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小说

第349章 相机定制

小说:旅行从摄影开始 作者:采茶纪 更新时间:2023-07-09 01:01
爱小说(www.ixs.cc)开通手机站了,手机用户可以登录 m.ixs.cc 进行阅读,效果更好哦!
  他们的装扮和站位都太正式了,陈星最讨厌的就是这种正式。
  如果可以选择,他多半会邀请大家穿随意一点,到咖啡厅喝杯咖啡,或者晚上一起到酒吧喝点小酒啥的,这才是陈星最喜欢的聊天气氛。
  纳丹和陈星走到几人面前,为首那个叫安迪的副总就过来握手。
  陈星虽然不喜欢这种交流方式,但也是一脸笑容,两人都笑得像几年都没见过面的老朋友似的,然后安迪先说:“陈,我们公司里面每天都在猜测你什么时候会来瑞典,今天总算是等到你了。”
  旁边那位负责销售的经理说了一句瑞典话,然后用英文解释道:“这是我们瑞典的一句谚语,意思大概是等待好事的人永远不会等待太久,陈星摄影师,欢迎你到我们哈苏来参观。”
  陈星有点摸不着头脑。
  自己在你们公司这么有名,说的话我怎么有点听不懂呢?
  搞得我像什么大人物似的。
  到了这里,纳丹的工作基本就结束了,但依旧跟在后面等待吩咐,陈星和其他三个哈苏公司的高层同行,礼貌的互相吹嘘。
  不喜欢这种场合归不喜欢,但陈星从来不会在场面上落人面子。
  进了这栋楼的一楼大厅以后,里面的人就多起来了,也不知道这里面用的是空调还是暖气,反正一进来温度就高了起来,巨大圆形前台接待的两个妹子甚至只穿了蓝色的制服衬衣。
  当然,也是穿了裤子的。
  只是表明一下这里面的温度高。
  来往的人也是衬衣居多,看得出来哈苏很喜欢蓝色,公司制服上蓝色占了很大的元素,有些人路过的时候还和几个领导打招呼,然后好奇的看着陈星。
  这种好奇不是不认识。
  大厅左侧有一面墙,这面墙平时会用来宣传公司政策或者福利之类,但这几个月都用来展现x2d拍出的优美作品,基本五张左右就必然有一张陈星的。
  出现照片的同时还会有摄影师的个人介绍。
  所以整个哈苏公司的人基本都认识陈星了,这面墙上的内容不止在工厂这边出现,哥德堡内哈苏大楼里也有这样的一块屏幕。
  大楼里面有一个产品展览馆。
  在这里能看到哈苏从建立到现在的所有产品,一个个的看下去,能看到他们的外观是如何演化的,每一款基本都符合当时摄影师们的审美,但也有固执的地方,那就是为了画面的效果,从而损失了对焦速度。
  陈星只用了一款哈苏的相机,也就是最新的这款x2d。
  这款相机什么都好,但对焦速度比起陈星之前用的那一款索尼a73来说差得有点多。
  最开始还不习惯,但用久了还是能适应,甚至还会喜欢对焦的过程中那种拉风箱的声音,有种机械的魅力。
  “我还以为对焦慢只是x2d的缺点,没想到你们所有的产品都有这个缺点。”
  安迪摇摇头道:“也不能说这个是缺点吧,就像上帝只会给你留一扇门或者一扇窗一样,我们在保证照片质量的同时,有时候就得损失一些东西,对焦速度就是损失的那一扇窗。”
  “对焦速度这一点以后不再是问题。”搞技术的那个高管自信满满,“我们已经掌握了新的最顶尖的技术,会运用在以后的相机型号当中的。”
  可能话说得太满,和真实的情况稍微不符,安迪连忙找补:“他的意思是以后我们慢慢会解决这个问题。”
  “陈,除了对焦速度,你对我们这款相机还有什么其他的意见没有?”
  “没有,我很喜欢他。”陈星一边看着玻璃柜当中其他型号的哈苏相机,头也不回的说。
  不然也不会在拿到手以后就放弃了以前用的索尼,立马转头哈苏了。
  想了想,陈星继续说:“我很喜欢你们显示器,比起其他的显示器来说,哈苏x2d的显示器色彩更丰富一点,能体现到镜头面前鲜活的世界,这一点对我来说是很重要的。”
  说到这个,技术高管笑了一下。
  哈苏为什么贵,并不是因为他的品牌价值,而是各种相机上的零配件都是最顶级的。
  不管是镜头,玻璃,取景器,显示器……
  走到七楼的一个办公室里面,还没等安迪介绍这里是做什么的,陈星就看到一个妹子一脸惊喜,然后不管老板就在陈星身边,拿着一个本子和笔就过来了,脆生生的问道:“陈先生?我能要一个你的签名吗?”
  “我?”
  “对,我特别喜欢你拍的照片,做的视频也非常好看。”
  陈星笑了一下,说了声谢谢。
  签名,合照。
  然后有个人问:“那棵古树现在怎么样了?陈先生。”
  “当地政府已经在保护了,周边一大片区域现在都是保护区,不允许砍伐。”
  “太好了!”
  “这可多亏陈先生了。”
  “那个叫朱丽的女生也非常勇敢……”
  办公室里的人小声讨论。
  安迪轻咳一声,说道:“继续工作!”然后对陈星说,“陈星先生,我们到食堂聊吧,看看你对定制的相机有什么意见,我们会履行合约,按照你的想法来定制属于你的x2d相机。”
  陈星精神一震,你们可算说到正事儿了。
  不紧不慢的下楼。
  作为一个大园区,哈苏的食堂是单独的一个建筑,外观比较特别,走进里面,因为正值饭店的原因,人也很多。
  他们自然不会在一楼吃饭,二楼有专门的为接待客人修建的小房间。
  通过玻璃窗还能看到下面的食堂。
  陈星看了几眼,很不理解的问道:“你们公司人真多啊,为什么我总听人说哈苏的相机和镜头都生产得很慢呢?”
  安迪笑着道:“你看食堂人多,但又不是所有人都是我们项目部的人,哈苏可不止是一个相机生产商啊,还有其他的一些项目,现在大家都在这个园区里面工作而已。”
  “是这样啊。”
  “就是这样,如果你感兴趣,下午我们还能带你去看看其他部门,不过有几个项目是属于军用或者隐秘权限更高的,这种我就不能带你去了,还请你理解一下。”
  “不用不用。”陈星立刻摇头,“我没有那种意思。”
  他就想拿了相机出去继续逛。
  认识朋友,欣赏风景,这些可比在一家公司里面看生产线有意思多了。
  不过,看情况陈星现在是拿不到这个定制相机的。
  现在只是商量设计,离真正拿到相机估计还有一段时间,也不知道自己离开北欧之前能不能拿到。
  到了现在安迪就基本不怎么说话了,一边吃饭一边听着技术高管和陈星聊订制的事情。
  这个穿着工作服的技术高管名字叫法比尼奥,三十多岁了。和众多负责技术的人一样,思维比较少放在社交上,说起话来就没有安迪那么圆滑。比如陈星说想要把他说的最新技术放到自己的这一款定机制上,法比尼奥就说什么都不许。
  安迪插话道:“这件事还是需要再考虑考虑,因为陈星先生你的定制机就算再怎么改变,首先他也是一台x2d,不可能给你改成了x3d或者x4d,这是不可能的,希望你理解。”
  “对对对,希望你理解。”法比尼奥立刻说。
  “嗯。”陈星点了下头,又问,“那外观呢?能用华夏风吗?简单来说就是把我作品当中的那种色彩风格放在相机的外观当中。”
  “我不太理解你的意思,但改变外观是可以做到的。”法比尼奥说。
  他们厂里做磨具最开始都是全手工制作的,有些厉害一点的老员工完全可以重新给陈星专门打造一个新的x2d外观,这一点对于他们来说不算困难,甚至更简单一点直接弄个贴图。
  但法比尼奥不屑这样去做。
  用贴图就太敷衍了,陈星又不是什么靠运气才来到他们公司的摄影师,他的要求哈苏公司不想糊弄。
  这可是一个视频直接让哈苏公司的预售直接拉高两倍的人物,万一陈星觉得不满意发一个视频来抨击,法比尼奥不好说,安迪和另外一个叫帕斯托的销售经理的职业生涯恐怕都会受到影响。
  要不是有这种影响力在前,他们对待陈星也不会像今天这么正式了。
  法比尼奥还给陈星看了几个他们提前做的预案。
  就是把外观用电脑绘制出来。
  其中有两个陈星很喜欢,一个是‘复古趣味’这是按照陈星以前的作品创作出来的,有种上世纪相机的感觉,另外一款叫做雪地苏醒,是以陈星的雪地系列为基础创作的一个外观。
  “外观可以改变,但改变的范围其实不算大,不然损失的是持握的舒适度,性能我们会按照最好的来给你进行优化,但更新换代确实不可能……你想要加些华夏元素,那熊猫怎么样?”
  “熊猫就算了……”
  太多国外和国内的制品有熊猫元素了,而且自己到时候拿着一款相机出去拍照,人家一看黑白分明,知道的说是熊猫,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把真皮磨秃了呢,太俗。
  最终确定在这款复古风格上做一些改动。
  还好陈星的素描功底很好,不然这一步可能要费几天的时间去和法比尼奥解释。
  他只觉得陈星拍的照片好看,但为什么好看,何为华夏风格,他是真的不懂……他只是一个做相机的,不懂用相机的人在想什么很正常。
  下午又在园区里面看了看镜头的生产,算是满足了陈星的一个好奇心。
  临走的时候安迪还送了陈星一套最新的镜头,以及陈星一直没买到的35-75变焦。
  陈星有时候拍人像,有时候拍风景,有时候遇到好的建筑还得拍建筑,几个定焦镜头一直更换简直麻烦死了,没有一款好的变焦镜头真的很不方便。
  但一直都买不到。
  至少在今年来说,哈苏相机的任何东西都不好买。
  可能还是和陈星的视频有关,在x2d的消息爆料之前,陈星刚把这款相机拿到手的时候都挺好买,那时候陈星就直接买了三款定焦用来拍商业摄影,后来有钱了,但产品却订不到了。
  要不就是太贵被人坑,卖镜头的商家还不是官方,陈星信不过。
  要不就是让你预定,预定到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给你发货。
  就说这款变焦吧,陈星都在某东官方商店预定了三个月了,到现在都还没有任何消息。
  来的时候就一个装相机的小包,走的时候这个包变成了哈苏送的一款相机包,里面放了四枚镜头——还不算相机上本身装着的变焦头。
  大丰收啊。
  陈星的心情大好,坐车回市区的时候都还哼着歌。
  纳丹听陈星哼了几首,问道:“陈先生,晚上一起唱歌吗?我觉得你唱歌很好听。”
  “谢谢。”陈星笑着说,好嗓子了解一下。
  业余音乐爱好者天花板啊。
  过了一会儿,陈星反应过来,问道:“哥德堡有ktv吗?”
  “什么是ktv?”纳丹反过来问。
  “就是专门唱歌的地方。”
  “你说的是酒吧?”
  “不是,没什么,你刚才想说什么?”
  陈星听他说唱歌还以为瑞典有ktv呢,这玩意儿在巴黎都没有几家,基本都是韩国人或者华人开的,这几家店开的位置陈星还不太敢去,所以出国这么久了,陈星还没在欧洲k过歌呢……酒吧不算。
  有些热闹一点的酒吧确实有喝醉了干吼唱歌的人,但陈星很少喝醉。
  他去酒吧又不是为了喝酒。
  “我说的唱歌是酒吧里的聚会啊,都是一群喜欢唱歌的音乐爱好者……”纳丹解释到,然后他说,“陈先生,我对你说的ktv很感兴趣,这是专门唱歌的地方?”
  “恩,亚洲比较多,你们欧洲我很少见到。”
  原来是酒吧啊。
  欧洲有很多酒吧,陈星一般去开在大街上,稍微显眼一点,热闹一点的酒吧,这种酒吧去的人都是为了找乐子,和陈星一样的游客也比较多,很容易找到一些能聊得来的人。
  另外一种,开得就比较隐秘了。
  但并不是代表这种酒吧不正规,相反,他们比陈星去的酒吧正规多了,去的人基本都是朋友,或者被朋友带过去的人。
  这种酒吧就像是一个个小圈子的聚会。
  要是有欧洲的朋友愿意带你去这样的酒吧玩,其实也就说明真的把你当兄弟了,愿意把你介绍给他的其他朋友。
爱小说WWW.IXS.CC努力创造无弹窗阅读环境,大家喜欢就按 Ctrl+D 加下收藏吧,有你们的支持,让我们走得更远!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