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小说

第242章 辩

小说:回唐 作者:召白 更新时间:2018-05-30 18:10
爱小说(www.ixs.cc)开通手机站了,手机用户可以登录 m.ixs.cc 进行阅读,效果更好哦!
  李隆基的好奇,是在李清预料之中的,高力士在旁边看似随意的一句话其实无形中帮李清打开了话题。
  李清暗中瞧了高力士一眼,不知道对方为何想着帮自己。说实话,历史上对高力士的评价还不错,李清对高力士的印象也很好,两人虽然没有见过几次面,但不多的数次来往中给对方的印象还算可以。
  在高力士眼中,这个贵为侯爵的长公主义子李清年纪轻轻却才华横溢,性情沉稳低调,不似长安城那些权势之家的年轻子弟飞扬跋扈、无法无天。
  “能够盈利,是因为最近有一个新的盈利渠道,就是广告。专门辟出了两个版面,用来介绍长安城中的一些商家的货物、新开的酒肆、邸舍等,给长安百姓提供此类的信息,以方便百姓获取相关的消息。报纸对那些想把自家的货物推广给长安百姓的商家收取一定的费用。这些费用用在报馆的运转上面,维持报纸的正常运作……”
  宣政殿中,李清侃侃而谈,流畅而从容,对此像是已经胸有成竹。殿中诸人,李隆基、李林甫、李适之、高力士等人默默地看着,想着,对于广告这个新奇事物做着自己的理解和思考。固然有人心中对此颇为赞叹,也有人并不以为然。
  李隆基听李清说完,笑着说道:
  “朕倒是没有想到李清竟然还有经商理财的头脑,看来刚才所说的对算学有些研究还是谦虚的说法。”
  李清拱手道:
  “广告一事并非微臣一人之计,报馆之中刘晏、王和之等人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报馆财政的顺利运行,两人是出了很大力的。”
  “这两人是何人?”李隆基问道。
  “回圣上的话,两人都是外地来京赶考的贡生,微臣偶然之间与他们相识,欣赏其才华,正巧两人因家世贫寒,于是把他们请过来帮着一起办。”
  “能有此想法,倒也是理财的人才。”
  李隆基赞道。
  “王和之二十许,刚来长安一两年,微臣也是因为刊登了一首他的诗词后才认识的。臣斗胆,刘晏此人,圣上之前应该是见过的。”
  李清接着说道。
  “哦?朕怎么没有印象?”李隆基疑惑道。
  “‘楼前百戏竞争新,唯有长竿妙入神。谁谓绮罗翻有力,尤自嫌轻更着人。’刘晏幼时曾在圣上面前作此诗。”
  李清提醒道。
  李林甫见此,暗中皱眉,没想到李清竟然在圣上面前推荐起了人,正要阻止时,李隆基恍然笑道:
  “哦,是当年在朕面前作‘正’字的孩童。这……应该有二十年了吧。朕记得当时这刘晏才思学敏,被誉为神童的,难道现在还没有考中进士么?”
  “刘晏家道中落,耽误了科考,不曾考中。”
  李清说道。
  “这样想来,朕只知道他诗书才学不错,没想到对理财也精通。”李隆基看着李清说道:
  “待朕有空宣召他入宫,朕想看看当年的神童现在变成什么样了。”
  李清躬身应了。
  李隆基想着李清刚才说所的广告一事,又想起朝廷也有自己的报纸,于是点点头,转头看向李林甫,迟疑地问道:
  “官报上面有没有可能也学一下的做法?”
  在李清述说盈利的时候,李林甫一直没有说话。
  上面的广告,李林甫也是关注的,毕竟每天一期的给官报造成了很大的压力。现在已经能够做到五天一期,销量也平稳在三万份,而每期的销量是两万份,这样算下来,总的销量要远远超过。而在消息的及时性上,除了一些独家的涉及朝廷动向的新闻,的新闻及时性大打折扣。现在长安城的百姓提起报纸第一个想起的就是。
  官报每期的成本开销都在数千贯,以此类比,的花费更要数倍于。李林甫一开始也困惑李清如何支撑这样一个庞大的报馆的运作,派人调查之后才知道了广告的作用,李林甫虽然对有些看不上,但是也不得不佩服李清的商业头脑。
  此前报社也向李林甫提议过是不是也学李清开辟出专门的广告版块增加营收,李林甫深思熟虑后给否决掉了。
  是官报,代表的是朝廷,作为官方报纸的怎能够替商贾们进行宣传造势?
  虽然这时候的商业活动已经极为发达,长安城中很多世家也都有自己的商事产业,然而此时商人的社会地位并不高,甚至于有些被人瞧不起。
  报纸上面的广告收入的主要来源却是这些商贾,对此可以不顾及,而官报却不能,而这也决定了不可能承接一些宣传商业信息的广告,李林甫对此也就作罢,这时候见李隆基问起,站起身来,躬身答道:
  “回圣上,微臣也了解过广告,广告是报纸对商家的物品信息或者某些商家的商事活动进行宣传,报馆从而收取一定的费用来增加收入。微臣以为官报对此不可取,代表的是朝廷的尊严,怎能替商事这种低贱的行业做宣传,更何况,办报纸应该是士林之举,本应跟那些商贾划清界限,而不是流弊于那些商家一样总想着从中盈利。再说,如果谁出钱报纸就替谁说话,那以后报纸就会成为那些商人的传话筒,报纸岂不危矣。”
  李隆基沉思了片刻,缓缓说道:
  “李爱卿所虑也有道理,李清你怎么看?”
  “李相所说微臣却不以为然。”李清答道。
  “哦,说来听听?”李隆基说道。
  “微臣认为不管是官报或者民报都要有自己独特性,能够坚持自己办报的原则,而不是受某人或者某些势力左右。广告只不过是帮助商家做宣传,让更过的人知道商家的货物,从未帮助商家赢得更多的商机和利润,而不是让商家干涉到报纸对新闻的报道。
  “因为广告,报纸才能盈利,只有当人们看到办报纸是一种有利可图的事情的时候,才会有更多的人去创办报纸,报纸才能慢慢地发展壮大起来,而不是衰落。
  “报纸不因为沾染了钱财而成为一种低贱的事物,同样人们不能因为养活一家老小从事商事而遭受百般非议。
  “商业活动不过是互通有无。蜀中的锦缎、江南的丝绸被商人运到长安,才有了长安城百姓身上的锦衣,南方的荔枝、西域的瓜果来到京城,人们才知道还有这种人间美味,衣食住行,无不与商业活动有关联。
  “报纸寻求利润而得以长存,才能更好的发挥报纸的作用,而不因为其商业性质而忧心忡忡。
  “官报代表着朝廷的权威,应该保持自己超然的地位。微臣是同意李相关于官报不能增设广告的提议的。”
  李清侃侃而谈,在前面对商业做了辩护,在座的诸位大臣还以为李清是支持官报增设广告的,没想到最后竟然来了一个转折,倒是让在场的人有些哭笑不得。
  商业自古就是一种贱业,从事商业的商人也是一种低贱的族群,这时候的人们普遍都这么认为。想要短时间之内转变人们的观念很困难,李清也没有想着一下就让在场的这些人对商业有一个大的改观,但是总要为报纸上面的广告做一个辩护,为报纸的发展留一份空间。
  “商人逐利,见报纸有利可图,也定会有人去做这种事情,既然朝廷不禁报纸,任由其发展好了。至于李相所担忧的报纸会为这些人所用,我倒觉得不用太过担心,有朝廷法令在此,触犯了唐律自然会受到惩处。如果真要有人有什么目的,也不能避免他自己办一份报纸出来做宣扬。”
  李适之在旁边说道。
  李林甫看向李适之和李清,沉声说道:
  “如果有报纸任意宣扬不利朝廷的事情,定会严惩,这报纸岂能是说办就办的?如此一来岂不成了儿戏!”
  “李相所说甚是,微臣以为以后凡是创办报纸都需要在朝廷之中有登记,说明创办报纸的目的、原则、办报的人员、资金来源等相关信息。对于没有登记的报纸视作非法而取缔。”
  李清抢先一步,在其他人还没有表态的时候向李隆基进言道。
  说实话,在场的人除了李清之外都是位高权重的人,在这种场合之下议事是没有李清参与的资格的。然而刚才算是闲聊,现在说道报纸没有人比李清懂的再多,刚才李隆基也开口询问李清的意见,这时候李清的提议倒也没有人出来反对。
  李隆基听了李清这番话,想了想,说道:
  “李清提议有道理,李相这几天拿出一个章程出来。”李林甫见李隆基如此说,无奈答应了。
  下载本书最新的txt电子书请点击:
  本书手机阅读:
  发表书评: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点击下方的"收藏"记录本次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推荐本书,谢谢您的支持!!
爱小说WWW.IXS.CC努力创造无弹窗阅读环境,大家喜欢就按 Ctrl+D 加下收藏吧,有你们的支持,让我们走得更远!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