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小说

第4章 宽大

小说:磷火常同日色鲜 作者:项天鹰 更新时间:2022-03-23 00:01
爱小说(www.ixs.cc)开通手机站了,手机用户可以登录 m.ixs.cc 进行阅读,效果更好哦!
  李率泰要去的地方很偏远,那是盛京南边的一处土匪山寨,名为簸箕山。自打调防回辽东,李率泰就在寻找类似的地方。
  蛇有蛇穴,鼠有鼠道,土匪也有自己的圈子。在跟着皇太极入关之前,李率泰当然是对土匪的圈子不屑一顾的,但是自打从关内回来,他对自己的定位下降了很多。虽然自己是爱新觉罗家的女婿,但也不能可着一棵歪脖子树吊死。
  “老马,那天在苏家屯见到的那个包衣像不像你们活阎王?”李率泰问道。“我和我手下人在河南战场上见过活阎王一面,对他印象很深。”
  马千驷答道:“确实挺像,就是太瘦弱,神情也差得多了。”李率泰笑道:“他是个包衣,自然如此,倘若吃几年饱饭,再给他个官做,和活阎王便有六分像了。若是再杀几个人,能像八分。”
  马千驷是王瑾派到清朝的间谍之一,但是他的业务水平潮了点,潜伏了几个月就让李率泰发现了。
  王瑾派出的这些人多半以明军逃兵的身份投入清军之中,王瑾给他们的任务相当奇怪:多交朋友,其他的什么也别做。
  按理说,这种潜伏方式是绝不可能露馅的,但马千驷有些倒霉,他被自己昔日的上级认出来了。马千驷过去在关宁军中当兵的时候,就和这个军官不和,定军山之战中,马千驷和这家伙一起做了俘虏,马千驷留下做了闯军,而这个军官则被释放了。这人一发现马千驷,立刻向李率泰禀报,说此人极有可能是闯贼的细作。
  其实他倒不是看破了马千驷的身份,只是习惯性地要坑马千驷一把而已。但没想到马千驷真是细作,李率泰三诈五诈,就识破了马千驷的身份。
  但李率泰不仅没把马千驷推出辕门斩首,反而设法让他抬旗,从包衣佐领下披甲人提拔成了正蓝旗汉军的正身甲兵。
  其实没什么不好理解的,吴化文一九四三年的时候抓住八路就杀,难道一九四八年的时候还这么干?
  在另一时空,李率泰可以说是一个打满全场的人物。翻开《南明史》,到处都有他。在山东镇压赵应元有他,在江南镇压黄蜚有他,消灭隆武朝廷有他,鲁王反攻福建时有他,镇压姜瓖有他,李定国新会之战有他,最后和郑成功打还有他。
  毫无疑问,李率泰能力超群,否则不可能既打赢过李定国,又打赢过郑成功。要说他是汉奸,其实也谈不上,他爹李永芳投降的时候他才十一岁,李率泰是在阿巴泰身边长大,实打实的爱新觉罗家一手培养出来的自己人。
  但正因为是自己人,他比一般人更早地看出了爱新觉罗家的虚弱。
  李率泰早已跻身清朝的统治者行列了,但越是统治者,在国家倾覆时跳船就越积极。
  虽然王瑾并没有明确交代马千驷他们要干什么,但马千驷还是很清楚王瑾的意图,在清朝的统治还没崩溃的时候,什么也别干,但是在清朝即将崩溃的时候,就得凭感觉来干了。
  抗清究竟是抗什么,这是大有学问的。在战场上,这个问题不需要考虑,管你是什么人,就算是清军抓壮丁抓来的民夫,闯军也不会在意他们的伤亡。但是在打政治仗的时候,就要区分得很细了。
  经过这段时间的接触,马千驷也认为,不能把汉军旗人一概视为汉奸。尤其是大部分汉军旗人都是马千驷的同乡,他更能了解底层汉军旗人的处境。兵败做了俘虏,将军们都降了,做小兵的又能怎么样。给大清当兵也不是多好的差使,随着这段时间清朝地盘的畏缩,旗人的待遇每况愈下。
  即便是满洲人中,也有不少其实是汉人出身,当初为大明王朝的苛政所逼,遂逃至边墙外,剃发易服,逐渐女真化,那些在明朝中叶就逃亡的人,在努尔哈赤时期已经彻底融入女真人了。
  王瑾的态度很明确,灭清之后,对清军的罪行是一定要清算的,但是清算对象的选择绝不可能是以民族为单位。
  反王队伍中对清算清军的问题有四种态度。第一,是深恨满洲,必绝其种类。第二,是认为满洲人来打我们,还可以说是各为其主,汉奸才是最可恨。第三,不如看见留辫子的就杀,给中原饥民腾地方。第四,就是王瑾所持的看法:一应罪责,皆归清朝权贵,寻常士兵只要没有证据确凿的杀戮平民的血债,即不加诛,对于那些可能有血债又没有证据的人,以发配的方式来处理。
  李自成也支持王瑾的想法,他的出发点倒不是公平正义问题,而是如果政治攻势能瓦解清军士气,将减少闯军的伤亡。而李自成又没到完全不顾底线的程度,对清朝的统治者还是得清算的,要不然也太同流合污了。
  闯军现在有更广阔的眼界,因此对于东北边疆也有更多的想法。正身旗人连同包衣,再加上他们的家属,具体数目不太清楚,大致应该是一百万到两百万之间,皇太极在辽东经营十余年,已经恢复了大量努尔哈赤时期抛荒的土地,如果把这些人都杀了,再从关内移民过来补齐这么大的人力缺口,花费会非常巨大。
  杀光旗人,给中原饥民腾地方,看起来似乎行得通,但是和阿敏的想法一样,只是“听起来美好”。大范围的杀戮必定破坏辽东的生产力,往一片白地上移民,难度比往有现成的农村的地区移民大不知多少倍。
  辽东东有朝鲜,西有蒙古,北有俄国,边防压力很大,非得人口充实不可。蒙古人倒还好说,经过最近这些年的折腾,元气大伤,草原上人口减少得很厉害,至少漠南蒙古几十年内不会再有威胁。俄国在这三方中最强,但毕竟人少,只要注意他们,加强边防,也不至于成为大患,唯独朝鲜,是要着力提防的。
  要是原来的李氏王朝,李自成还真不放在眼里,那帮废物能守住朝鲜八道就得烧高香了,绝没有染指辽东和女真故地的实力。但对于朝鲜的起义军,李自成对他们的实力估计得很高,毕竟他自己就是干这行的,对于同行中的佼佼者能达到什么高度还是清楚的。
  为了保持辽东的生产力,保证边防的稳定,清朝的底层旗兵和余丁、包衣是非常有用的人力资源。这些人都懂汉语,而且大部分原本就是汉人,内部之间还有纷繁复杂的鄙视链,是再合适不过的实边人口了。在消除原本的政治身份差别的基础上,二十年之后,这些人会尽数融合于汉人。
  而且为了形成汉人的认同感,还得在辽东东部山区留几个女真土司,让人知道自己是谁很难,但让人知道自己不是谁却简单。
  但是不管采取什么政策,要对谁宽大处理,都宽大不到李率泰头上吧?
爱小说WWW.IXS.CC努力创造无弹窗阅读环境,大家喜欢就按 Ctrl+D 加下收藏吧,有你们的支持,让我们走得更远!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