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小说

第三十五章 火力构想

小说:1906铁血新华 作者:女侠独孤雯 更新时间:2017-03-06 00:04
爱小说(www.ixs.cc)开通手机站了,手机用户可以登录 m.ixs.cc 进行阅读,效果更好哦!

  在经历过太平天国战争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洗礼后,此时像张之洞、李鸿章等一些有所见识并且领过兵事的大员对于洋枪洋炮当然也是有所了解的。所做出的选择,当然也不能说眼光很差。
  曾经上过毛选的赤卫队对抗二三十年代的敌人都可以用的毛瑟九响枪、还有温彻斯特1873等弹管连发枪械、甚至南北战争时代的斯宾塞连发枪等淮军主力枪械在张泽华看来都是比村田18式等后装单发步枪在无烟火药时代以前更好的选择。
  当然,这却有个前提:使用这些枪械的军队必须是非常优秀和精锐的军队、具有近射意识和积极主动的进攻精神。就像冲锋枪在蒋军主力那里被认为是消耗弹药的代表、在二战美国海军陆战队里被认为是“胆小鬼使用的武器”,可在中朝苏等红色军队手中却又着完全不一样的精神代表与解读一样。这些武器在大多数旧军队当中当然只能是秀下限的代表。
  张泽华理想中的步兵火器配置当然是朝战后期志愿军主力那种冲锋枪轻机枪等自动现代枪械成群时代的编制、57无后坐力炮、90毫米火箭筒、60迫发射的超口径弹也不缺。当然:这种配置在此时此刻只是做梦罢了。
  如果此时的张泽华是德皇的话,下令手下那群此时此刻世界顶级的专家们按照全新的二战武器理念提前几十年搞出这些自动火器出来还是有可能的,可是对于此时的大清、此时的自己来说,这也只能是一个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实现的梦想。
  在黑火药后膛枪的范围内,如果不包括淮军刚刚试制的世界第一种无烟火药步枪的仿制品快利步枪,九子毛瑟这种弹管连发枪当然是理论上最好的选择。
  可是张泽华突然想到旧军队持续到北伐战争时代的一个陋习:开枪不瞄准。当然,实战中大部分情况下因为敌军火力压制和战场压力这也无可后非。可专门提出来这个说法就有问题了。
  为什么会有这种陋习呢?十有八九是旧火器有漏气的种种危险让士兵畏惧开火瞄准。戚继光时代的鸟枪有这种现象需要在训练教导中专门提出来,这时代威力比较大的后膛枪恐怕也好不到哪里去。
  又想到甲午战争中淮军广泛装备的斯宾塞连发枪、恐怕也是有着方面的顾虑。1865版斯宾塞步枪是膨胀弹头原理的枪支,能以三克多黑火药把六七钱重的弹丸以音速标准发射出去,那它在后膛枪中的闭气水平必然是比较好的。同时,一钱重的黑火药也就是此时很多民间小型鸟枪的水平,之所以发射一钱弹丸那么小规格的弹丸、恐怕也跟畏惧黑火药气体泄漏或闪光有很大关系。尤其联系到19世纪不少国内武装在作战中有挥霍弹药的习惯,实战子弹发射数不低,有可能透支此时代本来寿命就不高的铁枪管寿命的情况下。
  想到这些,张泽华就最终发言道:“为了确保机动灵活的实战中弹药最大限度的保障、长短结合当然也要有主次之分。于在下看来:毛瑟七响枪或九响枪、子弹最为贵重、枪支成本也最为不易。每个小队拥有两支可以交替掩护的展开远距离开火就可以了、亲兵哨各小队可以装备四支。包括亲兵哨在内的五哨三十队再加上少量备用、八十支后膛九子毛瑟步枪足够。每枪配备五百子弹、计四万发应该足够。斯宾塞连发枪、子弹稍稍易制、耗药也低,耗弹总数稍多,包括亲兵哨在内的五哨每小队装备四支、再加上少量备用、一百三十支足够。每枪配备六七百发子弹、计八万发应该足够。”
  张之洞平时有粗心大意的毛病,可在自觉应该认真的时候却从不含糊,这时候当然也发现了问题,并不忌讳的询问道:“那除了亲兵哨外其余六人应该以何种手段武装?”
  张泽华思考片刻后回答道:“我听说近年花旗国温彻斯特有一种连杆式的黑药霰弹枪,一次可以发射一两重的群子,每粒群子的威力都可以接近小鸟枪。可以在短时间内发射近百发共七次群子。最可靠的杀伤范围不超过十几丈却能在极近距离有效阻敌。更重要的是:这种群子霰弹枪的弹药成本最低。对于实业并不强大、却可能面临大战的我国来说是比较重要的一种补充选择。。。”
  说到这里,张泽华内心忽然间产生了一种愧疚之意:这次远征十堰之战、长龙炮带给自己一些启发。要是今后被潜在的国内敌手、诸如淮系、湘系勇营学了去,那对于自己反而是一件好事。因为实际上只有后世的红军主力那样的队伍才会敢于迫近到几十米的距离上开火,而对于绝大多数列强军队和旧军队、这种武器实际上都将是一种鸡肋。历史上冲锋枪曾经在一战末期广泛装备过,而霰弹枪只在堑壕战或太平洋丛林战等特殊场合下的美军少量装备过就很能说明问题了。
  此时的张之洞听到张泽华却不由的高看了几眼。年轻人谦虚谨慎的有,取得巨大成就还能保持谦虚态度的却不多见。
  原本张之洞以为这位年轻人至少会凭借完胜之功要四百杆以上的后膛洋枪、几十万发弹药、能捞多少是多少。可听到这里,才知道此人也是懂得进退的。二百杆后膛洋枪,还不全是较新式的毛瑟枪、洋弹也不算多、不过十几万发那还是能在短期内凑齐的。
  做为下级、没有摆谱等人别人来询问,见到自己似乎还可以说下去的样子,张泽华接着说道:“关于在这次劈山炮的运用,我的想法是:每营两门的标准建制有些少了,甚至每营四门也显得少。每哨四门、营设直属独立炮哨、全营至少应该配备二十八尊以上才合理。当然,规格不需要太大、应该便于人员临机徒步搬运的上限、满足一里以内的曲射需求即可。每门炮所配备的弹药份数却无需太多。少则三十份、多则六十份足够。因为这类火力、唯快不破。哪怕如果炮击持续哪怕半盏茶以上的时间、都会因为敌手反应过来并做好应对而杀伤效果打折扣。所以短时间内最为猛烈如雨的炮火才是最为重要的。。。”
爱小说WWW.IXS.CC努力创造无弹窗阅读环境,大家喜欢就按 Ctrl+D 加下收藏吧,有你们的支持,让我们走得更远!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