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小说

第211回 放学回家三人组 长叹终日奔波苦

小说:我在国企的那些日子 作者:官小不语 更新时间:2019-07-12 02:14
爱小说(www.ixs.cc)开通手机站了,手机用户可以登录 m.ixs.cc 进行阅读,效果更好哦!
  芙蓉金菊斗馨香。天气欲重阳。远村秋色如画,红树间疏黄。流水淡,碧天长。路茫茫。凭高目断。鸿雁来时,无限思量。这首宋代诗人晏殊的《诉衷情·芙蓉金菊斗馨香》成为本回故事的开篇。这首词描写秋日的景色。上片从近景写到远景用芙蓉、金菊、红树勾画出一幅绚丽的金秋图画。下下片用流水、碧天、鸿雁描绘深秋的淡雅高阔,并融情入景,点染出词人对远方家乡的思念和仕途上的期待。这首词写景淡而有味,富于画意;语言温润端丽,秀洁清新;意境高远淡雅、陶然旷达。晏殊词有不少是以男女爱情为题材的,这首词不写爱情,主要是写景。景中的芙蓉、金菊、红树是否有对自己的品格的寓托;而下片结尾,根据写作时代,说是他的仕官生涯不如意和期待的心情的反映,则是可以断定的。之所以选择了这首词开篇,是因为我恰恰是反其道而行之。我在这首词中,从芙蓉、金菊、红树、流水以及鸿雁传情中,恰恰感受到的是淡淡的乡愁和浓浓相思,好像热恋中的一对情侣正在这秋高云淡的季节,看着相同的景色,互相守望着。我想读这首词产生这种心境的原因,还得是因为我们的故事写到了一个收获事业的季节,一个收获爱情的季节,一个收获平淡心境的季节。在2002年9月底到10月初那段美好的时光中,我是幸福的、忙碌的、却又是充满甜蜜的。完全脱产的我,经历着在滨海市的第二个国庆长假,这七天里我陪着我的恋人刘云回到了她的家乡,见到了她的父母,让我们彼此间的关系更加的确立,一段交织着爱恨情仇的国企生涯便由此呈现出新的走向...
  闲言少叙,书接上文。上回书正说到,上了一天课的我准备放学回家。一说到放学我可有点犯难,为什么呢?因为这里回到单身宿舍至少要倒两次公交车。滨海市的公交车一向稀少,那时要是运气不好,倒两次车估计得将近1个多小时才能回到单身儿。其实这里距离单身宿舍有多远呢?也就是六七公里。要是走路快的人也和坐公交差不多。当然,我也可以打车回家,可是我们的666厂就连公交车的车票都不管,别说打车了。真是想想就心烦,您说我这公派培训,咋就连公交车都没人管呢?可是,那国企蛀虫杨万晨他为什么就能拿着汽油补助还公车私用,而且就连自己家私家车的车位费都要拿到666厂来报销呢?真是太不公平了。更让人感到恶心的是,企业给他创造了一切,他却想尽一切办法去毁掉企业。哎,幸好他的智商不行,这真是不幸中的万幸!我正在一筹莫展呢,旁边走过来两个人,他们一个是高个子瘦高,一脸严肃不苟言笑。另外一个人是一位矮个子,说矮个子是相对于那位高个子的来说,这位白胖的矮个子也得有一米七开外。矮一些的这位,笑嘻嘻的过来说:“老关,你家在哪里呀?怎么回家?”我笑着说:“我家在滨北区京滨路,打算坐公交车回去。”这位还是个自来熟,他一指身边的这位瘦高的人说:“我们俩去晨北区,要不这样吧?我们打车呗,你看好不好?咱们仨一人打一天的,我们AA制,你来不来入伙儿?”入伙儿?听着有点水泊梁山的意思呢?最为要命的是,我们目的地不一样。晨北区是郊区,估计得比我远上很多呢!我怎么跟他们AA制呢?可是我要是不答应拼车,好像我这人挺抠门儿,精于算计。那我还怎么和别人交朋友呢?没办法,我只好硬着头皮说:“好的,入伙儿就入伙儿!”也许有人会说:“你小子够抠门儿的,至于的吗?”您还别说,真至于,我那时在666厂工资也就是1200元左右,要是每天打车去培训,估计工资的四分之一都得用进去。但是,就算我花点儿钱,我也不能让别人看不起我,您说是不是?
  这位非得拉着我入伙儿的大哥还真不见外,一拍我的肩膀说:“你是小老弟儿,今天就请我们哥俩打车回家,明天我请,后天华局请,三天一循环。”行啊,既然都答应了,早请晚请,怎么不是个回家啊,高兴就好。我们三个拦了一辆夏利车,坐车回家。在车上一聊天,我才知道这位高个子,我们三个里年龄最大的是晨北区某局的华副局长,而另外一位拉着我入伙儿的则是晨北区某镇的李副镇长。经过第一次的接触,我发现这两位老哥挺有意思的。华局虽然不苟言笑,但是只要开口说话那必是经典。李镇长为人风趣幽默,是个天生的乐天派,极具亲和力。总之,我没在这两个人身上看出半点儿官架子。他们俩都得比我大个十几岁,我们是名副其实的老哥老弟。我的性格也是非常随和,这让我们三个一拍即合,很快就被同学们称为“放学三人组”。我还记得第一次打车,我给了司机20元,让他把两位老哥送到地方。李镇长只让司机拿了10元,告诉我说:“我们俩也快到了,用不了那么多。”这话说的我将信将疑,后来我才知道,人家李镇长真的是跟我客气,没好意思让我多出钱。当然,这也是在我的印象中,唯一一次掏钱和两位老哥打车回家。因为第一个循环过来,华局就对我说俩说:“我们单位是给解决交通费的,以后你俩就跟着我坐车就行,反正也是我最远。”华局说到做到,每次放学他都主动找到我和李镇长,打车捎我们俩回家。我们的放学三人组,维持了三个月,我跟华局和李镇长结下了非常深厚的友谊。不过,由于这个培训班结束后,业务上也没有什么交集,我们的工作又越来越忙,所以我和这两位老哥哥也是一直没见。我估计他们两个现在已经是很大的领导了吧?真希望有一天,我们三个人还能坐在一起,天南海北的胡侃一通,一同打车回家...
  我打车到了席场路的路口,和两位老哥说了再见,一看手表,才五点钟。我估计快点走,一定会追上买菜回宿舍的刘云。想罢,我快步向菜市场冲去。咱们前文书也说过,这席场路一到了下班的时间就是一个天然的大菜市场,两边摆摊做生意的,干什么的都有。说来也是凑巧,我在一个卖鱼的小摊前面,看到了那个熟悉的身影,不是刘云还会是谁呢?我偷偷地走到了她的身后,正听到她说:“三块五一斤,这么贵呀!再便宜一点儿,我买两条。”那位卖鱼的皱着眉头说:“我介是自己钓的鱼,已经是够便宜的了,你说说你还往哪划价去?”我低头向底下的铁盆子里看去,这盆里的鱼的确是钓的,大小不一不说,几乎多数都是三两到半斤的小鲫鱼。刘云只买两条,人家当然不愿意降价啊。我来帮帮她吧。正在刘云打算放弃不买的时候,我从她身后,把脑袋探出来问道:“我卖2斤,六块钱行不行啊?”卖鱼的一听,看了看我说道:“买2斤啊,行嘞,给你6块。”转过头去又对刘云说:“姐姐,你就买两条确实便宜不了。”这位卖鱼的大哥挺高兴,拿起了钓鱼的弹簧秤,给我称了足足两斤鲫鱼,递给了我。我龇牙咧嘴的掏出了钱,付给了卖鱼人,和刘云一起离开了鱼摊儿。那位说怎么还龇牙咧嘴的呢?嗨,因为刘云偷偷的在我的后背掐了一把呗。离开了鱼摊我笑的不行了,抹了抹笑出来的眼泪说:“我说刘云同志,你咋想的?这么小的鱼你买两条,人家那破弹簧秤估计都没读数,还怎么给你便宜呢?”刘云是个实在人,嘟着小嘴说:“其实我也想买两斤的,就是看不好这一条有多沉嘛...”她看我一直笑,有点生气了,哼了一声说:“你要是再笑话我,我就不理你了!”我一看刘云还真有点儿要生气,马上收拢笑容,憋得那是相当难受,故作镇定的问道:“今天是啥好日子,想起来吃鱼了?这么不嫌麻烦,你敢自己杀鱼了?”刘云一听我问道了这个问题,她立刻高兴了起来,兴奋地说:“今天我接到...我...我就不告诉你,真讨厌!”
  我很讨厌吗?我觉得这一点都不用当真。也许“讨厌”两个字是女人嘴中最常用、最顺理成章的反语。如果一个女人真的讨厌你,也许她会和毕建一样让你滚犊子,而不是说你好讨厌或者真讨厌。当然,在毕建嘴里滚犊子也是一个反语,如果毕建跟你说滚犊子,一般这是表达对你的欣赏,因为老毕的性格就是能动手就尽量别吵吵。闲言少叙,书归正文。在我的反复磨叽和追问下,刘云终于说出了今天下午发生的一件事。原来,刘云的父母今天下午打来电话说:“十一假期将至,希望刘云能带着我回她的老家一起过节。”我明白,刘云已经见过我的父母了。可是,我还没有见过刘云的父母,正所谓来而不往非礼也。看来此次的山西之行,我是必定躲不过去的。此时,一向骄傲、自信甚至有些自负的我,不知道为啥,怎么还有点犹豫呢?也许,这也是因为我太在乎刘云,太想给她的父母留下好印象了吧!刘云看我有点愣神儿,颇有些报复心的她,笑着对我说:“怎么,你害怕了?”害怕倒是没有,就是想得有点多,我心里暗想着。当然,一瞬间我就已经从思索中走出。我依旧坏笑着对刘云说:“你家养鸡了吗?我去吃什么呀?”这句直接给刘云问蒙了,她眨着大眼睛反问我说:“什么意思?怎么还得吃鸡呢?”看来,她的家乡没有这种说法,又或者刘云不知道有这种说法的存在。我们一边买菜,一边讲起了,这吃鸡的由来。
  在我们东北老家,原来的时候家里都比较贫穷,为了能吃到鸡蛋,几乎家家都养鸡。而第一次上门来拜见岳父岳母的未来姑爷,属于上宾。家家都挺穷,拿什么来招待这位新姑爷呢?就只好杀鸡置酒,以表示最高规格的款待家宴,久而久之便形成了风俗。在我们东北老家还有句谚语:“姑爷上门儿,小鸡没魂儿。”这谚语在那些七姑八姨,家庭妇女的口中传的就更加邪乎了。据传说,每家养的鸡只要看到家里来了衣冠楚楚的年轻男子,都会惊恐万分,一起炸窝。当然,这都是传说,我也没有考证过。或许,这鸡也是认生的,看到陌生男子衣着光鲜自然会惊恐。又或许,这数百年传下来的风俗,深深地刻在了鸡的基因里,成为了永远的噩梦吧!看我说的是煞有其事,刘云也笑的眼泪都出来了。她轻轻地推了我一把说:“你这家伙,天天也不知道从哪里看到的这些无聊的传说,每次都会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刘云是个好孩子,从小听话,学习优异,就算到了大学也是每个学期都能拿到学校的一等奖学金。然而,她对一些社会杂学,人情世故却是知之甚少,情商亟待提高。此时,我还想继续跟刘云说说我们东北老家去拜会岳父老泰山的风俗时,她的手机铃声响起。我们两个人,四只眼睛落在了手机屏幕上,一看来电人,我们俩也是一惊...
  本周第一更到这里就结束了。在前文书我也说过,我的人生就是如此,无论是喜乐悲苦,什么事情都会往一块儿赶,不会让我得到片刻的清闲。您看我这一会儿出来培训,马上又要面临着去山西去和未来的岳父岳母见面,您说我的生活是不是非常的充实呢?真是,终日奔波苦,一刻不得闲!如果您有共鸣,如果您有好的意见和建议,如果您是这段历史的亲历者,如果您想参与讨论或者提供问题线索。请您加入《我在国企的那些日子》书友圈进行讨论。最后,还是要感谢各位读者的大力支持与一路陪伴!记得多点赞、多转发、多评论、多关注、多收藏,到网或QQ阅读为我投推荐票。
  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爱小说WWW.IXS.CC努力创造无弹窗阅读环境,大家喜欢就按 Ctrl+D 加下收藏吧,有你们的支持,让我们走得更远!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