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小说

第三章、年味乡味

小说:山明水秀 作者:深海碧玺 更新时间:2023-09-20 15:48
爱小说(www.ixs.cc)开通手机站了,手机用户可以登录 m.ixs.cc 进行阅读,效果更好哦!
  2月5日,农历腊月二十七。张山水带着爸爸妈妈和妹妹去泸东镇上赶集。
  幸福桥村距离泸东镇大概有6公里,需要到村办公室门口去乘坐面包车。张世华的腿脚不便,就从家里慢慢地走了过去。
  “九爷,你们也去赶集呀。”张山水陪着父亲慢慢走向村办公室,在路上碰到了一家人,也是本家,排行是张山水的爷爷辈,但是年龄却比张世华大不了几岁。
  “呀,山水回来了,什么时候到家的?”九爷本名叫张思华,离张山水家有一公里多,家在玉龙河下游的双龙桥附近。
  “哦,昨天下午才到的,九爷,抽支烟吧。”张山水给九爷敬了一支烟。
  “哈哈,还是咱们山水有出息啊!”九爷高兴的点着了烟,哈哈笑着对张世华说,而张世华与何凤琴听了,脸上都笑容不断。
  一路上不断的有人和张山水一家打招呼,张山水都笑呵呵的应着,不时给男人们敬烟。
  “老张啊,还是你们两口子厉害,培养出了两个大学生。”
  “是啊,咱们村里就看你们家的两个孩子有出息啊!”
  路上不断有人对张世华和何凤琴夫妇笑着招呼,称赞他们培养出了两个大学生,语言中无不充满了羡慕之情。
  “哈哈哈哈,那是孩子们自己有出息,我们当父母的其实没做什么了?”
  “哪里哪里?你们家建军听说在外面当了包工头,挣钱可不少啊!”张世华与何凤琴都谦虚地笑着,不断的与人们招呼着。
  从村办公室到泸东镇,坐面包车一个人要五元钱,大约需要10分钟左右时间。但是如果走路的话呢,可能就要40多分钟。
  以前赶集的时候人们都坐不起车,就只能走路。而张山水和张子晴兄妹俩读中学的时候,便是每天走着路来回的。
  夏天的时候还好,白天时间比较长;而到了冬天,经常是早上出门的时候天还没亮,晚上放学回家天已经黑了。
  泸东镇位于玉龙河的上游,是整个L县东北角最偏远的一个小镇,距离县城较远但是却离重庆的YC区非常近。
  一条国道从泸东镇上穿镇而过,到永川城区只有15公里。因此,泸东镇的人们有时候要进城,反而喜欢选择去永川。
  许多商家进货出货等等,也喜欢到永川城区去,比起到L县县城和到市区都要近一些。
  临近过年了,泸东镇集市上一天比一天热闹,许多外出打工的人都返乡了,因此不大的集市上人群熙熙攘攘摩肩接踵,许多熟人朋友都能够在集市上碰到。
  张山水便在集市上碰到了自己的一些小学、初中同学。他们大多数初中毕业就外出打工了。多年未见,彼此之间也没有太多的话题,只是简单的寒暄,互相问一问近况。
  而初中的一些同学相约在正月初六那天聚会,有人征求张山水的意见,张山水答应了。小学同学大多数都是本村的,每年回家都能够见面,倒是初中同学聚会的时候少一些。
  一家人在集市上逛了两个多小时,置办了一些年货。自己家里杀了猪,有鸡有鸭,但是过年毕竟一年只有一次,所以还需要再买一些东西。张子晴特别喜欢吃爆炒兔,所以买了一只兔子。
  过年那天的习俗还要吃鱼,但是鱼要新鲜的才好,所以一般都是等到过年那天上街买,今天就没有买回去。
  另外买了山药、西兰花、芹菜、小米椒、豆腐干等等。而张子琴还买了两个大红灯笼和20多个小灯笼,昨天镇上来慰问的时候送了春联,所以便没有再买春联了。
  买好东西后,一家人又乘坐面包车回家了。何凤琴忙着去张罗午饭,张世华去灶边烧柴火。
  “哥,我们把春联贴上,把灯笼挂上吧。”张子晴则笑着对张山水说。
  “好,我来贴吧。你给我打下手。”兄妹俩于是忙碌着把两幅春联贴上。
  一幅春联写着“招财进宝勤劳是根本,发家致富科技做靠山”,横批是“勤劳致富”,张山水把它贴到了大门两侧。
  另一幅春联上写着“五味烹调香千里,三鲜蒸炸乐万家”,横批是“佳肴迎宾”,张山水将它贴在了厨房门口。还有两个福字,都倒过来贴在了大门上。
  张子晴买的两个大红灯笼则挂在了阳台上,刚好把两个路灯罩在里面,其他的小灯笼则挂了一些在窗户上,挂了一些在院子里的两棵大树上,顿时整个院子里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氛围。
  两棵大树一左一右位于围墙内的墙角处,左边的是一棵黄桷兰,右边则是一棵枇杷树。每年春夏之交的时候,黄桷兰树上盛开着一丛丛白色的花簇,散发出的清香能飘到幺爸他们家去。而右边的枇杷树,每年都会结出一杈杈金黄色的枇杷,味道非常香甜。
  此时兄妹俩在每棵树上都挂了七八个小红灯笼,远看近看都非常喜庆,春节的气息油然而生。张子晴格格笑着,在院子里到处拍照,又拉着哥哥拍了一些照片,然后去发朋友圈。
  而张山水则站在门口看着自己家墙上贴着的帮扶明白卡,上面写着他们家的基本信息,主要致贫原因是因残,次要致贫原因是因学。
  幸福桥村的帮扶单位是县委统战部,帮扶县领导就是县委常委、统战部长王志云,联系他们的镇领导就是镇长黄华林,而他们家的帮扶责任人是县委统战部干部李明秀。
  帮扶明白卡上还有着那些领导、帮扶人、农技员的电话号码,张山水想了想,将明白卡上几个人的电话号码都记下来保存了。
  无论是县镇的领导,还是帮扶干部,一年来对自己家的帮助很多,对父母的关心也很多,春节到了,应该给他们发个信息,表示一下感谢之情。
  临近过年,天气也渐渐好了起来,虽然早上有些雾气,但是到了中午时分,明媚的阳光却洒满了大地山川,照耀得身上暖洋洋的。
  “下午太阳好,你们出去走走吧。”午饭后,何凤琴对儿子女儿说,他们一年到头,在外工作的工作读书的读书,都没有时间在村里逛逛了。
  “妈,你下午做什么呢?”张子晴一边收拾碗筷一边问道。
  “下午我得把铺笼罩被洗一洗,趁着阳光好晒一晒,过年的时候盖着更香更舒适,这也是我们过年的习俗。”何凤琴挽起袖子,开始拆着床上的被子和床单。
  张子晴刷碗去了,张山水便去帮妈妈的忙。爸妈现在睡的还是家里以前那老式的木床,周围的四根据柱子,还有栏杆,因此还挂了蓝色的麻布罩子。
  张山水还记得,这床麻布罩子已经颇有历史,自己小时候父母就在用了,而今已经洗得发白了,但是母亲却还舍不得换掉。
  “妈,我给你们换一床新的床罩吧,这个床罩都掉色了。”张山水一边拆着床罩一边说。
  “费那个钱干什么?这床罩子又没有破,挂在家里掉色又有什么关系,不用换。山水,虽然说你现在赚钱也不少,但是你妹妹还要读书,你将来还要娶媳妇成家,现在咱们能省一点,将来你们的小日子也可以过得好一点。”母亲摇摇头说,她总是为儿女们着想,从不愿意想想自己。
  既然妈不同意,张山水也知道此事只能作罢,于是帮着妈妈把他们房间和妹妹房间的被子、床单都换了,只有他的房间,被子床单都才用一个晚上,他坚持不用换洗,何凤琴想了想也就算了。
  何凤琴将所有的铺笼被罩装进一个背篓里面,又找了一个大脚盆,拿上一袋洗衣粉,还有肥皂,最后还提了一根三尺多长的木棒,就要往玉龙河边而去。
  “妈,我跟子晴去帮你吧。”张山水连忙说。
  “不用,洗洗缝缝的事情,都是女人的活,让子晴帮我就是了,你去到处转转吧。”何凤琴坚决拒绝,在她看来,儿子可是村里有名的大学生,现在又在成都有体面的工作,怎么能够跟他一起去洗东西呢。
  至于女儿,虽然也是大学生,但是还在读书,又是女儿家,跟她一起去学点东西长点见识,别人是不会说三道四的。
  “那,我帮你们把东西弄到河边去吧。”张山水知道妈妈的脾气,只是无奈地说。
  “妈,这些东西给我吧。”看到哥哥把背篓与大脚盆接过去了,张子晴连忙上来接过了洗衣粉和木棒这些小东西。
  “那好吧。”看到儿女这么懂事,何凤琴笑了,点点头说,手里拿着肥皂盒跟在儿女后面。
  “啌啌啌……”
  刚刚走出家门不远,就听到两里外的玉龙河边传来一阵阵响声,声音沉闷,但是却传得很远,那是有人在河边清洗铺笼被罩,用木棒敲打的声音。
  距离张山水家两里多远,就是玉龙河的下游位置,河上有一座石板桥,名叫双龙桥。据说以前桥的两头各有一只龙雕,不过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时候,已经被人当作四旧破坏了。
  双龙桥两旁,河边上都用石头垒砌过,河水刚好漫到石头边上,露出了一块块光滑的石头,而三四个妇女正在河边上一字排开洗衣服。
  有的正在大脚盆里和着洗衣粉,有的则在敲打着已经用洗衣粉水泡过的被子,还有的在河水中清洗着已经反复敲打过的物品,顿时河面是翻涌起一阵阵白色的泡沫,那是洗衣粉散发出来的。
  “哟,张二嫂子也来啦。”
  “凤琴,你们家也今天洗铺笼被罩呀?”
  “哎呀,山水可是越来越帅的大小伙了,子晴也越发漂亮了。”
  看到何凤琴母子三人过来,几个妇人纷纷招呼了起来,还有的夸奖着张山水兄妹,目光中语气中都有着一些羡慕之意。
  “三伯妈,你的身体还好吧。洪林哥过年回家了吗?”
  “刘表婶,你还是这么年轻呀。今年翠兰什么时候回来呢?听说她都已经有小孩了,我也当舅舅了呀。”
  “李婶,好些年没有尝到过你们家的柚子了。还有吗?回头我来买几个。”
  张山水一边笑着一边招呼着几人,同时放下背篓,用大脚盆在河里剩下了半脚盆水,让妹妹倒了一大把洗衣粉进去,用木棒在水里绞绊着,均匀之后再被背篓里的所有铺笼被罩放进去泡着,并且翻了几下,让洗衣粉水浸透。
  “山水,你洪林哥明天下午才到,他回来了你过来玩吧。你们兄弟也有两三年没见到了。”旁边的三伯妈边敲打着边说,她是本家的伯妈。
  “哎呀,山水,你翠兰妹妹可能要初三才回来。说起来我还想着你们小时候一块儿玩过家家的时候,满身是泥的样子呢,一转眼你们都是大人了。”
  刘表婶跟张山水家有些亲戚关系,是张山水的婆的娘家人,一直在走动着。刘表婶的女儿刘翠兰与张山水差不多大,从小学到初中又是同学,从小上学放学都一起来回,小时候大家还开他们的玩笑说让他们长大了结婚呢。
  “山水,今年的柚子结得不错,我家还有好些呢。你要真喜欢吃,一会儿过去拿几个吧,又不是什么值钱的玩意,说什么买呀卖呀的多生分呀。”
  旁边的李婶也笑着说。她家有几株一二十年的老柚子树,结的柚子味道非常甜,水分十足,张山水非常喜欢。
  “山水,你去溜达溜达吧,这些活让我们女人干就是了。你在这里我们有些私房话都不要说,去吧,别在这儿影响我们摆龙门阵了。”
  等到张山水与几人寒喧之后,何凤琴才笑着赶他走,随后与张子晴一起先清洗着普通衣物,一边等候那些铺笼被罩浸泡开来。
  张山水讪笑两声,沿着双龙桥朝村办公室的方向走去,经过一遍翠绿的竹林,几重连绵的院落,绕过黄梁丘红褐色土壤的山坡,再往前面不远处就是村办公室。
爱小说WWW.IXS.CC努力创造无弹窗阅读环境,大家喜欢就按 Ctrl+D 加下收藏吧,有你们的支持,让我们走得更远!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