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小说

第二十章 时不我待

小说:1977:我的文艺人生 作者:大桃小苹果 更新时间:2024-07-05 08:25
爱小说(www.ixs.cc)开通手机站了,手机用户可以登录 m.ixs.cc 进行阅读,效果更好哦!
  1977年高考,先报名填写志愿,政审一遍,再颁发准考证。
  12月10日早上,曾骅揣着着准考证,背着军绿书包,骑着自行车,跟丘世中和丘盛华一起,来到考场,北都二十七中。
  下车,进校大门,拿出准考证,让工作人员检查一遍,再被放进去。
  校门进去,路中间摆着一块长黑板,上面用粉笔写着:“热烈欢迎参加一九七七年高考的战友同志们!”
  三人把自行车推到车棚里锁好,转身去找自己的考场。
  操场上到处都是人,有在大声背诵语文课文的,有的念念有词背数学公式的,也有只是围着操场绕圈子快步走的。
  考生年纪不一,有十五六岁,稚气未脱的,也有三十多岁,满脸胡茬和沧桑。
  跨度非常大。
  有穿着灰色、蓝色衣服的,也有穿绿军装和蓝色警服的。
  曾骅、丘世中和丘盛华顺着指示牌,来到第二教学楼。
  楼前有个木制的公告牌,贴着好几张纸。围满了人,考生们在上面寻找自己的名字和考场。
  三人挤进去,很快找到了自己的名字和考场。
  曾骅是理工科,在第一教学楼三楼302号教室。
  丘世中和丘盛华是文科,分别在第二教学楼二楼201和三楼203教室。
  “姐,哥,加油!”
  “骅子!加油!”
  三人互相打气,然后分手,奔赴各自的考场。
  走到第一教学楼,时间还没到,曾骅跟其他考生一起被工作人员拦在外面。
  看着旁边有位男同志,戴着黑边眼镜,额头上的皱纹跟黄河一样,大大的一个“几”,看上去起码三十岁了。
  黑边眼镜看到曾骅,主动开口问道:“同志,你是考理工科的?”
  “是的,你也是?”
  “是的。你是哪个单位的?”
  “北影厂。”
  “北影厂...?哦,拍电影那个?”
  “对,你呢?”
  “我是北都市无线电三厂的。”
  “哦。”曾骅犹豫了一会,最后还是没有出声问他到底多少岁。
  叮铃铃,预备铃声响了,工作人员放大家进去。
  哗啦啦声响,接着是吱嘎吱嘎桌椅移动的声音,然后是老师的声音。
  “战友同志们!请核对好自己的准考证,考室、座位都对好了,不要走错教室。”
  过了十分钟,叮铃铃声响。
  “现在开始发放试卷,大家先把自己的名字,准考证号填上去,千万不要写错了。不要开始答题,等正式开考铃响再开始答题。否则的话,视为违反考试纪律。”
  大家都老实地先把自己的名字和准考证号填上去,把笔放下,翻看起卷子来。
  有的窃喜,有的发愁。
  曾骅不喜不悲,平静地如古井映月。
  五分钟后,叮铃铃声响起,正式开考!
  像是听到了发令枪声,大家抓起笔,沙沙地写了起来。
  曾骅不慌不忙地从三支钢笔里,选出看上去最顺眼的,最祥瑞的一支,苍蝇搓手,搓得双手发红发热,这才开始答题。
  刷刷,一个小时不到,答完。
  检查了两遍,没有问题。
  交卷!
  同学们目瞪口呆地看着他,难道这位还想延续F4时期的风格,当個白卷英雄?
  监考老师看到曾骅卷子上密密麻麻的答案,知道这位深藏不露。
  四门功课,语文、政治、数学、物化,两天考完。
  上面知道这一次考试比较仓促,所以给出的考试时间非常长。
  考完后,曾骅把这事抛在脑后,全身心捣鼓起他的“巨著”小说来。
  说白了,他的作品,剧本、儿童文学、诗歌和小说,都是从以前拉片时的电影画面里扒拉出来。
  虽然他写文案把文笔练得还不错,但是要把画面转化成文字,尤其是转化成非常严肃的长篇小说,那就需要多费功夫了。
  每日每夜,曾骅把全部身心都放在打响伤痕文学的第一枪。
  我年轻,但我也可以伤痕,嗯,只要能赚钱。
  遇到卡文,曾骅就顺手写两篇儿童文学和一篇科幻小说。
  《皮皮鲁和鲁西西》、《舒克和贝塔》、《侏罗纪公园》。
  没错,是《侏罗纪公园》。
  曾骅写道,话说某西方国家,万恶的资本家为了培育出如山一般高的肥牛山羊来,从琥珀里一只蚊子提取出恐龙血,然后利用基因技术克隆出一只恐龙。
  说是科幻小说,却被当做儿童读物。
  许海燕对曾骅的脑洞大开极为感叹,交稿时化为十万个为什么。
  “什么叫基因技术?”
  “DNA是什么?”
  “克隆是什么?”
  “真得这么神奇吗?”
  曾骅耐心解释道:“许大姐,DNA就是脱氧核糖核酸,1953年霉国和瑛国的两位科学家建立了DNA双螺旋结构的分子模型,因此在1962年获得若贝儿医学奖。
  1963年,我国科学家童第周通过最初的克隆技术:细胞核移植技术,克隆出一条雌性鲤鱼。
  1975年,霉国科学家开始基因克隆细胞...”
  许海燕大吃一惊:“小曾,你真是知识渊博。真是可惜啊,洪流十年,耽误我们太多了。”
  “编剧的肚子,就得像杂货铺,什么都懂。许大姐,我这三篇文章能录用吗?”
  此时的曾骅,像极了几十年后扑街作家,询问某点编辑能不能过稿时的样子,可怜巴巴的大眼睛,对戳着两根食指。
  “可以过,儿童读物,就是需要想象力丰富。你直接能从国内外的这些技术,一下子想象出克隆恐龙,然后修建公园赚钱,真是天马行空,不得了。
  现在上面重视科学技术和教育,我们《儿童文艺》杂志社也要响应中样的号召,向少年儿童们进行科普教育...”
  自己居然又踩到节点上了,而许大姐又给自己指出一条赚钱的明路。
  先是科普读物,再升级为科幻小说。
  大刘,我要夺你气运,就问你怕不怕!
  先把这次的收入算一算。
  《皮皮鲁和鲁西西1》十二元,《舒克和贝塔1》十五元,《侏罗纪公园》一百五十六元,合计一百八十三元到手。
  今儿老百姓啊,真啊真高兴!
  想不到一年时间,我就成了百元户。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元户还远吗?
  12月25日,是高考放榜的日子,丘世中和丘盛华跑去看榜,丘希贤和唐慧菱留在家里,忐忑不安地等着。
  唐慧菱看着坐在对面的丘希贤,絮絮叨叨,跟祥林嫂一样。
  “我不该叫他们去北影厂的,好了,他们姐弟俩都不听我们的,一个非要考中戏学院导演系,一个非要考北影学院摄影系。
  我这是上辈子造了什么孽。”
  丘希贤不以为然:“葛敏工作不分高低贵贱。孩子们喜欢就好了。我觉得,他们能够做自己喜欢的工作,也是件不错的事。”
  唐慧菱不屑地说道:“他们喜欢个屁,五分钟热情而已。”
  丘希贤端起搪瓷茶杯,呼呼,先吹几下,然后嚯嘞嚯嘞,喝了两口茶。
  “那不见得。老大拜了王导演为老师,老二拜了她爱人李摄影为老师,天天跟在后面学习。你什么时间见过他们这么刻苦过?
  骅子说得对,兴趣是最大的学习动力。”
  唐慧菱猛地想起来:“对了,骅子呢?”
  丘希贤往里屋撇了撇嘴:“在屋里睡觉,昨晚又熬了半夜。”
  “还在捣鼓他的小说?”
  “是的,说他满肚子的话急切地想跟人民群众们说,迫不及待地想把那部小说写出来,只是他第一次写小说,磕磕绊绊的。”
  唐慧菱感叹道:“想不到我们骅子成了作家。”
  “时代大潮打来,洗刷了我们身上的尘土,露出本色来。我们站在这个年代大流中,然后被这个年代推着走。”
  “呵呵,你也成诗人了。”
  “我们都是时代的诗人。”
  唐慧菱含羞地看了丘希贤一眼,要不是他会念几句诗,当初怎么会看上这个书呆子!
  “爸妈!”
  丘世中和丘盛华激动地跑了进来。
  “怎么样?”
  “考上了,我们都考上了!我考上了中戏学院导演系,老二考上了北影学院摄影系(注一),老幺考上了华清电子工程系。”
  丘盛华满脸通红,喘着气说道。
  唐慧菱又蹦又跳,兴奋地把儿子和女儿抱了又抱,“太好了!”
  丘希贤站在旁边,摘下眼镜,揉着鼻子,笑得很深沉。
  丘盛华突然想起来,“骅子呢?”
  丘希贤戴上眼镜,头往里面偏了偏,“还在睡觉!”
  丘希贤一家四口轻手轻脚地走进里屋。
  曾骅躺在床上,盖着被子,嘴巴微张,轻微的呼噜打得呼呼响。
  书桌上,散落着一叠厚厚的草稿纸。
  丘希贤走上前,抚摸着这叠草稿纸,不由心生感叹。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在这个催人奋进的年代,时不我待啊!”
  注一:中戏和北影学院都是在1978年夏季高考时才正式招生。这里剧情需要,有所改变。平行世界!
爱小说WWW.IXS.CC努力创造无弹窗阅读环境,大家喜欢就按 Ctrl+D 加下收藏吧,有你们的支持,让我们走得更远!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