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小说

第610章 十八道金牌召项燕!楚王启他卖国求荣啊!

小说:家兄嬴政,谁敢杀我? 作者:黑茶芝士 更新时间:2024-05-07 18:30
爱小说(www.ixs.cc)开通手机站了,手机用户可以登录 m.ixs.cc 进行阅读,效果更好哦!
  “前进!!!”
  “夺城!杀了那鸟权贵!”
  呐喊声陡然响彻阖闾城。
  三千名齐军勇士扛起巨盾,脚步整齐的向前进发。
  而在三千齐军勇士身后,五千名诏安军肩扛扁担、挑着两担黄土,紧紧跟随在盾阵之后前进。
  一面面盾牌如鱼鳞般层叠而起,为秦齐联军挡住了自阖闾城抛射而下的弩矢,也让秦齐联军得以在仅伤三人的微薄战损下抵近阖闾城堑壕。
  诏安军赶忙将扁担里的黄土倾倒而下,而后在齐军勇士的保护下再次后撤。
  若是将视角抬高,秦齐联军就如同一支支蚂蚁般,正在坚定却缓慢的运输砂砾,试图填满阖闾城外的深深凹痕。
  田轸见状咂舌道:“此城,甚坚也!”
  “仅仅凭借城外堑壕,便足以阻挡我军月余时间啊!”
  用土填出一条可供通行的道路并不艰难。
  但在这种规模的攻城战中,仅仅只有一条可供通行的道路绝对是取死之道。
  嬴成蟜如果想要直面城墙,至少也要将所有战略路线上的堑壕全部填满,并将主战场周边的堑壕全部填满!
  即便秦齐联军拥兵二十万,想要完成这项大工程又需要多长时间?
  嬴成蟜看向阖闾城的目光颇为冷冽:“莫说月余时间,便是数月时间,我军也等的起。”
  “我军的目的本就不是攻破阖闾城,而是给予楚国君臣以愈发严峻的战略威胁,不断收紧勒在楚国君臣脖颈之上的绳索。”
  “以此逼迫楚上柱国不得不撤军回援。”
  “只要楚上柱国所部撤回淮河以南,便是我军的胜利!”
  田轸恍然,拍了拍自己的额头:“倒是末将本末倒置了。”
  “有左相方才的离间之言,阖闾城内现在必定已是一片混乱。”
  “再加上我军不断填平堑壕,不断威胁阖闾城城墙,我军定能竟功!”
  田轸看向嬴成蟜的双眼近乎冒着小星星,拱手一礼:“左相,大才!”
  面对田轸的夸赞,嬴成蟜却笑不出来。
  此战何时能胜,完全要看项燕什么时候扛不住楚王启的压力,选择退军。
  但嬴成蟜不喜欢这种战局掌握在敌军手中的感受。
  很不喜欢!
  沉吟半晌后,嬴成蟜突然看向苏角:“苏角,可还记得昔年本事否?”
  苏角心中一动,策马上前:“主帅但有所需,末将必定竟功!”
  ——
  七日后。
  下邳城。
  手握一卷新鲜的王令,项燕没有将其拆开,只是眸光阴沉的看着王令上的封泥。
  事实上,无须拆开这卷王令,项燕并楚军中的所有将领都知道这卷王令里写了什么。
  斗战、景礼、昭愿等将领纷纷开口劝说:“上柱国,不能再等了,择机突围吧!”
  “是啊,我军继续于此坚守,确实可能会获得一场大胜,但这场大胜的代价却是国都沦陷啊!”
  “而今秦长安君已经率军二十万强攻阖闾城,万一阖闾城沦陷,我军便是大胜,也是大败!”
  “上柱国,撤军吧!”
  几乎所有将领都在劝说项燕突围撤军。
  因为每一名将领都收到了族中传讯,也很清楚阖闾城在面对着怎样的危局。
  万一阖闾城沦陷、吴越地失守,即便他们真的在下邳城获得了胜利,又能如何?
  更重要的是,他们真的能在下邳城获得胜利吗!
  屈桓在项燕面前焦躁的来回踱步,而后忍不住发问:“上柱国,您究竟意欲何为?”
  “大王已经连发十八道王令,道道都是催促我军回援阖闾城!”
  “上柱国为何时至今日仍不动身?”
  “难道上柱国果真要坐视我大楚亡国乎!”
  确实有些骄悍之将会喊着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而后不听王令、恣意妄为。
  但面对十八道退军命令还无动于衷的,古往今来也只有项燕一人!
  就连嬴成蟜见了都得直呼内行,魏缭看了都会突然发现嬴成蟜其实还是挺听话的。
  屈桓不能理解,为什么项燕会如此决绝的不遵王令!
  面对众将质问,项燕抬眸发问:“吴越地,是楚地吗?”
  面对项燕这突然岔出十万八千里的问题,屈桓微微皱眉:“上柱国此言何意?”
  “虽然吴越地原属吴国、越国,但今日,吴越地却是我大楚的根本。”
  “如何能不算楚地?”
  项燕沉声道:“我大楚原本地处天下西南,雄踞丹阳周边的楚地。”
  “那丹阳才是我大楚最该争取的祖地!”
  “只是我大楚现下困顿,方才被困于地处东南的吴越地。”
  “然,既然诸位袍泽会以为吴越地是我大楚根本、意欲死守,又为何不能认为鲁地是我大楚根本?”
  屈桓心中升腾起一个可怕的念头,不敢置信的发问:“上柱国的意思是说……”
  项燕加重声音道:“既然秦齐联军意欲夺吴越地,那我大楚就与秦齐二国换换家!”
  “鲁地地势平坦、良田众多、开垦已久,乡里之间更是多青壮,实乃膏腴之地。”
  “若能以吴越地换鲁地,则我大楚即便疆域不增,国力却也可暴涨!”
  “于我大楚而言,有利无害!”
  面对项燕的话语,众将无言以对,心中甚至升腾起了几分冲动。
  吴越地是什么好地方吗?
  在魏晋以后,吴越地确实是非常优秀的地盘。
  但在战国末期,吴越地却只是荒凉而贫瘠的边陲之地而已!
  反观鲁地?
  商朝时期,奄国便于此繁衍生息、开垦土地。
  周武王灭奄国后,周公旦之子伯禽于此建立鲁国,精心耕作。
  时至今日,鲁地早已经过了千余年的整治,乃是上佳的膏腴之地。
  若是用吴越地换鲁地,楚国绝对不亏!
  屈桓无法反驳项燕,心中的认知却依旧驱动屈桓摇头:“我大楚终究于吴越地深耕许久。”
  “如何能轻舍之?”
  项燕驳斥道:“我大楚于吴越地深耕许久,秦国于秦地耕耘更久。”
  “然,去岁秦国危难之际,秦王却果断命令都城子民迁向西南,并做好了游往楚地的准备。”
  “秦王都能不吝秦地以求胜,我大楚为何不能舍吴越地而壮大?!”
  项燕原本也和屈桓一样,始终将楚国现有的疆域视作根本,不敢轻动。
  但去年嬴政决绝的操作却惊醒了项燕。
  老家若是有可能守不住了,除却死守之外还有一种破局之策。
  换家!
  换个更好的家!
  顿了顿,项燕的声音转而温和:“不过本将虽然做出了对换疆域的心理准备,但这却只是最坏的结果。”
  “阖闾城,极坚也!”
  “大王麾下更有五万兵马戍守阖闾城,便是五十万大军也需要一段时间方才能攻的下。”
  “今秦长安君领兵二十万攻阖闾城,本将以为至少也需要半年时间才能破城。”
  “而这半年时间足够我军拖垮齐军的士气、坐视齐军乱象丛生,从而一击破敌!”
  “待我军攻破秦上将军翦所部后,自可挥师南下,再歼秦长安君所部,夺回吴越地!”
  项燕长身而起,火热的目光看向每一名将领:“经此一战,我大楚便可摆脱疲敝之困!”
  “而在座诸位不止能成为我大楚的功臣,更能得享大片膏腴食邑!”
  不少将领彻底心动了!
  只要能换家成功,楚国就是赚的。
  如果在夺下鲁地之后还能保住吴越地,那楚国绝对大赚特赚!
  屈桓却是豁然扭头,怒视项燕:“上柱国此举,乃是以大王做饵!”
  “上柱国拒不回援、坐视秦长安君率大军南下,是不是早就有了以大王和阖闾城消耗、牵扯秦军的想法?”
  “此可是人臣之道乎?”
  楚国确实经常换楚王。
  楚国权贵对楚王也确实没什么尊重。
  但楚国的君臣游戏自有规则在。
  项燕此举,太坏规矩了!
  项燕坦然道:“大王惯爱垂钓,想来大王也能明白本将心意。”
  “若此战能胜,则大王也能开疆扩土、竟不世之功,无愧先祖!”
  屈桓上前一步,沉声迫问:“上柱国可曾想过,秦长安君绝非寻常将领。”
  “阖闾城或许能挡得住其他将领半年之久,但在秦长安君的兵锋之下却或许只需数月便会告破!”
  “若是阖闾城破、大王战死,又该如何!”
  项燕平静的说:“那便是祝融不佑大王。”
  “我等自当共推有为之士为王!”
  屈桓身形摇晃着后退一步。
  通了!
  都通了!
  难怪项燕毫不在意违抗王令的代价,更不在意此战结束之后会面临怎样的惩处。
  原来是因为项燕早就做好了再换个楚王的打算!
  衙署内,一名名将领的目光不由得看向熊留。
  如果说他们还能推举谁为楚王的话,那熊留便是他们的第一、也是唯一选择!
  迎着一双双各色的目光,熊留起身,拱手一礼,正声开口:“今王不止曾为秦国相邦,更是在登基之前没有踏入过我大楚一步!”
  “今王登基之后便迫不及待的发起对齐战争,令得我大楚沦入如此困局,若非上柱国并诸位将军悍勇,我大楚恐已亡国!”
  “今王果真心向我大楚吗?”
  “本君已年迈,本无意于大位。”
  “然,本君却不能坐视身在大楚心在秦之贼子为我大楚的王!”
  “若祝融果真不佑今王,则本君支持上柱国,再推新王!”
  熊留说了一番冠冕堂皇的废话。
  旁人不知道此战为何会发展如斯,在场所有将领却都一清二楚。
  但熊留的这番废话却为他占据了大义名分。
  不是熊留有心篡位,实在是他楚王启卖国求荣啊!
爱小说WWW.IXS.CC努力创造无弹窗阅读环境,大家喜欢就按 Ctrl+D 加下收藏吧,有你们的支持,让我们走得更远!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