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小说

第七十五章 天下震动(2)

小说:大明野人成长史 作者:风雨归 更新时间:2018-04-17 11:44
爱小说(www.ixs.cc)开通手机站了,手机用户可以登录 m.ixs.cc 进行阅读,效果更好哦!
  “都知道了?”,皇太极半卧在床上斜睨了几个兄弟一眼,见大家都不做声,“都说说吧,总的有个章程,且事情紧急,阿巴泰那边耽误不得”。
  “皇上,为今之计,需速救老七”,礼亲王代善见大家都看着他只好开口了。
  “救,朕当然知道救,可怎么个救法?”,皇太极略微有些不满。
  “皇上,当密令老七速率大军轻装北进,此时估计老七也知晓了此事,唉,就怕他不顾一切找那刘勇报仇,延误了时机。我大清同时速发大军到边墙或进边墙接应,以策万全”,代善不愧为第一亲王,老谋深算。
  皇太极又扫了其它人一眼,见其他人都没有什么表示,正要开口,“皇上,不可”,范文程开口了。
  “你个老东西,你想害死七哥啊”,一边的阿济格倏地站起来指着范文程骂道,他身高接近两米,高大雄壮,配上那一蓬因为激动而突起的硬扎扎的络腮胡子,声势极为骇人,可惜脑后那一根滑稽可笑的猪尾巴减弱了几分威势。
  “你不会听大学士说完啊,你个不长进的东西,再嚷嚷就给我滚出去!”,皇太极赶紧止住了他,“还不向大学士道歉”。
  挨了八哥的骂,阿济格极不情愿地略向范文程拱了拱手,气哼哼地坐下了。
  “皇上,不妨事,英亲王也是性情中人。回到刚才的话题,奴才基本认同礼亲王的意见,但目前的关键是七贝勒的举动,如果七贝勒已经与刘勇开战了,那一切就完了,奴才不是说七贝勒打不过刘勇,但奴才想那刘勇能以一镇兵力全灭图尔格大人的部队,至少有相当实力,甚或胜之,七贝勒因怒出师,就怕一个不慎,着了那刘勇的道啊,就是侥幸胜了,估计也是两败俱伤。以奴才愚见,大可与那明国议和,我方的核心条件就是七贝勒大军平安返回,用明国皇帝压制那刘勇,同时派遣大军在关墙之外威慑促成议和,等七贝勒大军返回后,是和是打,一切在于我方”,范文程接着说道。
  听了范文程的话,各人都陷入了沉思,最后阿济格、豪格还皱着眉头思索,代善、多尔衮、多铎的眼睛一亮,“好!”,多尔衮大声叫道,随即赞赏地看了范文程一眼,这明国的朝政都把持在文官手里,通过文官来议和,这事十有八九能成,通过议和来接回阿巴泰大军,可比那硬冲硬打靠谱多了,“皇上,臣弟赞同大学士的意见”,接着代善、多铎也纷纷附和,阿济格、豪格见一向睿智的睿亲王都赞同范夫子的意见,估计这事有谱,赶紧也起身附和。
  皇太极看了范文程一眼,眼里满是赞赏的神色,“大学士,此事由你负责,赶紧行动吧,事成之后,朕必有重赏”。
  等范文程走了,多尔衮说:“皇上,这登莱总兵刘勇凭空出世,上次他的水师肆掠我大清海境,扣杀我大臣,我们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实在是失策啊,为今之计,得想个法子制住他才行,不然我大清以往的一些筹划有可能发生变数啊”。
  “那你有什么法子赶紧说”,皇太极看了看自己这个十四弟,以往对他是防范有加,不过在对外方面,自己几个兄弟都还是一条心。
  “皇上,以臣弟愚见,首先是要摸清那刘勇的虚实,譬如,军力多少,如何练成如此强军,钱粮如何,与明国朝堂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方可对症下药,不过在摸清之前,大力派遣细作到登莱、京师两地,在登莱是探查虚实,兴风作浪,在京师是大肆吹捧,引起明国朝堂的忌惮,三是深入结交明国朝堂高官显爵者,通过他们影响明国的决策”
  皇太极听了点点头,这与他设想的差不多,“不过我还奇怪着,这登莱残破,如何养一只能征惯战的大军?”
  “皇上,据臣弟了解,那刘勇起家于陕西汉中,当时以游击将军职位督四千步军竟大破明国巨寇张献忠的两千马队、六千步军,还阵斩张献忠,以此功升登莱副将,后在登莱副将任上以一万步军又大破英霍山区的三万巨寇,随后又升任登莱总兵,据传闻,那刘勇不到三十岁,身高与十二哥仿佛,擅使八十斤重的大铁枪,能开五六担的铁弓,力能抗鼎,曾徒手驯服过一只猛虎”
  “原来是一员猛将”,皇太极听了松了一口气,猛将他不怕,满洲八旗多得是,他怕的是智将、枭雄,又转念一想,这老十二有些情况摸得比自己还清楚,真是有心人啊,心里暗暗又多了些提防。
  北京皇极门右厢,一个三十出头的翩翩公子正在给永王、定王上课,但见他身材中等,偏瘦,眉清目秀,没有留胡须,不过今天的他似乎有些心不在焉,有时候讲着讲着竟忘了词,正在听课的定王见先生今天语无伦次,心里有些奇怪,“先生是不是病了?”,他站起来问道,那授课先生这时反应过来了,脸色有些羞红,“今天就上到这里吧”,说着走向一边的随侍太监,“李公公,学生家里有事,无法专心上课,这几天不能来了”,“何事?”,那太监也奇怪着了,这方以智一向以聪明急智、博闻强记闻名翰林院,今儿个是咋的啦,丢三拉四的,“学生家母病危,心中记挂,无法专心授课”,李公公一听,嗯,原来如此。
  等方以智离开皇宫,来到翰林院,又跟掌院学士请了一年的假期,收拾收拾行李便离开了京城。一路上他心里有些惭愧,他的母亲其实好好的,他一身未曾撒谎,生平第一次撒谎还用了母亲的名义,真是不孝啊,他心里暗叹,不过他此次南下目的地就是山东,听闻登莱总兵大破鞑奴大军后,他心潮彭拜难以自抑,最关键的是就在得知这一消息的前一天,他得了一本书,书名曰《自然》,书籍的排版与大明不同,是横排的,标点符号一目了然,还使用了西洋人常用的数字符号,加上图文并茂,他一见到这本书就爱不释手,除了排版略微不习惯以外,其它的他越看越爱,以往他有所疑惑的问题都大多都能在书里得到解答,关键是编著者是刘安之,这不就是刚刚大破鞑奴的登莱总兵刘勇嘛,难道这是一个文武双全的大才?
  一路来到天津,现在还有一部分鞑子在山东,京畿周边都戒严了,不过他一个翰林院检讨倒没什么阻拦,搭上“星辰”船行的船只一路顺风而下,目前也只有星辰船行的船只还在正常运行,方以智见到“星辰”二字琢磨了半天也不知道一家船行怎么取了这么一个名字,不过他听说大名鼎鼎的刘安之将军在胶州筑有一城,名曰“星火城”,取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意,就估计这家船行也可能是刘安之的私人船队,对这一点他倒没怎么在意,时下大明无论文武官员家里经商的都大有人在,他方家也不是如此嘛。
  就在方以智在船舱里苦读《自然》时,南直隶凤阳府亳州知州后院,一个四十出头,面容清癯的中年人也在看一本书,书名曰《数学》,桌上还放着一本跟方以智手里一模一样的《自然》,两天两夜,终于将这本书看完了,与《自然》不同,《数学》虽然也是横排的,但那“西洋”数字下面都有对应的中文字符。
  这名中年人看完《数学》,连续几天没有休息也没觉得疲倦,走出房间,正好碰到前不久派去京师、自己的管家宋权,“你回来了,那件事办得怎么样啦”,那宋权回道:“回老爷,这青州知府之位听说皇上另有考虑,怕是不成了”,“哦”,听了这话,这中年人也没说什么,便在这院子里溜达起来,溜达了半天,猛地一跺脚便进了书房。
  三天后,这中年人竟辞了这亳州知州的大位,带着家人挂印而去,听说鞑子还盘踞在山东南部,便先下扬州,在扬州坐上去江阴的船只,在江阴坐上“星辰”船行的船只一路北上。
  这人叫宋应星,自己刚出版了一部《天工开物》的杂书。
  而远在星火城的刘勇刘大人对外边发生的一切置若罔闻,正在自己的书房奋笔疾书。自从沂山一战之后,自己的身体潜能竟然又有了新的变化,力量、速度、耐力突飞猛进自不必说,更神奇的是,自己的记忆力竟产生了惊人的变化,以前在后世读过的每一本书现在竟然能一字不差地呈现在他的脑海里,他不知道究竟是永久的变化还是短暂的变化,保险起见,赶紧日以继夜地将脑海里的高中以前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知识全部抄下来,今天已经是第五天了,刚抄完数学、物理,目前正在抄化学呢。
爱小说WWW.IXS.CC努力创造无弹窗阅读环境,大家喜欢就按 Ctrl+D 加下收藏吧,有你们的支持,让我们走得更远!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