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小说

第三十六章 善良的村民

小说:唐朝极品家丁 作者:红酒上班 更新时间:2020-12-08 13:27
爱小说(www.ixs.cc)开通手机站了,手机用户可以登录 m.ixs.cc 进行阅读,效果更好哦!
  钱浩明走后,屋子里只剩下董力和巧兰两人。在古代,一名有夫之妇与男子独处一室。那是会引来其他人的非议的。所以此时的巧兰显得特别的不自然。站在那也不知道该干什么。董力明白她的处境开口道“巧兰嫂子,你照顾坤儿吧。我出去溜达溜达。”
  “恩公,你留在屋子里歇息吧。奴家出去将院子中的杂草除一下”。
  董力还是第一次来到唐朝的农村。也挺好奇的。就想四处看看。所以就拒绝了巧兰让他在屋里歇息的提议。独自一人走了出来。
  一出屋,董力就看到了刚才追他马车的几个孩子就在不远处玩耍。由于钱浩明非常着急,所以马车也是赶的飞快。几个孩子根本追不上,干脆就在附近玩起了泥巴。
  董力走到了他们的跟前。见他过来,几个孩子都停止了玩泥巴。略显局促的站在了一起。
  “小朋友,你们叫什么名字啊?家里的大人都去哪了啊?”
  孩子们并没有回答董力的问话。其实像他们这样的孩子,从出生就一直生活在村子里。根本没出去过。除了村子里的人外,他们基本没见过其他人。突然听到一个陌生人的问话,他们都有些害怕。
  董力董怀中掏出了一枚铜钱道“如果你们中有谁回答了我的问题,那么这枚铜钱就是他的了。”
  对于几个孩子来说,一枚铜钱可是很大的一笔钱了。其中一个年龄稍大一点的小男孩试探的问道“我回答了问题,你真的就把这枚铜钱给我。?从董力那里得到了肯定的回答哦后。小男孩接着道“我叫钱大力,我的父母都去田里干活了。”
  董力将手中的铜钱给了这个叫钱大力的男孩。拿到了铜钱的钱大力一脸的兴奋之色,放在手里不停的把玩着。其他几个孩子见到自己的伙伴得到了铜钱。一脸的羡慕之色,纷纷说道。
  “我叫钱雨,父母也在田里干活。”
  “我叫钱富贵。”
  “我叫钱多多。”
  这个村子里除了外嫁进来的女子。剩下的全都姓钱。这也是我国古代的一大特点。一村一姓。
  董力给每一个孩子都发了一枚铜钱。并且让他们带自己去大人干活的地方看看。
  由于从董力那得到了一枚铜钱,孩子们自然十分高兴的答应了下来。在前面蹦蹦跳跳地给董力带路。
  “狗蛋,你们这帮小兔崽子怎么跑过来了。”一位在田边上坐着休息的老人见几个孩子跑了过来,出声问道。
  在古代的农村,人们都认为小孩取个贱名,不生病好养活。所以除了大名外,父母都会给孩子取一个像狗剩、二狗、铁蛋这样的小名。不过只有亲戚或者十分相熟的人才会叫这些小名。外人问起时,还是会告诉大名的。
  田地就在离村子大约一里远的地方。只是由于中间隔了一个小土坡。所以董力才没有看见。此时映入董力眼帘的是一片绿油油的水稻,戴着斗笠的人们正在田间劳作。时至六月,正是水稻返青分蘖的主要阶段。此阶段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施肥,除草除虫。由于古代没有什么化学药剂,所以这些工作只能靠人工。
  这位被喊作“狗蛋”的正是那个叫钱大力的小男孩。“村长爷爷,是这位哥哥要我们带他过来的。”说完指了指后面的董力。
  听说有人过来了,村长站起身朝钱大力后面看去。身穿丝绸制成的青衫,面容清秀。一看就是富家子弟的少年朝他走了过来。村长有些不明白这种富家子弟怎么会跑到这里来。
  在村长打量董力的时候,董力已经走到了他的面前。“村长,我叫董力。是钱浩明的朋友。他有事出去了,我就让孩子们带我过来看看”。他听到了钱大力的话,自然知道面前的老人就是此村的村长。
  面前的老人,大约六旬上下。头戴斗笠,豆大的汗珠不时从满是皱纹的脸上滚落下来。身材单薄。由于长年的劳作,背驼的已经非常严重了。
  一听是钱浩明的朋友,老人的脸上满是惋惜之色。感慨的道“老天不公啊!浩明是多么好的一个人啊。人长的高大又有本事。虽然不太爱说话,但却是一个十分热心的人。村里不管谁家有事,他都会过去帮忙。哪想到这样的一个好人,孩子竟然得了那样的怪病。”
  听了老人的话,不由的就想到了那个躺在床上骨瘦如柴的小男孩。董力也是感慨道“是啊,坤儿还那么小,竟然就要承受如此的痛苦。实在是可怜啊”。
  和老人一样坐在田埂上休息的人看见有人在和村长说话。就走了过来。正好听见董力刚才说的话,也是纷纷附和道“是啊,昨天我还去看过坤儿那个孩子。看得我都忍不住掉下了眼泪”。
  “坤儿太可怜了,老天真是不长眼。”
  “要我说那个姓周的赤脚大夫最是可恶。明明可以治好坤儿,却非要二十两银子才肯救治。别说浩明一个人了,就是我们全村人加起来也凑不出那么多银子啊!”一名四十多岁,皮肤黝黑的中年男子恨恨的道
  当听到这位男子的话时,老人神情变的激动了起来。他看着董力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而此时周围几个人还在不停的咒骂着那位赤脚大夫。
  没有理会周围几人的咒骂声,董力看向老人说道“村长,我看您有话想对我说。但说无妨”。
  老人说话声音有些小心翼翼,“你刚才说你是浩明的朋友,不知道你能不能帮帮忙?借他二十两银子救救坤儿。你放心,浩明一定会连本带利的还给你的。”还不待董力答话,老人就接着道“如果浩明还不上,我们村子帮他还。”看董力的穿着打扮就是有钱人家的子弟。想来拿出二十两银子还是不在话下的。因此老人才会有此请求。
  听到村长的话,周围的人就有些不愿意了。“村长,我们知道你可怜坤儿那个孩子。可是二十两银子啊。您叫我们拿什么还啊?”
  “是啊,村长。我们平常也没少帮浩明。但您让我们帮他还二十两银子是不是有些不合适”。
  这些还是比较温和的说法。还有一个人说的话就比较激进了。“坤儿是他钱浩明的儿子,又不是我儿子。我凭什么帮他还。更何况二十两银子的本金再加上印子钱那可不是小数目啊!”
  在古代,借钱都是按照九进十三归的算法。比方说你想借二十两银子,但能够拿到手的只有十八两,这叫九进。还钱的时候你就要还二十六两,这叫十三出。而且一般都是三个月的期限。相当于百分之十三的利息,是利率比较高的借贷。
  老人听了这个人的话,用颤颤巍巍的手指着他道“狗子,你还有没有良心了。你忘记前年你家娃掉到水里,是谁救的了吗?如果没有浩明你家娃早就被水鬼给拖走了。你就是这样报答浩明的。你的良心被狗吃了。”接着老人又指向了另一个人“栓子,你娶婆娘时,聘礼不够。你忘了是谁借给你银子了。”老人挨个指着周围的人说起了钱浩明帮助过他们的事情。
  董力没想到钱浩明竟然是如此一个热心肠的人。“看来,借给他银子果然没借错”。
  听了老人的数落,一个个人都低下了头。老人毕竟上了年纪,说了这么多话已经有些气喘了。他停下急促的喘了几口气。
  董力刚想开口说话。那个先前被老人叫作栓子的人开口了。“村长,我栓子也不是一个忘恩负义的小人。浩明的银子我帮他还”。有一个人带头说话了。其余几个人想了想钱浩明帮助过自己的事。也纷纷开口说愿意帮忙还银子。
  “还是古代的人朴善良啊!”董力暗暗的道。要是放在现代遇到这种事。哪还有人管你。也不是说现代的人冷漠,只是现代人比较务实罢了。试想一下,如果你都吃不饱饭了,你还愿意将食物分给其他人吗?如果是我,我不愿意。有句话说的好“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老人听了几个人的话后,满是皱纹的脸上露出了笑容。转头对董力道“小哥,他们几个都答应帮浩明还银子。一会儿小老儿就召集村子里的人开个会。其他人也会同意的。您就看在坤儿还那么小,那么可怜的份上帮帮他”。说完就要给董力跪下。
  “怎么古代的人这么爱下跪”。董力一边在心里想着,一边忙上前搀扶住了老人。他可不能让这么大岁数的老人给自己下跪。“村长,您这不是折我的寿吗?和您说实话吧,二十两银子我早就给钱浩明了,他现在应该已经快把那个赤脚大夫请回来了。而且我也不用你们村子帮他还银子”。”
  听了董力的话,不仅是村长就连周围的人也是呆住了。他们在还在这讨论要不要帮钱浩明还银子时,人家早就已经拿到了银子。这不是白费功夫嘛。
  “要还的,要还的。欠债还钱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我们一定会替浩明还银子的”。在老人看来,如果只凭钱浩明一人的话是无论如何也还不上这么多银子的。
  没办法董力只好将钱浩明在元家做护院,每月有二两银子的俸禄的事情说了出来。这个消息更是惊呆了周围的人,只是一个小小的护院竟然有有这么多的俸禄。周围的几人一个个面露向往之色,纷纷向董力问道“元府还缺不缺护院,看看他们怎么样”。
  董力只好告诉他们。护院刚刚招满了。而且也不是任意一个人都能拿到这么高的俸禄。只有像钱浩明那样武功高强的人才可以。
  几人自然是知道钱浩明武功高强这件事。想了想自己的情况,才把要去元府当护院的想法抹去。
  董力感觉钱浩明差不多要回来了,就告诉村长自己要去钱浩明家了。没想到,听了董力的话。包括村长在内,站在这里的村民都要和他一起回去。
爱小说WWW.IXS.CC努力创造无弹窗阅读环境,大家喜欢就按 Ctrl+D 加下收藏吧,有你们的支持,让我们走得更远!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