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小说

082章 震旦传承(六)

小说:佛和道 作者:阿僧祇 更新时间:2019-09-12 08:35
爱小说(www.ixs.cc)开通手机站了,手机用户可以登录 m.ixs.cc 进行阅读,效果更好哦!
  一个文明的传承非常重要,历史上四大文明古国,只有震旦文明没有中断,这一点太重要了,这是震旦人如此聪明的原因之一。
  荣格心理学提到一个词,集体潜意识:人格或心灵结构最底层的潜意识部分,包括世世代代活动方式和经验库存在人脑结构中的遗传痕迹。不同于个体潜意识,它不是个体后天习得,而是先天遗传的;它不是被意识遗忘的部分,而是个体始终意识不到的东西。集体潜意识的内容是由全部本能和它相联系的原型所组成,本能与原型相互依存,本能是原型的基础,原型则是本能内身的潜意识意象。由于人类遗传下来的原型就不需要借助经验的帮助即可使个人的行动在类似的情境下与他的祖先的行动相似,“艺术家的创作如有神助”,就是原始意象起着一部分的作用。
  这个集体潜意识说到第八识的习气种子。第八识为阿赖耶识。阿赖耶是梵音,又称为藏识,含能藏、所藏、执藏三义,是一切善恶种子寄托的所在。一切众生,每一个起心动念,或是语言行为,都会造成一个业种,这种子在未受报前都藏在阿赖耶识中,所以此识有能藏的含义。前七识的作用是能熏能缘,第八识是前七识所熏所缘,所以有所藏义。第七识恒定执此识中的见分为我,而为它所爱,所以有我爱执藏义。
  阿赖耶识为藏识,浩浩是深广的意义。第一,此识具诸法种子,持而不失,有能藏义。第二,此识受前七识所熏,随熏成种,有所藏义。第三,此识的见分被第七识所执,认以为我,是我爱的执藏义。因此此识具三藏。持种受熏执以为我,使无边的有情众生,无始以来相续流转生死中,甚深广大而不可穷尽。藏识犹如大海一样,前七识就是波浪,波浪一起,其所缘之境形成识风,风浪互为因果,相续生灭,这就是识海。这时,我们就失去了灵明洞彻、圆明朗照的佛性,变成了染净交参的识,而识海上的风浪越来越大了。
  人间有情具足八个识,眼、耳、鼻、舌、身、意识,和意根合称前七识或七转识,第八识是阿赖耶识。众生在世间之各种活动,系由身口意行,而造作善业、恶业、净业、无记业,造作后即由第七末那识的执着性功能送交第八识——阿赖耶识保存。第八识阿赖耶识保存之业种,由第七识不断地攀缘,配合外境六尘而不断起意造作新业,同时不断收集新业种,如是循环不已。
  玄奘大师形容阿赖耶识是“去后来先做主翁”。意思是说,人到世间上来,阿赖耶识比眼耳鼻舌身意先进入母胎;人死之后,阿赖耶识是最后离开的识,它是我们生命的主体。阿赖耶识有四种比喻,恰好说明它的功能与特色:
  一、阿赖耶识像一块田地:田地是生长禾苗的地方,播了什么种子,就生长什么果实。阿赖耶识带著前六识所造的业,不管善的、恶的,经过第七识传送给它,它都会一一接受。然后在八识田中随著业力成长,是善是恶、是幸是不幸,前面的诸识都不管了,只有第八识像一块田,让种子发芽,成为果报。这叫做“发业润生”。
  二、阿赖耶识像一个仓库:仓库是存放东西的地方,金银财宝可以存放在仓库里,桌椅条凳也可以存放在仓库里。阿赖耶识就像仓库一样,存放贪、执所造作的成果,在这间仓库里,都不会被人盗取,也不会烂坏。只要等到时机因缘成熟,就会显现报应,那就是吾人在人间产生苦乐人生的主因了。
  三、阿赖耶识像一片大海:在唯识家看来,阿赖耶识就像大海一样,河川溪水流到大海,大海不会嫌弃、排拒;即使把肮脏的垃圾丢到大海,也不会污染大海的清洁。就等于人在世间所造作的业力,尽管生命的主体阿赖耶识要去受业报,但业报是有尽的,生命的存在是永恒的。所以人有生死,那是业报的现象;但是真实说来,生命主体的阿赖耶识,生也未曾生,死也未曾死,它永远与时空同在,与自然共存。
  四、阿赖耶识像一条命根:阿赖耶识就是吾人生命的主体,这个主体的命根就如木柴烧火,木柴烧了一根再烧一根,一根又一根的木柴尽管不同,但生命的火炬会一直延续。这就如同我们在五趣六道里流转,尽管张三、李四,猪、马、牛、羊,生命的形体不一样,但是生命的火都是一样地燃烧,所以真正的生命是不死的。
  所谓木有本,水有源,生命其来有自,并不要神明创造,也不要上天给予,那是自然的循环、自然的业报。所以吾人在世间,只要管好自己的身口意三业,行善做功德,就算这些不是真实的,但是会影响我们的主人翁阿赖耶识去受报,因此人生的幸与不幸,就看自己的业报了。
  我们生生世世轮回中,我们所看的书,所作的事,我们的思考等等,都被熏成种子,收藏于阿赖耶识。这就是震旦文明的底蕴。震旦有句话叫做“书到今生读已迟”,这里有个典故:
  黄庭坚,字山谷,江西省修水县人,其诗书画号称“三绝”,与当时苏东坡齐名,人称“苏黄”,黄山谷不止有文名,秉性也至孝,他常亲自为母洗涤溺器,就是後来做了官,也不改其孝行。
  黄山谷在中进士後,被朝廷任命为芜湖地方的知州,就任时他才二十六岁。
  有一天,当他正在午寐时,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走出州衙大门,直来到某处村庄,看见一个老婆婆站在其门外的供案前,手持清香,口中喃喃自语,类似呼喊某人的姓名,黄山谷趋前一看,看见供桌上摆著一碗煮好的芹菜面,香味飘溢,黄山谷不自觉的端起来便吃,吃完後就走回衙府,等一觉醒来,梦境仍甚为清晰,尤其奇怪的是,嘴里还留有芹菜的香味,他心中虽然纳闷,但并不以为意,只觉得是做了一场梦。
  等到次日午寐时,梦境又和昨日完全相似,而且齿颊还留有芹菜的香味,黄山谷不禁甚感讶异,於是他遂起身步出衙门,循著梦中记忆的道路行去,令他诧异的是,一路行来,道路的景致竟然和梦中的情景完全一样,最後终於来到一处人家门前,但门扉紧闭,黄山谷便前去叩门,一位白发的老婆婆出来应门,黄山谷问她,这两天是否有人在门外喊人吃面之事。
  老婆婆回答说∶“昨天是我女儿的忌日,因为她生前非常喜欢吃芹菜面,所以每年在她忌日时,我都会供奉一碗芹菜面,呼喊她来食用!”
  黄山谷问∶“奶女儿去世多久了?”
  老婆婆回答说∶“已经二十六年了!”
  黄山谷心想,自己不也正是二十六岁吗?而昨天也正好是自己的生辰,於是更进一步问这婆婆,有关她女儿在生时的种种情形。
  老婆婆说:“我只有这麽一个女儿,女儿在生时非常喜欢读书,而且信佛茹素,非常孝顺,但就是不肯嫁人,後来在二十六岁时,生了一场病死了,当死的时候,还告诉我说一定会回来看我!”
  等黄山谷进到屋里,老婆婆指著一个大木柜告诉他说,她女儿平生所看的书全锁在里头,只是不知锁匙放到那里去了,所以一直无法打开。
  奇怪的是,黄山谷那时突然记起了放锁匙的位置,依记忆果然找出锁匙,等打开木柜,在里面发现了许多文稿,黄山谷细阅之下,大吃一惊,原来他每次参加考试所写的文章,竟然全在这些文稿里,而且一字不差。
  至此,黄山谷心中已完全明了,这老婆婆就是他前生的母亲,於是将老婆婆迎回州衙,奉养馀年。
  文学家袁枚,在听闻这个故事後,不禁发出∶“书到今生读已迟”的感叹。意思是说像黄山谷这样的大文学家,诗书画三绝的人,并不是今生才开始读书的,前世已读了很多书了。黄山谷体会了转世的道理。
  佛家有句话:“泉水汹涌激流妙”,泉水借着山势奔流,波涛汹涌,水势很大,这股激流,难以扼制。比喻功夫做到一定的程度,微妙的智慧迸发出,就象“泉水汹涌激流”一样,挡也挡不住。憨山大师有一个故事:
  有一位开府高公,移居到镇代郡,听说憨山大师在胡公馆里,就去对胡公说:“我家花园亭阁,虽已有许多题咏,现想再求高人一诗,请憨山大师题一首如何?”胡公答应去问大师。当他向大师转述了高公求诗一事后,大师却拒绝道:“我胸中无一字,怎能作诗呢?”高公再三向胡公请求,胡公无法推托,只得苦求大师,还拿出许多古人名诗集,摆在大师的桌上,想借此发动大师的文思。大师偶然翻开诗集,正想构思的时候,忽然灵机一动,诗句即迅速而至,胡公出堂回来,已落笔写成二、三十首诗了。大师恍然发觉:“这正是文字习气魔啊!”立即停了笔,只拿了一篇给胡公塞责,就再也不想诗文的事了。可是这时文思无论如何也控制不住,不知不觉从前学习过的诗书辞赋,凡是曾经入过目的,都一齐涌现出来,充满着整个太虚空,纵使通身是口,也不能抒发心中的诗思,甚至于不知什么是身心。大师默默地自视内省,似乎有向上飞举的感觉,正不知怎样度过这一关。
  第二天,胡公送高公回去,大师静坐独思:“我现在所发生的,正是中山法光禅师所说的禅病,可是有谁能替我治呢?”继而又想:“没办法,只有靠睡眠来消除禅病了。现在如果能安眠,对修行治障是有益的!”大师关闭了房门,强迫自己睡眠,开始时无论如何也睡不着,坚持了一段时间后,忽然坐忘如睡。
  吃斋时童子来敲门,怎么也敲不开,用木椎来撞,也不见里面答应。
  胡公回来后,问大师为何还未出来,童子告诉他大师在房中已经五天了。胡公就叫人打开窗门而入,看见大师身披衲衣端坐在床上,叫也叫不应,推也推不动。胡公突然想起,过去在书房中设有佛堂,供案上摆有击子。他曾拿起击子问大师:“这东西有何用处?”大师说:“西域僧人入定,不能出定,用这一鸣,即能出定了。”胡公这时想:“师傅可能是入定了。”他立即拿了击子,在大师的耳边敲了数十声,大师才慢慢地醒了过来,睁开眼看看,不知身体在何处。这时胡公说:“我送客出去后,师傅即闭门而坐,至今已五天了,你这五天是怎样过来的?”大师说:“不知道。只存一息罢了。”说毕,又默默地谛观起来,竟然不知这是什么地方,也不知从什么地方到来。再回顾那些住山的岁月,以及以往行脚的历程,都如梦一样虚幻不实,求之了不可得。以前被偏空我见所扰乱的心念,现在也雨收云散,长空若洗,一切阴影都荡然无存了。心空境寂,其中的妙趣确是无法形容。大师这时想:“《楞严经》中说:‘净极光通达,寂照含虚空,却来观世间,犹如梦中事’。佛经的言句的确不会欺骗人啊!”
  我们常说震旦有五千年灿烂的文明,这个不是虚的。我们生生世世在这里生活,转世,八识里已经埋下了生生世世的种子习气。大家看看那些穿越考八股中进士的大神,有的是真的写八股文,不是抄的。大家想一想,他的习气已经强大到如此地步,忍不住手痒写八股文,发在自己的小说里,悠然自得,孤芳自赏。这是有了心瘾。这就是知识的积累,智慧的积累,震旦人的智慧基因就在这里。对比其他民族,欧洲人的文明什么时候开始的?非洲人的文明什么时候开始的?印度人的历史悠久,可是他们把佛教丢掉了,留下的是印度教。印度教与佛教和基督教等其他宗教最大的不同是,印度教直接宣扬世袭等级制度,把种姓制度作为核心教义,要求教徒严格遵守种姓制度。这一点决定了印度的狭隘和冷漠。
  改革开放初期,西方资本主义思潮对于震旦的冲击是相当猛烈的,全盘xihua的思想为很多年轻人所接受。大家都对于自己的传统文化弃如敝履,转身去拥抱西方文明。还好,最终东土的传统文明挺过来了,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可以这样说,正是因为释道儒三驾马车,推动者震旦文明传承五千年,冲破艰难险阻,走到今天。如果缺少任何一架马车,也许我们这个文明也将没落,为西方文明所取代。美国为什么害怕震旦的崛起呢?因为震旦的东方资本主义是他们不懂的,日本也好,德国也好,这些国家发展起来他们都不害怕,因为美国知道他们是怎么回事,这些国家的高度发展,都是按照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套路来,这些国家的大发展,也是美国西方文明的伟大胜利。同时美国也有很多办法对付他们。
  但是震旦突然之间就起来了,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即使是震旦人自己也搞不明白,咱们稀里糊涂就世界第二了?过些年咱就第一了?因为震旦古国的神秘,未知,不确定,同时因为震旦人特有的勤劳,聪明,努力,硬是走出了一条独特的不同于西方的经济发展之路,这真是不可思议。所以虽然震旦人看起来人畜无害,但是依然让美国害怕恐惧,坐立不安了。
  可是现在一小撮人对于传统文化,对于佛家信口开河,肆意诋毁,欲除之而后快。真是崽卖爷田不心疼,这是震旦的不肖子孙。当年我们的老祖宗舍身忘死,经历千难万险终于从天竺将真经取回大唐,这是为什么?因为他们都知道,这里有真正的智慧。那些想把佛教灭除的人,如同台独分子想去中国化,韩国人和越南人想废除汉字一样可笑。
  你们这样诋毁佛教,难道我们的老祖宗没有你们聪明吗?
  你们看看,没有佛教的印度人是什么样子!
  没有了佛教的震旦,又会变成什么样子!
  没有了佛法的震旦,就会像印度一样,只是个三流国家;没有了佛法的震旦人,只会象阿三一样,流于平淡,归于平庸,泯然于众矣。
爱小说WWW.IXS.CC努力创造无弹窗阅读环境,大家喜欢就按 Ctrl+D 加下收藏吧,有你们的支持,让我们走得更远!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