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小说

第93章不断的脑补

小说:重生九一从娶媳妇开始 作者:再次等候 更新时间:2023-11-18 23:27
爱小说(www.ixs.cc)开通手机站了,手机用户可以登录 m.ixs.cc 进行阅读,效果更好哦!
  李缘所说的这些东西,就是后来各地开发区的常规套路。并且证明了这是切实可行的好方法。
  毕竟没有那么多的北上广深,那些一线城市才有资格挑挑拣拣。轮到内州市这样的四、五线城市,根本就没得挑。还不如老老实实打造一个或者几个主产业群。
  “有了瓶子厂,纸箱包装厂也应该有一家吧?还有扶持几个本地的运输企业。既然有了瓶子厂,那为啥不服务好,就为他们找一家果汁生产企业?像芹芹他们家,水果烂在地上都没人要,正好通过果汁厂去消化。既然有了果汁厂,那么果脯厂呢?水果罐头厂呢?……”
  李素素早已经目瞪口呆,因为这种思路实在是太超前了。关键是,按照计划执行就行。根本不需要眉毛胡子一把抓,能做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缘子,如果你来咱们开发区,那就好咧。”
  “呵呵。”
  “那其他项目也是这么做吗?同样的顺藤摸瓜?”
  “姐!就靠着野山清泉,这几年就够你忙的。说实话,就围绕着这个饮料水产业,这一辈子你都忙不完。像西北的那几个县都有矿,如何围绕那里的矿产打造产业群,你完全可以向领导汇报个思路,机会就让给其他同事吧!”
  “可是……我好像舍不得哩。嘿嘿。”
  “别计较那么多。等几年后,你都要结婚生孩子了。难道你还想做业务?找个清闲点的岗位吧!”
  “那倒也是。”
  “……”
  ……
  说是勘探现场,其实李缘早就知道最合适的地点,无非做戏做全套,装模作样的跑一圈而已。
  不得不说,铜鼓乡这里的风景还是很不错的。就是稍微比霞山乡差一点,少了些野湖怪山。
  但和霞山乡一样,这里也没什么工业,都是穷哈哈的地方。唯一比较优势的就是交通状况。由于这里有个小码头,以前就修建有条战备公路。而且地势比较平坦,能建工厂的地方有很多。更不存在什么动迁问题。乡亲们早就想搬离这鬼地方了。
  不管怎么样,李缘还是先后跑了五处地方,拍完了全部十卷胶卷,并且做了详细的笔记。
  “各位领导,今天先这样吧。等到水质结果出来后,我会尽快的交给港商,让他们决定一个最终方案。”
  见李缘准备离开,张宏光连忙上前拦住:“小李,时间已经不早,我们这里已经安排好了,一起用顿便饭?”
  对吃吃喝喝,李缘没什么兴趣。他就笑着婉拒:“抱歉抱歉,我想早点回家,家里正好有事。等以后有机会吧!”
  “小李,能有啥事?”一旁一位铜鼓乡的乡干部笑着挽留道,“今晚就在这里住下,可以的话,再陪你玩几天。你家里有啥事,我找人帮你解决。”
  说实话,最忐忑不安的就是风陵县这些人,他们生怕夜长梦多。尤其是铜鼓乡,他们突然发现,最大的假想敌居然是霞山乡?李缘姐弟俩还是霞山乡的人?特么的威胁实在太大了。
  现在那些人恨不得来个抢逼围,对李缘来个贴身防守。
  李缘当然不会去管其他人的想法。这香港的钱还没骗……忽悠到手呢,想急也急不起来,还是要适当的控制节奏。
  “抱歉,真的有事。”李缘笑道,“村子附近一直野猪在祸祸,估摸着冬天还有可能狼灾,所以准备进山一趟。”
  (⊙?⊙)(⊙?⊙)(⊙?⊙)……
  其他人面面相窥,这画风突变啊?怎么突然变成了跑山人了呢?
  “那么过几天呢?只要你有空,通知一声,我们过来接你。”张宏光连忙问道。
  “呵呵,过几天我可能去趟省城,需要参加考试。”
  “考试?你还用考试?”
  “怎么不用考试?我还需要继续充实自己呢。呵呵。”
  (⊙?⊙)(⊙?⊙)(⊙?⊙)……
  等到李缘离开,那位乡干部就主动找到张宏光:“张主任,港商应该不算满意吧?你可要帮帮咱们铜鼓乡。”
  接连两个很“荒唐”的理由,而且根本不愿意留下,明显就是拒绝的意思啊?
  张宏光同样有点烦躁:“知道不满意,那就让他满意。还有,这里没有港商,先把那个小李哄到手吧!明白了吗?就算最后不在你们铜鼓乡,起码要拿出诚意、拿出态度!”
  “可是……”
  “别可是了。全县一盘棋,县领导都在看着我们呢。现在我还担心不留在我们风陵县……”
  “明白明白。”
  “还有,其他地方的王八蛋肯定会闻着腥味找过来。一定要把小李藏好。没听到他说过——在哪里投资都一样!”
  “张主任,这你放心。CNMB,为啥会看中卖水呢?这玩意不到处都是。我们铜鼓乡一点儿都不占优势啊!”
  “你总算懂了,就是这个道理。所以这项目看的根本不是什么优惠条件,最重要的就是交情,就是人情世故!”
  “知道知道,保证完成任务!”
  “……”
  ……
  李缘根本不知道,张宏光他们会脑补出那么多的内容。他已经回到了鱼头坳村,正在乐滋滋的围观鱼头湖的集体网鱼。
  当时被李缘一启发,刘宽那些村干部,他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湖泊里的那些野生鱼资源。
  往常这些野生鱼,捞出来也运不出去,运出去也不知道卖给谁,可是现在有了白机厂这个狗大户,那就多少能卖点钱。如此一来,村民能够拿到实惠,村委会同样能截留一部分钱,作为启动资金。
  对于单门独户来说,也许捞鱼卖鱼得不偿失。但依靠集体的力量,还真的不算什么大问题。
  当年开荒山是这样,鹿角坳村修路同样是这样,那都是集体出的劳力。包括这种湖泊里大网网鱼,同样也很有经验。
  在那段很困难的特殊时期,这里也曾经组织过好几次的大网网鱼,作为国家副食品供应的保障之一。就是年代太过久远,李缘已经没什么印象了。
  所以说,承包到户确实好,但不可避免也带来了某些副作用。像这种“集体的力量”,越来越难得一见了!
爱小说WWW.IXS.CC努力创造无弹窗阅读环境,大家喜欢就按 Ctrl+D 加下收藏吧,有你们的支持,让我们走得更远!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