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小说

第六十一章:电视剧是为了生活,电影才是梦想

小说:从夏洛特烦恼开始的文娱 作者:游方老盗 更新时间:2022-02-21 23:19
爱小说(www.ixs.cc)开通手机站了,手机用户可以登录 m.ixs.cc 进行阅读,效果更好哦!
  “好演员都是这么变态的吗?”
  特高课的残忍比起古代的锦衣卫只多不少,从忠良到平头老百姓,落到他们手上就没好的。
  而袁华为了演戏到处收集这些资料,还看得津津有味,这让赵丽影心里发寒。
  她十六岁出社会,别说表演科班毕业,高中都没读过。
  阴差阳错进入演员行业,拍戏的时候也没人教她,一直都是自己摸索。
  她自认付出的辛苦和努力一点不比别人少,但就是不得其法,离入门始终有一定距离。
  袁华的出现让她对刷新了对演员这个行业的认知。
  十几分钟后,袁华吃完东西回来。
  “整理怎么样?”
  “时间太短,没摘抄多少,只是记了几个重点。”
  一捋秀发撇到耳后,赵丽影有点不好意思,因为好奇,她其实把大部分时间浪费在看袁华的笔记上了。
  “没事,剩下的我自己来吧。”袁华一点不在意,“家里的卫生麻烦你帮我打扫一下。”
  “嗯,好的。”
  应了一声,赵丽影卷起袖子开始擦桌子拖地。
  表演她未必行,但做家务完全没难度,农村出来的女孩,很少有懒的。
  打扫完客厅卧室,赵丽影拿着抹布来到书房,见袁华还在忙,她小心翼翼把书架擦一边。
  整理的书的时候趁着袁华不注意,偷偷翻了翻。
  她想知道专业演员都看什么书。
  “建议你看第三格那几本。”不知道什么时候袁华抬头,望着她手上的演员自我修养笑吟吟道:“这本书枯燥乏味,表演系的学生都不读的。”
  脸上一热,赵丽影把书塞回去:“我,我就是随便看看,好奇。”
  演员的自我修养,这书名气太大了。
  自从当年星爷的喜剧之王上映后,都快卖断货。
  “想看就看吧,看我记得给我还回来就行,第三格的书是北电表演系的教材,我托人买了一整套,对表演帮助还是挺大的。”
  在北电,他认识的可不只是黄垒,当年班上同学有几个已经在里面教书了。
  以他现在的人气和咖位,向老同学要几套书,这点面子还是有的。
  犹豫片刻,赵丽影道:“那我就看看,一定不会给你弄坏。”
  每一本拿起来看几分钟,很快赵丽影就把第三格的书翻了个七七八八。
  她发现袁华的书挺全,表演系的教材从大一到大三都有,思考再三,她挑了两本大一的。
  “华哥,我拿了这两本,下周还你。”
  只要不是出差,她时间还是挺充裕的,每天送完饭,回家有的是时间,一周看两本绰绰有余。
  “拿去吧,不懂的可以问我。”
  次日,赵丽影给袁华送早餐,知道他要锻炼身体,所以早起了两个小时来小区。
  “华哥,哪个,人物小传是什么意思?”
  把餐盒放回楼上,赵丽影下来和袁华一起跑步,支支吾吾的才问出这么句话。
  昨天回去看了挺久的书,里面有提到人物小传,回想起袁华写笔记做资料习惯,她似懂非懂。
  “演员拿到的剧本是不会详细记载角色的一生,只有故事发展线。为了让角色更丰满,所以要写小传。”
  “看过小李飞刀吗?”
  “看过。”赵丽影重重点头。
  焦叔的李寻欢帅爆了,当年谁不爱啊。
  “小李飞刀中的人物很多都是没有过去人生经历的,作者没写,电视剧也没拍,如果演员要想要吃透角色,给角色补一个人生经历是很有必要的。”
  “比如李寻欢,一门七进士,父子三探花,你可以根据剧本把李寻欢的父母兄弟补充进来,家庭关系如何……这就是人物小传。”
  “我懂了。”
  袁华说得很详细,足足十几分钟,赵丽影听完频频点头,要不是手上没笔,她都想记下来。
  几天后,赵丽影还书,又重新接了两本。
  “华哥,你怎么还有上戏的教材?”
  这天,赵丽影坐在客厅翻看着书,好奇的问了一嘴。
  吃着东西袁华随口说道:“每个表演学院都有他的风格,取众家之长嘛,我也是因为要拍电影,所以找上戏的教材看看。”
  “你们北电没教电影方面的知识吗?我不是那个意思,我的意思是那什么,那什么,什么来着?”
  袁华笑道:“我知道你的意思,我说过,每家电影学院都有独特风格,北电出明星,上戏出演员,听说过这句话吧?”
  “胡说八道!”
  赵丽影觉得袁华说得很有道理,这几年北电出来的明星确实扎堆,但拿奖的不多,反倒是上戏那边明星不是很多,但清一色实力派。
  有道理归有道理,袁华也是北电出来的,当着他的面肯定不能点头啊。
  “空穴不来风,其实网友说得不是没有道理。”袁华没理她的假惺惺:“但不是北电艺人不努力,而是北电主教的大多是电视剧方面知识。”
  “上戏那边戏剧舞台丰富,对电影表演帮助很大,两家专攻的不是一个方向。”
  “清华和北大都是好学校,清华理科,北大文科,两家主打专业不同,但不代表清华文科不好,北大理科不行,北电和上戏也是差不多道理。”
  从两家的教材就看得出来,北电这边是偏向电视剧的表演方法的,上戏全称是戏剧学院,平常实操都是往话剧舞台上钻。
  话剧演员出身的在电影界确实要比电视剧演员要占优势。
  “电视剧产量大,每年拿奖的就那么几部,撑死飞天,白玉兰,金鹰奖,想走出国门基本不可能。”
  “电影不同,年年都有人拿着作品去各大国际电影节参赛,无形中,电影获奖几率更高一点、”
  “时间一长,人家就说北电出明星,上戏出演员。”
  袁华还有一点没说,电视剧粗制滥造的太多,从剧本到服装台词选角,都没有电影严谨。
  当然,烂片电影也不少。
  但从大概率来说,电视剧确实不如电影精美。
  袁华合作过的名导好几个了,赵宝钢,高希,姜纹,即便是赵宝钢这种大咖,有时候导戏也是抱着差不多就行的心态。
  台词说错几个字,只要不影响剧情,凑合吧。
  这里表情差点味道,凑合吧。
  本来要的是晴天,结果是阴天,为了工期,凑合吧。
  这里凑合一点,那里凑合一点,积少成多。
  入行时间不短了,反正像姜纹那样一个镜头拍几十遍的电视剧导演袁华一个都没见到,别说见到,听都没听过。
  难怪有人说拍电视剧是为了生活,拍电影才是梦想。
爱小说WWW.IXS.CC努力创造无弹窗阅读环境,大家喜欢就按 Ctrl+D 加下收藏吧,有你们的支持,让我们走得更远!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