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小说

第69章僧格林沁死了

小说:吕宋风云 作者:葡萄无牙 更新时间:2024-08-01 05:39
爱小说(www.ixs.cc)开通手机站了,手机用户可以登录 m.ixs.cc 进行阅读,效果更好哦!
  郑国辉得到恭亲王接纳的消息一传开,前门外的大宅子愈发的热闹起来,递贴子的要拜见的朝廷官员络绎不绝,不凡一些颇有实权者。
  数日间
  郑国辉忙碌着与一众京官交际之余,将6万两白银和十余车江南特产送入了恭亲王府在旁处的别院,很快又收获了期待中的好消息。
  坊间传言
  恭亲王指婚湖南巡抚李瀚章嫡女,与新近来京的江南副将郑国辉结成秦晋之好,李府老夫人已经同结亲,互换了生辰八字。
  湖南巡抚李瀚章尚在任上,全然不知爱女已经被许配了人家。
  但在京师中的李府另有主事之人,两江总督李鸿章抵京已有十余日,代替侄女做出这个重要决定顺理成章,没有半分违和之处。
  前门外的大宅子
  “启禀将军大人,恭亲王府急召,传令即刻前往觐见。”胡祖青走上前来禀报道。
  “哦……是谁来传令?”
  “是一位姓侯的太监,看样子很焦急,要大人即刻去见。”
  “那你好生接待,我换身衣服去去就来,耽搁不了多长时间。”
  “遵命,将军大人。”
  郑国辉连忙站起身来,口中说着抱歉,改日再叙的话,便迅速转身匆匆而去。
  他对面是前来拜访的詹事府右庶子张佩伦,还有御史陈鹤,两人都闻言色变,目光不由自主的碰了一下。
  他们没想到郑国辉在恭亲王那里,竟然如此受重视。
  幕僚师爷郑鑫脚步匆匆而来,对两位大人神情歉意的连连施礼,并且一路恭送到府邸门口,礼数十分周全。
  没多时
  郑国辉便跨上马去匆匆出门,随身仅带了两名骑马随从。
  及至恭亲王府,这里早有人在门口等候。见郑国辉赶到,便引领着一路来到正大殿一侧的偏殿中,这里早已经有十几位朝廷官员神情凝重的等在这里。
  郑国辉轻步的走进偏殿,站在上首一位身材高大的中年朝廷官员看了他一眼,目光一亮,微微颌首示意。
  此人身穿一品文官仙鹤官袍,目光深邃,举止沉稳有度,正是郑国辉未来的岳叔父两广总督李鸿章。
  一直计划着前往拜见,谁知道在这里遇上了。
  两广总督是正二品文官,按朝廷惯例;
  作为封疆大臣,总督一般赏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督察院右督察使等从一品加衔,督抚地方官员。
  简单扫视一圈
  偏殿中就有五位身穿一品文官仙鹤官服的朝廷重臣,郑国辉根据面相大致能猜出是谁,但一个都不熟。
  抵京两周有余,倒是结识了六部的一些官员,3~6品各色都有,在向上的重量级官员就少了。
  毕竟时间尚短,底蕴不足啊!
  偏殿中都是朝廷一二品大员,军机大臣都有两位,个个都是神情凝重甚至悲伤的模样,气氛极为压抑,感觉让人头皮发麻。
  郑国辉不知道出了什么事儿,但明显的这不是寒暄的时候。
  他面带尊敬的回了一礼,然后老实的就站在一众大臣后面,装起了缩头乌龟。
  没等多一会儿,陆陆续续又来了七八位朝廷官员,很多人进殿以后还在整理朝服,显然非常匆忙。
  偏殿传来脚步声,一位身穿蟒袍的总管太监身后带着4个小太监,走进偏殿看了一下,便扬声说道。
  “诸位大人,该来的也差不多都来了,没来的就不等了。各位请跟着咱家进银安殿觐见王驾,走吧。”
  “呵呵……有劳吴总管了。”
  恭亲王府乃是满清朝规制最高的亲王府,有银安正殿七间,后殿五间,配殿七间及若干辅殿,琉璃瓦铺设的大殿巍峨壮观,飞檐挑斗,充满了皇家气派。
  文武两班官员依次进入,各踞一侧。
  银安殿上方金碧辉煌的龙座下,丹阶两侧各站着一位身着蟒袍的首领太监,面无表情的看着两列官员。
  若有失仪之处,必会招致申诉。
  紧接着,宣礼太监大声唱礼说道;“众臣肃静,钦命辅政王爷,和硕恭亲王千岁驾到!恭迎王驾!”
  “微臣参见王爷千岁,千岁,千千岁!”
  “免礼,赐座。”
  恭亲王奕訢走到上首王座边,勉强挤出一丝和煦的笑容,但眉头深锁的沉痛怎么也挥之不去。
  “恭谢王爷千岁赐座。”众臣施礼道,随即分两列在锦凳上坐下。
  银安殿议事不同于紫禁城上朝,前来的又都是文武大员,所以银安殿下首两侧早已经排好了两排锦凳,各自落座即可。
  若要发言,须得站起来拱手行礼后,获得允准才能说话。
  恭亲王奕訢站在王座之前环顾重臣,迟疑了下后,沉重的一叹,用满怀悲痛的语气说道;
  “京师中刚接到600里加急军报,率领满蒙精骑围剿捻匪的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泌误中敌酋奸计,于曹州(今菏泽市)高楼寨,陷入重围。
  5月18日晚,僧格林沁率少数随从冒死突围,当突至曹州西北的吴家店时,重伤坠马,不幸战死沙场。
  悲乎……天地同泣,朝廷又失柱石重臣。
  军报又闻
  赴京奔丧的江南提督福珠洪阿船队,行经淄博期间,遭到捻匪群起而攻,亦不幸遇难,令朝廷又失一重臣。
  当此艰难时刻,众臣务必戮力同心,力挽狂澜于既倒。
  稳定朝纲,安抚百姓,共克时艰。
  如今时局动荡,此乃我朝入关二百余年来未有之挑战……”
  恭亲王奕訢话没有说完,一众文武大臣满脸震惊之色,已经在下面嗡嗡的议论起来,几位满族大臣已经是泪流满面,哭着大喊道;
  “怎会如此……天亡我大清啊!”
  “完了,全完了,我卓索图一族精英尽殁于此战,从此老的老,小的小,后继无人矣!”
  “这可怎生是好,僧王率领的是京城最后的满蒙精锐之士。此番战败,再现乾隆朝大小和卓之战后家家白幡,举城哀悼之惨景啊,何其苦哉!”
  银安大殿上瞬间就乱了,可见这個消息之震撼,令朝廷重臣全都hold不住了。
  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何许人也?
  此人道光年间,便是朝廷的柱石之臣,因赫赫军功得赏三眼花翎,圣眷优渥。
  自朝廷入关以来
  到如今同治年间,已经历十世皇朝,但能够被赏赐下三眼花翎的朝廷重臣不过7位,每一位都是功勋彪炳之臣。
  迄今为止
  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与南方镇压长毛乱匪闻名的曾国藩齐名,并称为“南曾北僧”。
  满蒙大臣中有僧格林沁,汉人大臣中有曾国藩,这是朝廷公认的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同为朝廷之柱石。
  长毛军北伐期间,僧格林沁整军血战太平军,破东连镇木城,太平军冒死冲突,僧格林沁尽歼之,生擒北伐军统帅林凤祥。
  六月,在山东冯官屯剿灭毛匪李开芳部,生擒李开芳。
  林凤祥、李开芳都是长毛乱匪的悍将,骁勇善战,僧格林沁在两年之中,大小数百战,全部殄灭,无一漏网,因此威名震于海内。
  此后1860年,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率军与入侵者,英法联军血战大沽口,八里桥,虽不幸落败,但西洋炮火之犀利,非人力可挽回。
  大沽之战
  同治元年(1862年),僧格林沁率蒙古骑兵和五省兵力多次打败捻军,在鄂东霍山黑石渡收降捻军十几万人,并打散十几万人,此役大军也损失惨重。
爱小说WWW.IXS.CC努力创造无弹窗阅读环境,大家喜欢就按 Ctrl+D 加下收藏吧,有你们的支持,让我们走得更远!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