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小说

第11章 刘承胤

小说:磷火常同日色鲜 作者:项天鹰 更新时间:2021-04-01 00:21
爱小说(www.ixs.cc)开通手机站了,手机用户可以登录 m.ixs.cc 进行阅读,效果更好哦!
  武冈城下,正进行着一场并不激烈的战斗,偏沅官军抵达武冈后,尝试性地攻击了一下,但发现城防部署十分严密,便不再强行攻打。
  官军的总兵力有近七千之多,几乎是偏沅巡抚麾下的全部主力,在湖南地区,这样的武力用于镇压一般的农民、矿工暴动已经绰绰有余。就算是现在的湖南闯军,也没办法直接和他们对抗。
  王瑾将田虎和张虎山两队分别派往井冈山和宝庆之后,又从湘乡农民军中拣选精壮,与原来的部队混编,以江长子、李大用二人担任老管队,总兵力还在五千之数。王瑾一直注意,不要大规模盲目扩军,而是要保持以老带新,将野战军队的数量一点点提高上去。
  “偏沅兵的战斗力是不错的,不过也不用太把他们当回事。两年前我们闯军返回陕西的时候,第一仗就全歼了杨正芳、张上达麾下的偏沅兵。要不是杨正芳死了,现在这个尹先民还当不成副将呢。杨张所部被歼灭之后,偏沅兵补上了不少新人,这些新人的素质就低得很了,有些原本干脆是地痞流氓。这两年来,偏沅兵都没怎么训练,只有在打湘西的苗人时,得到了一些实战锻炼。他们的武艺和技战术水平都比我们好,但是我们的纪律性和战斗意志都优于他们。虽然他们是本地人,我们是外来户,可本地的民心已经向着我们了。官军不积极主动地寻找我们决战,反而顿兵于武冈城下,已经证明他们在战略上是一群蠢材。”
  王瑾其实不太习惯这样指挥作战,他更擅长的还是率领几百人的精锐部队进行运动战、突袭战,给李自成当了这么久的副手,指挥几千人的本领他自然是有的,但是现在没有李过那种水平的助手,就有些吃力了。至于指挥数万军队,王瑾自认为还没有这样的本事,如果是在南方,靠同行的衬托,他或许能打赢,但如果是在北方对战洪承畴、卢象升,他肯定是不成的。这也是他不愿迅速扩大队伍的原因之一,一旦人数增加得过快,平均素质又不是很高,他自己的指挥能力是跟不上的。
  其实王瑾当初南下之前也想过,要不要让北方闯军的某个老管队到湖南来协助自己,但他最后还是决定算了,北方战局非常严峻,李自成那里更危险。湖南战局对王瑾来说只是难而已,还不至于应付不来。
  “沅敌分为四部,这是他们最大的弱点,而我们闯军却是一个整体。他们四部加在一起比我们强,可每一部都比我们弱。”理论很简单,但执行起来却难办,虽然这四部兵马之间没什么义气,但是他们都聚在武冈城下,想各个击破,难度还是不小的。
  从战略上来说,闯军放弃城市,收缩防御的方针是正确的,但是对于很多个人来说,就是一场灾难了。
  刘承胤的军营门前,挂着几张血淋淋的人皮,都是从他们捉到的曾经给闯军带路打土豪的本地乡民身上剥下来的。沅兵各部将领中,以刘承胤最为残暴,他的副手陈友龙也不遑多让。若论谋略,刘承胤是半点没有的,但是他武功惊人,钻营的本领也惊人,能被他收买的人自然说他的好话,没被收买的人也被他的武功忽悠了,以为他是个将才,是以升官很快。刘承胤擅使一条铁棍,故而有“刘铁棍”的绰号,对此最为不满的自然是有相同绰号的刘文炳,一直扬言要把刘承胤的脑袋砸碎。
  刘承胤的大营他暂时打不进去,但就在昨天,一队刘承胤的部下下乡劫掠,被刘文炳伏击了。二百多人的队伍只跑回二十多人,还有十几个俘虏被当地田兵割掉耳鼻送了回来。王瑾一直反对这种肉刑,但是仅限于闯军的野战部队,这种比较细致的规章不能约束隶属闯军的地方武装,他们没有接受过王瑾的训练,王瑾自不能不教而罚。
  虽然王瑾知道刘文炳肯定没有阻拦,说不定还煽风点火来着,但是他既然没看见,也就装不知道。刘承胤部民愤极大,田兵要报复在情理之中。就像北方被闯军俘虏的清兵往往一天要挨三顿打一样,毕竟这是农民起义队伍,要求做到彻底的不虐待俘虏不现实。
  闵一麟和尹先民得知消息之后,都命令自己的部下向武冈靠拢,最近不要随便外出。然而刘承胤却咽不下这口气,当他得知伏击自己部下的只有数百闯军和几十个本地乡民时,他立刻决定出兵报复。
  刘承胤也不傻,从明军现在了解的情报来看,闯贼刚刚放弃长沙,应该正在向湘南老巢转移的路上。所以,武冈周围不可能有闯贼主力。
  然而,王瑾指挥的闯军主力已经悄然通过长沙以西的山区,来到武冈以北了,所以结果也就可想而知。
  刘承胤和陈友龙带着最后数百残兵退到了一处山头上,只见山下的闯军打着五色旗号,将山头团团围住。闯军的军事组织模式与官军是一脉相承的,很好理解,刘承胤是个乖觉的人,刚一和闯军接触就发现情况不对,立刻逃跑。但是闯军在本地百姓的带路之下,行军速度极快,死死咬住刘承胤,又截断了他返回营地的退路,最终成功困住了他。
  刘承胤的部队和左良玉部、贺人龙部一样是血债累累,但在困境之中的表现却大不相同。左镇、贺镇在遭遇围困时,因为知道落在闯军手中也难以活命,一定会组织起来狗急跳墙,拼死突围。可刘承胤手下的这群人在进攻的时候耀武扬威、凶猛无比,一旦处境不利就立刻泄了气,士气低迷。尽管估计兵败之后多半活不了,可他们却鼓不起斗志来。
  这座山头也不算很险要,王瑾担心其余明军来增援,也不愿意再拖延,直接强攻。刘承胤和陈友龙的家丁在山口抵抗了一阵,正好让闯军试验一下新装备。
  自从进兵湘南以来,王瑾就在琢磨小约翰送他的那本书中的装备有什么可以造了。他认为造枪炮的条件还不太成熟,只是安排工匠进行试制。但是有一种武器可以量产了——手榴弹。
  手榴弹古已有之,宋朝时就已经有了类似的东西,并被西征的蒙古人带到了中亚、西亚,进一步传播到欧洲,现在在明军中也有部分装备。但是这东西的安全性很难保证,主要是导火索不稳定,说不定还没扔出去,直接在手里就炸了。所以,明军一般都用它来守城,点着了引信之后立刻往城下一扔,炸早炸晚都能杀伤敌人,想来城下也不会有哪个开了挂的人能捡起炸弹再扔回城头上。
  湖南多矿,金属加工技术很成熟,铸造手榴弹的弹体没有问题。王瑾找几个给官军造过火器的匠户鞭炮匠人研究了一下,他们都说大约翰设计的引信很好。湖南明军过去也曾经用过铁壳爆炸弹,但是引信和火药的质量都不稳定,后来就放弃了,唯一一个知道怎么做的匠人居然是小时候听他爷爷讲过。湖南毕竟是内地,既不靠海,又不是战争频繁的边塞,军事科技的传播速度很慢。
  过去明军所用的火药也不够科学,硝黄炭的比例过于随意,加工也做得马马虎虎。王瑾发现,竟然有些作坊连一硝二黄三木炭的配方都不用,理由是硝太少了。不过更让王瑾惊讶的是,明军根本没有试图去切断闯军的贸易线。长江、湘江上,官军不断强征民船,闯军不能再走了,不过却可以打着三谭的旗号走小港汊,穿过洞庭湖一带的水网继续送硝石、硫黄和大黄到湖南,沿途的一些卫所和巡检司只管收贿赂,根本不管是哪家的船,运的是什么。
爱小说WWW.IXS.CC努力创造无弹窗阅读环境,大家喜欢就按 Ctrl+D 加下收藏吧,有你们的支持,让我们走得更远!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