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小说

262【科幻小说】

小说:民国之文豪崛起 作者:王梓钧 更新时间:2019-11-06 10:47
爱小说(www.ixs.cc)开通手机站了,手机用户可以登录 m.ixs.cc 进行阅读,效果更好哦!
  梁公馆,饮冰室。
  梁启超用放大镜对着扳指观察半晌,才抬头说道:“这是羊脂玉的,上头刻着乾隆御笔,当属真品无疑。可惜陪葬时间太短,玉花将生未生,模样有些难看。明诚若是喜欢,把这白玉扳指盘上十年,应该能够成为精品。”
  “我哪有时间盘玉啊,”周赫煊苦笑道,“直接把它捐给故宫博物院算了。”
  “此举大妙。”坐在旁边的钟观光赞叹道。
  钟老爷子自从北大代校长的职务被撸后,便一直闲居北平。前些天接到浙大发来的聘书,邀请他去浙大农学院做副教授,钟观光立即收拾行囊准备启程。
  钟观光还真不是为了去教书,他北方名川大山都游遍了,正好借着这次机会去浙江采集动植物标本。历史上,钟观光遍游浙江天台上、天目山、雁荡山等大山,采集动植物标本700多号,并创设浙大农学院植物标本室。
  梁启超点头说:“放在故宫,那还是很稳妥的。”
  钟观光感慨道:“故宫博物院,算是北洋政府在文化方面唯一的德政了,南京国民政府居然想要舍弃,实在是难以想象。幸好有诸位学者先生据理力争,否则宫中那些宝贝,不知有多少要流失海外。”
  “这国民政府啊,”梁启超连连摇头,“我是不看好的。”
  故宫博物院创立于1925年,即冯玉祥把溥仪赶出皇宫之后,而且是面向国民全部开放——要收门票的。故宫开幕首日,北平城里万人空巷,争相前来目睹皇宫的真面目,居然闹出了堵车的奇景。
  没错,就是堵车,1925年的大堵车。
  想要进去参观,那得排好几个小时的队。
  后来北洋政府每次换主任,都要把主意打到故宫头上。段祺瑞和张作霖,都想对宫里的宝物下手,幸亏有故宫董事联席会多方争取,无数国宝才得以保全。
  为了避免故宫被军阀控制,庄蕴宽老先生甚至以私人名义向银行借款3万元,用以支持故宫的日常维护开销。
  等到北伐胜利,保护故宫的学者和先生们,本以为今后天下太平,故宫不会再遭劫难。
  谁知国府委员经亨颐却提出,要废除故宫博物院,把里面的建筑和国宝分批拍卖……这不扯淡吗?
  周赫煊前阵子在九江提亲时,北方文化界1000多人组织保护故宫活动。就在半月前,国党元老张继写信给中央政治会议,痛批经亨颐拍卖故宫的提案。
  故宫才终于得以保存,而此时的故宫博物院院长,正是帮周赫煊推广收割机的农矿部部长易培基。
  梁启超和钟观光对现在的国民政府都颇多不满,两个老头儿各种吐槽。特别是北方教育改革,梁启超称之为“胡闹”,钟观光称之为“天大笑话”。
  钟观光对周赫煊说:“明诚,听说你在支持北大学生复校?”
  周赫煊摇头说:“不是复校,而是复课。学生的任务是学习,整天闲着搞游行也不是办法。我打算私人掏些钱,支持愿意上课的老师们,在北大继续进行教学活动。”
  “你这个做法,恐怕会得罪李石曾。”钟观光担忧道。
  “笑话,他把平津公立九校搞得集体停课,我还不能让学生们复课了?”周赫煊不屑地说。
  梁启超无奈摇头:“官场的事,能够黑白分明就好了。你一心为公,别人却会以为你在唱对台戏。”
  周赫煊说:“我又不当官,就算跟李石曾撕破脸,他还能把我抓起来?”
  钟观光捋着胡须笑道:“那倒也是。所谓无欲则刚,一身正气没什么可怕的。”
  梁启超让佣人从书房取来一摞大部头,对周赫煊、钟观光说:“这是我刚刚出版的《饮冰室合集》,还请二位雅鉴。”
  “定当拜读!”钟观光道。
  周赫煊打开目录翻了翻,笑问:“任公先生,你那部科幻小说怎么没有选进来?”
  “小说?”梁启超没有反应过来。
  “《新中国未来记》啊。”周赫煊道。
  “哈哈哈哈,”梁启超尴尬大笑着摆手,“一时妄想之作,不提也罢,不提也罢!”
  梁启超这辈子就写了那一本原创小说,内容是1962年维新变法成功后的情况。开篇便是万邦来朝,中国在南京举行世界博览会,两位主人公争论君主立宪和民主革命。
  这本科幻小说构思五年,结果只写五章便太监掉,属于梁启超年轻时候的黑历史。
  周赫煊说:“我倒觉得很有趣,任公先生不妨尝试修改续写。”
  “我可没有写小说的天赋,”梁启超苦笑道,“那本书是维新变法失败后,我最失意迷茫的时候写下的,算是一种寄托和自我麻痹吧。清朝都亡了,还谈什么维新?”
  周赫煊想起未来的上海世博会,感慨道:“现实的中国,未必不能像先生小说里那样,成为世界数一数二的强国,开办世界大展览会。”
  梁启超不屑地说:“就凭这国民政府?”
  周赫煊笑道:“或许有更先进的党派,推翻它的统治,带领中国走向富强呢。”
  此言一出,梁启超和钟观光都惊讶变色。
  梁启超低声问:“明诚是赤党分子?”
  周赫煊连忙辩解:“我可没说啊,我只是同情他们而已。”
  钟观光告诫道:“明诚慎言,这话千万不能乱说,常凯申那边盯着呢,见一个抓一个。”
  “我知道的,”周赫煊转开话题问,“任公先生,听说令公子回国了?”
  “你说思成啊,”梁启超笑道,“他带着徽因去东北大学教书了。我本来想让他们去清华,离天津也能近些。可前些日子清华的校长和副校长都还没上任,无人负责此事。”
  周赫煊说:“下次有缘,一定当面向令公子请教。”
  “他学建筑的,懂得没你多。”梁启超道。
  闲谈半日,钟观光起身告辞,他还要坐船去浙大赴任。
  周赫煊回到家中,屁股都还没坐热,北大的学生代表就上门求见,说复课之事已经准备得差不多了。
  

  

爱小说WWW.IXS.CC努力创造无弹窗阅读环境,大家喜欢就按 Ctrl+D 加下收藏吧,有你们的支持,让我们走得更远!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