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小说

第七十七章 重步兵和火枪骑兵(1)

小说:大明野人成长史 作者:风雨归 更新时间:2018-04-19 10:46
爱小说(www.ixs.cc)开通手机站了,手机用户可以登录 m.ixs.cc 进行阅读,效果更好哦!
  转眼就到了十二月底。
  期间,朝廷与清国达成了五年年内互不侵犯的和约,开放宁远、大同两地的指定地方作为两国边贸的场所,史称《五年条约》,议和期间,清国罕见地没有再次入关,只派了多尔衮率领五万大军在墙子岭外面震慑,等阿巴泰大军顺利出关后便撤军了。
  议和成功后,满清就开始了新一轮抓捕鱼皮鞑子的行动,最远的地方到了黑龙江的入海口附近以及苦兀岛(即后世的库页岛)。明国方面,朝内人士皆欢欣鼓舞,议和有功的陈演取代周延儒成了内阁首辅,至于此次议和成功背后最大的功臣——定北候刘勇,朝廷倒也没有忘记,晋封为辽国公,太子少保,一品左都督,挂定北将军印,额兵五万,允许其在青州抛荒地屯田以飨军姿,荫一子为锦衣卫世袭千户,媛儿也诰封为二品诰命夫人。
  接到晋升的封敕后,刘勇的登莱军也堂而皇之由“镇”变成了“协”,王明章、李占春、景峰都成了二品总兵,黄升、刘俊、王浩南、吴皓龙成了从二品的副将,姚思立、杨文锦、白文选、贺金龙、刘猛成了参将,元春、姚思成、黄敬、毛承斗成了游击将军,刘勇收罗的诸孤儿刘刚、刘敢、刘骁、刘果以及黄之遥、杨康、王达、吴啸风也正式成为了千总,于大海也晋升为水师副将。另外根据刘勇的推荐,以及个人的意愿,欧阳熙成了莒州知州,林凤成了临淄知县,姚安成了高宛知县,皇上又下旨将星火城改成定北县,由蔚成出任知县,这样,鹤舞山庄从军的八大书生就只有黄升、景峰、刘俊三人仍然留在军中了,其余的都成了文官。
  接下来刘勇又将辽国公府的幕僚系统进行了改动,由“处”升“厅”,军务厅仍由黄升负责,工务厅改由宋应星负责,教育厅改由方以智负责,商务厅仍由王华章负责,农事处改为农林牧渔厅,仍由王进负责,当然了,安全厅的名字是不宜公开的,王华章挂了个国公府大管家兼幕僚长的职务,仍然兼着安全厅的职位。
  夺回被鞑子掳走的青壮百姓后,刘勇又建了三百个农庄,这样刘勇旗下就一共有五百个农庄,田地两百万亩左右,基本上把三府王爷、孔府占的土地以及一些官僚士绅的抛荒地全占了,每年产量在三百万担左右,按照三七分成的规矩,定北将军名下每年可收缴粮食九十万担,刘勇麾下的军队就是扩充到十万人粮食也绰绰有余。随后刘勇又在每一百个农庄的中间位置设一所学校,加上星火城(定北军私下还叫星火城)的学校,一共就有六所了,经过与方以智的商议,刘勇把星火城的学校改成七年制,分为小、中、高三级,其中小学堂三年,中等学堂两年,高等学堂两年,其它五所学校改为五年制,只教授刘勇根据记忆编制的小学、初中课程,高中课程只在星火城教授,按照这种做法,刘勇的教师队伍就大大不足了,干脆将明年即将学满三年的十八岁以上的那五百人提前毕业,除一百名确实资质上佳的继续修习高等学堂的内容(其实就是高中课程)外,其余的四百人中,五十人去各厅任职,五十人去军队,五十人去造船厂、铁厂、火药厂、水泥厂、制衣厂,其余两百五十人全部下放到五所新办学堂,每所五十人,基本能满足教学所需了。星火城学堂还有三千多学生,再过三年,新的一批学生又可以补充到各行各业了。
  后世刘勇不知道在哪里看到过一句话,说在十六十七世纪,中国的工程技术世界领先,基础科学(数理化等)落后于西方,现在有了宋应星这个能写出《天工开物》的天才在,刘勇又成立了一个“百工研究所”,在国公府一年一度的年度大会上,刘勇给宋应星明年(崇祯十六年,1643年)的任务就是三个:水力锻锤、简易机床、燧发枪的后装改进,并从各大工厂以及新毕业的学生中拨了一些人供他调配。
  大败鞑子的一个连锁反应就是江南沈家彻底倒向了刘勇,沈老爷子派出了沈家第三代最杰出的沈默,将造船作坊、纺织作坊的一半人马近四千人搬到了胶州,青州、登州、莱州三府的主要城池遍布沈家的商铺,在沈家的带动下,淞沪杭一带的商家、淮扬商家、徽州商家、晋商也纷纷在三府设点开办工厂、商铺,一时间以往残破的三府人口竟然呈现出爆发式的增长,各类商业也蓬勃发展,特别是造船业、纺织业、盐业、铁业有了长足的发展,最后刘勇也专门开垦了二十万亩的荒地专门生产棉花,在靠近沂蒙山区的蒙阴县设立了大型铁矿场、铜矿场,按照刘勇的秘法采矿、炼矿,在沂水、临朐开办采石场、石灰石场、水泥厂。
  防务方面,大战过后,山东、淮北、京畿地界流亡青登莱三府的人口不少,除安排到各大工场、农庄以外,刘勇又从中招收了新兵一万,将步军扩大到六万人,每个千总队一千五百人保持不变,长刀兵减少了一百人,长枪兵增加一百人,这也是刘勇从上次战役中得来的经验教训,目前的热兵器在没有冷兵器的有效遮护下,遇到骑兵还是不行的。骑兵增加到八千人,前不久已经增加到六千人,大败鞑子之后,山东民间武林人士踊跃从军的不少,这些人都会骑马,刘勇从中挑选了三千人,其中一千人准备改造成重步兵,由翟五率领,两千人改造成重骑兵,由于七率领,这于七最近刚投奔过来。
  刘勇让李占春领一万人马继续驻扎青州,乐安驻五千人,临朐驻三千人,蒙阴驻三千人,沂水驻三千人,六千骑兵全部驻扎莒州,昌邑驻三千人,潍县驻三千人,登州与莱州各驻三千人,安东卫三千人,其它沿海的主要港口均由水军守卫,其余两万步军及刘勇计划建成的重步兵及重骑兵仍驻扎在星火城。
  大败鞑子之后,刘勇缴获的马匹、盔甲众多,其中加上自己原来就有的,战马超过了一万一千匹,修整后的盔甲超过一万副,正好用在重骑兵、重步兵身上,这三千人刘勇准备自己亲领,以前的八百警卫部队除留下一百会骑马的长刀、弓箭兵外,全部下放到其它部队,当然了,作为国公的亲卫,升职是少不了的。
  今天,在星火城的国公府,刘勇正召集翟五、于七两人碰面讨论重步兵、重骑兵的建军办法。
  “国公…”,翟五刚一开口刘勇就打断了他,“两位老哥都是自己人,今后叫我安之就行了”,自大仇得报,加上登莱军的战力惊人,翟五对刘勇那是死心塌地的佩服,平日里见了也恭恭敬敬的,反倒是刘勇自己感觉到有些不自在,大战过后,翟五也补了一个千总的职位,脑袋上的头发也蓄了起来,听了刘勇的话,他搔搔头,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那怎么行,这军中的规矩……”,“军中是军中,现在就我们三个人,都随意一点”。
  “嘿嘿,那我就不客气啦”,翟五傻笑了一下,“安之,你说的那什么陌刀,宋夫子那本书里面也没有,依我看,咱这营头,习惯使什么武器就使什么,重要的是声势”,刘勇听了又望向于七,于七到底是戚继光的外孙,知道军营里面跟江湖里面单打独斗差很远,“安之,这方面我也不太懂,不过在军队里武器最好统一,否则就是一群江湖人士纠集在一起而已,非要统一的话,有几个选择,一是安之你常用的长刀,三十斤的分量,不过长度还是不够,加长到六尺,刀身再薄一点也就是了,正好你也是用刀的高手,正适合在营伍里头用,再重就不行了,不是所有的人都向你一样天生神力”
  “另外一个选择是大斧,不过长柄大斧可能分量更重,使起来更不容易”
  “再一个就是铜棍或者是铁棍了,棍法练习相对简单,但缺乏一击致命的能力”
  “或者就是想安之使得这样的长刃铁枪,优点是枪法比较成熟,练起来容易”
  “其实最理想的就是长柄三尖两刃刀,砸、砍、扫、刺皆宜,关键是可以向长枪一样进行防守,不过要做一丈长的三尖两刃刀,一个是铁料耗费量大,再就是打制不易,另外一柄上好的三尖两刃刀如果是纯铁制成的话,低于三十斤的话那就太脆了,而高于三十斤,使得动的人有不多”
  刘勇听了眼前一亮,面前这位可是真正的武术大家,他于家和戚家都是武术高手,最关键的是都是军中的武术高手,他的父亲以前就是戚家军做蓟镇总兵时的部下。
  “你们估摸着这三千人中有多少使得动三十斤的大刀,关键是不但要使得动,至少要能连续作战一个时辰,否则还不如练长刀或长枪”
  “安之,这三千人都是精挑细选的,会外家硬功夫的不少,三十斤的话,我估摸着两三百人是有的,专门进行力量练习的话,凑个五百人也不成问题”,翟五对这三尖两刃刀倒有些兴趣,跟自己的禅杖差不多嘛,自己的禅杖重达六十斤,不过只有六尺长。
  “干脆改成六尺,这样既能保证长刀的分量,又能保证刀的强度,另外分量也可以降下来,这样的话算三十斤,会的人就多了,又具备一定的防护能力”,于七灵机一动,“这刀身两尺就够了,剩下的就是刀柄,四尺…,嗯,还是有些头重脚轻,七尺吧,这需要作坊试制几柄再定,现在也说不清楚”。
  “好,就这样定了,六尺到八尺的三尖两刃刀,重量在三十斤到四十斤之间,具体如何等试制完成后再定,至于这三尖两刃刀的使法还需要二位好好琢磨一下,关键是在军中使用方便”
爱小说WWW.IXS.CC努力创造无弹窗阅读环境,大家喜欢就按 Ctrl+D 加下收藏吧,有你们的支持,让我们走得更远!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