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小说

第457章 拿捏(下)

小说:暗黑大宋 作者:午后方晴 更新时间:1970-01-01 08:00
爱小说(www.ixs.cc)开通手机站了,手机用户可以登录 m.ixs.cc 进行阅读,效果更好哦!

    “是啊。陛下,自李继迁以来,夏寇从未发过三十万大军会战,如果西夏不中止这次入侵,即便微臣现在想一想,那时的凶险,也感到心中戚戚。微臣真没有把握。不如让韩公领手庆州防御吧。”王巨想了一想说。
    但他这样一说,大伙全部心中戚戚啊。
    这是三十万敌人,不是三十万只蚂蚁。
    王巨好歹还打了数场光彩的胜仗,韩绛虽然资历深,官职高,年龄更没有问题,然而韩绛打过什么大型战役。即便发起的进攻金汤城之战,还不功而退,差一点连累着将顺宁寨丢失。
    王巨岂不是在说反话吗?
    赵顼忽然醒悟,立即停住话头。
    吕惠卿同样醒悟,他机灵替赵顼化解,接过话问:“子安,敌人虽多,你对大顺城熟悉。”
    “吉甫兄,非也,当年大顺城之战我与蔡公准备很久,这才险胜,但如今还有多少时间准备?仓促应战,兵力悬殊如此,岂能说不凶险?”
    马上都火烧屁股了,那有时间准备。
    “那你说怎么办?”
    也不能说王巨拿捏啊,不要说西夏了,就是从宋朝开国以来,多会面临着三十万敌军?
    王巨说:“陛下,如果执意让微臣前往,请授微臣以下几个差官。”
    “何?”
    “环庆路安抚经略招讨使兼陕西路安抚使。”
    “陕西路安抚使乃是曾公亮!”吴充不满地说,并且在心中想,你小子好大的口气。
    “吴公,那么就让曾公去庆州主持防御吧。”王巨想也没有想。就说道。
    曾公亮年岁已高,无论他身上带着什么官职,都是荣誉之职,能当真吗?不过王巨也知道自己提的条件太高了,于是转变了口气说:“陛下。这只是临时差职,战事结束,臣立即将它们辞去。如果诸公认为不妥,臣去庆州时,仍以大理寺评事的职官前去庆州,有过罚。若有功再奖励。”
    这个绝对没有问题,在唐朝时薛讷便以白衣身份挂帅,主持了青海大会战,大败吐蕃。
    就不要说宋朝这种古怪的官制了。
    赵顼想了想,王巨也不算是过份的要求。如果手中没有很大的权利,到时候不仅是调兵遣将,粮草后勤,百姓安排,周边地区军队的支持,都会让王巨头痛,因此说:“朕也准了。”
    王巨又说道:“另外臣想恳求陛下下诏,将燕达与刘阒调到庆州。”
    这个要求并不过份。赵顼立即同意。
    王巨心中更喜。
    现在庆州有姚兕,种古与林广等将,还有李三狗。虽然李三狗五十出头,但还能打,至少不亚于原来的老将赵明。另外还有一个老将窦舜卿,他去庆州将杨燧替换下来了。从两人履历上,窦舜卿比杨燧更辉煌。
    王巨这样想就错了,在另一个时空。正是这个杨燧与林广守住了大顺城。
    另外还有高敏、郭庆等将,战力也不俗。但这个王巨同样不知道了。
    不过王巨手中还有几张好牌,那便是呆在郑白渠练兵的刘昌祚、王君万、姚麟与种谊。
    然而这四将终没有参加过大型会战。燕达与刘阒到达,正好将这块短板弥补上了。
    但还有一块短板,王巨问:“陛下,章楶今在何处?”
    “在陕州担任判官,”赵顼答道,他心想,难道你们没有相互通信往来吗?
    “陛下,上次大顺城之战后,蔡公任是边州知州,姚兕继续呆在荔原堡,张玉到了河北仍是副总管,就算微臣年龄小,资历浅吧,章楶年龄小吗?陛下还真厚待功臣哪。”
    虽然赵顼忙着变法,但确实是赵顼的失误。
    然而王巨还给了赵顼面子,与皇帝无关,而是或多或少存在着的那份友情,不然王巨就要责问了,失败了必罚,打胜了还会有人找麻烦,又不赏赐,谁愿意替你上沙场奋战哪?
    “这是朕的失误。”
    有几人还是不满意的,不过大敌当前,也不敢触王巨眉头。
    “那么微臣恳请陛下将章楶调到庆州担任签判。”
    “这没问题。”
    王巨心中更喜,有了章楶,这一战几乎就没任何问题了。
    但还没有完,王巨扭头看着诸臣问:“诸公,下官有一件事不大明白,薛仁贵于天山坑杀了十万铁勒降俘,年老之时,薛仁贵仅是摘下面甲,就让突厥人狼狈逃跑。但在天山杀俘之后,薛仁贵遭到大臣们弹劾,因此去了大非川,施以仁政,结果吐谷浑不但不感恩,相反的与吐蕃联手,将薛仁贵大败。这是何故?”
    “王巨,你休得胡说,薛仁贵兵败大非川,乃是与郭待封不和之故也。”司马光道。
    王巨不会与司马光谈历史的,那是纯找抽的,再说他也不是非得要学习薛仁贵坑杀降俘,王巨也不会那么残忍的,只是克押战俘,让他们做矿奴罢了,因此王巨转换话题道:“司马公,那么下官如果再抓获了战俘,应当如何处理,或者说再将他们释放回去,让他们继续入侵我朝?”
    “西夏入侵,乃是边境将、臣生事也。”
    “仁宗末年,先帝之时,我朝边境大臣将士有谁生事?”
    这个问题得谈好,现在王巨手中有兵在将,底气更足,万一在守住大顺城与庆州的情况下,还能取得胜利,这个降俘立即就成了问题。
    而且往后看,这个以德报怨,成了何等的错误,就象倭国,大清支持了大量银两去救灾,倭国灾情缓过来了,立即入侵大清。
    就象黑缅,一带一路,替他们国家致富。可人家回报的却是一发发炮弹。
    或如那个南方的交趾,东北的金三。
    这些个傻事做得太多太多。就算是下大棋吧,但被这些小国家一次次地虐,让老百姓怎么想?
    相反的,刘仁轨那一战。将倭人杀得丢盔卸甲,倭人反而连派使者前来大唐,将唐朝当成了亲爹。
    所以对这些异族不凶狠是不行的。
    “王巨,你想要杀俘,可知白起的下场?”
    白起之死与杀俘有什么关系?但王巨也有话回:“司马光,白起下场很惨是事实。然而薛仁贵呢?多子多孙,后代多成了唐朝重臣,又得到了什么不好的报应?”
    文彦博立即替司马光打圆场,道:“王巨,杀俘终是不详。”
    “文公。我说过我要杀俘吗?只是让他们去坑矿做苦力,偿还屡屡侵犯之债,偿还我朝边民的血债!”
    俺这个战俘卖定了!
    赵顼想摇头,你就是想处理战俘,也不能在延和殿公开吼出来吧,他说道:“王卿,此事勿要再议。”
    “陛下,有的话必须先说开。如果臣将庆州守住,也不要陛下论功请赏,只要诸公不要对微臣吹毛求疵就行了。那不是伤害微臣。而是伤害所有替大宋浴血奋战的将士之心。”
    “朕非是昏君。”
    “陛下非是昏君,可满朝堂的君子,微臣这个小人真害怕啊。”
    吴充道:“王巨,你有什么要求,可以提出来,请别要再三侮辱君子这个词眼。”
    “吴公。我侮辱了吗?我别的不说,只说教育。夫子说有教无类,这是何等的胸怀。我拜恩师为师之前。程勘曾写信给恩师,对我评价很是恶劣,这一度让恩师差一点拒绝了我,最后恩师知道我做不到温良谦让,仍将我收为门生,这又是何等的包容胸怀?民间谚语,家和万事兴,家如此,国亦如此,国家大臣不和,如何兴盛?”
    “我不说君子温润,温润似玉吧,只说这个包容二字,试问有几个以君子自居的做到了。为何刚才听到陛下授命时,下官明知道此去风险多多,最终没有拒绝。因为下官很想离开京城!为何?不支持变法,介甫公未必会喜之。不支持反对变法,文公不喜之。二公还算不错的,虽不喜,但不会刻意打压下官。然而陈襄等人呢?大家都想国家好,为何不能心平气和地坐下来谈一谈,却偏偏一昧攻击,甚至造谣诬蔑,煽风点火,使国家骚动不休?”
    反正王巨死活将君子这个词往死里踩了。
    但是王巨说这番话还是有用意的,至少赢得许多不那么太腹黑的大臣欣赏,这会为将来打下一个好底子。虽然文彦博与王安石会不喜,可等到自己真正上位之时,这两人还能混京城吗?
    吴充也不好说了,王珪道:“说得好啊说得好。”
    赵顼眼看王巨越扯越远,尽管刚才这番话也是好心,于是打断了王巨的话,问:“王卿,你还有什么请求?”
    “没了。”王巨道。
    要么就是武器,要么就是粮草物资,武器,现在王巨就在军器监,比任何人都请楚,能用的器甲无疑会全部拨出来。
    至于钱帛粮草物资,只要自己要求不过份,这时候,谁敢为难?
    王巨虽然拿捏了一把,但也不过请求了两员大将,一个签判,然后打了一个预防针,即便那个差官,也说好是临时授命。
    在三十万庞大的敌寇面前,自己又时间仓促,兵力有限,这些个要求真的不过份。
    王安石道:“那就写诏书吧。”
    得快点将授命下达到王巨手中,王巨接受了授令,那么想推也推不了了。
    军事上王安石同样不善长,但这一战如果大败,丢失了庆州,整个变法将会被打断。所以此事早做决定早好。
    王巨接受了任命,但真的将赵顼好心提升的职官阶官一起拒绝了。
    随后王巨去了枢密院,他领手庆州战事,得要了解更多的情报,这必须去西府。然后还要去三司,后勤。
    许久,王巨从三司走了出来,看着阴沉的天空,心中想:李复圭啊李复圭,不好意思了,俺要抢走你功劳了。
    这是王巨的想法,实际李复圭得知到情况后,听闻王巨将他换掉,差一点乐得在梦中大笑。Q


爱小说WWW.IXS.CC努力创造无弹窗阅读环境,大家喜欢就按 Ctrl+D 加下收藏吧,有你们的支持,让我们走得更远!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