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小说

第四百三十三章 万岁池

小说:盛唐风月 作者:府天 更新时间:1970-01-01 08:00
爱小说(www.ixs.cc)开通手机站了,手机用户可以登录 m.ixs.cc 进行阅读,效果更好哦!
    二月初,成都县廨再次审理了刘良的案 子。这一 次,此人从前种种劣迹都一桩桩一件件被 人告到了官府,杜士仪不厌其烦一桩桩查 实公示,等到判了此人流刑之后,正好是张 家父子三人和杨伯峻从教化院出来的rì 子。尽管并没有苛待一rì三餐饮食,可四 个人全都是灰头土脸面容枯槁。 须知杜士仪请来的教导,全都是年已五六 十,科场仕途无望,在本县却有些名气的老 儒。而听到要遵循古礼劝化世人,别说官 府还会每个月另行贴补钱,就是没有,冲着 这份名头功德,应者足足有二三十人。

    这些人轮流上阵轮番轰炸,那苦口婆心的 劝导就连去参观过一回的杜士仪都心里 直犯嘀咕,更不要说整整一个月在里头的 当事人了。偏偏杜士仪不禁人参观探望, 纵使有心挑刺的,可面对这么一种教化状 况,纵使杨伯峻的儿孙,张家父子的亲戚,谁 也挑不出毛病,一来二去反使得这处地方 声名远扬。 而张家父子和杨伯峻出来后的惨状,更是 引来了坊间不少人奔走相告,传来传去只 有一个意思——宁可上堂挨板子,也别在 那教化院呆上一个月,那是要死人的至于 引出这么一个新鲜事物的刘良,要不是他 已经倒霉地判了流刑千里,简直就能被人 的唾沫星子淹死 这桩案子的影响还在继续,然而与此同时, 此前已经募集了各种款项数千贯的水利 工程,也真正摆上了台面。成都县廨门前 的告示墙上,所有乐善好施者的名头和捐 款细目全都罗列在上,甚至还包括不少坊 间平民捐出一两贯三四贯的,因而名单整 整罗列了一整面墙。听闻这些大行善举 的人会勒石为记,永留后世,人们议论纷纷 之际,却也都关注着此事进展。 这一rì城北十八里的张家村靠近毗江的一 块空地上,便汇集了各方人士。

    四大家的 主人固然都来了,彭海等联手捐资最多的 客户也都悉数到场,过年时回了一趟阆州, 这时节才刚回来的鲜于仲通,以及年纪轻 轻的杨蛞,连带成都城内各处富商大户的 代表,几乎一个不拉。 当杜士仪展开手中一卷图纸,令人上来看 的时候,众人几乎自然而然地形成了左居 人,右客户的格局。左边以四大家为首,富 商大户罗列其后,而右边则是鲜于氏和杨 家为首,彭海等人紧随在后。当杜士仪的 手指点到了代表此地的那个位置时,四周 围的窃窃私语声都停了。 “成都本并非乏水之地,要论水土肥沃,莫 过于这益州锦城。只不过城北汲水溉田, 一直比不上城南,而荒田如今几乎都有主, 而昔rì旧渠却已经年久失修,不但不能坐 收灌溉之利,反而每逢水患,便会有洪涝。 我翻阅旧rì十余任县令留下的手札,却找 到了这位庞明府的手记。此地便是他多 方考察寻觅下的地方,建池之后,在南重修 官渠百余里,便可让城北数万亩良田受益, 只可惜他受困于钱,最终不能成功。” 成都县令三四年一换,别说百姓,就连常常 和官府打交道的大户,也有不少人已经不 记得那位庞县令是何许人也了。只有李 天绎因为新近掌家,反而下死力去了解了 很多东西,这会儿就接口说道:“那位庞明 府从前也是进士及第,制科前茅,只可惜做 人太认真了些,官运不济,又无人提携,从成 都令卸任之后便再未选官成功,一时郁郁 而终。不过他若在泉下有知这当年手札 能够对明公有用,必定会含笑欣悦” 李天绎这番奉承说得入情入理,纵使崔澹 没好气地暗中龇牙,也不得不承认李天络 比起这嫡长兄就是渣。至于其他人,记不 起那位庞县令的根本插不上嘴,记起来的, 还有谁能比李天绎说得更入骨三分?于 是,杜士仪点头一笑后,便沉声说道:“届 时成功之后勒石之际,我自会亲笔记上庞 明府的功绩” 说到这里,他信手就把图卷交给了李天绎, 仿佛没注意到对方的受宠若惊,背着手一 字一句地说:“官渠早有名曰利人渠,而今 rì这池,就名为万岁池池若万岁不朽,则可 泽被苍生万年谨以此池,惟愿大唐江山万 年” 杜士仪亲自起名,又用这样大义凛然的名 义起了个头,旁人哪里还有半分异议。纵 使罗德受范承明之命,要将今rì之事如实 汇报,也不得不承认此池此渠若成,仅凭任 上给成都留下了这样的工程,杜士仪就会 在锦城志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可他 更没有料到的是,杜士仪紧跟着又宣布了 一件事。

    “此次建万岁池,修利人渠,筹资全靠各位 慷慨解囊,我身为成都令,不过乃是牵头。 即便是这等民计民生的大事,历来总难免 有人从中渔利,甚至欺上瞒下,使得好好一 桩利国利民之举变得天怒人怨所以,此次 所筹总共七千三百零一贯,我已吩咐崔家 和李家把最好的帐房都先拨一个过来,其 余各家若是愿意,亦可如此出人。每月审 核一次出入账目,而民夫支取工钱,亦是统 一支取,以防有人从中克扣。至于揽总的 人……” 说到这里,杜士仪刚刚一顿,李天绎便立刻 接口说道:“明公本就是惠民之举,更能够 提前防微杜渐,却是成都上下百姓之福。 县廨诸位少府若是公务繁忙,我却举荐一 人,云山茶行的东主慧娘子。她虽是深居 简出少见人,却jīng通算学,此次更是也捐 出了五百贯。如今蜀茶能够在长安盛行, 亦是慧娘子之功。” 面对李天绎今天第二次抢着说话,众人神 sè各异。崔澹却在别人或沉默或震惊或 狐疑的时候,捋着胡子笑眯眯地说道:“蜀 中代有巾帼豪杰,秦时贞妇巴清富甲天下,

    亦不遗余力捐资造长城,如今这位慧娘子 若真有如此点石成金的本事,何妨请其总 揽此次万岁池和利人渠之事?” 李天绎和崔澹一一表态,剩下的人不免便 若有所思了。哪怕他们此前兴许根本不 知道所谓云山茶行是个什么背景,究竟有 多大的手笔,可这两位挑人出头,其中含义 不言而喻。而这时候,鲜于仲通突然开口 说道:“崔翁和李公既然如此说,那想来这 位慧娘子必然是了得之人,我并无异议。” 杨蛞本有些心不在焉,此刻猛然jǐng醒,连 忙也陪笑道:“我也无异议。”

    彭海等人捐出资财,原本是因为八百亩茶 园失而复得,因此欣喜之际便把心一横舍 了钱财。更何况,之前上官廨相询三月清 明前后收茶的价格时,杜士仪的公道让他 们喜出望外,这会儿彭海少不得接着答应 了。这几个大户一个个都附和了此议,杜 士仪虽不置可否,罗德和剩下的人思来想 去,也不好再强扛,纷纷顺势答应了。 “既如此,便从你等之请。届时只消每个月 把账目送去县廨一次就行了,至于进展如 何,我若有空,一定会来亲自巡视,等完工之 rì,我便与诸位用脚走遍这百里官渠,以为 成功之贺” 杜士仪见惯了外表光鲜内里腐朽的豆腐 渣面子工程,自然绝不希望被人糊弄,因而 让王容出面的同时,他仍是撂下了这样的 话。等到启程回城之时,他心中知道经此 一事,云山茶行怕是会成为无数人目光的 焦点。但蜀茶之利如今冠绝天下,等到其 余各地的茶叶贸易也rì渐昌盛,蜀茶也就 不再是唯一了。所以,短短的领先这十几 年功夫,品牌效应非同小可,他自然一定要 抓紧。

    当此之时,陆羽应该尚未出生,他是不是也 要写一本《茶经》?陆羽之茶经和后人 之喜好仍有区别,他不妨专以自己喜欢清 茶的喜好,好好炮制一本茶经出来 “郎君,东都家书” 刚回到县廨,杜士仪便得到了这么一个消 息。等匆匆进了书斋,他拿起案桌上那一 个小竹筒,盯着娟秀字迹看了好一阵子,这 才划开封泥,取出了那一卷信笺。出乎他 意料的是,竹筒上的字是杜十三娘的,内里 的信却是崔俭玄的手笔,更让他暗叹的是, 崔十一郎洋洋得意地对他说,崔琳会开口 叫舅舅了,他们等着他回来虽说下一胎如 今还没个音信动静,但也请他及早起个名 字备着。

    “十三娘……” 杜士仪一时心情激荡,再没有立时往下看, 而是放下信笺深深吸了一口气,恍惚之中 仿佛又看到了当年那个垂髫女童。一晃 她已经为人妻为人母,连孩子都已经能够 开口叫人而同样一晃间,已经是九年过去, 九年岁月改变了很多东西,唯一没有改变 的就是兄妹之情。 他欣然扯过一张纸,突然落笔写下了一个 稹字。

    “若为女,则为稹。” 而想到若是儿子,又想到崔俭玄那秀美若 女子,偏又疏阔粗豪的脾气,而崔氏这一辈 从月,他欣然一笑,这才在纸上又落下了另 一个朗字。但愿那个儿子能够继承父亲 的优点,如朗朗乾坤,光风霁月,但疏阔之 中,更多几分朗烈颖悟
爱小说WWW.IXS.CC努力创造无弹窗阅读环境,大家喜欢就按 Ctrl+D 加下收藏吧,有你们的支持,让我们走得更远!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