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小说

第015章 鲁班匠人奖

小说:大明:郑成功之孙,打造日不落 作者:不死奸臣 更新时间:2022-08-26 07:42
爱小说(www.ixs.cc)开通手机站了,手机用户可以登录 m.ixs.cc 进行阅读,效果更好哦!
  “可笑,陈绳武,你怕是睡糊涂了。”
  冯锡范笑了。
  “四公子带着几十个兵士,前往蛮荒的台北,能自保就算烧高香了。
  哪里还有援兵派给你,你真会讲笑话。”
  陈绳武不理冯锡范,对郑经道:“王爷,虽然我不知道四公子的具体情况。
  但这两年,有很多商队前往北鸡笼,据说是与四公子做生意。想来四公子定然聚集了不少钱财。
  同时臣还得到消息,四公子用经商赚来的钱,开设了枪炮作坊,还有造船码头。
  我伯父都抽调了不少工匠过去支援。
  另外去往北鸡笼的商人,不时听到内城堡有士兵训练的声响。
  大炮轰鸣,枪声密集,喊杀声震天。
  从种种迹象推测,四公子拥兵至少两万。
  枪炮战船数量惊人。”
  “哈哈哈哈哈哈。”
  郑聪和冯锡范哄然大笑。
  “陈绳武,大白天的,你在讲梦话吗?”
  “大炮轰鸣,枪神密集,还拥兵两万,战船数量惊人……你问问你自己信吗?
  就北鸡笼那鸟不拉屎的地方,他郑克均能造几条木舟就算不错了。
  还开枪炮作坊,造船码头?你以为枪炮战船是几块木头拼在一起就成的?
  铁矿从哪来?煤炭从哪来?民工从哪来?
  我看北鸡笼所有的人口,加上妇孺老幼,都没有两万吧?
  还拥兵两万,亏你说得出口。”
  陈绳武气愤道:“微臣不善争辩,只是根据所得信息推断而论。”
  “好了。”
  郑经不耐烦地摆摆手。
  “不管克均在北鸡笼发展得如何,绳武,你走一趟。
  看看克均有多少兵马,都带过来。特别是枪炮战船,有多少带多少。
  积聚了钱财,也让他换成枪炮,一并送来。
  如果真有几千兵马枪炮,我就宽恕他两年前的冲撞之罪,允许他回归东宁府,顺便给他主持婚礼。
  他也十六了,和你堂妹的婚事,不能拖了。”
  “是。”
  陈绳武领命而去。
  郑聪看着陈绳武离去的背影,对郑经笑道:“王兄,我看陈绳武这趟是白去了。
  四公子待在那不毛之地,别说枪炮战船,就怕他连自己的婚事都办不起。”
  ……
  新北路安抚司。
  郑克均派了岳飞、张辽、伍子胥等人去台东,与曹操一起整顿兵马,准备北伐。
  自己带着陈梦纬一众文武,到外城工厂视察。
  他必须在北伐前,安顿好后方。
  吕布率领护卫随行护驾。
  涉及核心机密的军工厂都在内城堡,外城也有不少官办作坊。
  但这两年陆陆续续的,有了许多民间作坊。
  除了八番社的番民自发组织,还有大陆流民,南洋商人,西方公司入驻。
  对此郑克均持鼓励态度。
  “郑先生,您的基隆城让我想到了我的家乡曼彻斯特。”
  随行郑克均的,还有一名英国人。
  正是两年前第一批来到基隆港的商人,德雷克船长。
  “十几年前,我的家乡遭受了一场大火,整座城市化为灰烬。
  不过现在,曼彻斯特又重生了。
  就跟先生的基隆港一样。
  不过曼彻斯特并没有基隆繁华,街道、民居也没有基隆的整洁坚固。
  而不可思议的是,曼彻斯特从废墟中站起来用了十几年,基隆只用了两年。
  我很佩服你,郑先生,你是远东的奇迹。”
  德雷克嘴中满是溢美之词。
  郑克均微微一笑:“相信我,曼彻斯特将来会是一座很有名的城市。”
  “感谢郑先生的祝福。”
  一行人进入一家纺织作坊。
  这是一家私人作坊,番民老板一听到郑克均亲自来视察,立刻和妻子一起迎了出来。
  “生意怎么样?赚的钱能养家吗?”
  郑克均一边巡视纺织车间,一边询问老板。
  这家纺织作坊傍河而建,借助河水的动力,以水车带动纺纱车进行纺纱。
  “总督大人,实不相瞒,以前我们夫妻开这家纺织作坊,也就够吃饱饭。
  但自从年前上马了这水动力的纺纱车,一个月出的布增加了七八倍。
  安抚司却只加了我们一成的税。
  现在我们在火烧社老家盖了水泥房子,家里安了水管子,还买了一匹马呢。
  现在夏天都能买冰砖避暑了。
  总督大人,你对我们番社的大恩大德,我们没齿难忘。
  以后我们就是总督大人的子民了,总督大人但有吩咐,我们无不效劳。”
  “陈梦纬,你安排的?”
  郑克均怎么感觉有一种看新闻联播的感觉?
  “哪能啊,妹夫你要视察哪里,又没提前跟我说。”
  陈梦纬一脸委屈。
  郑克均笑笑对老板道:“非我一人之功,你们还得感谢德雷克船长,这水动力纺纱车,是他从英国带来的。”
  德雷克哈哈一笑:“郑先生客气了,在商言商,你可是付了我五千枚银币。”
  水动力纺纱车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纺纱机器。
  它也是几十年后,即将出现的飞梭纺纱机和珍妮纺纱机的原型。
  如果说改良蒸汽机带动了工业革命,那改良纺纱机就是宣布了大机器时代来临。
  郑克均正是知道曼彻斯特是当今世界著名的纺织之都,纺织技术世界领先,这才委托德雷克将技术传过来的。
  德雷克可能觉得5000银币换这项技术,他赚了。
  但郑克均却知道,这些纺纱机具有非凡的意义,5000银币绝对不贵。
  “所以你们得认识到机器的好处,他比人生产得快,还不用休息。
  如果你们想赚更多钱,就得每天想怎么提高机器生产效率。
  我向你们承诺,机器提高生产效率,安抚司绝不会跟着加税。
  不但如此,不管官办还是民办,只要改进了技术,愿意推广,安抚司都会重赏。”
  老板两夫妻顿时眼睛一亮。
  这两年下来,他们也知道总督大人言出必行。
  两年前说要给工匠加工资,那就加工资。
  工匠改良了生产技术,那是真的重赏。
  一年前一名番社铁匠,做了一架水力风车,可以快速给熔炉降温,大大提高了出枪速度。
  安抚司不但给了500银币的重奖,还提升铁匠为高级铁匠,每个月都有补贴。
  现在就算不工作都能活得滋润。
  总督大人还亲自给他颁奖:鲁班匠人奖。
爱小说WWW.IXS.CC努力创造无弹窗阅读环境,大家喜欢就按 Ctrl+D 加下收藏吧,有你们的支持,让我们走得更远!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