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小说

第42章 纲领

小说:磷火常同日色鲜 作者:项天鹰 更新时间:2022-06-28 21:58
爱小说(www.ixs.cc)开通手机站了,手机用户可以登录 m.ixs.cc 进行阅读,效果更好哦!
  卢象升与刘文兴聊了很久,这还是他第一次对流寇的江湖有这样直观的了解。
  刘宗敏长于军略,仇视官绅,性情果毅,在李自成拿不定主意时能一锤定音;田见秀有独当一面之才,是忠厚长者,仁而近迂;刘芳亮骁勇善攻,为人豪迈,用兵长于迂回,冲阵长于用骑,在政务上较弱;袁宗第不温不火,是全能型人物,毫无特点但用在哪都放心;谷可成善野战,率领重甲兵突阵为闯军最强,除王瑾和田见秀外,以他最无私弊;李过谦退而深沉,出手狠辣却无权力欲……
  卢象升深深感到,自己之前靠奏报得出的很多结论都是错的。虽然之前他也询问过很多降卒,但其中没有一个像刘文兴这样在农民军中身居高位,对整个反王群体有全面而深刻的了解。
  虽说早就知道闯军在湖南建立官府,可卢象升原本并不太相信这些草莽汉子能成事,他更担心赵胜、刘国能、郭汝磐这些人。尽管都知道“秀才造反,三年不成”,但是这几个秀才造反七八年,完成了从秀才到军阀的转型,那就非常危险了。
  现在通过刘文兴对闯营有了直观的了解,卢象升的判断也不同了。最让卢象升感到不同寻常的,是王瑾在军营中搞的教育。
  王瑾那套外儒内不知道是什么玩意的理论体系,虽然非常简陋,但能够自圆其说,而且已经足以成为一个政权的指导纲领。概括来说,就是“抗清救国、铲除贪官、清理冤狱、招揽人才、赈灾垦荒、限制租债、均平赋税”这七大纲领。
  让纳敏夫来看的话,一眼就能看出这是“民族、民权、民生”的超级削弱妥协版本。甚至把“均田”解释成“清丈田地”和“摊丁入亩”,而把实质上的均田称为“垦荒”。都是些不动摇地主阶级统治地位的改良措施而已,一点革命性都没有。
  但是在卢象升看来,这样的纲领杀伤力才最大,借闯军兵强马壮,不依赖士绅的时机,一举扫清一批弊政。限制而不彻底剥夺士绅的权利,甚至让寒门士子有更多出头机会,这会拉拢一大批读书人为其所用。一旦流寇和读书人合流,天下的根基就要动摇了。
  更要命的是,王瑾对于一般流寇只会拿来当柴烧的儒经兴趣浓厚。除了四书五经之外,对于董仲舒以降的其他理论一概不认,对程朱理学更是彻底否定。甚至有“打倒程朱,救出孔孟”“青铜兴,禅让终,铁器用,始皇出”这样的狂放之语,对凭着己意解读一番。
  虽说解得粗陋鄙俗,然而现在王瑾总制两广,有权有钱,已经有何吾驺这样的名士叛明投靠,何愁不能多收买几个儒学大师,作一套自己的四书五经注解来,甚至强制以此作为科举内容。以此种教育方式,将闯军头领的子弟培养成“武装儒生”。将孔孟大义、钱粮刑名之术和军事训练结合,寻常儒生怎能抵敌。
  如果大约翰知道这件事,倒是很好理解王瑾的想法,这家伙是想当儒教宗教改革的教主啊。卢象升没有这种思维,但也能感觉到此人野心非小,精神物质一把抓。
  最可怕的是,这样的人竟然只是闯营的二把手,而且李自成竟然还这样信任他。
  卢象升也是六门功课都学全了,上后台能拿整份工资的真儒生,素来支持儒生也该骑射的观点,也曾经在自己的辖区内推行过,但收效甚微。在现有体制内变革实在是太难了,就算王瑾没当流寇,而且被崇祯皇上发现并提拔了,他能当两广总督吗?就算当了,就他这个作死的劲,有几颗脑袋够砍?
  不过卢象升还是感到很庆幸,高迎恩、刘文兴这样的人能够成为友军,已经很值得高兴了。国难当头之际,这些草泽豪士纷纷为朝廷所用,共击胡虏,足见大明近三百年遗泽人心尚在,忠义之士所在多有……
  卢象升也未必不知道高迎恩、刘文兴他们为大明拼命是因为大清的衬托,但他努力不往那方面去想。战局已经这样艰危,就别给自己心里找不自在了。
  就在这时,城外突然又响起了一阵震天彻地的喊杀声。亲兵杨陆凯捧上卢象升的腰刀:“制台,看来今晚又不能睡了。”
  卢象升拿起刀掂了掂,反倒不觉得疲惫了:“来便来,再把他们杀退便是,我这铁打的大名府,谁也别想进来。”
  “上城!上城!”虎大威招呼着自己的部下。杨国柱瞪着满是血丝的眼睛:“流寇尚且拼命,我等深受皇恩,岂能后人。”
  “你们只管上城,老子要睡觉去了,大半夜的爬城墙,鞑子疯了吗?这是骚鞑子的疲兵之计,你们这帮傻帽就去陪他们练嗓子吧。”武大定说着风凉话。虎大威和杨国柱都对他怒目而视,虽然他很可能是对的,但也不必说得这么直白。
  “鞑子”这个词在清朝以前并无贬义,只是对长城外民族的泛称,女真人和蒙古人自称“鞑子”都很正常,是清朝干的一系列烂事和文字狱,才把“鞑子”这个词搞臭了。但当着虎大威这个蒙古人的面特意强调“骚鞑子”,显然就是故意找茬了。武大定哈哈大笑,带着自己的人撤下去了。
  武大定这回倒是说得很对,清军只是呐喊放炮,并不真的攻击。卢象升到城头巡查之后,命令虎大威和杨国柱分派部队轮流值守,不必惊扰。大名府城戒备森严,对于敌人挖掘地道也做了充分的防备。就算清军真的进攻,短时间内也不会登上城头,守军有足够的时间反应。
  十二月二十五日早上,清军撤了下去。与此同时,还有更多卢象升的老对手正在向大名集结。
  “协台,前面遇上一队和尚,约有数百人,又有俗家随从数百,称是奉调进京勤王的少林僧兵。”杨彦昌禀报道。刘国能说:“那就让他们跟在我们后面……什么?少林僧兵?”
  明朝有三大僧兵群体:少林、伏牛、五台,而据刘国能所知,除了五台山离京师太近,闯军不敢下手之外,河南的少室山和伏牛山已经成了闯军的营盘,怎么还会有什么僧兵勤王?
  本来负责对付张献忠和罗汝才的倪宠、刘良佐、刘国能、马进忠四部兵马也奉调勤王,由南直隶战场赶赴京畿。刚刚招安的刘国能一心精忠报国,走在第一个。这队突然出现的僧兵,引起了刘国能的注意,恐怕有第三股力量要参与这场明清之间的大战了。
爱小说WWW.IXS.CC努力创造无弹窗阅读环境,大家喜欢就按 Ctrl+D 加下收藏吧,有你们的支持,让我们走得更远!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