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小说

第五十一章 徐家兄弟

小说:1906铁血新华 作者:女侠独孤雯 更新时间:2017-03-06 00:04
爱小说(www.ixs.cc)开通手机站了,手机用户可以登录 m.ixs.cc 进行阅读,效果更好哦!

  做为营官手下的第一批人,还是一个相比之下也算是见多识广的成年人、徐东在张泽华第一次提出阶级这个概念的时候就嗅到了一丝危险性。而在张泽华谈到当时国内外情况和中国出路问题的时候,虽然张泽华没有直言提出来要造反,但是徐东也完全可以确定:营官这是要走一条危险的道路。
  夏末时节这次关键性的“摊牌”会议结束后,趁着夜里厕所的功夫徐东暗中找到了兄长徐进:“大哥。情况似乎有些不对啊!管带这显然是在为造反做准备。他提出的那些主张或许孩子们不懂。你我都是成年人,这绝对不会为朝廷所允许的。如果现在回头那还来的及,要不然?我担心我们徐家全族的人都要陪进去!父母在困窘的年头拉扯咱熬出来可不容易!可不能做那冒险的事。所谓的‘实现理想和所谓的自我’,可不应该忘了人不应该只为自己活着,还得为别人活着。”
  徐进的内心其实也有些犹疑,经历了十堰之战那件事还有这几个月来出乎寻常的训练与学习,他虽然不像弟弟那样对造反之路毫无信心,但是也觉得营官的决定有些太过仓促了。这似乎不是什么好兆头。就靠着数百人,就是再能打、就是扩充到两千人,怎么可能是朝廷的对手?就算打赢几千官军又如何?能打赢几万人?至于推演中的“以战养战”徐进也觉得这太冒险,根本不靠谱。
  可是,徐进又想到了当初十堰之战土火器的威力、想到了自己这支勇营只靠了很短的时间就拥有了不俗的战斗力。
  “先看看再说吧!如果局面不是很有利,我们到时候再退出也不迟。如果真的很危险、说不定还有机会翻身立功。。。”
  徐家兄弟没有想到的是,张泽华本就是一个心思缜密的人,在构建大营的时候就知道厕所这地方很可能成为一个摆脱奏报监视管理的盲区,甚至是一个十分有价值的地方。有为人所不知的孤儿专门通过竹筒负责听信奏报。
  在了解到徐家兄弟的打算之后,张泽华也感觉到了巨大的压力:很多事情,自己想的似乎太简单了。也太低估了旧时的人们对于真正造反的巨大畏惧心理。如果不是自己在征兵的时候就有意识的专门挑选一些矛盾深刻地区的贫下中农子弟,还是未靠近接近年龄的孩子,张泽华甚至可以保证:就算此时的黄安县贫富悬殊矛盾深重、大多数人还是不会跟着自己走。太平天国时代以来特别是捻军时代战乱以来,很多事还留在老一辈人的印象中。“闹事可以,绝不能真正的扯起造反”在很多地方依然根深蒂固。
  张泽华又仔细的回忆了民国时代的时代黄麻等地的起义准备工作进程,不论是近代还是古代,几乎大部分造反者在起事之前都会有至少几年到数年的人脉积累期。因为对于一般成年人来说,几年的交往才能建立基本的信任。而自己在勇营任职以来不过短短数月的时间,虽然通过作战和训练学习中的表现、还算良好的待遇在孩子们当中建立了巨大的威望,可是当涉及到造反这样的事的时候,就连自己手下的“第一批人”都产生动摇了。
  权衡片刻,张泽华再没有文青、没有犹疑,而是当下就对徐进徐东等人采取了措施,直接把这些人叫到了大帐。自己的筹划和准备当然算不上多么充分,可是有些事情的暴露让自己不得不在这一年年内就要做出决断了。
  第二天早上张泽华请徐家兄弟来到“工事大帐”的时候,二人就隐隐的预感到有些不妙,但却也清楚此时想要逃跑很可能已经来不及了。
  胆量还算大一些,而且也对张泽华的为人初步有了一些了解的徐进见到张泽华有些严肃的目光,也似乎猜测出了一些事情,干脆直接的问道:“我们真的要起事造反么?我说句实话:我们的人数太少了!根本没有十足的把握。而且我敢肯定:尽管黄安县受苦和有怨仇的人很多,但是根本不会有多少人跟着我们扯起造反对抗朝廷的。”
  张泽华思索片刻后询问道:“那你说全县一千名跟着我们起来的会不会有?”
  这确让徐家兄弟难以回答了,黄安县是大县,县中县北至少数万户、千把走头无路豁出性命的人那或许保不齐。
  “千把名跟着我们起来的或许会有,可是一千几百人又顶的什么事呢?”徐进还是打算劝说张泽华放弃造反的打算。
  张泽华沉思片刻后对二人冷笑道:“你以为我愿意这样?不怕与你们说些实的话:在朝廷眼中,我们很可能已经成为反贼了。今年县里还算太平,你可知黄安县城几个月前调动的事情?”
  这件事情徐进当然是有所风闻的,李光九部的天下闻名之师中的营头来到了黄安,也忽然间明白些什么。
  沉思片刻后张泽华说道:“这些日子以来你一直在负责拼音翻译和文化方面的工作、偶尔管管部队的日常训练。对我们营现在的家底可能还并不完全清楚。大后天就是立秋了,全营准备筹划一次实弹演练。你们的职务现由郭义、陈安等人代替一下吧,准备跟我一起去营务处那里走走吧!”
  累计六个月尽其所能的购买铜铅火药等物资、利用一些容易加工的东西加工火器、营里的孩子们也经常抽出少部分人工帮助营务处的匠人们忙碌,让此时勇营的实力相比十堰之战只能靠木铳木炮的时候也有了明显的提升。
  张泽华带领徐家兄弟来到营务处的工匠作坊之地的时候、匠人们还有负责帮工的孩子们还在紧张的忙碌着。
  这数个月来,除了队伍用洋枪全面武装起来之外,在炮火上下的功夫也显然不少。
  “来试试这个吧!”张泽华拿起一件奇怪的火器、似乎如同三根连在一起的木棍,重量也不算太重,大概不到二十斤左右的样子。
爱小说WWW.IXS.CC努力创造无弹窗阅读环境,大家喜欢就按 Ctrl+D 加下收藏吧,有你们的支持,让我们走得更远!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