会亏损。
  只要能够登陆央视,次首轮、二轮、三轮……都是可以继续卖钱的。
  作为经典港剧之一,这部戏绝对不会亏损,而且还会赚大钱。
  但相应的,剧中的BUG也要做出取舍。
  既然是台庆剧,那么将其打造成续集也就理所当然的。
  最少不能如同前世一样,电影版十几年之后才播出,到时候黄花菜都凉了。
  最好是电视剧版就开始铺垫。
  第二部承上启下,第三部完美收官。
  什么?
  做不到?
  呵呵。
  你怕不是不知道这个年代的香江编剧有多牛哔。
  这是实话。
  你要是让他们去改历史正剧,那么他们基本上一个赛一个的完蛋。
  这是港岛太小的缘故。
  但是你让他们改编文学作品,那是一个赛一个的牛哔!
  这一次模仿好莱坞模式的三部拍摄。
  直接将《寻秦记》推上神坛。
  唯一可惜的是,《寻秦记》本身太过黄暴,不利于推广,否则还真的可以让黄亿登上宗师之位。
  不过问题不大。
  至于电影版,则是电视剧版本的延续。
  前世《寻秦记》的电影版,其实只是一部将整本百万字小说凝聚到不到两个小时的电影里,显然是不行的。
  方默的打算,是干脆抛弃原本的剧集,续写《寻秦记》。
  反正电影版本也只是商业片。
  商业片的剧本并不需要太过复杂。
  特效到位,剧情到位,演技过得去,就能卖钱。
  然而问题是,大多数情况下,除去特效到位之外,其他的都是一无是处。
  后来更是就连特效都是垃圾。
  有人说,这么简单,难道邵六爷之前不知道么?
  不是不知道。
  而是做不到。
  因为邵六爷无后,邵氏也没有人愿意接手这方面的人选,这就导致邵六爷想要改革遇到的阻力会非常大。
  到时候很有可能会导致整个TVB崩溃。
  而方六婶一直以来,都不被邵氏和TVB内部承认和喜爱。
  这就导致她的人缘非常差。
  为什么方默上来就要改革TVB,却没有遭到反对呢?
  要知道此时方六婶麾下三大山头,都已经根深蒂固了许久,可改革却十分顺利的进行下去了。
  为什么?
  就是因为方默拿出了真金白银的利益!
  之所以TVB山头林立,说白了不还是整个TVB高层吝啬么?
  如今方默要钱给钱,要人给人,虽然项目整体来说少了许多,但现在一部戏赶上以前三部戏!
  艺人们如果平日里再去干个兼职,大富大贵不敢说,一家人一年的收入能够提升到50万!
  五年前,一线港星的片酬一年下来也才100万而已!
  就算是现在,一线港星一部戏的片酬,也才80万左右!
  而且这个价格也只有在内地才有,港岛?
  就算是目前一哥的黑古,电视剧的收入也才10万/集!
  一部四十集的电视剧,作为男主角全程参与到结尾的话,也才400万。
  而要知道,大多数TVB艺人的片酬,一年也才20~30万港币左右。
  平日里不做兼职,一家人都要喝西北风。
  可如今,最底层的都涨了一倍,幕后人员也普遍涨了50%的情况下。
  所谓的三大山头,就是笑话。
  有人会说,那有些人平日里不是赚得更多么?
  但问题是,那些钱见不得光,大家平日里除去存在银行里之外,怎么花出去?
  如今有了高薪之后,这些灰色收入就可以见光了!
  能当人,谁愿意当鬼?
  再加上上面有着邵六爷和方六婶压着,哪个不长眼的敢跳脚?
  真当邵六爷是什么善男信女啊?
  他可是地地道道的电影大亨!
  所以这一切的制度才能够顺利改革。
  否则单纯依靠邵六爷不行。
  单独依靠方默也不行。
  方默算是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时机做出了合适的决策。
  当然,这份决策现在还并不明显。
  还是要看后续。
  对于港圈,方默的想法其实很简单。
  随着资本的逐渐入局,娱乐圈的盘子会越来越大,到时候什么这个圈,那个圈的,其实都没用。
  有钱才有用。
  方默玩的,就是这种资本模式。
  而不是区区娱乐圈以前的那种论资排辈。
  诚然,此时还有着相当多的优秀艺人。
  但是这些优秀艺人的存在,才导致了后续人才的发展不起来。
  只要对方人品没什么缺陷,也没有成为劣迹艺人,到时候捧他们也十分正常。
爱小说WWW.IXS.CC努力创造无弹窗阅读环境,大家喜欢就按 Ctrl+D 加下收藏吧,有你们的支持,让我们走得更远!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