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小说

第42章:许敬宗此人,陛下可用也

小说:贞观公务员 作者:余秦唐 更新时间:2024-08-14 11:13
爱小说(www.ixs.cc)开通手机站了,手机用户可以登录 m.ixs.cc 进行阅读,效果更好哦!
  《治商三十六则》
  这是李世民在陈平安那信息大爆炸的灌输之下,用了一个下午和晚上的时间,还有高士廉、长孙无忌、杜如晦、房玄龄等人的商讨,才定下来的国策。
  李世民确实有着很高的政治手段,也有着很高的政治远见,履历可以算得上是传奇。
  可说到底,一个人的思维还是有限的。
  这治商三十六则就是用来规范大唐的胡商、唐商,也就是进出口贸易往来的规则。
  明令禁止的盐、铁,不得私自贩卖,一旦发现,重则斩首抄家,以及连坐。
  其次,就是高炉炼铁、炼焦、曲辕犁、马蹄铁等手艺。
  曲辕犁的构造并不难,马蹄铁的构造也同样如此,就是一个铁片罢了。
  早晚会被突厥知晓,也会被他们学了去。
  但是铁片是铁片,大唐的铁,早已经不再是以前的那种质量比较差的铁。
  突厥就算是学会了给战马穿鞋,但是马蹄铁的质量不好,穿上的鞋反倒是可能会损害马蹄,影响战斗力。
  严格把控出口,一旦北地边关各处关口出现了大量走私,镇守那个关口的武将都要跟着受罚,重则斩首抄家,还有连坐。
  给了当头一棒,那自然也要有甜枣一颗。
  有禁止,也有鼓励。
  那就是各地驿站,可以作为商贾之用,不过,战事来临,就要一切以战事为主,平常的时候,可以用。
  第二点,就是鼓励茶叶、布匹、丝绸、水果等,吃的、喝的、玩儿的贩卖出去。
  卖出去的越多,还能减免一部分赋税。
  还有就是修路搭桥了,鼓励富商们联合起来,出资修路,朝廷会给与他们几个月的赋税减免,同时,朝廷会自己出力。
  想要富,先修路。
  陈平安描述的千年之后的道路网,真的深深地刻印在李世民的脑海中,也深深地记住了这句话。
  等到李世民简短解释完治商三十六则,便让郭安宣布了旨意。
  这上面,描写这治商三十六则的详细内容。
  等到郭安宣读完毕之后,大殿上,一片安静。
  不过一会儿。
  在长孙无忌的带头高呼:陛下圣明,陛下万岁。
  其他文武百官纷纷跟进。
  这治商三十六则,完全就是放开了行商,也算是放开了某一些政策约束。
  就算是魏徵这样的谏臣也是举手表示赞成,不可能还站出来,说什么商人重利、不得鼓励行商之类的话。
  毕竟,门阀世家手中,文武百官们的手中,都有着一些自己养起来的商号。
  若是反对这個三十六则,那就是逼迫他们继续走私。
  堵不如疏。
  李世民的这个《治商三十六则》真的是有一些东西的。
  大家自然是鼓掌叫好。
  再之后,就是一些官员建言献策,其实也就是对这几天,地方上发生的一些事情,出现的一些问题作出决策和定论。
  比如,李靖、萧瑀等人的巡查天下,现在已经到了蜀中,发现了不少问题。
  这些问题,也都在这早朝之上,商讨解决。
  一直到了快要晌午的时候,早朝才结束。
  陈平安总算是明白早上的时候,高士廉为何要问他吃了吗,这是真的关心他,也是担心他早朝还灭结束,肚子就饿得咕噜咕噜叫。
  双腿都站麻了。
  差不多四个小时啊。
  也难为那些年龄比较大的官员了,一把年纪了,还陪着文武百官,在大殿上,站了一个多小时,才在后面中议环节,有机会被赐座。
  早朝一散。
  文武大臣们自然是要去官署点卯,也就是去坐班。
  他们回到官署之后,就会有人很快送上午饭,伙食也是比较好,京师最好的樊楼所做饭菜。
  陈平安则是打算回家,赶紧让厨子以比较快的速度简单做点儿。
  因为他是真的饿了。
  却不想,还没出太极宫,就被郭安给拦下了。
  “陈少监,陛下召见。”
  得。
  陈平安只能跟着郭安一起,去了偏殿。
  刚一进殿。
  就闻到了香气。
  李世民坐在首座,旁边留着一个桌案,上面放着美食美酒。
  “坐。”
  陈平安连忙施礼,然后走上前,坐了下来。
  “先用膳。”
  李世民说完,有宫女亲自为他夹菜。
  这些饭菜,在端上来之后,就有宦官在李世民面前尝过一道,以免出现什么意外。
  这也已经是不成文的规定。
  见到李世民动筷子之后,陈平安才连忙动筷,也是真的饿了,大口大口地吃着。
  李世民看了看,露出一副慈爱的神情,微微一笑,摇了摇头。
  “咯。”
  陈平安没敢吃的太饱,放下筷子,擦了擦嘴。
  李世民早就吃好了。
  他现在是遵从陈平安的建议,吃的比较清淡,却也有鱼有肉,却不怎么油腻,不像是以前,大鱼大肉。
  移步另外一个偏殿。
  李世民坐下,喝了汤茶,缓了缓,才问道:“今日大殿朝议之事,你也参与了,可有什么人才举荐?”
  陈平安回道:“陛下,臣倒是知道大唐有一位治水能臣,名叫姜师度,可此人还有二十多年才会出生。”
  “除此之外,似乎并无治水名臣被记录史册之上。”
  李世民暗叹一声可惜,然后问道:“那,可有其他人可担此大任?”
  陈平安想了想,说道:“陛下,臣觉得许敬宗可以担当治水主官。”
  李世民来了兴趣,疑惑道:“哦,此人,朕记得,乃是东晋名士许询的后人,出身于高阳许氏,少有文名,如今还是一学士之身。”
  “听你的意思,此人也是一位贤臣?”
  陈平安想到了女皇的上位,便摇了摇头。
  李世民有些意外,不是贤臣,你举荐他作何?
  陈平安则是直言道:“陛下,您认为,什么是贤臣、什么是奸臣、什么又是直臣、什么是忠臣呢?”
  李世民笑了,他没有想到,陈平安竟然还考起他来了。
  这都多少年,没有人这般和他言语了啊。
  当即,说出了自己的理解。
  陈平安却道:“陛下识人之明、用人之能,也一直被后世夸赞。”
  “不过,有时候,奸臣也并非是无用之人。”
  “许敬宗此人,善于阿谀奉承,私信甚重、城府极深、心胸狭隘、贪利好色。其实是一个奸臣,于历史上,名声也很不好听,被世人所唾弃。”
  李世民听完,有一种想要直接砍了许敬宗的冲动,同时,却又不明白,陈平安为何还要举荐他。
  “既然如此,那你为何还要举荐许敬宗为治水主官?”
爱小说WWW.IXS.CC努力创造无弹窗阅读环境,大家喜欢就按 Ctrl+D 加下收藏吧,有你们的支持,让我们走得更远!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