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小说

第44章:涨知识了

小说:我真不是山野大家 作者:去买柚子 更新时间:2022-04-10 23:23
爱小说(www.ixs.cc)开通手机站了,手机用户可以登录 m.ixs.cc 进行阅读,效果更好哦!
  “可以啊,跟我走吧。”
  为尽地主之谊,李子夜领着鞠仲、梦潇、周艺昭、娄雨婷、辛锦程前往他家。
  一路上,村里的邻居们,都好奇万分的跑来围观。不过大家都很有分寸,知道看热闹归看热闹,但不能影响拍摄。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人杰地灵的家村,自然风光无限。翠绿的树林围绕着村落,苍青的山峦在远处横卧。谷场菜园里,村民们时而农作,时而休憩……
  梦潇和周艺昭她们,安静的跟在李子夜身边。家村的景色,清新的空气,让她们感到放松和舒畅。
  甚至有那么一瞬间,她们都忘记了身后有许多摄像跟着。
  综艺节目,特别是户外真人秀。每位艺人一部摄像,远处还有摇杆……
  “前面就是我家了,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位是家妹李子涵。”
  当众人来到李家,李子夜大大方方的为她们介绍。
  妹妹李子涵,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多艺人,这么多摄像出现。所以表情有些些紧张。
  “子涵你好~”
  大妹子周艺昭,看出来妹妹的紧张,于是亲切的走上前。
  “你好…”
  妹妹本来准备了不少,也想象了许多场景。但真当摄像机镜头,对准她时……好家伙,一句都想不起来了。
  只能保持她那朴素的微笑。
  李子夜,悄悄对妹妹眨了眨眼睛,意思在说,“妹啊,你刚才这段,搞不好会被粉丝做成表情包。”
  “标题都已经取好了,叫尴尬而不失礼貌的微笑。”
  李子涵读懂了亲哥的意思,但她就是做不到呀!于是找了个机会,妹妹赶紧逃出镜头,远离节目组为妙。
  家妹的小插曲,也让大家直观的了解到,家村人的质朴风貌。
  “这里就是曲水流觞。”
  当一行人在李子夜的带领下,来到后院。他们见到一条栩栩如生的白色苍龙,印刻在地面。
  神龙的龙首,龙身,龙尾等部位,被雕刻得惟妙惟肖,细节爆炸!它须眉飘逸,眼神犀利,龙首昂扬,气场强大……第一眼望去,会给人一种遇见真龙的错觉。
  “哇,这也太帅了吧?”周艺昭、辛锦程他们,不由自主的发出赞叹。
  虽然他们也有看过视频,但现场近距离围观跟前者,是两种概念。
  “李老师,能跟我们讲讲它的来历吗?”身旁的梦潇小姐姐,想进一步了解。
  李子夜听后,点点头,然后音色淡淡的介绍道,“曲水流觞,是我国古代民间的一种传统习俗,后来发展为文人墨客诗酒唱酬的一种雅事。”
  “一般在夏历的三月,古人们会坐在河渠两旁,于上流放置酒杯,顺流而下……此意为除去灾祸,祈福安康。”
  “曲水流觞的传统历史,最早可追溯到西周初年。据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昔周公卜城洛邑,因流水以泛酒,故逸《诗》云‘羽觞随流波‘。”
  李子夜的这番介绍,令现场的男男女女们,发自内心的感到佩服。饶是他们提前背诵,恐怕都无法做到像李子夜那样,信手拈来。
  果然博学多才的人,无论在哪个年龄段都吃得开。
  “李老师,好厉害…”
  “今天涨知识了诶!”
  “原来我们老祖宗的文化,这么精彩哦!”
  梦潇和周艺昭她们,轻声交流。同时也认真记住今天的所见所闻。
  这时,李子夜打开水源,让清水顺着龙头一路流淌。潺潺的水流声,悦耳动听。顺流而下的清水,在龙身上游走……画面仿佛有着某种魔力,让人看了就再也移不开视线。
  参观完后,李子夜领着众人,前往他们此行的居住地。一座位于田园,溪流,山林间的江南私宅。
  当众人紧赶慢赶的来到田野,只见蓝天白云、青山绿水之下,一座青砖粉墙的古式民宅,出现在众人眼前。
  绚烂的阳光照耀在砖瓦上,折射出淡金色的余辉。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它吹拂在众人脸庞,给人一种懒懒洋洋的舒适感。
  “哇,这是我们今后的住所吗?太棒了吧?”小弟辛锦程,不敢相信的问道。
  “听说这些都是子夜老师,亲自设计的?好厉害的说…”小妹妹娄雨婷,轻声地说道。
  相比于五星级酒店来,她眼前的这座江南民居,看起来更有感觉。而且它还不像国外的那种自然别野,只有美观,没有底蕴。
  眼前的江南民宅,有着属于我们华夏自己的文化和意境,也就是老祖宗们所追求的“天人合一”。
  “天地人中,同气相求,同类相应。顺则为利,逆则为害,天地运而相通,万物总而为一。”
  天地为大宇宙,人为“小宇宙“。人天同构,是“天人合一观”的最浅层次。中层的人天同象,是取象思想的集中体现。而高层的人天同数,则是人与天地气运数理的相应……
  正当梦潇和周艺昭她们,一眨不眨的看着江南民宅时。仅见不远处的节目组工作人员,拿出好几副空白对联。
  意思是要她们给自己题字,然后题完字的对联,会挂在每个人的房间门上。
  好家伙,公开处刑了属于是……
  面对节目组的“不做人”行为,现场的男女艺人们,内心是崩溃的。
  他们别说题词了,就连写个一二三四的毛笔字,都扭扭捏捏像条虫。至于一整副对联嘛,那是更不敢想。
  赵怡,暗中观察众人的反应。她们节目组之所以这样做,也是为了综艺效果和收视率。
  对联也是我们华夏民族的传统文化之一。从五代后蜀起,就一直沿袭至今。它讲究的是对仗工整,平仄协调,一字一音都体现华夏语言的独特魅力。
  “啊……这该怎么办啊?过年我爸贴的那副对联,叫什么来着?”
  “完蛋,想不起来了!”周艺昭,努力回想,可惜无济于事。
  她家门前的这幅小玩意儿,平时看起来并不起眼。但到了关键时刻,比如现在,那真是急出内伤。
爱小说WWW.IXS.CC努力创造无弹窗阅读环境,大家喜欢就按 Ctrl+D 加下收藏吧,有你们的支持,让我们走得更远!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