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小说

869高拱反贪

小说:隆万盛世 作者:平行空间来客 更新时间:2023-11-18 06:44
爱小说(www.ixs.cc)开通手机站了,手机用户可以登录 m.ixs.cc 进行阅读,效果更好哦!
  从李春芳口中,魏广德知道了高拱经常在隆庆皇帝面前恶语中伤其他阁臣,他就明白高拱的打算了。
  虽然李春芳只说了高拱告他们的刁状,但是想来应该也没少说他的,只是为了保持一副世外高人置身事外的表象,没有如实告诉自己。
  李春芳也不老实,巴不得陈以勤和他们一伙人在内阁和高拱斗个你死我活,这样高拱就没精力觊觎他首辅的位置。
  魏广德会落入李春芳的算计吗?
  当然不能。
  不过,既然知道高拱在皇帝面前说他们的坏话,自然也不能假装无事发生般,就这么过去了。
  而且,最为关键的还是,李春芳是怎么知道这些消息的?
  魏广德在宫里有陈矩和冯保这一明一暗两条线,都没有给他透露过这些消息。
  是他们被屏蔽了,还是有其他原因?
  但是不管怎么说,魏广德都打算把消息传到陈矩和冯保耳中,李春芳不声不响在宫里埋下了钉子,得查清楚到底是谁在暗中和他联系。
  这个事儿,魏广德没有去和陈以勤、殷士谵说起,他们要是知道肯定早就通知自己了。
  若无其事处理了一天的政务,一直熬到散衙,魏广德才出了皇城,在上轿的时候对身边的长随低声吩咐道:“去联系宫里的陈公公,有时间请他到我府上一叙。”
  “是,老爷。”
  那长随得了吩咐,在服侍魏广德上轿离开后并没有随着队伍走远,没几步就脱离了队伍,向着皇城东华门方向去了。
  虽然魏广德和陈矩、冯保平时都在宫里,但是魏广德活动的地方只是在内阁左近,无召他也不可能跑到宫殿那边去。
  而陈矩则是在乾清宫和司礼监走动,冯保则是大部分时间都跟在太子身旁,每天只有一个时辰处理本监事务,有大事自然有小太监及时告知处理。
  所以,别看三人距离都不算远,但是平日里根本就碰不到一块去。
  冯保就不说了,当年嘉靖皇帝时期,他就已经是司礼监秉笔太监之一,地位不低,而现在陈矩在宫里的地位也比较稳固。
  地位虽然不高,但是因为一些原因,也没人愿意针对他,所以手下也收了一些干儿子。
  其实在宫里,稍微有点身份地位的太监,都会安排一个干儿子在东华门那边值守,就是用来联络外廷的。
  外面有消息要送进去,就会是去东华门找人,而绝对不会跑到承天门来。
  而西华门那边,虽然也可以联络外面,但是因为正对着西苑大门,周围也都是内廷衙门,所以外人并不好往那里跑。
  也是因此,东华门这边值守的太监,几乎身后都有宫里大太监的依仗,否则早就被夺了位置。
  能够被安排到此的人,往往也都是身后之人比较信任的干儿子。
  魏广德回到府邸后,直接对迎接上来的张吉吩咐道:“叫厨房整治一桌酒菜,晚点陈公公可能会来。”
  “是,老爷。”
  张吉得了吩咐,在把魏广德送进后院后,转身就去了厨房安排酒菜。
  其实平日里,魏广德晚饭也是比较丰盛的,只不过可能会有客人,自然要上点更好的。
  换上便服,魏广德就去了书房看书,顺便吃点小点心垫垫肚子。
  陈矩知道消息到过来,一般都要等到一更天,所以至少还有一个时辰,而平常这个时候他已经在家里用饭了。
  果然,一更天不多久,外面就有了动静。
  这个时间到底是后世几点,魏广德也不好确定,估摸着大概是晚上八点左右吧。
  一处花厅此时已经摆上丰盛酒菜,魏广德把陈矩迎到这里,两人落座。
  “今儿是弄到什么好酒,还派人把我找来。”
  陈矩坐下,看着旁边的酒壶,乐呵呵的问道。
  “刚送来的山东秋露白,陈大哥尝尝味道。”
  魏广德笑着答道,伸手提起酒壶给先给陈矩面前的就被满上,这才又倒满自己面前的酒杯。
  秋露白是明代山东所产的一种烈性白酒,因在秋季用高粱烧制,所以称之为秋露白。
  别觉得是高粱酒档次就低,实际上秋露白也是明代宫廷酒之一。
  明朝皇帝平常喝的酒,其实主要就是荷花蕊、寒潭香、秋露白、竹叶青、金茎露、太禧白这几种。
  当然,皇帝喝的肯定是精心酿制而成的美酒,可魏广德府上所进之物,照理说味道只会更加醇正。
  概因为最好的酒产量极少,可不敢把皇帝的嘴巴养刁了。
  “玉露凝云在半空,银槽虚自泣秋红。薛家新样莲花色,好把清尊傍碧筒。”
  陈矩嘴里念了句,伸手就把酒杯端起,然后仰脖一饮而尽。
  “嘶”
  酒水下肚,陈矩不由得倒抽一口凉气。
  “呵呵,陈大哥喝的太急了,这酒可是烈的很,快吃菜吃菜。”
  魏广德见此急忙笑道。
  “比我在宫里喝的还烈三分。”
  陈矩夹一筷子菜送入嘴里,吃下后才笑道。
  “最烈的酒可不敢给陛下喝,易醉。”
  魏广德只是笑道。
  “可我们啊,还就爱喝烈酒,呵呵.”
  陈矩只是笑笑。
  说起来也怪,现在宫里这些个大太监,许多都喜欢和烈酒,品级越高口味越重,酒是越烈越好。
  “我这儿还有两坛,大哥直接带回去就是了。”
  魏广德笑道,说话间又给陈矩满上一杯。
  “对了,都是自家人,我也不绕弯子,你今儿找我什么事儿?”
  陈矩这次没伸手拿酒杯,而是看着他问道。
  “听说.”
  魏广德就把从李春芳那里听来的消息,详细告诉了陈矩,说话间也盯着陈矩的表情,见他听闻后也是面露诧异之色。
  要知道,到了这个位置上,言行都是很注意的,一般都不会在皇帝面前表达对某些人的态度,哪怕十分不满某人,也不会说出太不中听的话,就是担心被听话人认为自己心胸狭隘,不容人。
  陈矩听到魏广德所言,要是换个人,一准认为是在胡言乱语。
  可他们两人熟悉的很,自然知道魏广德不是信口雌黄的人。
  等魏广德说完后,陈矩才开口道:“我在御前的时间毕竟有限,大家都是轮流在御前听差,所以高新郑是否真说了这些话,我也不知道。
  但是按说,要是真说了,我也会从旁人口中得知才是。”
  “会不会是屏退左右后说的?宫里”
  魏广德迟疑着开口说道。
  这些话不先说不行,他知道陈矩好烈酒,要是说晚了,一会儿就醉了,还说个屁。
  “屏退左右,呵呵.”
  陈矩只是笑笑,随即说道:“此事我记下了,回去打听打听,不过你说首辅大人应该在乾清宫里也有人,这个其实伱早就该想到的。
  当初严嵩回乡那会儿,宫里就清理了不少人。
  至于是谁搭上首辅大人这条线,我也不知道,不过估摸着不是腾祥就是孟冲。”
  说道这里时,陈矩仿佛刚想起似的,又继续说道:“对了,有个消息你可能还不知道的,我也是这两日才听到的风声。”
  “什么事儿?”
  魏广德惊讶问道。
  “腾祥的身子怕是不成了,快七十的人,最近好像一直在吃药。
  前日我看到他伺候陛下,手脚都抖的厉害,才差人盯着发现的。”
  陈矩低声说道。
  “哦”
  魏广德心中微惊,他在外廷可没听到风声,想来腾祥把消息封锁的极严,也是怕最后时刻被人算计了去。
  不过魏广德对腾祥的家底不感兴趣,反而是对他离开留下的位置上心。
  谁会接替他出任掌印太监。
  现在的腾祥,就好似嘉靖朝时期的黄锦般,在隆庆皇帝面前那是极得宠的,所以在内廷的权势极大。
  李芳伺候隆庆皇帝二十多年,患难与共,都比不得腾祥溜须拍马的功夫,可见他手段也极是高明。
  只能说能从内廷冒出头来的,没一个简单人。
  “那得注意下,谁做掌印。”
  魏广德只是低声道。
  “其实也就那几位,我看好孟冲。”
  陈矩低声道:“听说孟冲和腾祥当初有个攻守同盟,就是腾祥下去就举荐孟冲,这也是当初陈洪急了,要帮着高拱的原因。”
  “冯保呢?”
  魏广德直接开口问道。
  “冯保赌的是太子,不是当今。”
  陈矩低声答道,“他要的是十几二十年后,所以他和腾祥孟冲关系处的都不错,大家各取所需,相互照应。
  那是宫里围攻陈洪时,受益最大的就是他。”
  “冯保是聪明人,知道棋差一着,所以干脆避开。”
  魏广德说道。
  “腾祥如果和首辅大人搭上线,那孟冲八成也是。”
  这时候,陈矩忽然说道。
  “首辅大人还能继续坐稳位置,呵呵,这个我们就不谈了。”
  魏广德笑道,“来,喝酒。”
  “高阁老最近在忙什么?”
  第二天,内阁魏广德值房里,魏广德对芦布问道。
  作为魏广德值房的人,除了处理值房内事务外,还有在内阁打探消息的责任。
  “听说,最近凡事弹劾奏疏,高阁老都让中书那边分发给他处理。”
  芦布想想才答道,“除此外,和其他阁老无异。”
  “他要处理弹劾奏疏?”
  魏广德皱皱眉,旋即明白他这么做的目的。
  高拱在内阁里,一向把整顿吏治挂在嘴边,而且理解还非常之深。
  高拱入阁前夕,在礼部尚书任上,还撰写了,也就是后来外界盛传的。
  此疏高拱对嘉靖后期逐渐形成的弊政亲身观察、深思熟虑而提出来的。
  观此疏就能大致理解他对当时政治环境的分析,时局艰危的根源在于“积习之不善”,对这种“积习”条分缕析,列为“八弊”。
  一曰“坏法”,即曲解法律,任意轻重;
  二曰“黩货”,即卖官鬻爵,贪赃纳贿;
  三曰“刻薄”,即冷酷苛薄,刁难民众;
  四曰“争妒”,即争功嫁祸,彼此排挤;
  五曰“推诿”,即推责委过,功罪不分;
  六曰“党比”,即拉帮结派,党同伐异;
  七曰“苟且”,即因循塞责,苟应故事;
  八曰“浮言”,即议论丛杂,混淆是非。
  不得不说,就算是魏广德这个后世人看了,也会拍手叫好,因为高拱对大明吏治的分析很到位,即便是到了后世也不过时。
  嘉靖中期以来,官场盛行唯名是求、唯利是图的风气,官员为追求名利和官运亨通,贪贿成风。严嵩执政,更使官风大坏,“奔竞成俗,赇赂公行”。
  他们公开卖官,“官无大小,皆有定价”,“凡文武迁擢,不论可否,但衡金之多寡而畀之。”
  各级官员,因贿而得官,因官而得贿,“去百而求千,去千而求万”。
  在高拱眼中,如不彻底破除贪污纳贿、卖官鬻爵的弊政,国将不治,朝政必衰。
  魏广德不反对整顿吏治,虽然他不想沾这个吃力不讨好的差事,但不代表他也放任其滋生。
  对贪官污吏,哪朝哪代其实都深恶痛绝。
  不过,魏广德主要防备的还是高拱借此行排除异己之事,所以就对芦布吩咐道:“一会儿你去中书那边查查,抄录下近期处理了那些人,都是因为什么事儿。”
  身处内阁机要,资料自然也很齐全。
  毕竟不管是科道言官弹劾还是吏部查处,都会上奏,自然内阁都会留下记录。
  快中午的时候,魏广德就已经从芦布那里拿到了一份名单,详细记录近期高拱处理的官员情况。
  魏广德大略看了一遍,倒是看不出有什么明确的指向性,也就是说貌似不是在为打击某些势力而采取的行动。
  吏科都给事中郑大经弹劾惠安县知县萧继美,久窃虚名,近乃使行千金于辇毂之下,请逮治之。
  而最后高拱和隆庆皇帝都批了“可”,想来人现在已经被逮捕入狱了。
  还有直隶巡按御史杨家相弹劾漕运把总指挥同知李天佑等八人贪污不职,及吏部查办刑部山西司郎中孙大霖纳贿银近三千两,赃迹数多,照依贪例,孙大霖革职为民等。
  既然看不出高拱有什么动作,魏广德自然也没法说什么,最起码高拱整肃官场风气是好事儿。
  高拱处理的七八个人里,皆涉及贿金,贪赃必然枉法,枉法为了贪赃。
  以严刑峻法惩治贪贿,清除污俗,魏广德没意见,不过看到高拱回朝这么短的时间处理这么多案子,还是暗自乍舌,反贪力度堪称大明朝仅有。
爱小说WWW.IXS.CC努力创造无弹窗阅读环境,大家喜欢就按 Ctrl+D 加下收藏吧,有你们的支持,让我们走得更远!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