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小说

第118章 贵胄曾兰宫

小说:冷王盛宠:娇妃别离开 作者:扶云游 更新时间:2016-01-19 20:02
爱小说(www.ixs.cc)开通手机站了,手机用户可以登录 m.ixs.cc 进行阅读,效果更好哦!
?  这一天的早晨,央在寝中正与饮绿一边说着话,一边捻着彩线,绞着锦缎,准备做一个笼手。
  这时随纨从外走了进来回话:“禀娘娘,五块宋锦料子已经送到曾兰宫了。听披芳说,今天是谢容华的生辰。”
  “按宫规,内府局应送来福禄礼和贺寿钱,披芳她们去要,那边竟然说这个月的都已散光了,明年再送吧。您说气人不气人?”
  央听完这话,放下手中的针线说:“早就想去看谢容华一直不得空,今天是她的千秋节,正是拜访的好子。”
  她命随纨将一个褐彩云纹四耳罂放进锦盒中作为寿礼,想起现在已近年关,便让饮绿又装了两盒干果蜜饯,最后为谢容华准备了一盒过节打赏宫人用的金菱角。
  四个锦盒包好后,央让随纨先给曾兰宫送去,自己则对着菱花镜重新梳妆一番才出了。
  谢容华所住的曾兰宫位置十分偏僻,建在天渊池正北面蓬莱山后的一片空地上,长宽不过各十丈余。
  在去往曾兰宫的路上,央掀开暖轿的窗帷,看到道路两边都是绿苔斑驳,衰草枯藤,似乎很少有人走动。
  谢容华失宠已久,宫人对她多有怠慢也可想象。念起淇奥宫里****赏赐,隆康宫中富丽堂皇,矜新宫的绮丽多姿,其间冷暖跃然眼前,让人陡生感慨。
  快到曾兰宫时,央远远就看到宫门口站着两位年轻的女子,一位是披芳。
  另外一位二十四五岁的年纪,材高挑,鹅蛋脸形,凤眼桃腮,着藕荷色半旧的素色怀文绮棉长衣,头梳归来髻,上面饰了一支银鎏金嵌宝玉牡丹小插。
  虽然她的衣着服饰并不出挑,但难得的是通端庄稳重,安之若素的气质,这在汉阳宫一众眼明手快,灵敏机巧的女眷中非常少见。
  央断定这位就是谢容华。
  见谢容华与宫人已在迎候,虽然还没到宫门口,央就下了轿,步行走了过去。见到谢容华,央先曲膝行礼道:“姐姐千秋节大喜,妹妹前来贺寿。”
  谢容华赶忙回了一个大礼:“敛妃娘娘位份比我高了许多,我岂敢受礼。”
  央握住她的手说:“自家姐妹,切不可因这些虚名而生份了。”
  谢容华点头称是。
  走近了细看,央更觉得谢容华姿容端丽,神态安祥,心里有种说不出的亲切。
  两人携手进了宫门,央抬眼打量这曾兰宫里的庭院狭小,布置如普通人家。可仔细一看,里面却大有玄机,惊得她手心都出汗了。
  央最先看见的便是庭院里种着的一株绿梅,绿梅颜色本就新奇,最奇的是这梅花的花瓣不是一层,而是三层重叠,共有十五个花瓣。央看了不住问:“这可是浮图梅吗?”
  谢容华道:“正是”。
  央看着这株承载着隋文帝和独孤迦罗意绵绵往事的梅花,不感慨万分。
  央在这株梅树下驻足:“据说这株浮图梅早已枯萎,莫不是姐姐这里还有第二株吗?”
  谢容华走过来摇了摇头说:“非也。当年我刚住进曾兰宫时,就见院里有株枯木,宫人想拨掉,我怕它还有一线生机,拨了岂不可惜?”
  “我便让人经常将虾糜与熊白埋在梅树下,勤于浇灌,没想到第二年天它竟然抽枝吐叶了,开花后便是这浮图梅。”
  赏过了奇梅,央见宫墙边上横了一株圆木,上面盖有残雪,尽管如此还能看出此木虎首鹤尾,色如泥金,走进仔细一看,见其表面的纹络如鹿皮一般,根根细毛都能看清。
  央神色大为惊异,因为她知道这也是故国之物——相传宋氏皇族还未受封建国之时。有一个仙风道骨的白发老人来到府上,对族长说,五以后到东海边等候,上天有礼物要赐予你。
  言毕,化作一缕清烟而去″长不敢怠慢,率人五后来到东海边,果然,从海上蓬莱仙岛的方向飘来了一根大木头。
  族长命人将这根木头捞起来,发现这根木头是虎首鹤尾鹿皮,敲之声若钟罄,于是取名为仙山木。
  而得到仙山木后不久,宋国就受封成为了七大柱国之首,而这根仙山木也顺理成章成了宋国皇族传家之宝,据说一直藏在宋国皇室宗庙中,却不知今天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
  谢容华见央认出了仙山木,就给她解释说:“这根木头也是我刚住进来时发现的。当时它被放在宫墙一角,已落满了灰尘。我见它不腐不蠹,又是从仙山而来,必定需要吸月灵气,因而也没有搬动它,让它自在呆在那里。”
  两人边说边走,没走几步就已来到了正门口。央抬头看到顶的青瓦,不哑然失笑,对谢容华说:“稀世珍品都要在姐姐这里聚齐了吗?”
  宋显帝在位时为了修建金台,命御造坊督造一批五万块的七彩瓦。御造坊便用七色宝石磨成粉混入红泥烧制成了七彩瓦。
  此瓦白天看没有什么特别的,只有在满月之时,月光洒在瓦上,瓦便会反七彩光芒。央之所以一眼认出,是因为此瓦形状与普通瓦不同。
  此瓦本为梯形,烧成后工匠们又将右下一角磨圆。这样的设计是经过匠人反复实验的结果,只有这种形状的瓦,重叠成大顶后,反出的七彩光芒才能亮而不散,汇聚在一处,如同一汪七彩池水。
  当年宋显帝看见了这个景,龙心大悦,说天上的霓虹都由此池孕育,因而将此瓦起名为霓池瓦。
  据说,宋国在修建金台时只用了四万五千块霓池瓦,剩了五千块,宋显帝舍不得再用就全部放入仓库。如今金台已毁于战火,这曾兰宫的霓池瓦又从何而来呢?
  看到央面有疑问,谢容华解释说:“当初入曾兰宫时,因年久失修,内多处漏雨,我便报了内府局,让他们前来修缮。”
  “可能是他们从仓库里找到了这些霓池瓦,觉得形状不规整,以为是次品,便全数运到我这里来,重铺了顶。”
  央听罢,点了点头说:“原来如此。”
  ...
  (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
  
爱小说WWW.IXS.CC努力创造无弹窗阅读环境,大家喜欢就按 Ctrl+D 加下收藏吧,有你们的支持,让我们走得更远!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