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小说

第五十七章 小住金陵

小说:二战之赵云新传 作者:土豆爱上萝卜 更新时间:2017-01-06 14:54
爱小说(www.ixs.cc)开通手机站了,手机用户可以登录 m.ixs.cc 进行阅读,效果更好哦!

    在玩完了南京差不多的所有的景点以后,在蒋百里的催促之下,赵云来到了行政院,就是在总统府后面的一个院子里面。蒋百里在这里忙的不可开交了,所有的军事还有民政方面都在这里处理,自己的女婿却跑到外面**快活去了。
  听到蒋百里的抱怨,小玉的脸红了,赵云每天出去玩,都把自己带上,每天晚上还和自己夜夜旌歌,搞的是花样百出,弄得自已每天早上都不想起来,只想抱着云哥睡觉。自己还是小姑娘啊,都被他带坏了,他是一个坏人,那自己怎么总是想和他在一起呢。
  赵云看了堆积如山的报告,也不仅头痛,南京打下来以后,他可不想还给国民政府。这是赵家军用生命打下来的地盘,不能白白丢给别人,这么好的地方不能再给那些腐败分子据有了。想到这个,他让小玉发个电报给太祖,让西安派人来管理江苏吧,山东实现派不出人来了,军事上让叶挺来管理。山东那里可以让陈小云和邓平来这里,主持江苏的经济工作,自己的下一步是打上海,把中国的这个经济中心拿在手中,这样就实现原来的战略布置。
  太祖收到电报以后,很高兴,南京拿下以后整个江浙一带都在手中了。现在西安的部队还在外面远征,还没有回来,赵云已拿下除苏州以外的江苏了,是要派人去管理啊,那里是富裕的地方,不仅有钱,而且有粮,军队还有叶挺在那里。于是派出了大批的干部去江苏,****毅也去了那里了,这位以后的上海市长,提前到江苏工作了,也提前当上了上海市长,比历史上早了十几年,也是天意啊。
  重庆、总统行辕
  委员长已经暴发的前奏了,南京收复本来是一件好事,可惜不是自己的军队拿回来的,唐大智跑的比兔子还快,日军还没有完全攻下南京,就撤出来了。赵家军歼敌六万,打下了南京,又占为自已的地盘了。本来发报叫他撤出南京,由政府的军队来接管,他就是不肯,说还有日军的残部还在作战,现在不能撤,还要继续作战,什么时间能搞定不知道。
  要是和他打吧,又打不过他。芜湖方面一个师准备杀回南京,不到一个小时,就被灭一个团,其它的都被缴械了。下面汇报说武器根本不一个档次,山东的飞机和坦克还没有来,来了更打不过山东的军队了。在上海会战中,****损失了七十万的部队,现在还没有力气和赵云进行较量。政府则刚撤退到重庆,许多事情都要做,还没有精力和赵云在这里扯皮。
  党内又有不同的反对意见了,丢了首都本来就让很多人不满意,现在又被军阀占据了拿不回来,这还是一国的政府吗,军队里桂系又蠢蠢欲动了,多方联系人马,想扳倒委员长而代之了。委员长焦头烂额了,现在政府迫切需要的是恢复,也不想和赵云开战了,其实赵云现在也不想和****开战,打了这么长时间,山东也需要休整,周围是****包围,要防守,还要发展民生,到处都是事啊。
  期间又发生了一件大事,也转移了大家的注意力,很多人都关心这件事了,把赵云抛到了脑后,那就是汪卫卫的叛变事件。
  汪卫卫1883年5月4日出生于一位汪姓客商家,1903年官费赴日本留学。1905年参与组建同盟会。一度主编《民报》。
  1905年~1906年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期间,发表一系列文章,宣传革命主张,抨击清政府和改良派,产生了积极影响。1907年随孙中山赴南洋。
  1910年3月,谋杀清摄政王载沣,事泄被捕,被判处终身监禁。1911年10月武昌起义后,汪出狱并结识袁世凯。与杨度组织“国事共济会”,呼吁停战议和。12月,充当南方议和参赞,参与南北和谈,主张孙中山让权,推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袁世凯统治时期到法国留学。回国后于1919年在孙中山领导下,驻上海创办《建设》杂志。
  1921年孙在广州就任非常大总统,汪任广东省教育会长、广东政府顾问,次年任总参议。1922年~1923年,孙中山筹备改组中国国民党,汪卫卫反对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汪卫
  卫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兼宣传部长。1925年3月孙病危,汪卫卫代为起草遗嘱。孙中山病逝后,广东政府于1925年7月改组,汪卫卫被举为国民政府常务委员会主席兼军事委员会主席。******在上海发动四一二政变后,汪精卫也于7月15日在武汉发动七一五政变,残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
  1928年11月,陈公博等在上海成立改组派,汪卫卫被举为首领。1930年汪联合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共同反蒋。失败后,潜逃香港。1931年,汪精卫纠合各派反蒋势力,在广东另立国民政府。九一八事变后,全国人民一致要求各党派共同抗日。******、汪卫卫再次合作。1935年汪被刺受重伤。1936年西安事变后,准备乘机取代******出掌政权。******回南京后,汪卫卫出任国民党政治委员会主席。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汪卫卫被举为国防最高会议副主席、国民党副总裁、国民参政会议长,党、政权势均在******之下。1938年12月潜逃越南,发表“艳电”,公开投降日本,汪卫卫等赴日,与日本当权者直接进行卖国交易。回国后于8月在上海秘密召开伪国民党第六次代表大会,宣布“**睦邻”的基本政策。12月,与日本特务机关签订《日华新关系调整纲要》,以出卖国家的领土主权为代价,换取日本对其成立伪政权的支持。
  汪卫卫从革命者转变为汉奸的原因主要有几条:
  (一)汪精卫缺乏民族自信心
  抗战初期,中国在日本凌厉的军事打击下大片沦陷国土,人民被大量屠杀,军队更是被成建制的歼灭或击溃。必须承认,当时的日本在经济,军事,科技,教育,战争准备等几乎所有领域都比中国强很多。
  日本自认为强大很不把中国放在眼里,公然发出了“三个月灭亡中国”的叫嚣。同时在国际上,“不堪一击,很快屈服”也是列强对于中国抗战前途的共识。
  汪精卫出逃之前对抗战是持悲观态度。他认为“抗战必败,抗战必亡”。他根本没认识中国人民蕴藏的巨大潜能。
  (二)汪卫卫认识不到日本侵华的性质和目的
  汪出逃河内后,曾发出过全国通电(即艳电)。在通电中汪精卫认为:“日本对于中国无领土之要求,无赔偿军费之要求。”
  至于日本到底对中国有无野心,到底是不是我们的兄弟之邦(至少在当时),大家都有了解,就不详述了。
  三)日本的诱降
  日本出于对中国的野心,几乎中国所有政治势力都被日本下过功夫。当时中国的政治势力主要是这么几家:国民党也就是当权派,领袖人物就是汪蒋等;满清的遗老遗少,立伪满的皇帝是日本情报机关的伟大胜利之一;北洋政府的遗老们,主要对象是吴佩孚和唐绍仪,但最后他们吴佩孚拒绝后就莫名其妙的死亡,唐绍仪是在答应与日本合作后被爱国青年刺杀。华北伪政权的王克敏,南京伪维新政权的梁鸿志也是北洋余孽,但他们跟汪精卫比,也就是“小字辈”。最后他们还是被紧密团结在以汪主席为核心的伪民国政府里了;地方实力派:阎锡山,龙云,张发奎,陈济棠等。工作虽做了不少,但最后他们的抗战决心和抗战贡献都很大;各少数民族,少数民族里投降的有,抗战的也不少。
  最著名的是“梅工作”,也就是成功诱降了汪卫卫。七七事变后关东军系统的板垣征四郎出任日本陆相。当时板垣手下有两员大将,一个是影佐祯昭;一个就是今井武夫。这两人对中国政治人物的诱降主张上有很大不同。影佐祯昭走的是要扶植汪精卫的路线;今井武夫却想直接和******谈和。他认为:从清朝开始,中日之间所有战争或争端最后的解决方式都是中国的“委曲求全”,现在日本对中国的打击在历史上是最大,中国面临的危机也是最大。而且日本已经有了汪主席,如果中国全民抗战的领袖******也来个扭转乾坤……当汪精卫在南京和日本“共商国是”的时候,“桐工作”汪卫卫正
  在香港进行。蒋认为要利用日本的心理,不妨跟日本工作工作,一来打击汪精卫在南京的“和平”运动,二来对日本军部的战略有个了解。了解日本军队的意图就等于了解了日本政府的意图。因为日本“二二六”事变后,政府的内阁陆相一定由日军现役人员担任。不管是谁来组阁,只要你的政策不合军队的意,那么就不给你推荐陆相人选,内阁五相缺了一个,您还怎么组阁?所以当时日本军队对政坛的影响是举足轻重的。
  日本的和平运动不可能真是打算“从中国撤军”;“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日中经济互相提携”。这对于中国是天大好事,对日本反是不好的。真这么好的话,日本政府应该直接走外交途径,开个什么会然后来个公报:日本放弃一切在华特权。真这样的话,中国人民起码到现在都会对日本感恩戴德。难道为中国好要搞出个9.18事变,为中国好要搞出满洲国,南京大屠杀中被残酷杀害的30万同胞全是因为不明白日本的好心吧?日军来中国到底是干什么来了?这些小孩子都能明白的道理,汪精卫为什么不明白。如果真的不明白,算是先总理瞎眼了,算是汪卫卫傻到与虎谋皮。但正常分析,这样政治上幼稚的傻瓜怎么能曾是孙中山的得力助手又怎么能是党国高级领导人之一呢?恐怕是别有隐情吧!
  汪卫卫中了鬼子“圈套”后,日本是一点面子都不给汪留。你汪主席以民国正统自居,偏要你在青天白日旗下面加个黄条(上书“和平**救国”)。你汪主席以先总理忠实信徒为自豪,偏偏不让你提什么“三民主义”。汪主席追求“民族的独立与自决”,偏偏日本在各级伪政府内部派一大堆“顾问”。
  由于南京已被山东军占据了,所在汪卫卫政府设在了上海,团结了一大批的亲日的人士公开反对国民政府,这也造成了委员长的政府的危机,很多有投到了汪卫卫的怀抱中了,那时每天政府都有人离开,让委员长不停的郁闷中,心想我对他们还是不错的,还走啊。
  
爱小说WWW.IXS.CC努力创造无弹窗阅读环境,大家喜欢就按 Ctrl+D 加下收藏吧,有你们的支持,让我们走得更远!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