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1章】 美味之名(求订阅!)
爱小说(www.ixs.cc)开通手机站了,手机用户可以登录 m.ixs.cc 进行阅读,效果更好哦!
七八月份是银杏村气候最好的季节,虽说印度洋的暖湿气流会带来丰沛的降水,但是雨过天晴之后的清新空气更是让人无比享受。.: 。
为了保护银杏新区乃至整个镜湖地区的环境,镜湖集团在创立之初就已经拥有了极为严格的规划,所有工业区都放在了澜沧江的东岸,并且处于下风口。与此同时,所有的生产企业都会配备世界上最好的环保设备,最大限度地减少工业生产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比如,镜湖乳业的生产成本之中,用于环保方面的资金占到了一半左右,这也是镜湖乳业利润率只有30%左右。
若是换上个黑心的老板,镜湖乳业的利润率还能提升10个百分点,每年就是一百多亿的净利润。
只不过,萧风和镜湖集团的高层都把这一切当成了理所应当的事情,甚至很少向媒体透露,只是默默在努力。
镜湖乳业的情况只不过是银杏新区工业领域的一个缩影,诸多企业对环保的高要求,这才造就了如今的银杏新区!
现在银杏新区已经成为了全国的避暑胜地,夏季平均气温只有20摄氏度的它,凭借着绝美的景色、无污染的空气和各种美食,吸引了全国乃至全世界人们前来避暑。
据不完全统计,每年5-10月份来到银杏新区长住避暑的外地游客达到了惊人的40万人次!
每年的夏天,银杏新区的常住人口已经超过了百万,避暑游客为当地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拉动,促进了地方繁荣。
按照每位避暑游客每年花费100rmb的最低标准来计算,这些游客在每年的旅游旺季都会带来不低于50亿rmb的消费,极大地拉动了银杏新区酒店服务业、餐饮业、交通运输业、手工制品、农产品等等行业的发展,增加上万个就业岗位。
庞大外来人口的不断涌入,也是让银杏新区到处充斥着无数的机会,只要你踏实肯干、用于奋斗,在这里哪怕是摆个小摊也能挣到万儿八千,养家糊口绰绰有余!
除了日常消费之外,外地的不少中产阶级、富豪都把银杏新区的房子当成了最佳的投资方式,购买度假公寓,夏天前来避暑,其余时间又委托给酒店管理公司进行出租,两全其美。
目前,银杏新区超过一半的新开楼盘都是外地人购买,他们或者用于夏天避暑,或者对外出租,这也使得银杏新区的房产市场呈现一个平稳的上升态势。
其实,避暑经济只不过是银杏新区经济形势一片大好的一个缩影,如今的银杏新区已经成为了华夏经济发展的一个亮点。
在过去的三年,受到国际整体环境的影响,华夏经济放慢了增速,gdp年增产率仅为8%左右,这和过去30年的高速增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这种背景之下,帝国内阁启动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调整产业结构成为了官员和财经媒体嘴上挂得最多的词语。
相比于其他地区的传统产业发展模式,银杏新区的经济是建立有机农业、度假旅游和食品加工三大支柱产业的基础之上,而且这里的发展刚刚起步,调整方向变得更加容易。
就这样,在全国经济形势普遍低迷的情况下,银杏新区成立五年以来每年的gdp增长速度都没有低于20%,俨然国内经济版图的一抹亮色。
2018年上半年,银杏新区的gdp产值为2000亿rmb,预计全年可以突破4000亿,成为全国经济总量最大的地级市。
这其中,镜湖集团贡献了超过六成的数据,它在2018年有望实现400亿美元的产值,跻身世界五百强企业的中段。
镜湖集团的蓬勃发展带动了银杏新区的成长,这个成立的时候才拥有20万固定居民的新行政区在短短五年之内增加了80万人,来自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移民正在努力获得银杏新区的户口簿。
虽说现在帝国内阁出台了一系列的措施,正在逐步消除城乡差别,但是某些城市的户口还是很值钱的。
以银杏新区为例,本地基本上实现了医疗保障全覆盖和12年基础教育全免费,这在全国也只有极少数富裕地区能够实现。
银杏新区原有的20万居民每年不仅不用上缴任何社会保险和养老保险费用,60岁以上的老人每个月的养老金还高达1000rmb,这也是银杏新区户口之前的一个表现。
除了原居民之外,银杏新区的新移民要想获得户口,大多都要符合相当苛刻的要求,不是特殊技术人才、管理人才以及拥有相当规模投资,银杏新区管委会根本不会接受申请。
据不完全统计,这五年来加入银杏新区的80万新移民中,80%拥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211/985乃至享誉全球的常青藤联盟只不过是等闲,这其中有三成的新移民拥有硕士乃至博士的学历。
从这一点来看,目前银杏新区成为了全国拥有高学历人才比例最高的地区,整个银杏新区拥有本科以上学历的人口超过了60万,这无疑是银杏新区最大的财富。
除了高学历人才之外,银杏新区接收的心移民更多的是那些身家不菲的投资者,他们是银杏新区经济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
银杏新区管委会的户口迁移政策显示,若不是当地企业急需的技术、管理人才,普通人要想获得银杏新区的户口,至少要在银杏新区拥有五百万rmb的实际投资或者不动产,1000万rmb可以获得三个移民名额。
即便是这样,许多对银杏新区充满好感的富豪们也是出手一点犹豫都没有,频频在银杏新区大肆投资,为的就是能够获得银杏新区的户口。
其实,没有银杏新区户口的人也可以在银杏修改器长住,但是却无法享受到本地居民的各种待遇,这才是许多人重视本地户口的主要原因。
比如,清灵山泉因为产量有限,目前并不能无限量供应,只有本地户口才能获得一定的供应量,外地人也只能是听说而已。
至于清灵山泉为何如此受欢迎,那还要从镜湖疗养院的神奇说起,清灵山泉已经被许多人认为是传说能够延年益寿的好东西,这对于有钱人来说,无疑是最大的诱惑。
除了清灵山泉的有限供应之外,镜湖集团出产的各种顶级食材也是优先供应给银杏新区的本地居民,为了自身的健康和口福,来自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富豪们自然是不会吝啬这一点投资。
再了,银杏新区的教育、医疗、交通、商业环境一点都不比北平、海州等地差,移民银杏新区并不见得会让自己的生活和这个世界脱节,也不用担心孩子们的未来。
种种原因结合下来,银杏新区每个月都会获得超过100万人次的入籍申请,但是通过率不会超过10%,堪比美利坚的绿卡申请通过率。
这些移民的不断涌入,让银杏新区的发展变得更加厚实,底气十足的银杏新区正在逐渐摆脱镜湖集团的巨大影响力,拥有属于自己的风格!
对此,萧风倒也乐见其成,毕竟镜湖集团只是一个企业,它无法完全代表一个地区的发展轨迹;箫氏家族虽然积极向帝国内阁靠拢,却不想太过干涉?政?治,镜湖集团逐步降低存在感是一个很好的现象。
在萧风看来,镜湖集团未来肯定要深藏在银杏新区庞大的经济规模之中,这样才能减少树大招风的危险,奠定百年企业、千年家族的坚实基础!
…………
在完成了宣传照片的拍摄之后,萧风终于有了更多的时间来陪同家人许多时候他都愿意带着孩子们出入农场、牧场乃至周边的山林,为家人挑选最新鲜、最美味的食材,回到家里亲自下厨。
夏天的银杏村因为延绵不断的降雨,催生了无数的美味食材,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竹笋和野生菌!
在银杏村周围10公里范围内,拥有着超过10万亩竹林以及莽莽丛林,每年的雨季这里都会产生无数的美味,早就了银杏村美味之城的基础。
比如,十几万亩竹林每年可以出产的竹笋超过了10万吨竹笋,而且受到空间灵泉的滋养,这些竹笋的味道远比其他地区的竹笋要美味得多,售价也高了许多。
在镜湖集团成立之前,银杏村的村民可谓是守着宝山讨饭吃,因为这些大量出产的竹笋并没有销路,交通不便以及没有加工企业,让提高村民收入成为了一个奢望。
而如今,便利的交通以及发达的食品加工产业,让鲜竹笋变成了银杏村的庞大财富,每年10亿rmb的收入让银杏村可以借此成为华夏最富有的村庄。
夏天的每个早上,银杏村都会迎来大量的鲜竹笋收购商,他们在清晨就从挖笋人的手中收购刚刚挖出来的竹笋,然后通过最快的速度运往滇南各地,送到市民的餐桌上。
相比于其他地方的竹笋,银杏村的竹笋更加香脆,味道之中拥有着一种隽永的味道,让人尝过之后根本无法忘怀。就这样,哪怕银杏竹笋的价格是其他竹笋的两倍,依旧是被人们疯抢。
除了向收购商销售鲜竹笋之外,镜湖集团旗下的银杏美食也拥有一个竹笋加工基地,专门对鲜竹笋进行加工,然后通过各大超市的销售渠道,发往全国各地。
相比于鲜竹笋的售价,加工之后的产品价格有所提升,又让村民的收入有所提升,实在是两全其美。
除了竹笋之外,十几万亩竹林给银杏村村民还带来了一整条产业链,各种竹制品远销海内外,成为了银杏村集体经济的支柱产业。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哪怕没有了镜湖集团的高利润,单凭竹海带来的各种效益,银杏村的村民依旧能够过上令人羡慕的好日子!
竹海变成了宝海,这是市场对箫氏家族在过去数百年不断种植竹林的回报,正可谓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而除了人工种植的竹林之外,银杏村附近的丛林就是大自然的馈赠,每年的雨季从丛林里冒出的野生菌,就是天地精灵。
这些年来,萧风不予余力地在镜湖地区各个水源地投放了大量的空间灵泉,极大地影响了整个区域的生态环境。
受到空间灵泉的滋养,镜湖地区内对生产环境要求极为严苛的松茸、鸡枞菌、牛肝菌在内的各种顶级野生菌呈现了爆炸性地生长态势。
这些野生菌造就了银杏新区美味之名,每年都会有大量的野生菌被送往滇南省内各地,让市民们品尝来自大山深处的美味。
而每年的这个季节,都会有无数的游客慕名而来,在银杏新区品尝最新鲜的各种野生菌。
对于国人来说,民以食为天这句话并不只是说说而已,为了美味不远千里而来,只不过是一种常态!
而远在海外的许多老饕,则是可以进入镜湖集团的合作餐厅,品尝通过空运而来的顶级美味,这几乎已经成为了许多富豪和金领的日常。
比如,早上5点在银杏村山林里采摘的顶级松茸,在清洗包装之后直接冷链运输,通过客运飞机直飞东京,在第二天早上就出现在东京的渡边超市,其中的间隔不超过30个小时,这无疑最大程度地保留了松茸的美味。
凡此种种,正是通过发达的物流系统,银杏村的美味都能够在第一时间出现在人们的餐桌之上,美味之名是享誉全球!
在这个假期,萧风总是想着办法让孩子们深刻地体会镜湖集团乃至箫氏家族的崛起根本,从小就让他们学会感恩大自然的馈赠,因此带着孩子们去挖竹笋、采菌子,变成了愉快的日常!
爱小说WWW.IXS.CC努力创造无弹窗阅读环境,大家喜欢就按 Ctrl+D 加下收藏吧,有你们的支持,让我们走得更远!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