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小说

第九章 卖文赚钱

小说:1977:我的文艺人生 作者:大桃小苹果 更新时间:2024-07-05 08:25
爱小说(www.ixs.cc)开通手机站了,手机用户可以登录 m.ixs.cc 进行阅读,效果更好哦!
  “当然有稿费!”王向东推了推黑框眼镜。
  “多少?”
  “国家最新颁布了《关于试行新闻出版稿酬及补贴办法的通知》(注一),千字在三到十元。诗歌比较特殊,我们杂志社合计了一下,十行按千字来算。
  你的这两首诗,可以说是经典之作,能刊登在我们的复刊号上,是我们的荣幸,我们愿意给最高的稿费。
  《一代人》,只有两行,但我们愿意按十行算,稿费是十元。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呢,总共十四行,我们愿意按二十行算,稿费是二十元。合计三十元。”
  嘶——!
  杨晓升和丘世中忍不住吸了一口气。
  现在的工资,是三十六元万岁!
  也就是工人节级只要熬到满师,每月三十六元工资。
  除非你评上四级、六级、八级等中高级技能职称,否则的话常年就是这个工资。
  而刚参加工作的丘世中和杨晓升的工资,还没到三十六元。
  两首诗就挣下人家一个月的工资,来得太快吧。
  曾骅心里无比欣喜。
  这个来钱快!
  还没什么风险。
  好门路。
  我写剧本,在招待所死皮赖脸地蹭三十天,也才这么点钱。
  这个时代终于向自己敞开了胸怀!
  以后可以卖文赚钱了!
  我这满腹的才华,终于可以套现了!
  曾骅马上说道:“王编辑,我突然想起来,我还有两首诗,你要不?”
  王向东看着曾骅年轻阳光的脸,想到丘世中给自己打的预防针。
  “我这弟,太市侩了,太庸俗了。”
  只是我万万没有想到,你市侩庸俗得快要超出我的底线了。
  王向东稳了稳神,很期盼地问道:“能念念吗?”
  曾骅欣然地答道:“没问题。
  《山高路远》。
  呼喊是爆发的沉默,
  沉默是无声的召唤。
  ...
  如果远方呼喊我,
  我就走向远方。
  如果大山召唤我,
  我就走向大山。
  双脚磨破,
  干脆再让夕阳涂抹小路。
  双手划烂,
  索性就让荆棘变成杜鹃。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王向东沉浸在诗歌的意境和情绪中,嘴里喃喃地念道:“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写得好啊,写得真好!曾骅同志,你果然是在楚南农村待过,有经历,也有真情感。”
  他身子猛地向前一探,急切地问道:“曾骅同志,还有一首呢?”
  “《远和近》
  你,
  一会看我,
  一会看云。
  我觉得,
  你看我时很远,
  你看云时很近。”
  这首诗王向东有点吃不准,“曾骅同志,你这首诗,我有点不好判断。通篇都是象征、隐喻。但是很有意境,尤其是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有一种...嗯,说不出的美。”
  曾骅问道:“是不是有一种雾里看花、水中看月的朦胧美?”
  “是的!”王向东一拍大腿,“对!朦胧美,含蓄,精炼,内容深刻,意境深远。”
  曾骅期盼地问道:“那可以录用?”
  王向东没有犹豫多久,点头答道:“当然可以录用!这么好的诗歌,必须刊登上我们的复刊号。”
  “那稿费?”
  “《山高路远》有十六行,我们按二十行算,二十元。《远和近》,我们按十行算,十元。这两首也是三十元。四首诗六十元。
  曾骅同志,请你把这四首诗亲笔抄写一份,写上伱的姓名,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有笔名的话也写上笔名。”
  “笔名?”
  “对,写诗歌基本上都喜欢用笔名。”
  “那就叫春生吧。”
  “春生?”
  “我在今年春天开始新的人生,以此纪念,春生。以后我的诗歌,剧本,都用这个名字。”
  曾骅提起笔,在文稿纸上抄写下这四首诗,写上自己的名字等信息,再在题目下工工整整地写下“春生”的笔名。
  然后递交给了王向东。
  王向东审阅了一遍,小心地收到背包里,“曾骅同志。回去后我们马上排版,我也会向社里打报告,估计两周时间稿费就能下来。到时候麻烦你去社里领。”
  说到这里,王向东解释了一下,“外地的投稿者,稿费都是邮局寄过去。你就在北都,不必那么麻烦。
  到时候请你们北影厂开個介绍信,去我们杂志社领就好了。就是有点远,在朝阳区。”
  曾骅连忙说道:“不远,不远,一趟公交车的事!”
  有钱领,你叫我跑一趟天锦(升调),我也愿意啊。
  收获满满的王向东急着赶回杂志社。
  杨晓升看着曾骅,张开嘴想说些什么,又说不出口,最后借口有事,先离开。
  房间只剩下曾骅和丘世中。
  “哥,你这么盯着我看干什么?”
  丘世中很忿然地说道:“我觉得你玷污了诗歌。”
  “拿了稿费就玷污诗歌?你是想把全中国的诗人活活饿死?”
  “你可以一边工作一边创作诗歌!”
  “同志,你这个思想要不得!工作就要专心专意,努力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而奋斗。葛敏工作那么忙,哪有时间创作诗歌?
  以为人人都像你,上班摸鱼!诗歌要冥思苦想,要有灵感的。你上着班,突然灵感来了,举手报告,班组长,我来了灵感,需要请假去创作一会。
  你是来了灵感还是来了屎意?”
  曾骅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把丘世中说得哑口无言。
  “曹雪芹就是典型的例子。他创作《红楼梦》,万恶的封建王朝也没给他发稿费,活生生把他给饿死。结果《红楼梦》只写了八十回,给我们留下了巨大的遗憾!
  所以说,要想以后还有诗歌听,就得让诗人们有口饭吃。把他们都饿死了,你上哪听诗歌去?”
  “好了!说不过你。”
  曾骅转移话题,“对了,咱姐最近有什么异常?”
  “什么异常?她天天跟你一个厂,你都没察觉出?”
  我是察觉出有些异常,所以才担心。
  姐,诸葛孔明你把持不住的。
  得想想办法,转移她的注意力。
  “砰!”
  门被推开了,王维民导演呼啦啦走了进来,看到桌子上有四杯没喝的茉莉花茶,温度正合适,端起来咕咚咕咚喝了两杯。
  然后一屁股坐下。
  “又出幺蛾子了!”
  “怎么了,王姐?”
  “演小红的女演员,单位不放人!得重新找。前天有个叫刘晓晴的女演员,毛遂自荐,不行,她演张岚合适,演不出小红那种书卷气质来。”
  “小红,哦,程沛斯饰演的小胡的女朋友。王姐,咱北影厂这么大,请不到一个女演员?”
  “别说,还真不好请,尤其是年轻演员。小曾,也知道,我们中间断档了十年,导演、编剧都好说,演员就不行。十年前能演年轻角色,现在再来演,就不合适了。
  现在我们的新电影,青年男女演员,都得去各个文艺单位借人。”
  曾骅心头一动,这不就是个好机会吗?
  让我姐有正事做,不再沉迷在美色中。
  “王导演,我推荐一个人。”
  “谁,哪个单位的?”
  “我姐,就是我们厂的。”
  “啊,我们厂的,谁啊,我怎么不知道。”
  “她借调在译制车间。”
  “译制车间,那里我确实去的少。她懂外语?”
  “瑛语、珐语,比瑛国人珐国人说得还要溜。”
  王维民眼睛一亮,“那书卷气少不了,走,去看看!”
  她拉着曾骅,曾骅拉着丘世中,三人直奔译制车间。
  注一:历史上是10月份颁布的,剧情需要,提前了,金额也有所差异。不要纠结,一纠结就是平行世界。
爱小说WWW.IXS.CC努力创造无弹窗阅读环境,大家喜欢就按 Ctrl+D 加下收藏吧,有你们的支持,让我们走得更远!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