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阳谋!
爱小说(www.ixs.cc)开通手机站了,手机用户可以登录 m.ixs.cc 进行阅读,效果更好哦!
“刘相此言差矣!”倒是戴至德在政事堂呆的时间很长,对李义府和刘仁轨比较熟悉,此刻十分镇定,沉声道。 。“此案事涉重臣,案情复杂,若是事先泄露了风声,发生了什么变故,由谁来负责?”戴至德的口气凌厉,丝毫不惧李义府阴冷的眼神。“哼,如此大事,自当第一时间禀报陛下,请陛下定夺,但是张大人偏偏要挑在大朝会之时禀报,其心恐怕不是那么简单吧!”刘仁轨也不是好对付的,当下冷笑道。其意不过是想要指责张文瓘在选在此时上奏,是别有用心罢了。“笑话,此案事涉中书令,自然要探查清楚方能禀报,否则随意一条弹劾大臣的奏疏便需要惊动陛下,要我等何用?此等大事,自然应当有切实证据之后,方可禀奏陛下定夺!”戴至德一句话就将刘仁轨了回去。的确,如果随随便便有人指证朝廷重臣,大理寺便要立刻禀报皇帝,那皇帝每天就不用干别的了,光处理这些事情就得烦死。“这……”刘仁轨一时语塞,不过片刻便反应过来,开口道。“既是如此,又何必惊动英国公?何况如此大事,老夫和刘相身为宰相,为何不曾预闻?”刘老头见一条路走不通,立刻就转换角度,抓着几人联合上奏不放。“此事由英国公首先发觉,英国公自然知晓,李中书身为本案嫌犯。自然应当避嫌,至于预闻之事。老夫亦处于政事堂宰辅之位,怎么不见刘相弹劾裴将军之前知会老夫?”戴至德在政事堂呆了这么多年。岂是简单的角色。三言两语便化解了刘仁轨的质问,而且反将了他一军。既然你不仁,就休怪我不义!其实这根本就是刘仁轨在胡搅蛮缠,政事堂的确是负责处理政事的机构,理论上奏折都应该经过政事堂再呈送皇帝。但●≌●≌●≌●≌,m.⊕.是在政事堂的几位宰相,哪一位没有直奏之权?“哦,是英国公揭破了此事?”一直没有开口的武后此时却是眉头微皱,淡淡的问道。“回娘娘,老臣数月之前曾到大理寺拜访张大人。当时张大人公务繁忙,老臣便暂时在大堂等待,恰好看见了那淳于氏的画影图形,恰逢不久之后李中书在李府纳妾,老臣的几位学生前去赴宴,回来之后向老夫起此事!老臣方才有所疑心,前去大理寺核实之后,才发现那女犯已经被无罪释放,于是便急忙知会了大理寺卿张大人!”李绩暗自挑了下眉。不慌不忙的道。这是他和李弘事先商量好的,李绩的身份特殊,不能和文臣牵扯太深,所以此次和戴至德等人联名上奏需要一个合理的名目。刚好李弘没法子解释消息的来源。于是拉大旗作虎皮,让李老大人上去缸!“荒谬,莫不成老夫娶一个貌美的妾。便一定是大理寺走脱的女犯吗?这世间的貌美女子如此之多,难不成都是逃犯?我看是英国公在公报私仇吧!”事已至此。李义府也顾不上朝堂上的规矩了,阴冷的声音响起。直接反咬一口。不过李绩倒也不气,李义府如此行径,只能自己已经把住了他的痛脚,让他彻底着急了起来。“老夫当然不会无凭无据的就指责你李义府!那日老夫记得清清楚楚,那淳于氏唇角有一颗美人痣,而你李义府新纳的妾也是如此,这也是巧合吗?”李绩这么多年不在朝堂上发威,以至于很多人已经忘记了他曾是百战老帅,此刻声色俱厉,如同舌绽春雷,强大的气势让李义府都有些招架不住。其实这根本就是李绩在胡,别军方和李义府一直不和,他纳个妾根本不会有真正重量级的军方人物去赴宴,便是有人真的见到了那淳于氏。又有谁敢在李绩面前提起这种风花雪月的事情?自己找死吗?所以这根本就是李弘帮李绩编出来的瞎话而已。不过不得不,是李义府这个家伙自己找死,胆大包天的将案犯释放,还不知收敛,大鸣大放的娶妾,生怕别人不知道一样!其实去李府赴宴的都是达官贵人,李义府那能料到会有人见过一个区区的女犯人。何况那天淳于氏只是在大堂中匆匆一现,他有怎么会料到会有人认出她,还被对手作为把柄,闹出这么大的风波。“陛下,老臣接到英国公举报之时,心中亦是十分震惊,但事涉李中书的声誉,所以老臣不敢声张,只能暗中探查,时至今日,方才彻底清查此案,详细情况已在奏折中陈明,请陛下处置!”张文瓘沉稳的道,口气冷冽,显示出他的决心。李治头疼的望着殿下的交锋,心念急转,思量着该如何处理这桩事情。从他拿到奏折的时候,就已经基本确定,这个案子应该是基本属实的,否则四位重臣联名上奏,又是在大朝会这个重要的时刻,若是查出来没有这回事,岂不是贻笑大方?何况李义府这些年的所作所为李治也有所耳闻,这件事十有**就是真的。但是难就难在李义府是不能够放弃的,如今的朝局维持在一个基本稳定的平衡当中,无论擅动哪一位朝臣,都有可能引起朝局的极大动荡。正是因此,李治才会尽力维护裴行俭,因为现在军方的情势基本上是符合李治的心意的。一旦裴行俭这位军方继任者倒下的话,必然会引起一场大规模的争夺战,短时间之内,军方不会平静下来。而同样的,李义府是中书令,这个位置也是极为重要,所以为了朝局的稳定,李治也不会轻易的处置他。可是眼前的情势,张文瓘等人显然是志在必得,一定要严审李义府。而三司会审一旦动用,事情就闹大了,显然不是李治愿意看到的。但是眼下一时也找不到好的理由压下这件事……毕竟张文瓘等人一切做法都无可指摘,四位重臣上奏,不做出处置又不太合适。究竟该怎么解决现在这个局面?李治苦思了片刻,一时也找不到好的办法。于是大殿内就此僵持下来!ps:第五更!!!求订阅,求收藏,求推荐~~~感谢书友去咯看看打赏万币,今晚加更!
爱小说WWW.IXS.CC努力创造无弹窗阅读环境,大家喜欢就按 Ctrl+D 加下收藏吧,有你们的支持,让我们走得更远!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