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小说

第16章 再传佳讯

小说:领衔巨星 作者:詹仕邦 更新时间:2016-05-26 14:33
爱小说(www.ixs.cc)开通手机站了,手机用户可以登录 m.ixs.cc 进行阅读,效果更好哦!

  周二和周三两天,周易一直待在公司的录音棚里,进行配音工作,总体非常顺利。
  虽然没有经验,但这些工作并不复杂,他能应付。
  其他演员接到通知,同样准时来到录音棚,进行后期配音工作。
  大家都知道影片要赶档期上映,自然非常积极,准备十分充分。
  谁不想电影早点上映呢?
  就连安德海都准时来了,郎君不会在这种事情上玩下三滥手段。
  使这种绊子没意义。
  周易完全可以找别人配音,那样对安德海不利,故而郎君那边十分配合。
  经过录音棚内的专业录音,影片的声音质量确实提高很多。后期配音可以控制,效果更好。同期录音的一些不适合在影院播放的环境噪声和本底噪声都被去掉,如今声效要好很多了。
  至于演员们的配音状态,能不能配出当时表演的情绪,根本不需要担心。
  高松他们都是经验丰富的演员,不是第一次进行配音,这些都不成问题。
  而且学校里肯定教过这些东西。
  就连周易都能完成得很好,他们怎么可能不行?
  至于一些有台词的群演,或者有不能及时来的,或者有声音不够标准的,找几个专业配音的师傅即可,更不是问题,都很容易办到,不是难事,效果还更好呢!
  空闲时间,周易还和剧组负责混录的老师傅聊过。
  据老师傅讲,目前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影视制作只有同期录音和后期配音两种制作方式。
  电影拍摄,很多都是采用同期录音的制作方式。但同期录音通常对艺术要求比较严格,而且制作成本相对较高,一般大片和准大片才会这么拍摄。
  比如说,电影拍摄过程经常会受到环境噪音影响,不得不中止或重拍某段镜头。
  同期录音非常麻烦。
  无论是对演员,还是对剧组。都是很大的消耗。
  尽∟∟,管现在有定向录音话筒之类的技术手段,但拍外景戏的时候,噪声避免不了,总会不期而至,打乱拍摄进程。本来拍得好好的,突然来点噪声,就要重拍,多闹心呀!
  一家剧组少则数十人,多则上百人。为了等待噪音过去再继续拍摄,或者重拍镜头,会导致拍摄成本急剧增加,而且还要延长拍摄时间。
  对于,用这种手段得不偿失,不但要增加很多拍摄成本,而且要浪费很多时间,这样又会增加成本。无论是资金成本。还是时间成本,小剧组都耗不起。
  所以不可能用成本很高、很浪费时间的同期录音。自然要用后期配音。
  赶时间拍摄,只能这样做。
  像电视剧拍摄,一般走文化快餐的商业化路线,对艺术性的要求没有电影那么高,更不可能长期拍摄,为了避免同期录音影响前期拍摄进度。经常采用后期配音的制作方式。
  对比电视剧,电影对艺术要求更高,经常采用同期配音的方式。
  和混录师傅聊过,周易增长了不少经验。
  两天时间足够剧组把录音工作彻底完成。事先准备充分,有专门的制片进行时间和人员方面的协调。各方面工作紧张有序,有条不紊,自然完成得快。
  周易对这些专业人士的工作效率十分赞赏。为了赶上档期,大家的工作效率都很高,很有工作热情,基本上不会犯低级错误。当然,卓清涟向大家许诺了高额奖金,也是一大诱因。
  这完全是精神动力和物质动力相配合。
  该花的钱就要花。
  等影片上映,这些成本根本不算什么。
  演员们把对白配音完成的时候,录音组也基本完成了动态音效的制作,比如一些走路踢踏声、棍棒碰撞声和打戏过招声等等,都有现成的素材,已经在录音棚里录制完成。
  现在就等后期配乐完成,就可以进行声音的混录工作。
  同期,字幕组已经把基本对白字幕制作好了,包括片头片尾字幕都处理完成,工作效率很高。
  周易完成录音工作后,特意抽空去看了一下,对字幕的效果非常满意。
  现在学校的事情他都顾不上了,公司这边的事情很忙。
  他每天大部分时间都要留在公司,除了完成录音工作,还要盯着其它事情,确保达到自己满意的最理想的效果。现在是后期制作,涉及到成片效果,半点疏忽不得。
  平时他可以偷懒,对公司关心少些,反正有卓姐坐镇,但涉及到电影,他不能不关心,必须亲自坐镇。
  公司的字幕组做得非常不错,都是按照周易事先的要求进行的。
  周易参考前世影片,提了不少建议。
  字幕组有更好的想法,自然也可以。
  但从节省片长时间的角度考虑,字幕组还是采用了周易提出的片头方式,把片头的片名字幕和演员表及剧组主要职能人员列表,同步到电影开篇的练功房戏份中,合成播放。
  因为后期要调色,这段戏画面色调会偏暗,故而赵导演建议采用白色字幕。
  这点和周易的想法不谋而合。
  字体还是采用周易建议的古典毛笔字的行草风格,非常美观漂亮。
  为了符合今世的观众习惯,字幕从左向右,不像前世那样从右向左,没必要搞得那么复古,增加观众的欣赏障碍,反而不好。
  这些细节都要处理周到,尽量不让观众感到别扭。
  至于前世的英文字幕,自然不要,以免引发观众的不适和抨击。
  今世华夏的电影从来不搞那些东西,除非是向国外发行的版本。
  在国内放映的版本,自然不能乱来。
  如今周易只想把国内放映先搞定,至于国外版本。暂时不用考虑那么多,没必要想得那么远。如果日后有需要,到时再制作即可。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现在想那么多干什么?八字还没一撇呢!
  不过前世这部片子确实在世界上享有一些声誉。深得大导演昆丁塔伦蒂诺的赞赏,在他的电影里,随处可见致敬模仿的桥段。前世这部片子还排在美国在2003年评出的“全球50部经典cult片排行榜”中的第11位。估计今世向国外发行,也不是难事,到时再说。
  如果能在国外大赚一笔,自然更好。
  如今东西交流,不但华夏会引进国外的片子,国外同样会引进华夏的片子,都是一样。
  这方面的情况要比前世好很多。毕竟华夏文化如今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文化之一,代表着流行趋势,引领着时代潮流。任何国家都不会忽视华夏文化。正如前世歌曲里唱的那样,虽然华夏说的话,全世界不一定都要乖乖听话,但孔夫子的话,确实越来越国际化。
  话题扯远了,言归正传。
  在片头字幕中。还特别“大大的”介绍了“新人周易”。
  周易很要面子,自己不好意思光明正大的提出这点。但赵导演很擅长为主分忧,考虑得确实很周到。
  他不是故意拍老板马屁,而是这样做本来就很有必要。
  再说,能这样为老板悉心考虑,导演事业才能更长久。
  老板嘴上不说,但心里都记着呢!
  在华夏。忠诚永远排在能力之上!
  一家影业公司能够成功,离不开任何员工的辛勤努力,但同样也离得开任何人,不会永远指望某人,所以千万不要以为自己有能力。是公司的元老重臣,有老资格,就一定能干得长久。
  业内新陈代谢同样很快呀!
  每年陨落的导演多了去了!
  恃能而骄是没有好结果的。
  当重臣,远不如当忠臣嘛!
  重臣可以替换,忠臣才是无可替代的。
  赵导演不想被别人取代,有些事情就要多考虑一些。
  如果像某些导演那样,为了追求什么艺术,就乱剪老板的镜头,那简直是作死呀!
  就算老板暂时不说什么,下部片子也肯定不用他了。
  但紧跟老板,能为主分忧,哪怕一部片子拍砸了,日后仍然会有起复翻身的机会。
  这点显然更重要。谁敢保证自己常胜不败,一部片子都不拍砸呀!
  道理就是这么简单。赵导演几经沉浮,哪能不明白!
  这次为了把老板捧上去,他确实多花了不少心思呢!
  起码周易在片中的镜头肯定比前世旧作多了一些,更出彩了。
  而且片尾字幕还夹杂了一些拍摄花絮,也有不少周易的镜头。前世旧作没有这些,但今世肯定要有片尾字幕,这是业内标准。不过没有那些杂七杂八的东西,片尾字幕不长,用不了几分钟。
  那些精彩花絮都被副导演他们专门剪辑出来了,看起来很棒。
  整体的字幕工作已经完成。
  这样的字幕已经可以用来做最后的打包了。
  后期制作进展如此顺利,周易自然很高兴。
  到了周四下午,作曲家苏戬终于拿出了自己的配乐作品小样。
  周易和赵导演、荣总监他们,以及公司相关高层都出席了观摩会,在公司的录音棚里欣赏了苏戬老先生的配乐效果,确实感觉非常惊赞,十分满意。
  苏戬很早就开始准备配乐,在剧组拍摄期间,就在公司反复观摩拍摄素材,确实迸发了不少创作灵感,尤其看完剪辑样片后,更是思如泉涌,立即开始闭关创作。
  说是闭关创作,其实还是在公司的制作室里创作。这里有各种专业设备,能随时观看样片,寻找灵感。而且公司的音乐编辑会协助他工作。各种音乐列表都制作得非常靠谱,配乐的时间和风格都标注得非常清晰。有公司的资深音乐编辑帮忙,省了苏戬不少事情,能使他专心工作。
  因为准备充分,又迸发了创作灵感,他的创作速度自然很快。
  在音乐编辑的配合协助下,他通宵达旦的搞了两天,把前些日子的创作思路想好理顺,很快就完成了配乐的整体创作。至于乐队演奏,根本不用去找燕京的本地乐队。他早就给自己的学生打了电话,从中央音乐学院叫来几名即将毕业的学生帮忙,进行乐器演奏。
  有这些顶尖音乐院校的高材生鼎力协助,根本不用另找乐队。
  这几名学生本来就要组建乐队,实力都很强,绝对达到了组建乐队的要求,做这个小片子的配乐,完全不成问题,哪还需要别人?
  苏戬也是帮学生介绍工作,有这种人脉关系,起步就是方便。
  对于这几名即将走出校园的学生而言,为配乐也是他们很重要的一笔人生资历。
  在他们的努力下,配乐小样自然很快搞定。
  周易等人听完,确实很满意。
  ps:  蛇蝎缠身应还招,我佛慈悲亦惩恶。uw


爱小说WWW.IXS.CC努力创造无弹窗阅读环境,大家喜欢就按 Ctrl+D 加下收藏吧,有你们的支持,让我们走得更远!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