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小说

第212章 唐失朝鲜

小说: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作者:冷泡茶加冰 更新时间:2023-12-13 00:42
爱小说(www.ixs.cc)开通手机站了,手机用户可以登录 m.ixs.cc 进行阅读,效果更好哦!
  【唐朝最大的问题就是在海东干的是纯赔钱买卖。
  从660年开始,前前后后打百济、打高句丽、打百济复国军、打倭国、再打高句丽。
  打完高句丽之后为了夸功,高宗还带着小妈去泰山玩儿了一圈。
  结果显而易见,大唐的财赋崩的很惨烈,这也是高宗封禅后废钱的直接原因,那是真穷啊。
  在封建时代,人口是重要的资产,典型的就如曹老板,在汉中打不过你,我直接把汉中和武威的百姓全都迁走,你打下来也是一块空地,并不能获得好处。
  百济也差不多,刘仁轨平定百济之后,因为双方已经打出了真火,不少百济遗民选择逃亡倭国或高句丽,拒绝接受唐朝统治。
  后来高句丽也类似,大部分百姓被迁入内地,成为华夏一份子,留在辽东的高句丽百姓在后来联合靺鞨诸部成立了渤海国自立,只是名义上臣服于唐。
  朝鲜半岛最后的赢家是新罗。
  受限于财赋问题和频频动作的吐蕃,灭掉高句丽之后唐朝在百济既无驻兵也无唐将,名义上是直属,但实际上已经和羁縻差不多了。
  新罗王一直很鸡贼,比如唐灭高句丽之后搞得三方会谈,新罗王就是指派的臣子参加,好方便随时违约。
  而听到吐蕃进攻唐朝的消息之后,新罗王判断唐朝已经没有精力管辖朝鲜半岛了,所以也果断出兵侵占百济土地。
  薛仁贵兵败大非川的消息传来之后,新罗王更加肆无忌惮,扯皮的使者没断过,侵占的脚步没停过。
  最终直到675年刘仁轨再度挂帅三破新罗,新罗王才再次遣使入唐称臣,但唐朝也因为李治本人风眩症的加重,以及西域吐蕃为首的反唐联盟动作频频,最终权衡之下捏着鼻子承认了唐朝已无力直接管辖朝鲜半岛的事实,默许了新罗对于百济故地的侵占。
  至此唐朝在朝鲜半岛短暂的直属统治也宣告结束,朝鲜半岛重新回到了唐朝的附庸地位。】
  侯君集已经下定决心要表现能力,因此连忙站出来慷慨激昂表明态度:
  “这百济不过是被高句丽撺掇,这新罗才是真正狼子野心之辈!”
  侯君集的说法引得其他人点头赞同。
  百济这类真刀真枪站起来反唐并不会引起他们反感,而且后来一系列的幺蛾子事儿都是因为苏定方纵兵劫掠而起。
  而这纵兵劫掠的原因如果认真算一下还要算到皇帝脑袋上,难算不说,而且本就属于战争的一部分。
  但是这新罗,本就是土人不说,对大唐堪称前倨后恭,跟那倭国一类货色。
  被高句丽和百济围攻时,叫大唐爹爹,等发觉大唐有麻烦了,反过来想要当大唐的爹爹。
  非得再被抽一顿才老实,但因为时机掐的太准确,已经吞掉的又没能让其吐出来。
  故而此时看这个新罗,众将都将其划入了真正意义上的必灭名单。
  而且更别说宰相杜如晦都已经发言了,若要让海东平定,新罗乃是咽喉之地,必要紧紧控在手中!
  更别说陛下军略非常人,极少以数十万大军出动,难谈劳民伤财,后世都夸了,这种轻兵奔袭直取敌酋的灭国手段,非常健康。
  当然还有最重要的,这新罗后来……
  “更勿提这新罗乃是棒子祖先,后来竟以俳优戏作弄陛下,如此掩耳盗铃自欺之辈,合该除其国名,灭其国史!”
  侯君集慷慨激昂。
  李世民想起来那个独眼龙形象的自己,神色微妙。
  侯君集不说他都快忘了那个形象了。
  摇摇头将此暂时甩出脑海,李世民不置可否:
  “海东经略之根本在于坚船。”
  “海师若成,则海东无患,海师不举,则寇患四起。”
  “如今当首开西域,再徐图海东。”
  李世民心里很拎得清,等吐谷浑不是麻烦之后,紧接着就要控制西域才行!
  西域能策应对于北地的控制只是其次,更重要的是这高昌国,收的都是朕的钱!
  这丝绸之路在中亚要被人刮一道钱就算了,这高昌国在大唐门口收钱,还对大唐龇牙咧嘴,不是找抽?
  刘仁轨缓缓点头,感受到了自己肩膀上的担子重了起来。
  苏定方已经沉默了很久,一脸羞愧。
  从被陛下启动后起,又被后世夸赞战神,苏定方也是骄傲过的,更别说徒弟裴行俭还一样出名。
  再联系到去年时他苏定方纵兵踏那颉利可汗的牙帐,一时间就有点自得:
  咱老苏也称得上智勇双绝了吧?
  结果没想到朝鲜半岛整个乱局的开端如此简单:治军不严。
  因此在苏定方看来这件事非常简单,他纵兵劫掠,最终导致大唐没能尽控半岛。
  或许是察觉到了他的想法,李世勣再次拍了拍苏定方的肩膀以示安慰:
  最近两次到处都是你苏定方的名字。
  俺李世勣呢?同为战神,结果净只能在边边角角里看到名字,找谁说理去?
  不过李世勣觉得海师他还真得要再争取一下。
  相较而言,西面的西域遥远,每次一打仗,一来一回差不多就得半年多了。
  这海师目前看起来确实很有前途,只需要一支强悍的舰队,北至辽东南至交趾尽可去得。
  他很喜欢后世所说的那个词儿:海洋霸权。
  不过由此李世勣倒是忽然想起来了他和李靖将军一起搞的那个五雷观。
  既然火药已经有眉目了,是不是得想办法催促将作监研究一下火药?
  从后世看,这东西虽然攻城无匹,但若论造价和方便程度,似乎投石机更胜一筹。
  但若是在海上的话,这火炮就要比投石机强不知多少倍了。
  【白江口之战后朝鲜半岛局势堪称风云变幻,但倭国一直都非常安静,因为真的被打怕了。
  唐灭高句丽之后,双方再次重新建交,而这次倭国痛定思痛:
  我之所以如此不堪一击,一定是学大唐学的太少了!
  至此倭国再次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学习大唐的运动:
  政治制度,宫殿建设,城市布局,书法诗歌,文字创造,全都向唐看齐。
  倭国是想通过取巧快速强大,但中原王朝几乎是一代代趟着马尔萨斯陷阱过来的。
  制度的效用当然不可能靠着硬凹就能学去。】
爱小说WWW.IXS.CC努力创造无弹窗阅读环境,大家喜欢就按 Ctrl+D 加下收藏吧,有你们的支持,让我们走得更远!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