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小说

第155章 迟来的战后

小说: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作者:冷泡茶加冰 更新时间:2023-10-14 02:20
爱小说(www.ixs.cc)开通手机站了,手机用户可以登录 m.ixs.cc 进行阅读,效果更好哦!
  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蜀汉篇第155章迟来的战后“庞军师可是吃了太多的青山楂,怏怏不快?”
  骑在马上,张飞瞧着庞统一脸的生人勿近,很是好奇。
  昨日制得的冰糖葫芦绝大多数最终都进了学子们的肚子里,最终留给几人的就只有青色的山楂果。
  糖衣醇甜,果子极为酸涩,那威力让张飞现在回想起来都牙根发软,因此还以为庞统到现在还介意。
  庞统哼了一声,想起来那群学子们,吃完居然还缠着孔明问他何日有时间再补一堂大课。
  有如此多学子还不知足,居然还与他抢唯一的一个徒弟!庞统愤愤不平的想。
  不过这些话最终埋在心里,摇了摇头:
  “只是在想如何处置韩遂。”
  抛开姜维这些事之外,孔明还与庞统漫谈了雍凉局势,而最终两人给韩遂计较出来了一个生路。
  接下来就要看这位大汉的征西将军要做如何选择了。
  如今已经是八月初,曹贼新粮已收,蠢蠢欲动,而益州也是同样。
  有了余粮,也能腾出手了,雍凉的乱局该怎么着都要理一理了。
  “可是要出祁山了?!”
  一说起这个,张飞兴致就高昂起来:
  “马谡现在还在房陵,可要将其调回来?”
  “既要出祁山,军师怎么不来?”
  “要是在雍凉有了养马场,俺能不能先组建一支骑兵试试?”
  张飞一直如此,对孔明称军师,对他和徐庶都要冠姓。
  对此庞统也没意见,骑在马上听着张飞叽叽喳喳,只是简单回了句:
  “孔明说如今雍凉单手可平,他还没必要过来。”
  至于孔明接下来要干嘛,他没说,但是庞统也猜得出来:
  出精兵,定南中,通身毒……也就是印度。
  如今益州民生向好,该将商道理一理了,也好让南中的蛮王们知晓,益州已经变天了。
  “宜请司马懿随军。”
  面对南中的领兵人选,孔明如此建议。
  刘璋本来就对南中的控制力不强,从刘备入江州起,南中叛乱就偶有冒头。
  不过也是拜南中飞快易主所赐,这些叛乱并没有变成大规模的叛乱。
  但这并不意味着刘备就不惦记了。
  相反,在休息了接近一年后刘备也觉得骨头发痒,主动要求领军定南中。
  只是在面对随军人选上犯了难,孔明则似是早就打好了腹稿一般:
  “宜迁司马懿为参军,随主公出军。”
  “宜令冯习、张南、吴懿为领军别督,李恢、张嶷为随军主簿。”
  南中地形复杂,并不需要太多兵马,所以人选上自然是要精挑细选。
  冯习张南都属于板正之将,不用奇兵,正适合平定南中的打法,而且为人可靠。
  吴懿本有才能,其妹与主公关系暧昧,且吴姓对于刘备颁布的各种政令都是配合的态度,没有任何微词,宜让其领军历练。
  李恢、张嶷之名都得自光幕,且两人目前都是功曹之职,作个参军熟悉局势提出建议也算恰如其分。
  至于司马懿……自是想要称称其斤两了。
  “孔明等着为我庆功便是,南中贼首,三月必平!”
  旭日初升。
  成都东边的万里桥上,刘备信心满满的给孔明做保证。
  若是出汉中去与那马超韩遂搏命,刘备自己心里也没底。
  但若是说去南中钻林子里与土人作战,刘备感觉简直是……光幕那个词儿怎么说来着?
  手拿把掐。
  兵精,粮足,将皆求战,此皆胜道。
  刘备还瞟了眼旁边一脸笑吟吟的司马懿:
  而且还有晋宣帝随军,怎么输?
  孔明拱拱手:
  “那便以三月为期,到时亮定备足酒菜,等主公得胜归来。”
  刘备点点头,抖了抖缰绳,随即大声道。
  “马忠,传我军令,大军开拔!”
  既然是要攻伐南中,集结起来的一万六千兵马便是在成都南门集结。
  刘备是被手下拉来的,说既要远行则定然要来万里桥上走一走。
  如今桥已经走了,大军自然要趁早开拔。
  此时成都城内狐笃在府衙门口等到了李姝,正打算进去一起上课。
  也就在此时,他听到“哒哒哒”马匹奔跑的声音,一个小将策马跑过直道,然后转向向南消失不见。
  狐笃眼神中的羡慕是藏不住的,李姝安慰道:
  “刘皇叔前两日不是说了嘛,狐笃将来可要做汉之栋梁呢。”
  狐笃眼神中多了点笑意,点点头道:
  “嗯!”
  随即想了想道:
  “惟望皇叔能得胜而归。”
  李姝的眼睛笑成了两弯月牙:
  “昨天我爹爹可是去城内的道观给皇叔祈福了呢,回来说有好多人都是一样的想法。”
  狐笃对此也不意外:
  “皇叔仁德。”
  相较于想当皇帝的刘焉,以及享乐技能点满的刘璋。
  刘皇叔让大家家有余粮,这是最直观的体现。
  狐笃的体会还要更深一点。
  毕竟如今街头巷尾讨论的都是荆州的大胜,以及刘皇叔亲征的南中。
  用狐笃大父的话说就是:益州不孤矣。
  读书之人,有志之士无不期望天下扬名,但是:
  刘焉封益州以图帝。
  刘璋失汉中而孤悬。
  益州人已经茫然太久了:天下扬名之道在哪里?
  而如今皇叔入蜀,以狂风暴雨般的节奏让益州皆尊其号令,将益州与汉中荆州重连一体,不再孤悬。
  外败汉贼,内修民政,垂垂老矣的益州就此重新焕发了生机。
  有人欲随这位颇有高祖之风的宗亲以成大事,令自己一名出天下惊。
  也有人借重新打通的去往中原之路,即刻动身,天命归曹当速投效。
  总之,再也不必蹉跎度日。
  与益州人这种略显沉闷的感慨不同,荆州人面对前线的大胜,唯有欢庆。
  其中滋味最难言说者,当属江陵百姓。
  赤壁兵败后,江陵城原本的百姓都已经被曹军强行迁走。
  如今的江陵百姓成分复杂,有的是随雷绪翻越天柱山的江淮百姓,有的是从新野、宛城、襄阳等地提前南逃的荆州旧民。
  他们曾为周公瑾的赤壁之胜欢呼过,也为其英年早逝哀恸过。
  随后的就是茫然疑问,周郎早逝,曹军来袭谁人能挡?
  而此时,江陵城传唱的战绩就是对这个疑问最好的回应:
  关云长水师七日克樊城。
  黄忠阵斩乐进襄阳自破。
  关云长星夜奇袭复宛城。
  徐军师挥扇退十万曹兵。
  张翼德临阵怒骂曹阿瞒。
  除了最后一个真实性有待考究之外,其他的战绩都已经被宛城过来的商贾证实。
  毕竟按宛城人所说,当时张将军在忙着安定城防呢,去追曹操本人的乃是关将军,故而就算临阵怒骂,也应当是关将军怒骂才对。
  但大家伙都没见过关将军骂人,故而都有点难以想象,所以有人猜测是不是因此变成了张将军临阵怒骂。
  毕竟张将军大嗓门和暴脾气人尽皆知。
  而当江陵百姓听到宛城人绘声绘色的说那关将军衔尾追击曹操时,不少都拍着大腿遗憾:
  “怎么没一刀将那曹贼劈死呢?”
  毕竟不管是江淮百姓还是荆州旧民,亲朋当中基本都有丧命于战乱的。
  百姓们在摇头可惜,商贾们则都是松了一口气,江陵城再也不是面对曹贼的第一线,这让他们的生意凭空多了不少保障。
  不是不信任关将军以及江陵的城防,实在是……那句话怎么说的来着?
  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嘛。
  而直到徐庶真的凯旋归来,临时驻守江陵的蒋琬才真真正正松了一口气。
  从关羽徐庶北上之后,蒋琬便换了个办公地点,督掌荆州大小事务顺带防御东面的盟友,堪称是心力憔悴。
  因此在见到徐庶第一时间后,蒋琬便诉苦道:
  “至今方知那诸葛丞相为何早亡矣!”
  徐庶摇头大笑:
  “虽已大胜,但仍需公琰担待一二。”
  抱怨归抱怨,但谈及正事蒋琬也不推诿,闻言皱眉道:
  “荆州北尚不安定?”
  徐庶摇头道:
  “战事了了,关平与黄将军势如破竹,连战连克,荆州已复。”
  “如今关平与黄将军共同驻守堵阳城。”
  “七月中旬再次来犯,为黄将军所阻,一箭射中徐晃头缨,曹军不克而还。”
  蒋琬督掌荆州,因此对情报自然烂熟于心,大概默默估计了一下道:
  “虽已收粮,然转运耗费亦需时日,徐晃所督应该不过一支偏军?”
  “两军。”徐庶确认:
  “如今北方无忧,唯……”
  蒋琬叹了口气道:
  “江东。”
  说着蒋琬拿起桌上的书册,略略翻了一下道:
  “数月前,江夏由鲁子敬坐镇。”
  “月余前,江夏由步骘与吕蒙共掌。”
  “半月前,商贾们顺江而下的的公函便只有吕蒙的印章了。”
  江东与荆州一直有大宗商品往来,江陵出益州之糖锦,收江东之铁矿石炭。
  此等往来皆需郡守签授,从留名来看,鲁肃早已经不在江夏,变成了吕蒙。
  这也是至今蒋琬都心力憔悴的一个原因,实在怕这哥们儿给自己来个白衣渡江。
  徐庶默默点点头,屈指敲着桌子,沉吟了一下道:
  “战时曾有一队密使,从许都来,去往江夏。”
  “在宛城有停留补给,留有记录为关将军所获。”
  蒋琬了然,大概明白为何鲁肃忽然离开江夏了。
  而且从最坏打算来说,十万哥……不,孙权可能真的要成吴王了。
  随即徐庶道出了另一个消息:
  “关平来信,称有商贾密告。”
  “天子或将北巡。”
爱小说WWW.IXS.CC努力创造无弹窗阅读环境,大家喜欢就按 Ctrl+D 加下收藏吧,有你们的支持,让我们走得更远!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