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小说

第731章 赵传薪是要给我面子的

小说:清末的法师 作者:黄文才 更新时间:2023-11-09 23:27
爱小说(www.ixs.cc)开通手机站了,手机用户可以登录 m.ixs.cc 进行阅读,效果更好哦!
  众食客本来只是旁观者,觉得解气。
  因为受到惊吓,反而有种参与感。
  可当赵传薪慷慨激昂一番话,却让他们忽然有种置身事中的当事人感觉。
  他们也算当地百姓,只是另一个群体。
  当即有人喊:“赵先生,我是粮市街福和记牛羊肉的当家,即便我铺子让洋人炮火轰了,也绝无怨言,您尽管放手一搏!”
  “赵掌柜,我是隆聚兴新记五金铺子的掌柜,我等本因开平矿局而兴,虽说起家不易,毁于一旦甚为可惜,可我支持你收回煤矿!”
  “在下的中利粮店也无甚打紧,随便拆!”
  开滦矿片区形成,促使当地人口大量增长,旷工以及家属是这里消费者主要群体。
  有需求就有商机。
  慢慢就有了唐-山县,而在唐-山矿的东侧,最先出现了粮铺。粮商开始在当地购地,建房,开店。商贾云集后,他们的消费观更为激进,于是便有了各大酒楼茶肆。
  同福楼回民馆子,菜根香粤菜,新鸿记饺子馆……
  然后又有了柴草木料市、水产鱼市、鸡鸭市……
  人更多后,相继出现红灯区,时称――花阶柳市。
  一个红灯区不好意思自报家门的老板说:“赵先生,我那铺子做皮肉生意,铺子可以毁,但人不成,我这便回去带姐儿们避难,您随意……”
  赵传薪习惯性装逼,却不料此时的人如此热血。
  三言两语,就让他们沸腾。
  换做后世人,各扫门前雪,无理还得讨三分利。键盘上各种爱国,私下里算盘打的千里之外都能听见噼里啪啦响。
  他笑了笑:“本来,赎回开平矿,赵某想要闭矿和英国人耗下去。见诸位大义,赵某决定这矿不能闭,一鼓作气将英国鬼子赶走!”
  开滦矿区,哪怕只闭其一,对旷工,对在座的工商行业老板损失也太大了些。
  此前赵传薪只是从历史角度,不带感情的考虑,现在又改主意了。
  正此时,窗外闪烁的霓虹和街灯下,一排排英国士兵列队将裕盛轩包围。
  因为来的急,没有带炮。但却是推来了加特林机枪。
  一个英国军官,带着八九个士兵推门而入。
  赵传薪扭了扭脖子,将礼帽推到一旁,将两份协约收起来,转头对叶溶光说:“叶知州,伏低身子。”
  叶溶光顾不得形象,直接蹲在地上。
  德璀琳见状,同样抱头蹲地瑟瑟发抖。
  裕盛轩内重新变得安静。
  别管有多热血,但大伙依旧不愿意立于危墙之下。钱没了可以再挣,命却只有一条。
  却见那英国军官左右逡巡,看了看最后目光锁定赵传薪,瞳孔一缩,用伦敦腔大声说:“赵先生,你好,我是斯普莱尔上尉。”
  赵传薪将防弹马甲套上,穿好西装,手中多了一把十三太保:“何事但说无妨。”
  斯普莱尔从怀里掏出一张纸,却也不敢送过来,只是远远地照着纸说:“赵先生,此为大英帝国驻华特命全权公使朱尔典的电报。”
  赵传薪扛起枪淡淡道:“念。”
  斯普莱尔咳嗽两声:“去岁赵先生于汉口寻衅,列国穿孝打,汉口江滩碑碣密布,以致百姓哭嚎生计受损。我大英帝国不计嫌隙,反予以地亩款项赔偿。而今赵先生复挟我英商,害我英民,意欲何为?若为开平矿故,悉照买卖常规,自有法度定夺。赵先生欲夺开平矿,既无直隶总督批准之有效性,又无我大英法律之认可,是以无理无据。如有异议,何不前赴伦敦高等法院上诉,自有我大英法官公平判决……”
  赵传薪掏了掏耳朵,不可置信的看着斯普莱尔:“麻辣隔壁的,朱尔典说什么?去伦敦高等法院上诉?”
  而旁边的叶溶光,忽然变得激动,顾不得危险,起身嚷道:“赵先生,拳匪变起时,开平质于英,漠河陷于俄,天津卫机器局毁于联军,李中堂至死尤以为恨。如今英人欲重蹈张翼覆辙,万万不可赴英诉讼!”
  在赵传薪看来,李鸿章也不是啥好玩意儿。
  走这事儿也绝不是为李鸿章报仇雪恨,他还不配。
  斯普莱尔说:“赵先生,这是朱尔典先生的意思,我们双方没必要大动干戈。此次前来,我们英国军队已经做好万全准备,即便赵先生号称战神,在外面的加特林机枪枪口下,也断然无法幸免。赵先生还是少造杀戮罪孽,请求上帝赦免,这也是为赵先生自己安全着想。”
  随着赵传薪不断与列强摩擦,各国也在琢磨如何对付赵传薪。
  他们发现了一件事,多半时候,赵传薪战斗的时候面对的都是轻武器。
  所以这次他们特地带来两挺加特林重机枪。
  赵传薪将雪茄烟蒂弹飞:“赦免是上帝的工作,而我赵传薪是专门宣判死刑的。朱尔典那孙子还真敢大言不惭,去伦敦高等法院?如果你侥幸没死,回去告诉他,就算打官司,也要在这片土地上进行,哪怕庭审的人留着丑陋的长辫子。”
  说完,赵传薪的身影忽然消失不见。
  如今,旧神圣坛内的圣光补充速度,已然没有当初那么快了。
  人善于遗忘,大半年过去,有的人还以为赵传薪已死,而其余人也为生活里鸡毛蒜皮的事纠缠住身心,无暇惦记赵传薪此前的英勇事迹。
  所以赵传薪最近很少用闪现。
  他闪现到裕盛轩外的一挺加特林旁边,一刀削掉操作加特林英军脑袋。
  这玩意儿需要四个人同时操作,有开枪的,有扶弹链的,还有摇动枪管手摇曲柄的……
  赵传薪蹬住车轮,一脚将加特林踢翻,手中十三太保压膛开枪。
  砰!
  另一边加特林的操纵者额头中弹。
  英军大哗。
  裕盛轩内众食客听见开枪了,抱头鼠窜。
  尚且还在裕盛轩里的斯普莱尔直接懵了。
  赵传薪将十三太保端在腰畔,边走边开枪,麻溜的压膛。
  连开四枪后,第五枪卡壳了。
  温彻斯特m1866,其实在国外已经被军队淘汰了。首先战场上,如果趴在地上开枪,上膛下压的时候不方便,不容易瞄准。其次这把枪不太稳定容易卡壳,恶劣环境和天气容易出故障。
  赵传薪反手抡着枪托,砸在身旁英军太阳穴,此人兜头倒下。
  赵传薪随手将十三太保收回的瞬间,再次闪现。
  他刚刚所在之处,几发子弹射来。
  赵传薪自来西北后,缺枪少弹,根本不能放开了打。
  所谓富则火力覆盖,穷则精准点射。
  赵传薪先是闪现到另一侧,让慌乱的英军开枪打空,反而误伤了自己的同袍。
  然后左手精灵刻刀,右手苗刀,如同旋风开卷。
  经过之处,所向皆靡。鹘入鸦群般将周边英军绞杀。
  刀光剑影舞翩翩,敌军惊慌不知还。
  侵略如火退从容,刀刀不落空。
  片刻杀到另一挺加特林旁边,精灵刻刀甩过去,加特林四分五裂。
  英军慌忙调转枪口的时候,赵传薪闪现。
  子弹再次落空。
  赵传薪在英军群中,将精灵刻刀抛上天,右手苗刀左手鳞盾,在人群中横冲直撞。
  当斯普莱尔匆忙自裕盛轩出来,就见血肉横飞,赵传薪在英军中如入无人之境,杀的血流成河。
  他震惊的张大了嘴巴。
  他一直都是听说赵传薪号称战神,所向无敌战无不胜。
  但这是第一次见赵传薪动手,其种种手段他都难以想象。
  由于是夜里,半透明的智能陀螺仪几乎等同于隐身,精灵刻刀的刀柄,也就是救赎权杖的杖头,看着也不起眼。
  精灵刻刀本身拉成两米多细线,在夜里更是肉眼不可见。
  所以这给了斯普莱尔一种错觉,就仿佛赵传薪挥舞苗刀的时候,仿佛刀锋在数米外都能将人碎尸万段一般震撼。
  赵传薪顶着鳞盾,将英军杀穿。
  剩下英军已然破胆,哭嚎着四散奔逃。
  不是他们不够勇敢,是赵传薪已经超出了他们能理解的范围。
  赵传薪见没人朝他开枪,就收起了鳞盾,朝僵立当场的斯普莱尔笑了笑:“看来你忘了逃跑。”
  斯普莱尔:“……”
  他是吓得跑不动。
  赵传薪屈膝,狂暴甲发力,猛然弹跳,竟跳过了满地的尸骸和鲜血,跃过八九米远。
  他立地跳远的距离,赶得上后世跳远世界记录了。
  瞬间来到斯普莱尔面前。
  斯普莱尔眼皮狂跳。
  这还是人吗?
  赵传薪跳到了斯普莱尔面前,捏着他军服的衣襟,将苗刀上的血迹擦拭掉还刀入鞘。
  “留你一命在此收尸,赵某向来管杀不管埋。顺便带话给朱尔典,收起他日不落的骄傲,法袍、假发、天平、辩论那一套,在我赵传薪这里不好使!”
  赵传薪不轻不重伸手拍了拍斯普莱尔的脸颊,轻蔑一笑,又回到了裕盛轩。
  他来到威英面前,拖死狗一般拖着他出来,说:“给你一晚上的时间,将账目和各种文件厘清,明日我带人来交接。你可以耍小动作,如果你想跑,老子给你一晚上跑路的时间,你就看看能不能逃得掉就完了!”
  威英看着尸横遍野的场面,弯腰“哇”的吐了出来。
  后面跟出来的德璀琳、叶溶光以及众多食客同样大吐特吐。
  肢体膏草莽,血流成川源。
  还有断了半截没死透的英军,尚在地上挣扎。
  有那种身子骨羸弱些的,见了这种惨烈战争场面,两眼一翻,晕了过去。
  众人终于知道,远东屠夫和战神这等名声,到底是怎么来的。
  妥妥从尸山血海里杀出来的!
  赵传薪又看了一眼叶溶光就想转身离开。
  此时,人群中忽然有人问:“赵先生,你对朝廷批准的怎么看?”
  赵传薪没关注这些事,甚至不知道内容是啥。
  他琢磨了一下:“就清廷批准这个事,我就想问问,滦州境内除了裕盛轩,还有什么好吃的酒楼?”
  那人一个踉跄,好悬摔倒。
  赵传薪见他不回答,失望的摇摇头,扛着面刀转身离开。
  他左蹦一下,右跳一下,躲过地上的“下货”、血液以及残肢断骸。
  看似有些滑稽,但威英却发现他每次跳的距离和高度都远超常人。
  他的影子,被昏黄的路灯拉的忽长忽短,明暗不定。
  片刻,众人就失去了他的身影,隐匿于黑暗当中。
  叶溶光忽然望向了京城的方向,擦擦嘴角的污渍,叹道:“燕雀强扮鸿鹄之志,虫蝇妄称虎狼,龙蛇反而扶危救困,如之奈何?”
  正如有心人评价曾、李、袁、蒋等一蟹不如一蟹。
  电气时代,消息传递变得简单起来。
  慈禧和爱新觉罗奕两人,猜测作乱者为赵传薪,或给他扣屎盆子。
  却不成想当真是赵传薪在滦州兴风作浪搅动风云。
  近几年,列强不止一次致电清廷外务部,抗议赵传薪“滥杀无辜”。
  但每次都不了了之。
  赵传薪炮轰紫禁城,对慈禧来说,唯一的好处就是此后每次赵传薪闹事,她都有推脱的理由――管不了。
  朱尔典才刚收到外务部的回电,还没来得及跳脚,就再次收到山海关前段铁路驻军军官斯普莱尔的消息。
  看完后,朱尔典气的手指头都乱哆嗦。
  “岂有此理!”
  朱尔典在光绪二年时来华,在领事馆当翻译。后来从使馆馆员,到中文书记长、汉城总领事、驻华代理公使、办理公使,一路跃迁至顶峰――驻华特命全权公使。
  朱尔典是个非常骄傲且自信的人。
  他不但是英国驻华特命全权公使,还结交了不少政要人物,其中就有袁大头。
  朱尔典在汉城任总领事之时,老袁出手阔绰,四处交际,二人那时候相识。
  当初老袁驻朝,日本对朝鲜虎视眈眈,想要刺杀老袁。
  老袁收到唐绍仪消息,立即出逃。
  是朱尔典请调了一艘军舰,秘密将老袁送回天津卫。
  袁大头其实欠了朱尔典很大的人情。
  此时,朱尔典思忖再三,决定给袁大头打个电话。
  接通后,朱尔典说明情况:“慰亭,我记的你说过,在汉口赵传薪卖你人情。我需要你从中斡旋,让此人放弃开平矿。至于他所杀的大英士兵,抚恤则由东方国际公司一力承担,我也可以既往不咎……”
  自从袁大头从汉口回来后,就到处吹牛逼说他已经与赵传薪和解,而赵传薪很卖他面子。
  可只有他自己知道是怎么回事,犹豫了一下说:“只我一人,恐无力回天。待我与人商议一番再说不迟。”
  “要尽快,赵传薪给出的期限是明天。”
  袁大头有些不悦。
  老子堂堂直隶总督,你却一副命令的口吻。
  但他却没表现出来,因为对朱尔典他还有别的计较。
  袁大头在宦途上很讲义气,有不少“铁哥们”。
  比如爱新觉罗奕,比如徐世昌,当然朱尔典也算。
  他前段时间与徐世昌通信,听说徐世昌求了赵传薪一件事,而赵传薪虽然没有亲自回话,他的手下李光宗却代为同意了。
  他不认为赵传薪会给他面子,但或许徐世昌的面子更管用。
  所以,他先是给爱新觉罗奕发去电报,询问事情缘由,不能只听朱尔典一面之词。
  待了解情况后,才给徐世昌发电报。
  徐世昌回复他:“外观大势,内审舆情,无论如何开平矿乃北洋囊中之物,恰逢赵炭工愿收拾残局,何不作壁上观?”
  徐世昌的话很委婉,但实际想说的是:兄弟,你糊涂啊。开平矿本来就是北洋的,被英国佬夺走,赵传薪既然想浑水,何不让他去试试抢回来?到时候再和赵传薪商量,北洋或许还能参合一脚。这时候要是帮朱尔典,你就不怕被世人唾骂么?不怕朝廷觉得你吃里扒外吗?
  袁世凯举棋不定。
  其实他也经常干糊涂事。
  在官场上讲哥们义气,的确让他数次东山再起,同样也是他万劫不复的开端,此事后面数年就可见端倪。
  第一件事,便是在1912年,袁大头官府时期,朱尔典对他提出四项无理要求,核心是――不准干涉藏地“内政”,封闭通往雪区的交通。
  或许是出于急需列强支持,肯定也有当初朱尔典仗义出手救他一命的原因,袁大头竟然答应了。
  还有他后来称帝这个愚蠢的举动,和此时的这些“江湖哥们”也不无关系。
  所以他回复:朱尔典曾救我于水火,此时不宜与之决裂。
爱小说WWW.IXS.CC努力创造无弹窗阅读环境,大家喜欢就按 Ctrl+D 加下收藏吧,有你们的支持,让我们走得更远!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