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小说

第七章 这个作者很高很帅

小说:1977:我的文艺人生 作者:大桃小苹果 更新时间:2024-07-05 08:25
爱小说(www.ixs.cc)开通手机站了,手机用户可以登录 m.ixs.cc 进行阅读,效果更好哦!
  有个剧本争论极大,厂领导都惊动了,然后作者舌战群儒,把几个顽固的评审怼得哑口无言。
  厂领导拍板,剧本立项!
  消息传出,北影厂都沸腾了。
  各个车间科室的人,有空就聚在一起,议论着这件事情。
  北影厂招待所四楼,这里属于文学编剧组的地盘。
  按照北影厂的规矩,剧本被初步录用,可以住进这里,还是单间。
  对剧本进行修改,改到过审适合拍摄。
  修改过程中,包吃包住,还有创作补贴,一天一元钱。
  这待遇,让无数圈内人士流口水。
  招待所四楼,七八个人从各自的房间走出来。
  现在是放风时间。
  有烟的拿出烟散了一圈。
  会吸烟接住,点上。
  不会吸烟的站在一边,这会也没有二手烟这一说。
  大家聚在一块,天南地北地聊天,换换脑子。
  有个老编剧问道:“《瞧这一家子》的剧本过审了还是没过审?”
  马上有個编剧答道:“不知道啊。说是立项了,可又说还要改。”
  答话的编剧年轻得让人羡慕,帅得让人嫉妒,十分跳脱,混在人群里,像一群喜羊羊里混进了一只哈士奇。
  “啊,还有这事?”一位二十多岁的短发编剧好奇地追问,“写这部《瞧这一家子》剧本的同志,是什么来路?”
  “不知道啊,我们也没见过。”
  “听说是王维民导演无意间发掘出来的。”
  “听说这位编剧长得又高又帅。”
  众人转头看了一眼,说这话的还是那只哈士奇,都没在意。
  “听说这个剧本很新颖,很有创造性,也引起了很大的争论。”
  “听说了,我还听说编剧组几位老资格的评审不服过审,在往上面打小报告!”
  哈士奇叹着气,一脸的千古忧愁,“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这个剧本领先这个时代,所以遭到了嫉恨。”
  大家忍不住又转头盯着这只哈士奇。
  总觉得哪里怪怪的!
  “领先也好,创新也罢,跟我们关系不大。我们啊,赶紧把手头上的稿子赶完。”
  “是啊,天天在催。”
  “也是,他那个剧本,等出来后我们观摩借鉴就是。”
  说着说着,几个编剧开始散去,有的下去找东西吃,有的回自己的房间。
  短头发编剧还在跟哈士奇聊着天:“我叫杨晓升,刚从复丹分到北影文学编剧组。怎么称呼你?”
  “我叫曾骅,刚被借调到北影厂文学编剧组。”
  “看上去你很年轻啊。”
  “哦,刚满十八岁,确实很年轻。”
  杨晓升不知道怎么把话题聊下去了。
  曾骅问道:“杨同志,你多大?”
  “二十八岁。”
  “那我得叫你哥,杨哥,你叫我骅子就好了。”
  杨晓升笑了笑,又提起那个剧本,“《瞧这一家子》这个剧本,这几天我满耳朵都是它的名字,很想看看。”
  曾骅嘴角一撇,摆了摆手,很是不屑,“写得很一般。”
  “很一般?”
  “是的,无非是思路比较创新。结构啊,文笔啊,都很一般。
  看看人家写的,‘多年以后,面对行刑队,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将会回想起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人家凭开头这么一句话,就能把它整个剧本秒杀了!”
  杨晓升无语了,“小曾,那是《百年孤独》啊,若贝儿文学奖获奖作品。”
  “错。”
  “怎么错了?”
  “若贝儿文学奖是授给某位文学家,不是授给某部文学作品的。”
  这个破天聊不下去了!
  杨晓升想转身离开,可是还想了解《瞧这一家子》更多的信息,那就再聊五秒钟的。
  “你读过《瞧这一家子》剧本?”
  “读过,当然读过。”
  “在哪里读过?”
  “我房间的桌子上。”
  “啊,怎么会在你房间的桌子上?”
  “《瞧这一家子》剧本是我写的,它当然在我房间的桌子上。”
  杨晓升看着曾骅,真想给这货一个大比兜。
  可是求知欲还是让他屈服了。
  “能让我看看吗?”
  “当然可以,你也是文学编剧组的人,当然能看,顺便帮忙给指点指点。”
  杨晓升闷声答道:“好。”
  进到409号房,里面有些零乱,几件衣服丢在床上,挂在铁丝上,还有一只尼龙袜搭在蚊帐顶上,不知道怎么飞上去的。
  靠窗户的书桌上摆着一叠文稿。
  “这就是《瞧这一家子》剧本?”
  “是的。”
  杨晓升不客气地坐下,如饥如渴地阅读起来。
  半个小时后读完了,杨晓升不由地长舒一口气。
  “确实有让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思路确实很有创新。”杨晓升评价道,“剧本已经很完整了,完全可以递上去。”
  “嘘——!”曾骅连忙阻止杨晓升的话,“王导还在选演员,我趁机在这里多待几天,多混几天的补贴。”
  杨晓升笑了。
  这种事司空见惯。
  北影厂家大业大,不在意你多混几天还是少混几天。
  “小曾。”王维民在走廊大声叫着曾骅的名字,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后,半遮半掩的房门被推开,王维民站在门口,“哦,小杨也在。”
  曾骅连忙站起来,胡乱收拾着,“王姐来了,哎呀,你早通知一声,我把房间收拾一下。”
  “用不着,比这更乱的单身宿舍我都见过。”王维民找了一张椅子坐下,不在意地摆摆手,“今天找你,就是商量下演员的事情。”
  杨晓升起身,“那我先回避回避。”
  “别啊。”曾骅拉住了他,“文学编剧组我是新丁,第一次跟剧组,得有个老师带。王姐,要不让杨哥带带我?”
  王维民想了想,“小杨,你手头上有事吗?”
  “上午刚把稿子交上去,等通知。”
  “那伱就带带小曾,他年轻,做事没那么稳当。你是老大哥,指点指点他。”
  杨晓升有点懵,我才进厂不到三个月啊,也是萌新啊。
  不过有机会跟剧组,天大的好事,谁还上赶着往外推。
  “好的王导演。”
  “小曾,这是导演组目前挑选出的演员表,你看看,有什么意见就提出来。”
  曾骅接过来一看,马上发现大问题。
  其他演员用谁,他暂时不发表意见,老胡父子俩,居然不用程老爷子和程沛斯,它还叫《瞧这一家子》吗?
  它在我的心里不完美了!
  看到曾骅眉头一皱,王维民连忙问道:“怎么了小曾?”
  曾骅眉头更紧了,因为他得想理由把自己的想法圆出来。
  程老爷子还没跟他儿子程沛斯搭过档,没有表现出父子俩一加一大于三的喜剧效果。
  “王姐,不瞒你说,当初写这个剧本时,我把看过的电影里的演员都过了一遍,感觉要么太高大光辉,要么太苦大仇深,很难把这部戏里的生活气息演出来。”
  王维民点点头。
  这倒也是。
  这十几年,大家演戏都成了一种模版了,猛地演这种生活化的戏,是有些难度。
  “你有什么想法?”
  “王姐,我建议找一对现实中的父子来演戏里的老胡父子。真实的父子,在戏里演父子,会有一种松弛感,很自然,不会绷着。
  而松弛感和自然,我觉得是这部生活化电影里非常重要的特质。”
  “松弛,自然,不绷着?”
  王维民在脑子里过了一遍,觉得非常有道理。
  “小曾,你继续。”
  “王姐,老胡父子是这部戏的灵魂,他俩立住了,其他角色只要不过分,都是锦上添花,可以被带着走。”
  王维民眼睛一亮,越琢磨越觉得对头,低着头想了一会。
  “还真是这么一回事。你这么一说,我想起一人来。程强,他是老前辈,我跟他合作过好几次,演技没得说。
  他正好有个儿子,前年被招进了八一电影厂。
  我这就去找他们父子俩谈谈。”
  王维民风风火火又离开了。
  杨晓升在旁边看得目瞪口呆,等王维民离开才回过神来,“骅子,你连拍戏也懂?”
  曾骅谦虚地一笑:“略懂,略懂!”
爱小说WWW.IXS.CC努力创造无弹窗阅读环境,大家喜欢就按 Ctrl+D 加下收藏吧,有你们的支持,让我们走得更远!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