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小说

第三十八章 蔡相嫉忌有算计

小说:穿越北宋之逆天系统 作者:越骑校尉 更新时间:2019-07-22 13:34
爱小说(www.ixs.cc)开通手机站了,手机用户可以登录 m.ixs.cc 进行阅读,效果更好哦!
  官家开了金口,蔡老相公为首的诸位中枢执相们终于在政和六年七月初终于下发了明文,为剿灭张吊眼海寇一事论功行赏。行文字词间,执相们的意思很清楚,剿灭海寇,肃靖沿海,军功纵然不小,但是也有御史蜂拥弹劾,这说明你过错不少,不足之处很多,否则人家为什么不弹劾别人,偏偏喷你?所以还需要多加勉励鞭策。于是这功过一抵消,封赏就出来了。
  不要钱的散阶勋位给得足足的,明威将军升两级,擢为正四品壮武将军;由于武散官不足以显彰,中枢还给刘伯阳加了个文散官,从六品上,奉直郎。勋位升为轻车都尉。
  职事官品则继续卡得死死的,仅擢升从六品秘阁修撰,守明州防御使,知昌国县事。至于明州团练捉守使一职,由于失地收复了,海贼肃清了,也该去职了,不能再兼领行军权柄。这点,中枢的执相们算得很清楚。
  但是让一个从六品官兼知一个从八品的知县,的确太掉价了,中枢执相们临机一动,给刘伯阳加了份差遣,提举明、杭、江阴州市舶司,等于负责管理两浙路的海关。
  安排这份差事是用了心的。当初刘伯阳为了能让海商们出船出人相助,是许了好处的:昌国县每年签发一定数量的火票给出力的海商,持此火票可在各处市舶司免税,这点官家和政事堂都答应和背书过的。
  刘伯阳成了昌国知县,执行这一条在实际中就尴尬了。市舶司和昌国县两不相属,如果市舶司买这个面子,可以按朝廷明诏所言,认昌国县这张火票;要是不买这个面子,有的是办法不认这张火票。现在刘伯阳以昌国知县兼提举两浙路的市舶司,事情就好办了,市舶司必须认昌国县这张火票,官家和政事堂的背书也不至于被人诟病。而且市舶司原本是个模糊的临时差事,主官什么品级,完全上面说了算。所以刘伯阳提举兼领两浙路的市舶司,参考提举路转运司和常平司,跟他的官级相比,还算守职了(低官职兼领高官位的差事,为守)。
  刘伯阳是个有上进心的年轻官僚,接任两浙路市舶司后,立即采取了几项措施。首先厘清市舶司的账目,追缴亏欠税款,完善市舶司的财务制度,堵上相应的漏洞。这一条在一群“专业会计师”的帮助下,迅速收到成效。第二,清晰税目,根据朝堂下发的“收税准则”,细化明确税目,然后张榜公布,广而告之;第三板斧就是严厉打击走私漏税。
  “进口税”方面,各大海商以及海外诸国的海船到了两浙路,基本上都是停在明、杭、江阴州的港口里。毕竟这个时代的交通运输条件下,你不停在这些有码头、仓库和道路的港口里,去偏僻小港搞走私,只能蚂蚁搬家,耗时耗力。越是大宗的货品,越难走私,因为转运太麻烦了。而且“进口”的货品总要在各州县转运出售,有的是办法检查和收缴税款。所以刘伯阳在各港口通往外地的水陆要道设关卡,收缴“进口税”后,就把主要精力放在追缴“出口税”上。
  现在大宋富足,除了刘伯阳私下控制的肥皂、玻璃器皿等“海外新奇产品”,还有香料等传统“进口产品”,海外诸国进口到大宋的货品并不多。反倒是出口的茶叶、瓷器和丝绸等,在海外诸国极受欢迎,需求数量非常大,是“走私商品”最大的几项。
  刘伯阳打击“出口走私漏税“的方法非常简单,所有在市舶司缴纳出口税款的海船,派发特别制作,有暗记和编号的“号旗”一面,插在桅杆上方可出海。有号旗的海船好说,对于没有“号旗”的海船,刘伯阳传令两浙沿海,言明:“无号旗者即为走私,诸船无论军民,皆可肆意捕获,递交有司,籍没货值六四对分。”
  意思就是没有号旗的两浙路海船就是走私船,无论是经制的官方水军,还是诸位有着报效朝廷之心的民船,都有权力和义务捕获他们,递交给市舶司。然后这些被以走私之名没收的货品,大家六四分,市舶司得六,出力的军民可分四。
  而现在在两浙一带,有能力巡视海域的力量,除了昌国巡检水军,就是属于刘伯阳的商会船队和属于许家的商会船队。他们完全有能力封锁两浙几个港口的海路,挨个检查出海的海船,有号旗的放过,没有号旗的一律俘获,胆敢反抗的,先打了再说。当然了,他们都会把部分俘获的走私船只私下转交给贾存随指挥的昌国巡检船队,让官军在“缉私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带头作用。
  抓到一串典型后,各海商被刘伯阳如此简单粗暴的方法给吓住了。虽然心有不甘,伺机反击,但在目前,你还想在两浙采办货品,出海挣钱,就得老老实实交税。而且这个时代的关税真的很低,相比贩卖到海外的暴利,这点税款真的不算什么。海商们好汉不吃眼前亏,也犯不着为了省把米把整只鸡都给搭上,咬着牙都把税缴了。
  两个月整顿过去,效果是立竿见影,两浙市舶司的税款翻着跟斗往上涨。一船船的铜钱通过运河转运到汴梁,极大地缓解了因为官家挥霍无度而造成的财政紧张。大宋财神爷、三司使董方难得在官家赞许起地方官来,称赞提举两浙路市舶司的刘安明,理财有方,为国分忧,实属国之栋梁,干练能臣。
  官家也很满意。他生性好奢侈,又好求仙尊道,修道观、治宫宇,挥霍无度,三司使没少在他面前抢天哭地地叫穷。现在多了一份财路,而且这份财路金额巨大,又是常年都有的长期进项,这让官家挥霍起来舒心了几分。于是大笔一挥,给刘伯阳刚出世不久的长子,自己的第一个外孙,刘绥宁封了个上骑都尉。同时也给刘伯阳过世的祖父父亲普调一级,先祖父追赠特进,先父追赠光禄大夫。
  但是蔡京就有点急火攻心了。
  在当今的朝堂上,能得官家宠信的阉党奸臣们都各有“专长”。童贯,善治军领兵,在西北累立军功,给官家挣下了不少可“彪炳青史”的盛名;其余诸位,包括蔡京自己,连同梁师成、杨戬、王黼、李彦,以及已经凉透的朱勔,除了都是下套害人、逢迎谄上的作妖小能手,更是收刮暴敛的高人。
  正是因为这些人能够满足官家名、利等方面的欲望要求,所以才会深得圣眷宠信,气焰熏天。现在突然冒出一位可以直接文体两开花,两手都能抓,两手都抓得硬的新宠臣,这让蔡京很有危机感。
  治军打仗,安境抚民,种种都做得不错;逢迎谄上、下套害人,做得不比自己差,现在还表现出理财的才干。你这么能干,以后还能不能一起愉快地玩耍了?
  真的要好生防备这位冉冉升起的新贵,要不然用不了几年,怕是自己的位置要不保了。
  “来人,把五哥儿叫来。”
  不一会,蔡條就赶到了。
  “郎伯,你寻我有事?”
  “上次你说收买了刘安明身边的书童小厮?”
  “是的郎伯,”蔡條得意地说道,“那书童小厮唤作刘振至,是刘家的世代佃户,从小跟着刘安明读书,最亲近不过。不过刘安明中举为官后,觉得这刘振至难堪大用,便不再重用。刘振至心生怨言,被儿子无意中探知到了,便花了些心思和手段把他给收买了。”
  “不再受重用,为什么?”
  “郎伯,我派人去打听过,再根据刘振至话里的意思推测,应该是这刘振至毕竟小户人家出身,天资有限,陪着读读书没有什么问题,但是转寰官场之间就拿不出手了。尽管如此,毕竟是跟随多年的旧故,刘安明还是很信任他,专办亲属往来之事,还能出入书房,可以接触到刘安明不少机要。”
  “嗯,那就好。你好好笼络此人,务必弄到更多的消息。据我所知,刘安明应该有不俗的海商势力,但是谁也搞不清其真正的实力,这很让人寻味。”
  “郎伯,这点我通过那个刘振至打探过。刘安明此前没有什么海商势力,自从与许家结亲后,在许家的帮助扶持下迅猛发展。而且那刘安明十分聪慧,过耳不忘,学得了数门海外语言,能够与那些海外商人,甚至泰西大食商人沟通商谈,所以能够很顺利地获得他们的货品。而且我还听那刘振至说,刘安明似乎得了机缘,招募了一批海外能人,可能还获得了海图,知悉了从我大宋到天竺大食一线的海路。只是此事被刘安明隐藏得极深,一时无法探知。”
  蔡京出身兴化军,跟福-建路的海商关系密切,知道能够通晓海外语言,直接跟海商沟通会占多大的便宜。更重要的,这刘伯阳居然机缘巧合,不仅知晓了海路奥秘,还招募了一批能人,能直通天竺大食,这两点比什么都管用。有这些做基础,能够迅速发展出不菲的海商势力,这就可以理解了。而且此事事关重大,肯定不愿让外人知晓一点点,所以遮遮掩掩的也能说得过去了。
  蔡京知道,每一家海商巨贾,都是有自己的“独门秘诀”,而这份“秘诀”比什么都重要,天王老子来了也不愿透露半分。
  “既然如此,五哥儿,你让那刘振至多用心,尽量摸清刘安明这海商的势力。如此能干,还家有巨资,这就让人不得不防了。”
  “郎伯,孩儿明白。”
  “对了,嘉王还经常邀你相聚吗?”
  “回郎伯,嘉王还请我明日去王府一聚。”
  “那好,你可在嘉王面前如此这般几句。”
  “孩儿记住了。”
爱小说WWW.IXS.CC努力创造无弹窗阅读环境,大家喜欢就按 Ctrl+D 加下收藏吧,有你们的支持,让我们走得更远!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