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小说

第81章 头版头条

小说:领衔巨星 作者:詹仕邦 更新时间:2016-07-25 15:12
爱小说(www.ixs.cc)开通手机站了,手机用户可以登录 m.ixs.cc 进行阅读,效果更好哦!

  9月1日,乙未年,甲申月庚辰日,宜婚娶,宜祈福。
  谭雅阿姨和郭东林老师终于修成正果,举行了婚礼。
  得到这个消息,周易兄妹都很惊讶,觉得太突然了,他们还没去帮忙准备什么,那边就要结婚了,这是搞突然袭击呀!不过想想他们两位的实际情况,倒也正常。
  总不能拖到开学以后再结婚吧!
  假期时间,他们准备得够多了。
  如果不是要帮周易兄妹拍戏,也许人家早就结婚了。
  想到这点,周易很汗,难道真是他耽误两位长辈了?
  罪过!罪过!
  其实不是那么回事,本来订的就是这个日子。
  谭雅阿姨和郭东林老师年纪都很大了,喜欢安静,不喜欢热闹,不想像年轻人那样大操大办,不用准备什么,请亲朋好友简单聚聚就可以了。两人准备的是华夏传统礼服,不搞新潮。这段时间,谭菲婶婶经常过去帮忙,就足够了。周易工作太忙,谭雅不想劳动他。
  这次来参加婚礼的都是亲戚朋友和学校老师,不想闹腾得人尽皆知,没请明星过来,那样太张扬了。说到底,不管培养出多少明星,他们还是学校老师,而且年纪这么大了,搞得那么热闹↑长↑风↑文↑学,ww∽◇x.n≮et不太好,要顾及影响。两位长辈有些不好意思,简单办理一下即可。周易兄妹和唐正南夫妇自然都会去参加婚礼,还带着唐哲小家伙,去大吃一顿。能一起去参加婚礼,弟弟唐哲很高兴。
  郭德港早就得到消息,特意从香港那边赶来,参加哥哥的婚礼,还充当了司仪。
  这位相声表演艺术家十分欢乐逗趣,周易第一次见到他,大家还热情攀谈几句。
  郭辅丞不陪叔叔说相声了,郭德港居然还想拉周易去说相声。
  周易忍俊不禁,哈哈大笑。不过以后有机会参加春晚的话,可以和他一起玩玩。
  两人这也算是一种另类约定。
  旁听的郭东林连连摇头,十分不看好,觉得这简直是胡闹嘛!
  不过郭辅丞兄妹感觉很有趣。
  这次周易和唐嫣还见到了燕影的一些校领导和老师,以及一些前辈,能提前认识一下,也是好的。
  郭辅丞和郭蔼茗自然都参加了父亲的婚礼,送上了美好祝福。
  对这件婚事,他们乐见其成。
  还有一些在燕京本地的学生凑巧得到消息,也来参加两位老师的婚礼,其实人数不少。
  婚礼闹腾一天,终于结束了。
  接下来,就是两位长辈自己的事,不用周易去凑热闹。谭雅阿姨要搬到郭老师家里去住,都很习惯,不麻烦。以两位长辈的年纪,不可能玩什么闹洞房,也不会让周易他们去闹腾。
  周易没那么闲极无聊,还有自己的事情要做。
  晚上,他带着妹妹,一起去了公司总部,参加的内部看片会。唐嫣一直很感兴趣,当然要去看看抢先版。如今影片已经完成整体调色,特效、声效和字幕全都搞定,画面和声音做好打包,最后的数字母版已经顺利的制作出来了,速度绝对不慢。
  这几天,摄影棚那边一直在加班工作,可没有闲着。
  在总部放映室,公司高层一起看完的成片,都非常高兴,显然这又是一部可能大卖的小成本片典范佳作,在这种投资规模下,已经不可能做得更好了。
  赵导演拍小成本片,越来越有心得,拍得极为精彩。
  影片效果确实极好,特效精致,尤其冷兵器打戏效果令人叹为观止。起码这些公司高管以前真没见过这么精彩激烈的冷兵器打戏,确实极为狂暴,动作燃到极点。打戏在劲爆程度上,和一脉相承,更加激烈刺激,而且由徒手肉搏,换成冷兵器对战,别具风采。
  特别是搭配上苏戬老先生的精彩配乐,真是爽极了。
  虽然周易在动作设计方面提供了一些精彩创意,但动作导演黄化成他们的工作确实给力,不容忽视。这么大的动作设计工程,不是单靠一个人,就能全部搞定的。
  不过周易的打戏表演,确实极致惊艳,配合各种造型,酷帅到了极点,绝对能够吸引大量影迷粉丝。
  别看他是大反派,但就属他的造型最耀眼。
  史上最帅襄阳王,确实是影片的主打招牌。
  大家纷纷庆祝一番,恭喜赵导演再创佳作。
  赵导演觉得有些遗憾,估计这部影片只能是辅导十二级,毕竟片中洒的血浆实在太多,肯定不能有更好的评级,但为了追求效果,这些血浆是不能少的。
  不过高管们不介意,也是这种评级,票房没受什么影响。
  血浆洒的多些,固然会减少低龄影迷,但同样会增加血浆片的影迷。
  只要能有这样的票房,就是大赚特赚了。
  动作片主要看打戏,只要打戏精彩,就有影迷欣赏。
  至于票房破五破十之类的事情,大家都不去想。那样的成绩不是单凭努力就能争取到的,只要正东公司坚持发展下去,日后自然水到渠成,迟早有那么一天,现在不必急于求成。
  周易开玩笑道:“不知道什么时候,我才能有小学生脑残方!”
  大家哈哈大笑,现在小学生在影院里可看不到他的辅导级片子。
  有得有失,这种事情大家都不介意。
  其实有些影院为了赚钱,监管不严,有各种钻空子的法子,而且辅导十二级又不是情色片,小学生未必真的看不到,周易的幼稚脑残粉肯定有的。何况日后出碟片,还有网络点播,电视播放,你以为小学生一定看不到?想看总能看到的,各种渠道太多了。
  只是培养小学生粉丝需要一个过程。
  想把人家变成脑残粉,绝对是系统工程,要用影片不断的洗脑,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别看小学生粉丝的购买力不强,但人家不是还有家长吗?
  接下来,影片送审评级的工作自然有专人去做,全是按照公司流程进行。
  甚至赵导演已经把预告片剪出了一个初版,可以发布到网上,吸引影迷。
  这可以叫抢先版,曝光版,内部版,管它叫什么呢!
  这些工作都不用周易操心。
  高松他们得到通知,都来公司看片了,对影片的总体情况同样非常满意,认为必能成功。
  如果公司接连两部影片大获成功,势头肯定起来了。
  哪怕都是小成本片,一样可以振奋人心,鼓舞士气。
  说来奇怪,前极光影业从来没有连续大爆过两部片子,这也是稀罕事,很值得大家期待。
  接下来就看这部片子能拍成什么样。
  现在演员们都是满怀憧憬。
  赵导演同样拿到了的初版剧本,虽然导演人选尚未正式确定,但他肯定是第一人选,是公司着力培养的对象,就算以前拍砸了大片,但那是以前的事,今后又不是不培养了。公司高层都想让赵导演试试,看看他到底有没有把握和能力把这部中档片子拍好。
  如果信不过自家导演,外聘导演也未必信得过,谁敢保证一定不失手。
  那样还要多支付酬劳和分红,未必合算。
  但不管怎样,决策方面一定要谨慎,还要看看赵导演能准备得怎么样。
  各种拍摄计划书和分镜头脚本都要通过公司高层审核才行,这样可以最大程度确保成功几率。
  对于华夏六大那种级别的公司来讲,这种投资的片子根本不算什么,但对于正东来讲,这就是公司全员参与的年度大戏,绝对不容儿戏,必须做好充分准备才行。
  如果拍好了,哪怕票房方面只是收回投资,能够打平,甚至略有盈利,恐怕公司还会继续投资中档片,毕竟周边方面可以持续赚钱,还能充实版权库。
  同时公司还可以收获一个能拍中档片的导演,何乐而不为。
  但如果拍砸了,导致公司亏损,虽然不至于伤到元气,起码的票房能拍好几部这种片子,但关键是会严重挫伤大家的信心和积极性,破坏公司的崛起势头。那样的话,恐怕公司又要回到拍小成本片的老路上,重新积累经验,不知何时才能卷土重来。
  那时大家肯定会想起前极光影业连续拍大片失败的旧事,眼见公司重蹈覆辙,绝对会心有余悸。
  因此,这部影片确实意义重大,在一定程度上,要打掉公司员工不敢拍大片的心理包袱。只要成功一部这样的片子,大家就可以卸下心理负担,以后拍片的心态会更从容,更游刃有余,不会再怕失败。只要成功过一次,就不会轻易被失败打垮。
  这是周易很期待的事情。
  他精心挑选了一部非常适合高松和郑子龙表演的片子,也有这方面的想法。
  只要他们能闯过去,冲破枷锁,以他们的演技实力,成就一线,不成问题。
  以前没有特别适合他们的片子,如今已经有了。
  这也是周易不自己上的原因,就算他选择了一部适合自己的中档强片,而且拍摄成功了,除了自己更加出名外,其它意义不大。赵导演和其他演员恐怕也不会认为自己突破了什么,该是什么样,还是什么样,那样起不到什么效果。周易一定要让他们自己做成这件事。
  一旦成功,对正东好处极大。
  周易还要拍和,肯定不会多参与项目,就看他们自己的本事。
  是龙是虫,这次真要见分晓。
  毕竟拍成了两部小成本片,积累得差不多了,是骡子是马,确实该拉出来溜溜。这就相当于是正东年终大考,和燕影的年终大戏差不多,学得怎么样,总要演演试试。
  目前,赵导演正准备花大力气研究剧本。
  事实上,哪个导演愿意一直拍小成本片?哪个导演不想拍中档强片,甚至大片呢?只有拍这种大投资的片子,才能成名,才能证明自身能力,才能真正扬名立万。不然,哪怕你小成本片拍得再好,票房再高,给人的感觉还是小成本片导演,或者是黑马导演,得不到更多重视。
  不过赵导演知道,机会难得,如果他这次再把中档片子搞砸,恐怕以后真的只能一直拍小成本片,拍大片公司肯定不敢再用他,那就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翻身。所以他必须仔细研究剧本,把每个细节都钻研透彻,做好每个分镜头脚本,务求万无一失。
  只有用这种最严谨的态度拍戏,影片才有可能一举成功。
  这部影片对正东来说,对高松他们来说,对赵导演来说,都十分重要,意义重大,堪称生死战。
  大家要齐心协力,把项目做好。
  当然,目前还是要以的上映为主,正式剧本尚未敲定,只是前期简单筹备。
  如今情况就是这样。
  到了周三,公司音乐部门那边突然传来一条喜讯。
  赶在全国初高中开学之际,教育部终于发布了一份校园课前歌谣重点推荐名单,正东推荐的几首歌曲全都名列其上,榜上有名,甚至这首歌曲更是排在推荐榜第一位,进行重点推荐。
  有这种结果很正常,毕竟这是国内顶尖教育专家和老艺术家们统一评选出来的。专门针对初高中学生,不可能有太多猫腻,不然面对的社会舆鹿力就太强了。
  该是什么结果,就是什么结果。
  正东参选的歌曲质量极高,周易是用前世证明过的歌曲碾压当代,自然不成问题。
  这不是说正东的歌曲就是最好的,但确实是最合适的。
  合适最重要,毕竟是校园歌谣,难度要适合学生传唱。
  而且歌曲还要有积极向上的健康意义,要有励志主题。
  如果把这些歌曲拿去参加专业音乐奖项评选,正东未必能获奖,但适合校园歌曲评选,就没问题。
  一时间,在好声音舞台上演唱的郑龙仕名声大噪。有了教育部的强力推荐,这首歌曲传遍大江南北,红遍黄河两岸都不是问题,绝对能再现前世盛况,连带着正东影业都跟着再次全国扬名了。而且郑龙仕同学“身残志坚”的正面形象彻底打了出去,更有名气,尽管他自己根本不想出这个名。
  其实郑龙仕很无奈:谁再说我是跛子,我真跟谁急呀!
  可惜的是,如今的情况真被同学们早先料中了。
  他真的成了身残志坚的代言人。
  而且在评选歌曲的时候,这点肯定为他加分不少,形象多么正面,多么值得宣传。
  尤其郑龙仕的高考成绩很好,和那些学习成绩一塌糊涂的歌手截然不同,更值得在校园内大力推广。这简直是“不是状元,胜似状元”,只要跛脚,风头都能盖过状元。
  对于这种情况,周易哭笑不得。
  一觉醒来,郑龙仕同学居然上了头版头条,太轻松了,谁让这是教育部力推呢!
  哪怕背靠军统,周易也一直没有这种待遇。
  有这种待遇就怪了,军统推你上报纸干吗?
  对于这种情况,就连皇朝乐队都羡慕不已。
  明明郑龙仕什么都没干,就这么出大名了。
  孟摇光副总监策划得太给力了,功莫大焉,恐怕连她自己都想不到有这种奇效。
  跛脚的问题,郑龙仕从来都不主动宣传,他不喜欢那样惹人同情,好像很可怜,很脆弱似的。正东方面也不会那样策划宣传,不会炒作,会照顾郑龙仕的自尊心理,残疾人自尊心往往更强。
  正东宣传部门只会宣传郑龙仕的嗓音天赋。
  如今这种情况,完全是各大媒体受到教育部暗示,自动宣传的。至于郑龙仕的家庭背景,法官爷爷,检察官父亲,律师母亲,都被报界自动忽略。大家要多报导身残志坚的励志主题,身残志坚你懂不懂,不是某高官子女瘸腿,跑来歌坛凑热闹。那不成了笑话了?
  如今不少记者得到消息,闻风而动,啸聚正东……汗,其实这是周易脑补的词汇,确实很囧。反正记者们纷纷赶到正东总部进行采访,比当初采访两位高考状元还要积极,不单是娱乐报刊杂志的记者,还有各大教育报的记者,以及很多严肃大报的记者,搞得纷纷攘攘,让周状元和唐状元情何以堪。
  周易不想在公司总部待着,实在太闹腾了。
  这件事他不打算跟着出名,毕竟人家是来采访郑龙仕的,不是来采访他的。人家玩的是“身残志坚”的励志创意,他跟着凑什么热闹?没必要什么事都跟着出名。难道他是那种抢头条的人吗?说来好笑,作为词曲作者,周易的媒体关注度居然不及郑龙仕的十分之一。
  谁让你没有瘸腿,没有瘸腿,没有瘸腿呀?重要的事情要说三遍!
  谁让郑龙仕是真跛豪呢!人家还参加了好声音。
  采访的事情,都被公司推到音乐部门那边去了。
  很多记者都想去看看郑龙仕是如何身残志坚的。
  对于这种情况,郑龙仕那边真是哭笑不得,只能小心的应付媒体。
  皇朝乐队自然也跟着接受采访,他们心里都觉得这件事挺好笑的。
  平时他们没觉得郑龙仕跛得多厉害,走路不是挺正常的?不用坐轮椅呀!难道走路拐两下,就是身残志坚啦?起码傅红雪觉得他老爸在北疆民团抗击哥萨克骑兵,因公废了一只脚,脚筋都被哥萨克骑兵刀砍断了,这才叫身残志坚吧!可惜,残废的是他老爸,不是他。他只是名叫傅红雪,不是前世小说里的瘸腿傅红雪,只能无限羡慕了。人生就是这么妙趣横生,你不服不行。
  当然,想是这么想,但他们知道面对记者该怎么说,又不是傻瓜。
  孟摇光女士确实没想到自己这次的策划搞得这么理想,实在出乎意料。就连苏戬老先生和梁乙容副总监都很惊讶她的策划能力和专业素养。其实孟女士只是凭着自身超乎常人的敏锐直觉,发现了这首歌曲的成名机会,却没想到能这么成功,这算是意外之喜。
  借着这个特殊机会,这首歌曲还是被公司推出去打榜了。
  虽然没有制作音乐短片,但有录音棚录制的专业高品质版本即可。
  这些事情都是音乐部门在忙活。
  周易可不想往自己身上揽事,公司那边太热闹,他带着妹妹出去躲清闲了。
  
  PS:  唉!功名富贵,害人不浅!这几个人在陷空岛好好的,现在变成这个样子,只怕盟单找不出喽!
爱小说WWW.IXS.CC努力创造无弹窗阅读环境,大家喜欢就按 Ctrl+D 加下收藏吧,有你们的支持,让我们走得更远!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