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小说

第117章 世上哪有忠臣?

小说:藩变 作者:吃饱除人 更新时间:2024-08-06 03:10
爱小说(www.ixs.cc)开通手机站了,手机用户可以登录 m.ixs.cc 进行阅读,效果更好哦!
  看着脚下的尚之信跪在地上磕着头,哭着向自己服软认错,舔犊情深的尚可喜终究没有怪罪自己的孩子,而且选择原谅自己的骨肉。
  在吴军步步紧逼,面临亡藩灭族的压力下,家族的利益压倒一切。
  尚可喜躺强撑着虚弱的身体,走下病床,打开软禁他的房门,戴上他被鲜血染红的顶戴,坐在王位上发号施令。
  一方面,传令仍在惠州府城坚守的尚之孝,趁明郑军尚不知情的情况下,抢先一步,掠夺全城骡马后,放弃惠州城,率领藩军精锐翻山越岭,从河源,到龙川一路北上,进入赣州,寻找大清军。
  一方面,调兵遣将,收缩兵力坚守广州城。
  同时,敲打着仍然忠于尚藩的陈洪明、佟养钜、王国栋、严自明等广东军政大员。
  权力的重新掌握,儿子的低头与恭顺,让尚可喜那苍老的脸上,泛着红润的光。
  等安排好具体事宜,在众人离开后,强撑着一口气的尚可喜终于坚持不住,瘫软了下来。
  身旁的尚之信眼明手快,连忙上前扶住了尚可喜:
  “父亲,您还好吧。”
  尚可喜摆了摆手,示意道。
  “无妨。”又指着外面,让他尚之信推着他去晒晒太阳。
  此时,父子之间的关系也是有所缓解,尚之信亲自在病床前尝汤试药的情景,让年老的尚可喜老怀宽慰,连连点头称善。
  谁人不爱自己的骨肉呢?
  尚之信听到父亲想去晒太阳,不敢怠慢,连忙让人把轮车推来。
  二人在王府的花园里,慢悠悠地散起步、晒起太阳了来。
  看着尚可喜那胸有成竹的模样,甚至在温暖的太阳下还昏昏欲睡地样子,性情急躁的尚之信却是坐不住,见左右无人,赶紧问尚可喜为何如此布置。
  明明尚藩还有整个广州府和半个惠州府,这些全都是广东的精华之地,为什么要拱手让出?
  还有为什么要让尚之孝北上投靠大清,而不是回防广东。
  面对尚之信地疑问,刚才还在打瞌睡的尚可喜似乎醒了过来,笑着给自己的儿子上了一课。
  尚可喜不愧是沙场老帅,人老成精,在谋虑问题比尚之信更加深远。
  为什么要收缩兵力?
  因为平南藩的动员能力已经到尽头了。
  倘若吴军不南下,那么仅靠吴军那几千人的偏师及郑、马、孙、柳来打平南藩,是不必要放弃地盘的。
  他们实力都差不多,各家各有各自的打算,绝对不会出尽全力打我们的州县,然后出现让别人摘桃子的情况。
  虽然打不赢他们,但是我们尚藩至少是人心齐,完全可以守得住地盘。
  但是,吴军居然派援军来了。
  虽然只有一万人,但这一万人都是精锐,更重要的是,广东战场上,联军各方势力的平衡被打破了。
  吴军在他们的联军中,就是占有绝对的优势实力。
  那么,各地的驻防兵丁,就有可能会因为吴军援军的出现,从而被各个击破。
  既然如此,何不放弃无险可守的其他州县,再收缩兵力,凭借广州城高池深固守。
  “可……他们已经会师了啊。”
  “就是要他们会师。”
  “啊?!”
  尚之信有些诧异,老头脑子又糊涂啦?
  会师后,贼军实力不就更强了?
  尚可喜摇摇头,混浊的眼睛闪烁出一丝对人心的审视。
  “会师了,他们的实力更弱了。”
  因为至今,吴三桂都没有对联军有绝对控制权,几支军队之间就只是联盟而言。
  更别说还有个一直视吴三桂等人为“敌国”、“僭越背主”之人的明郑军了。
  郑经可是自诩“世笃忠贞、持正朔而不坠”的明臣。
  吴三桂是什么人。
  自称周王,连“大明”两个字都不拿出来,还立年号“周王利用”。
  这是什么?
  这就是叛逆!
  忠诚于大明的“大明军”,和自号周王的“大周军”聚在一起,双方为了争地盘,想不打起来都难。
  更何况一旁还有也想分一杯羹的孙、马、柳等三家人。
  人性就是这样,别看在平时不需要出钱出力的时侯,个个都是高谈阔论、道貌岸然,大谈廉价的道德、正义。
  可等到真正需要出力时,原本那些说起话来头头是道、大义凛然的人,却变得畏首畏尾,生怕自己吃了亏;
  而在分好处的时候,则跟见到屎的狗一样,拼了命地往上抢,生怕自己抢得比别人少。
  在尚可喜的眼中,郑经、吴三桂、祖泽清、孙延龄等人,全都是追逐利益的跳梁小丑、虚伪之徒!
  没有一个是真正的忠贞之辈!
  这在自诩忠贞的尚可喜眼中,对郑、吴几人都是极为不屑的。
  而尚可喜的办法就是“等”,等一个机会,凭借着广州高墙和大量的粮食,就这样坐在城墙上,等底下的明郑军和吴军为了争地盘而内讧的机会。
  就像当年五国伐秦一样,声势浩浩荡荡,最后因为龌蹉的利益,几国被杀得兵败而归。
  尚之信恍然大悟。
  只要广州城下的几家人发生内讧,那么我大清军就把他们逐个击破!
  心中也不得不佩服尚可喜的老奸巨猾。
  “那……要是他们真的能打下广州呢?”
  尚之信还是有些担心,毕竟自陷险境,变数太大。
  “这就是我让老二去赣州的原因。”
  尚可喜随后给尚之信上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课。
  “家国家国,无家哪来的国?”
  自古以来,在历史大势下,任何一个大家族要生存,靠的绝不是在某个时代里出现才能出众的人才,而是站队。
  只要站好队,这个家族就能活下去,只要存活下去,就有兴起的机会。
  要这样做,就得分散风险,多方下注。
  东汉时期,诸葛三兄弟,分别投魏蜀吴;
  宋金时期,衍圣公家分为南北二宗;
  宋元时期,张弘范和张世杰是同族,分别投元投宋;
  闯军入京,大明倾覆,吴家是父弟投闯,三桂投清;
  清军攻闽,郑家也是父弟投清,国姓拥明;
  说到此处,年迈的尚可喜凝视东方,目光穿透云海,仿佛看见了往昔在辽东时兵戈铁马的峥嵘岁月。
  “我算是看明白了,世上哪有什么忠臣?唯有自家才是最重要的。”
  尚可喜回头看了看这个从小被他遗忘的孩子,心中也满是愧疚。
  “守住广州,你就是未来的平南王;守不住广州,老二就是未来的平南王。”
  听到尚之孝会成平南王,尚之信满是紧张的问道。
  “广州真的会守不住吗?”
  “不,绝对守得住!”
  尚可喜如一头垂死的猛虎,在临死前,给自己的虎崽教授捕猎求生技能。
  “我算是看透吴三桂了,他太老了,再也没有当年的勇猛了,而皇上才20出头,熬也能熬死他。”
  “大清一定能赢!”
  虽说尚可喜很有信心,但他知道自己的这个儿子,做事急躁,不考虑后果。
  “唉……”
  尚可喜叹了口气。
  “倘若真的守不住,你就降了吧。”
  “只是……”
  尚可喜望着尚之信脸上藏不住慌乱,心中满是担忧。
  “降吴之后,你就没退路了。”
  “到那时,如果你想活,就要像你父亲当年对待明人一样,对待满洲人,绝对不能手软!”
爱小说WWW.IXS.CC努力创造无弹窗阅读环境,大家喜欢就按 Ctrl+D 加下收藏吧,有你们的支持,让我们走得更远!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