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小说

228【铁杆书迷】

小说:民国之文豪崛起 作者:王梓钧 更新时间:2017-04-26 02:37
爱小说(www.ixs.cc)开通手机站了,手机用户可以登录 m.ixs.cc 进行阅读,效果更好哦!
  火车上。
  邢士廉抽着烟笑道:“明诚兄,听说命令东北之外的奉军先行易帜,这主意是你帮少帅出的?”
  “哈哈,我就一介书生,哪里懂这些军过大事?隅三兄,你太高看我了,”周赫煊矢口否认道,“我这趟去东北,主要是去吊唁大帅。”
  “明诚兄,你不老实。”邢士廉大笑着说。
  邢士廉就是这次谈判易帜的东北代表,他以前是张作霖的侍从武官,虽然出身士官派,但跟士官派领袖杨宇霆有私仇,属于张学良的绝对拥护者。
  只不过嘛,这家伙是满族人,原姓锡尔德特氏。
  等伪满洲国成立,邢士廉就当了汉奸,官至伪满军政部大臣。
  邢士廉明显把周赫煊当成了少帅的心腹红人,挤眉弄眼道:“明诚兄,以后在少帅面前,可要帮哥哥多美言几句。咱们一个在外,一个在内,可以互相帮衬嘛。”
  典型的投机份子!
  周赫煊打着哈哈笑道:“好说,好说!”
  两人在火车上,一个奉承结交,一个胡瞎扯淡,居然相谈甚欢,就差当场拜把子当兄弟了。
  周赫煊半路在天津下车,邢士廉则带着谈判团队,继续朝北平前进——常校长如今住在香山碧云寺行馆。
  做为政治掮客,周赫煊现在不需要露面。他只负责从中牵线搭桥,有时候跳得太欢反而不美,容易让人心生厌恶。
  7月6日。
  常凯申在香山接见了邢士廉等人,双方很快达成初步的谈判意向。同时张学良也从东北发来电报,表示自己没有阻止中国统一的想法,愿意改旗易帜,信奉三民主义。
  剩下的具体谈判细节,常凯申是不用亲自过问的,自有相关人员去负责。
  碧云寺行馆。
  常凯申对侍从副官感慨道:“这周明诚,真乃当代苏秦。我本来没报太大希望,谁聊张学良真被他说动了。”
  陈修和笑道:“周先生也是因势利导,主要还是我北伐部队军威所慑。”
  “你不懂,”常凯申叹息说,“易帜一事,美国人和日本人在中间动手脚,张汉卿压力很大,我的压力也很大。张汉卿是内外交困,想说服他做出决定,是非常艰难的。”
  陈修和说:“校长,我倒是想起一件趣闻。”
  “什么趣闻?”常凯申问。
  陈修和笑着说:“周先生的新书一出版,张少帅直接订购了5000册,说是要让东北的文武官员全部熟读此书。”
  “是什么书啊?值得张汉卿那么重视,你给我找一本来看看。”常凯申对此颇为好奇。
  当天下午,陈修和便送来本。
  常凯申翻开来一看,顿时知道张学良为什么让东北当官的熟读了。他闲得无聊,把此书当做消遣作品,越往后面读,就越感到震惊。
  周赫煊版的,在原著的基础上改动很大,超过一半以上的内容都不相同。
  第一章总论日本民族性,第二章将战争中的日本人,第三章讲生活中的日本人,第四章讲日本起源,第五章讲唐宋两代对日本的影响,第六章讲明朝时候的日本,第七章讲日本的大陆策略,第八章讲日本对台湾、山东和东北的企图,第九章开始分析日本对东南亚和南太平洋的企图,第七章讲中日开战后的可能情况,第八章讲日本的国际外交形势,第九章讲日本的劣势,第十章中国对日本的优势。
  整本书前面三分之一讲事实,中间三分之一预测未来,最后三分之一分析两国国情。
  一旦中日开战,这本书几乎可以成为指导性学术著作。
  但日本真敢全面侵华吗?
  常凯申对此表示怀疑,他觉得周赫煊太过危言耸听,日本最多图谋东北而已。
  但不管是不是危言耸听,的论述确实极为精彩详实,而且还具备国际视野,让常凯申拜读之下收获良多。
  常凯申要在北平香山住一两个月,等冯玉祥来京后,与阎锡山一起开分赃大会。
  他身边没带家属,又不方面到处瞎逛,每天除了接见客人外,就只能靠看书、看报打发时间。
  由于和这两本书,常凯申对周赫煊产生了极大兴趣,干脆把周赫煊的所有著作都搜集过来。
  碧云寺行馆的书房里,、、、、、、、……摆了整整半个书架。
  属于纯学术著作,常凯申看了开头就失去兴趣,他对和也不太喜欢,甚至是厌恶。
  不过那三本武侠小说,却让常凯申看得津津有味,被他称之为“消遣解闷的好书”。
  这两个月中,不时有军阀、官僚前来拜会。
  但凡是被常凯申在书房接待的客人,看到那些书都会大吃一惊。
  于是戏剧性的情况出现了……
  碧云寺行馆接待室,颜惠庆、熊希龄、潘复等人正在等待接见。
  熊希龄最先进去,他如今和常凯申是邻居,在香山建有慈幼院,是北平著名的慈善家。
  如今东北易帜虽然还没谈妥,但东北到山东的救命粮道却已打通,熊希龄将被任命为全国赈灾委员会委员。
  这也是常凯申久留北平的任务之一,平津两地有太多民国元老,这些人是有利用价值的。收服了他们,等于收服一大片,各种人脉和渠道都能打通。
  比如熊希龄资格就很老,人家是中华民国第一位民选总理。
  熊希龄一走进书房,就看到书架上那两排周赫煊的作品,他没有表现出丝毫异样,便跟常凯申谈起赈灾事宜。
  第二个进去的是颜惠庆,这位先生就要憋屈得多。常凯申虽然和颜悦色地跟他交谈,但并没有委以重任,颜惠庆只能黯然离开。
  第三个进去的是潘复,这家伙在书房待的时间最久。
  当初周赫煊与张学良初次见面,就是在潘复家。此人八面玲珑,跟那个派系都关系良好,年初还给张学良做了几个月高级顾问。
  常凯申跟潘复谈的,自然是东北易帜问题,希望从潘复口中多多了解张学良。
  潘复对此大失所望,他是来谋官的,结果常凯申只让他跑腿。
  离开的时候,潘复下意识地看了看书架。等他返回天津后,立即给司机说:“去三乐堂!”
  周赫煊的新居三乐堂,莫名其妙就成了热门场所,每天都有乱七八糟的人来投拜帖。
  在北方的军政两界,已经渐渐传出消息:常总司令是周先生的铁杆书迷。
爱小说WWW.IXS.CC努力创造无弹窗阅读环境,大家喜欢就按 Ctrl+D 加下收藏吧,有你们的支持,让我们走得更远!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