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小说

第四百七十五章 兴隆寺(上)

小说:小军阀 作者:西方蜘蛛 更新时间:2017-03-30 11:48
爱小说(www.ixs.cc)开通手机站了,手机用户可以登录 m.ixs.cc 进行阅读,效果更好哦!
  赤墙碧瓦的兴隆寺,与紫禁城西隅隔墙相望,是一座颇有来历的寺庙。在京城出宫的太监中,堪称声名赫赫。寺内,乾隆年间竖立的一通石碑,详细记述了此庙源远流长的历史渊源。
  这座建于京畿要冲,北长街的寺庙,始建于明朝,据传说,起初是明朝大太监王振的家庙。一度,兴隆寺曾改为兵杖局,储存过军械。这座外表风雨剥蚀的古寺,占地面积颇大,从后宅胡同五号院直通庆丰古寺。
  它不像白云观似的属于子孙缘,而是一座兄弟庙。凡进寺的太监,出宫前就必须至少交纳寺里一百块钱,否则连门槛都甭想迈入。出宫后,还要在这儿义务服四年劳役,无不轨行为,才能够被正式收纳。
  这是历来的规矩,任谁也休想破,一旦归了庙,可就谁也管不着谁了。这里没有方丈,只有一名主持。出了门,只要警察不管,无论干什么寺庙都没人干涉。
  晚清末年,住寺的太监,最初大都是极为有钱的。在宫内有权有势,允许到宫外来住的大太监也不少。后来,皇上出了宫,有钱和无钱的太监都没了饭辙,即使出宫前没交过钱,只要租得起一间房,也能在这儿凑合着住下。按太监的话说,兴隆寺,这时成了杂八地。
  无奈,寺里的主持顺方就圆,立下了一些规矩。说明白点儿,所谓规矩只是冲着没钱的穷太监来的。有钱的太监,竟可以雇人做饭,一天三餐,顿顿鸡鸭鱼肉,满院飘香。若是穷太监,就得事先交下定钱,来寺里三年,才有房住,也勉强能去大厨房领一餐了。
  自然,寺里的太监,无疑分成了三六九等。有的饥寒交迫,有的则是脑满肠肥,财大气粗。一些太监有钱,娶了老婆竟也带到了寺里住,还美其名曰享艳福。更有甚者,携子孙三代来寺里宿下,进进出出,人来人往,闹得比旅店还热闹。可谁也无法管,人家有的是钱呀。
  迈入兴隆寺门槛,前朝廷的御医孙耀庭迎面遇见了自己的老朋友马德清,上前一拱手:哟,老没见了,您倒挺好
  好嘛,马德清是天津青县窑子口人,一口浓重的天津话:自打回了家,没着没落儿,这不,又没了辙,回兴隆寺来啦。他摊开两手,一副无奈的样子。
  瞧上去,马德清是个精瘦的个子,比孙耀庭整整高出一头多,高鼻梁儿,大眼睛,话说回来了,进宫的太监有哪个不是五官端正他在宫里也没混出个名堂,不然绝不能十三岁进宫,才当了两三年御前太监就又出了宫。其实,他人品不错,可就是有一样儿,脾气暴躁。在宫里,动不动就跟别的太监吵崩,怎么劝也不行,只有他气消了才算完。
  并不是他的命运不济,而是他过分固执。那时,宫里头正值一批年迈的太监出宫,临走,想卖掉自己的名字钱,可他偏偏不买。俺不买,俺没钱买不买的也一样活着,花那冤钱干嘛
  别人再怎么劝他也不听,到头来他还是一名黑太监。
  你吃亏,就亏在这个狗脾气上了。孙耀庭对他直率而言。
  现如今,还没改,也就这样啦。有嘛想头他倒也没有过高的盼头儿:住这庙里头,算养老送终得喽。
  您回家这辰子,干嘛来着听说您老兄去了外国洋行有这码子好事儿
  咳,还提那点寒碜事儿干嘛起先,去了天津卫一家老毛子开的兴春兴洋行,说白了,就是摘那点子洋毛。干一个月也没给俩钱儿,嘛洋行扯臊
  不提则罢,一提起这档子事儿,马德清立时变得火冒三丈。
  可也是,我琢磨着,你老兄要是混得挺好,为嘛还回庙
  他虽然脾气不算好,可与孙耀庭并没什么过节。两人多年相安无事,处得还算融洽。
  哟,寿儿,老没见喽。
  我前一阵子回家去了。他进寺当天下午,又遇见了老乡池焕卿。两人许久不见,分外亲热。
  走,上屋里去。池焕卿拽了他就走。
  这些日子没见,您老还是那么不见老呵。在池爷屋里,两人扯起了闲话。
  呵,可甭说了,我这一辰子可老多喽。咳,人老了不中用啦。池焕卿不住地叹息着。
  池爷年轻时,在宫里头是个有名的俏人儿,削瘦的身材,帅极了。最可贵的是脾气随和,从不着急上火,遇事稳当。他虽然比孙耀庭大六七岁,可瞧上去却年轻得多。
  我命也不算错啦,一进宫就给隆裕太后当上了小太监,咳他说了几句就不言语了。
  要说,是不错。我进宫那工夫,您老早就当回事了。在咱老乡里,您老算是混得正经不错喽
  可眼眉前,落到了这一步儿,让人多糟心啊
  一听便知,这个平时不急不慌的人,今儿个是悲从中来。当初,他在宫里当小太监和回事时,大把大把地赚钱,可谁知他的父亲是个有名的糟主儿,抽烟耍钱伍的,整天胡糟。池爷是个要强的人,顾头又顾脸,前后置了三次家产,倒头来却都让他的父亲糟光了。
  他平生不爱生气,那次,他动了真气:让他糟我自个儿糟吧从此,他火爆似的抽上了大烟,直到穷得提了当啷,一发不可收拾。
  家败了,他也出了宫。没辙,只好进了兴隆寺栖身。
  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池爷与他含泪对坐,心里头倒平静了,因为他戒掉了大烟。没钱呵,不想戒也得戒。池爷又变得脾气蔫透了,人缘极好,见了谁都笑脸相迎。孙耀庭觉得他怪可怜,却又没别的办法,自己还没有饭辙呢。
  进寺当天晚傍晌儿,他去东屋见了王悦徵。王太监是青县人,长得白白胖胖,如不是那个无须的刮净脸面,福福态态,似乎蛮有点儿当官的派头。他肚里有文化,能写会算,在太监堆儿里是个能人,那时他正出任兴隆寺主持。出了宫,他早先在天津卫开轿子铺,闹得满红火,平时说起话来,滴水不露,有板有眼,一张嘴就是嘛事儿可有一样,太能说了,所以就有人嫌他嘴太贫。
  信老爷来了吗
  嘛他来了,有时候,我也不见得知道。一听孙耀庭问信修明,王悦徵顿显不悦。
  在众多太监中,孙耀庭算是多少喝过点儿墨水,信修明自然更是宫内外闻名的秀才。王悦徵是信修明的徒弟,知道孙耀庭的师父与信修明关系不一般,信修明才时常关照孙耀庭。他内心忌妒,一听提起信修明,便满脸不高兴。
  寺里着实不好混。这些太监都是在宫里尔虞我诈中混过来的,如今聚在了一起,又没了皇上,还不成天价窝儿里斗孙耀庭就是在这种夹缝中生活着。
  过了没几天,信修明迈进了兴隆寺。他一听就马上赶了去,可谁想,王悦徵却借口让买点儿东西,支走了他。他明知这是王悦徵故意所为,但想不出别的理由,只好先去了。不出所料,回到寺里,信师父早已走了。他满脸不高兴,王悦徵却龇牙乐了:信老爷走喽故意拉长声儿气他。
  寿儿,您没出去呀信老爷走了,他的一个修字辈的师弟张修月,又来了兴隆寺玩耍。他见了孙耀庭非常客气,他比他大不少,却总称他作您,显得对孙耀庭挺尊重。
  得,张爷您哪,给您老请安了孙耀庭每逢此时,总是一拱手。
  这个张爷,在东安市场开了一家点心铺,买卖蛮兴隆,所以他常戏笑地说:这是沾了你们兴隆寺的光,才兴隆起来的嘛
  您老这是怎么话说的这是您老的财运。我们可都窝在兴隆寺,也没兴隆起来呀,还不是受穷
  哈哈打过去,孙耀庭问起了信老爷近况。信修明与他这位憨厚的师弟,来往密切,甭看王悦徵拦着孙耀庭不让见信修明,张修月却经常为他与信老爷之间牵线搭桥。
  在兴隆寺栖身的太监,大多是没着落儿的。孙耀庭最熟悉的,莫如涿州的田壁臣,他长得五大三粗,是个瞎字不识的老太监,比他至少大十几岁,中年出家,为人善良。他净了身,却连一天宫也没能进去,只好在涛贝勒府毓朗贝勒府当随侍太监。
  最初在九门提督毓朗府里当差,那儿只管一天三顿饭,连衣帽都不管买,这样,田太监到了儿,仍穷得叮当乱响,成了京城王府太监中所流传的一个笑话。入了兴隆寺,他总算找着了个吃饭的地儿。一提起在朗贝勒府的生活,他就气不打一处来:他府里不是没钱,就是太抠门。挣的那点儿有限钱,连靴子都买不起呀
  平时,他穿得破破烂烂,人们眼见他在寺里,一件旧蓝袍子穿了多年,连件替换的都没有,春夏秋冬,他总是老一套,从没多少改变
爱小说WWW.IXS.CC努力创造无弹窗阅读环境,大家喜欢就按 Ctrl+D 加下收藏吧,有你们的支持,让我们走得更远!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