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小说

第206章,百团大战后的分析(下)

小说:签到在亮剑开始 作者:飘过太平洋 更新时间:2021-07-22 22:25
爱小说(www.ixs.cc)开通手机站了,手机用户可以登录 m.ixs.cc 进行阅读,效果更好哦!
  “第二,则是以雄辩的事实,粉碎了果党顽固派编造的,八路军游而不击的谎言,揭露了他们的反共阴谋。”
  袁朗刚说了一半,李云龙就忍不住又打断他:“说得好,谁给咱们造的谣言?就是老将。
  他的所谓的正规军,跟鬼子打仗屡战屡败。从三七年到现在,除了一个台儿庄会战打赢了,其他的哪个不是打输了!
  咱们百团大战的胜利,就是抽在他老将脸上的一个巴掌。”
  赵刚点了点头附和道:“是这个道理,很难想象委员长得知我军的胜利,会是什么样的表情?
  为民族的胜利感到高兴?亦或是说担忧、警惕?
  从内心上来讲,我愿意相信是前者。但是理智告诉我,极有可能是后者。”
  当时,国共两种战略导致两种不同局面。
  果党是中华民国的执政党,掌管着整个国家机器,肩负着国家正面战场的抗日重担。
  当时政府坚持片面抗战,主要打阵地战、拼消耗,甚至炸开了花园口的大坝,企图用黄河水阻挡日军的凌厉攻势,对于河南人民雪上加霜,苦不堪言。
  整个抗日战争中,果党军22次会战中,只有徐州会战的台儿庄打得比较好,给敌人以重创,而其余会战全是溃败。
  连连溃败之下的国民政府,将首都从南京迁到了重庆,几乎所有的正规部队都布防在大西南的山区与日军对峙。
  在严峻的形势下,某委员长也看到了敌后游击战的重大作用。
  相比当时的果党,兔党是局部执政,领导着八路军5师、20师、29师和新四军,
  以愚公移山的精神在敌后开辟了9块抗日根据地,进行着独立的游击战争。
  激发了中华民族巨大的国民潜力,形成了真正的铜墙铁壁。
  “八路军游而不击”的谣言,最早炮制者是某委员长。
  关于八路军不积极抗战的说法,既违背历史,又是陈词滥调。
  940年第一次反共高潮被粉碎了,某委员长在重庆召开了全国的参谋长会议。
  他做了精心的安排,在会上亲自点名批评八路军“游而不击”,对友军搞摩擦。
  按照事先安排,一百个参谋长群起而攻之,各战区连续发言两天整。
  到了第三天,八路军的参谋长叶健鹰,仅用两个小时的发言,讲八路军两年作战的战况和成绩。
  拿出电报举例国民党军与日军勾结,杀害八路军和新四军的人员,以及家属等罪证,把他们批得体无完肤。
  当时某委员长非常尴尬,这个胜仗传为叶公舌战群儒的佳话。
  究竟要抗日还是要反共,或者两者兼具。
  某委员长不知道有没有在他的日记当中,记载他的心中想法?
  不过,正经人谁写日记?
  谁能把心里话写日记里?
  写出来的那还叫心里话吗?
  下贱!!!
  “百团大战期间,尤其是第一阶段之后,无论是我根据地,还是果党统治区,无论是我军还是友军,
  对百团大战的战绩都是肯定和赞誉的,的确可以叫作“异口同声”。
  通过百团大战,使全国人民进一步认识到:兔党及其领导下的军队,才真正是抗战的中流低柱。”
  袁朗补充完第二点,李云龙和赵刚没有补充的,这就是事实。
  第三,是充分显示了兔党及其领导下的八路军的强大力量,振奋了民族精神。
  坚定了全国抗战军民的胜利信心,提高了我党我军在全国人民中的威望。
  总结起来就一句话:八路军的胜利使得老百姓们更有信心了,威望也得到了提高。
  第四,则是极大的锻炼了我抗日军民,提高了我军的作战能力,丰富了我军的作战经验。
  百团大战百零五个团,这在我军的历史上,投入的兵力之多,袭击敌人之众,战线之广,持续时间之长都是空前的。
  这为以后的大规模战役行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同时还极大的提高了我军的作战指挥艺术。
  在百团大战期间,各部队充分发挥游击战的特点和优势,采取奇袭,围困,围点打援,声东击西等战术。
  想打就打,想走就走,打的日军心惊胆战,一筹莫展。
  李云龙闻言又来劲了,复盘新二团打过的那些战斗,采用了哪些战术,在老总们的总结当中占了几种。
  “打新井煤矿那次,肯定算奇袭!咱们打了小鬼子一个措手不及,占了不小的便宜。”
  讲一份文件,袁朗被打断了好几次,他也没耐心听李云龙分析,一股脑的就都说了。
  “东团堡算围困,辽县红崖顶的是围点打援,还有一营打了个声东击西,都齐活了!
  在你李大团长的带领下,全团用遍了各种战术,你很牛掰行了吧!”
  讲话被人打断,插话真的很难受。李云龙算是体会到了袁朗刚才的滋味。
  他沉默了片刻,“辽县红崖顶不是咱们团打的,主力还是新一团和独立团。倒是围点打援战术咱们不陌生,以后找机会再来一下。”
  一旁看热闹的赵刚,心说:“果然,还是袁朗能把老李吃得死死的。拿人手短吃人嘴短,古人说的对。”
  袁朗拿起文件,一目十行的扫过后续部分,递给了赵刚:“后面是总结百团大战的问题和教训,要不你来念吧?”
  赵刚伸手接过文件,“行,你歇歇嘴,我来继续念。”
  其实屋里这三人,主要是念给李云龙听的。谁让他大字不识得一箩筐,把文件放在面前他都看不懂。
  领会上级的精神,就得有人给他念一念。
  袁朗念得口干舌燥,端起茶碗猛灌了两口,耐心的听赵刚解说。
  “客观地说,百团大战的胜利是巨大的,但也存在着可研究与借鉴的问题和教训。
  首先,战役的规模过大,持续的时间过长。
  百团大战参战部队达到05个团,从940年月20日至94年月24日,持续半年以上。
  这不仅暴露了我们的力量,引起了日本侵略者对我们力量的重新估计,使敌人集中力量来对付我们。
  而且,也使得某委员长增加了对我们的警惕。
  其次,在战略战术上也实行了错误的作战方法。
  比如,采取了与八路军装备不相适应的攻坚战,既不符合当时以游击战为主的作战方针,也过多地消耗八路军的有生力量和根据地的人力、物力。
  这会对我们以后,坚持华北抗战带来一些不利影响。
  副总指挥说:有时就忘记了在敌后作战的方针,只顾去死嘴敌人的坚固据点,我们因此不得不付出了比较大的代价。
  死啃敌人坚固据点的做法,是违背游击战争作战方针的。
  但是,瑕不掩瑜,无论如何,从百团大战在抗日战争历史上所起的作用来估量,这次大战是不应该被否定的。
  百团大战的伟大功绩,已被永远载入中华民族反侵略战争的史册!”
  “念完了吗?能轮我说两句吗?”李云龙长记性了,学会征求赵刚的意见。
  赵刚示意随他便。
  李云龙想了一下才说:“我觉得上级总结的很对。打县城啃骨头确实是个吃力不讨好的活。
  用了更多的时间,更大的牺牲。消耗了更多的枪弹。取得的效果没有想象中的好。”
  李云龙举例的是榆社县攻坚战,和红崖顶伏击战。
  啃榆社和东团堡两个硬骨头,付出多大代价就不用再强调了。
  战果是消灭了不到六百日伪军,拿下了一座县城和大量的弹药储备。
  李云龙后来跟孔捷,丁伟一块儿喝酒。一听那俩货在红崖顶取得的战果,直接酸了。
  一个日军大队,一个伪军的步兵团,两千四五百号人。
  一场伏击战,几个小时就赢了。比李云龙辛辛苦苦几天取得的战果都好。
  他娘的,简直是出门踩狗屎!
  赵刚说:“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
  我们眼下要跟鬼子打的是一场消耗战,解放多少座县城其实意义不大,只会白白浪费我们的力量。
  相反,我们应该跟注重对敌人的杀伤。日军的人力是有限的,我们今天消灭一些,明天再消灭一些。
  迟早有一天,日军连合格的兵员都拿不出来,那就离他们落败不远了。”
  李云龙的看法是从实际中总结出来的,比较接地气。
  赵刚总结的思想,借鉴了《论持久战》当中的思想,高屋建瓴。
  袁朗笑了一下:“得,我听明白了。咱们以后多打运动战,游击战。把小鬼子西营到野地里,山区里。
  利用优势地形,再给小鬼子来偷袭,把便宜占足了再说。”
  “对喽!”
  李云龙对他的总结很满意,“我再给你提个小小的建议,比较重的武器装备,不方便搬运,咱们以后尽量少要。
  多搞点轻便实用的,冲锋枪,机枪,迫击炮,步兵炮一类的。
  尤其那个冲锋枪,冲锋的时候比机枪好使,张大彪带的那个突击队,起到的开路效果非常突出。”
  呃……明白,明白了。
  袁朗早就明白了。
  武器装备没有最好的,只有最合适的。
爱小说WWW.IXS.CC努力创造无弹窗阅读环境,大家喜欢就按 Ctrl+D 加下收藏吧,有你们的支持,让我们走得更远!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