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小说

第两百六十三章 董仲颖(五)

小说:重生三国征天下 作者:皇甫大少 更新时间:2017-12-27 13:18
爱小说(www.ixs.cc)开通手机站了,手机用户可以登录 m.ixs.cc 进行阅读,效果更好哦!
  当时,吕布并没直接顶撞董卓,而是立即向他谢罪道歉,董卓便不再追究,以后也根本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
  可是,吕布却从此心怀私恨,吕布又与董卓的婢女私通,心中十分不安。王允把诛杀董卓的计划告诉吕布,并要求他充当内应。
  起初,吕布不同意,他说:“奈何(我和他)如同父子一样!”王允开导说:“你姓吕,他姓董,又不是骨肉亲情。况且董卓现在是人人得而诛之的国贼,你难道还认他作父亲吗?他向你掷刀戟的时候,把你当儿子看待吗?”在王允的敦促下,吕布最终答应了。
  一切准备就绪,正好逢上皇帝大病初愈,朝中文武大臣都集会于未央殿,恭贺天子龙体康复。吕布借此机会,事先安排同郡骑都尉李肃等人带领十多名亲兵,换上卫士的装束隐蔽在宫殿侧门的两边。
  董卓刚到侧门,便遭到李肃等人的突袭。董卓大骇,慌忙向吕布呼救。吕布正襟危坐,大声道:“我们是奏诏讨杀乱臣贼子,你死有余辜!”绝望中的董卓虽然奋力反抗,但已无济于事,当场被杀,并诛连三族。
  董卓被杀后,满朝文武和所有士兵都高呼万岁!长安老百姓高兴得在大街小巷载歌载舞,共同庆祝国贼被诛。
  据说董卓死后,被暴尸东市,守尸吏把点燃的捻子插入董卓的肚脐眼中,点起天灯。因为董卓肥胖脂厚,“光明达曙,如是积日”。董卓死后,凉州军余部由李傕、郭汜等人率领,一个月后,长安被凉州军攻破。
  董卓一生粗暴,满怀私欲和野心。他从陇西发迹到率军进京操纵中央政权,始终考虑和盘算的是如何满足私欲和野心。为了达到目的,董卓不择手段玩弄权术,践踏法律,破坏经济,残害人民,他的种种倒行逆施,造成了东汉末年政权的极度混乱,给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带来了巨大的破坏。东汉政权日趋衰败、最终倾覆,虽然是由多种复杂因素所致,但是,董卓无疑加速和促进了东汉政权的衰败。
  陈寿曾经评价道:“董卓狼戾贼忍,暴虐不仁,自书契已来,殆未之有也。”
  李儒,三国人物,生卒年不详,又名李孝儒。
  东汉末期的博士。190年,初李儒为汉少帝的郎中令。
  李儒的一下经历不是很详细,但是却有一些表现他智慧的地方。
  一,进京勤王
  卓婿谋士李儒曰:“今虽奉诏,中间多有暗昧。何不差人上表,名正言顺,大事可图。”卓大喜,遂上表。其略曰:“窃闻天下所以乱逆不止者,皆由黄门常侍张让等侮慢天常之故。臣闻扬汤止沸,不如去薪;溃痈虽痛,胜于养毒。臣敢鸣钟鼓入洛阳,请除让等。社稷幸甚!天下幸甚!”
  二,挟天子以令诸侯
  李儒曰:“今朝廷无主,不就此时行事,迟则有变矣。来日于温明园中,召集百官,谕以废立;有不从者斩之,则威权之行,正在今日。”
  三,擢用名流,以收人望
  李儒劝卓擢用名流,以收人望,因荐蔡邕之才。
  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四,识破曹操
  “布对卓曰:“适来曹操似有行刺之状,及被喝破,故推献刀。”卓曰:“吾亦疑之。”正说话间,适李儒至,卓以其事告之。儒曰:“操无妻小在京,只独居寓所。今差人往召,如彼无疑而便来,则是献刀;如推托不来,则必是行刺,便可擒而问也。”
  五,示弱退兵
  李傕抱头鼠窜,回见董卓,说孙坚如此无礼。卓怒,问李儒。儒曰:“温侯新败,兵无战心。不若引兵回洛阳,迁帝于长安,以应童谣。近日街市童谣曰:西头一个汉,东头一个汉。鹿走入长安,方可无斯难。臣思此言‘西头一个汉’,乃应高祖旺于西都长安,传一十二帝;‘东头一个汉’,乃应光武旺于东都洛阳,今亦传一十二帝。天运合回。丞相迁回长安,方可无虞。”
  六,设计曹操
  且说董卓行至荥阳地方,太守徐荣出接。李儒曰:“丞相新弃洛阳,防有追兵。可教徐荣伏军荥阳城外山坞之旁,若有兵追来,可竟放过;待我这里杀败,然后截住掩杀。令后来者不敢复追。”
  结果呢,曹操果然带兵追来,被吕布等人杀得大败。吕布大笑曰:“不出李儒所料也!”
  七,识破连环计
  吕布怒恨而归,路遇李儒,告知其故。儒急入见卓曰:“太师欲取天下,何故以小过见责温侯?倘彼心变,大事去矣。”卓曰:“奈何?”儒曰:“来朝唤入,赐以金帛,好言慰之,自然无事。”卓依言。
  儒曰:“恩相差矣。昔楚庄王绝缨之会,不究戏爱姬之蒋雄,后为秦兵所困,得其死力相救。今貂蝉不过一女子,而吕布乃太师心腹猛将也。太师若就此机会,以蝉赐布,布感大恩,必以死报太师。太师请自三思。”卓沈吟良久曰:“汝言亦是,我当思之。”
  八,
  料定败亡
  次日,李儒入见曰:“今日良辰,可将貂蝉送与吕布。”卓曰:“布与我有父子之分,不便赐与。我只不究其罪。汝传我意,以好言慰之可也。”儒曰:“太师不可为妇人所惑。”
  卓变色曰:“汝之妻肯与吕布否?貂蝉之事,再勿多言;言则必斩!”李儒出,仰天叹曰:“吾等皆死于妇人之手矣!”
  九,败局已定,自了余生
  卓又喜而不疑。既至城外,百官俱出迎接。只有李儒抱病在家,不能出迎。这个时候其实李儒已经知道董卓的败局了。要不怎么偏偏他这个最亲信的人没出现在这种场合。
  却说当下吕布大呼曰:“助卓为虐者,皆李儒也!谁可擒之?”李肃应声愿往。忽听朝门外发喊,人报李儒家奴已将李儒绑缚来献。
  夺权以后李傕、郭汜、张济、樊稠的反应,董卓势力几大将领没有一个买吕布的账,都不投降吕布。难道平日里在董卓、李儒身边的这些人不是他们的亲信?
  会这么容易就把李儒绑了,那个时代可是最恨这种卖主求荣的小人,能进到李儒日常生活中的人绝大多数肯定都不会是这样的人。即使有一两个,也没有把李儒绑出去的能力。
  而他死心蹋地地为董卓服务,开创了董卓时代。
  虽然只有两三年的时间,但是却但是却发挥出了他自己的才华,如果董卓能够听从他的建议的话,至少不会弄得灭族之祸,实在是令人感到惋惜。
  第二天一早,由董卓军大将华雄率领一万骑兵布置在洛阳以西,防备西边弘农的黄巾军,另外分兵三支,前去占领虎牢关,汜水关,武关三关。
  等一切布置完后,突然洛阳城内传出冲天火光,正在大营里商议事情的董卓李儒两人对视一眼,然后一同走出了大帐。
  “命令全军集合”,董卓对身边一位大将说道。
  “是,主公”,一名身材魁梧的汉子沉声答道。
  随即近五万大军得到命令紧急集合,但是却没有得到董卓的命令,只得在一旁等着。
  “文优,你说能够成功吗?”,董卓转头看着一旁站着的李儒,面露忧色的问道。
  李儒淡淡的笑了笑说道:“主公不必担心,不出一个时辰必见分晓,另外主公也应该对李傕将军有信心才是”。
  董卓见李儒一副云淡风轻,胸有成竹的样子,也没有再多说什么,虽然心里有些担忧,但是这不正是自己从小到大的愿望吗?如今就快实现了,此刻又开始患得患失起来。
  平复了一下心情,董卓望着远处的洛阳城,两眼放光,变得坚定了起来,开弓没有回头箭,既然迈出了第一步,就绝不能够后悔,也不允许他后悔。
爱小说WWW.IXS.CC努力创造无弹窗阅读环境,大家喜欢就按 Ctrl+D 加下收藏吧,有你们的支持,让我们走得更远!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