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不是穿越
爱小说(www.ixs.cc)开通手机站了,手机用户可以登录 m.ixs.cc 进行阅读,效果更好哦!
阿黛尔从金教授那里拿回了她的羊皮书和它的翻译稿。--确切地说,现在已经不能叫羊皮书了。它的正式书名叫做《莫林思科东方见闻录》,在这本书里,莫林思科回忆了他的家族史,和他在中原的所见所闻。记载主要围绕着他的家族来到中国的缘起、路线、商业概况、与沿路各个国家的关系、与中国官员的关系、家族与汉人的通婚以及后来离开麒麟国,跟随圣荣女王创立大林王朝等事件展开。
在他的书里,麒麟国实际上就等于中国。最早追溯到唐朝,他的家族就在长安做生意了。那时他们被称为胡商,他们甚至还贩卖过白人女子到长安,她们被称为胡姬。宋代,是莫林思科家族商业的全盛时期,在临安、开封、辽、西夏、蒙古、中亚、印度等地,都有莫林斯克家族的商业足迹。在与中国的贸易中发财的莫林思科家族,在麒麟国时期,已经把主要业务迁徙到了南欧。迁徙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其家族在本国内与王族发生了商业上的竞争关系。二是中原由元代宋,莫林思科家族与官方关系恶化。留在麒麟国的业务已经不是其家族生意的主流了,但莫林思科仍然不失为一位富商。
关于麒麟国的内容,在莫林思科的书中,大约只占三分之一的篇幅。但却是最为核心和精彩、最有史料价值的部分。尤其是关于麒麟国那场宫廷政变的记载,是现存在世史料中记载最为详细的。据书中记载,那场宫廷政变,实际上是当时的监国静国公和他的母亲宜贵妃策划的,在一大批皇族、贵族和官员们的支持下发动的。他们安排太医毒死生病的皇帝,矫诏立静国公林圣文继位。同时,以割让土地城池为条件,换取萨马尔出兵,调太子林圣武出兵迎战。准备里应外合,除去林圣武。按照他们的预计,太子林圣武应该不是萨马尔王阿拉木的对手。林圣武战败,就以用兵不利为借口治罪。就算发生奇迹,林圣武侥幸战胜了,也必将元气大伤,到时候再对付林圣武,也就很容易了。
政变成功后,林圣文把他哥哥林圣武的太子妃们,一股脑儿地纳为自己的后宫。立太子妃玉秋容为两宫皇后之一的西宫皇后,其余的舒妃、紫妃、青妃、黛妃则立为皇贵妃。只准备除去林圣武之后,便选择吉日,举行皇后册封大典,然后昭告天下。令林圣文和宜贵妃没想到的是,萨马尔国表面上与他们结盟,共同对付林圣武,暗中却另藏了一个惊天的阴谋。那就是将计就计,在打败林圣武后,一口作气,顺势灭了麒麟国。所以才有了暗中安排罗都率三万铁骑进攻兴阳的计谋。只是萨马尔王阿拉木也没想到,林圣武竟然打败了他,并占领了萨马尔全境。
罗都进攻兴阳,林圣文不战而逃,让他俘虏麒麟国皇帝的计划落空。此时又传来阿拉木战败,萨马尔都城黄沙城被占领,阿拉木在不拉通草原自杀的消息。罗都在兴阳大肆杀掠后,将没来得及逃走的一些贵族、官员、大商人和工匠们,无数的资财,合并一起,劫持而去。莫林思科,就在这次被劫掠之列。开始,莫林思科听说太子妃们也在罗都的军中,于是,他贿赂了一个萨马尔中级军官,打听太子妃们的消息。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他与太子妃们以前有过交情,太子东宫不仅是他的重要主顾,太子妃玉秋容还是他在兴阳城的主要后台之一。同时,因为他是亚美尼亚人而不是汉人,萨马尔人对他也还算客气,并没有为难他。但是,他始终没有得到太子妃们的消息。他相信,太子妃们不在军中。
尽管罗都谨慎地选择行军路线,但是他还是被得胜回师的林圣武包围了。号称萨马尔第一勇士的罗都和第一精锐的三万铁骑,历来在草原上横行无忌,未逢敌手。但是,在林圣武的军队面前,很快就军心动摇。在几次拼死突围无效后,罗都请求谈判,但被拒绝,请求投降,也被拒绝。
鉴于罗都军屠杀兴阳30万平民的滔天罪行,林圣武下令不留俘虏,斩尽杀绝。很快,罗都的三万铁骑就被杀光,由于尸体太多,就挖了一个巨坑,埋在一起,这就是后世所说的罗都坟。这边战事一结束,新皇的谕旨就到了,废林圣武的太子封号,除天下兵马大元帅衔、交出兵符,军队就地驻扎,着林圣武带西门海岸及仁、义、礼、智、信五将军回兴阳进宫觐见,并接回玉秋容等家眷。
此时,谁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按照西门海岸和五位将军的意见,此时应该一鼓作气,攻入兴阳,拿下弑君弑父的林圣文,铲除助纣为虐的宜贵妃和一些皇族、贵族和贪官污吏,由林圣武即位,重整朝纲,励精图治。即使玉秋容等太子家眷在他们手中,在大军压境的情况下,林圣文也不敢胡来。以林圣武此时一举灭了萨马尔,一血百年耻辱的巨大功劳和平时的民望,定被林圣文视为眼中钉,必欲除之而后快。林圣文此道旨意,用意已经非常明显。此时双方已经势同水火,你死我活,当断不断,必反受其乱。
林圣武虽然宅心仁厚,倒也不是傻瓜。他也清楚,林圣文和宜贵妃不会放过他,此去必是有去无回,将他和西门海岸及五位将军一网打尽。惟其如此,他们方才心安。若是按照西门海岸的建议,以他手中的虎狼之师,挟全胜萨马尔的余威,拿下林圣文,也不是什么难事。只是那样一来,一场内战就不可避免的了。不仅兄弟同室操戈,自相残杀,便是天下百姓,也将陷入生灵涂炭之中。自己也将陷入不仁不义之中。
这些想法,自然是莫林思科的猜想之词,不过,据后来的事实来看,虽是猜测,却也相去不远。林圣武带兵回京,大军驻扎城外。他把西门海岸和五位将军留在军中。连一个卫士都没带,孤身进宫。林圣武和林圣文兄弟两个到底谈了些什么,莫林思科的书中也没有记载。只是说,一天之后,几个太监和林圣武回到城外军中,并且带回了玉秋容等太子家眷。但家眷们被御林军严密看护着,在城门口等着,没有一起回到军中。林圣武回到军营,召集将领们开会,宣布了他的决定:他已经与新皇达成了协议,和平解决这场宫廷变故。林圣文交回太子家眷,由西门海岸和五位将军带一万人马护送,远赴海外,自谋出路,今后不得返回麒麟国。他自己暂留兴阳,待父皇安葬大典后,再前去与他们会合。新皇答应,林圣武手下兵马去留随意,愿意留下的,听从改编,不愿留下的,给资遣散,解甲归田。
西门海岸见太子心意已决,知道事已至此,难以再让太子改变主意,也就不再多言。他知道,太子让他们护送家眷远赴海外,实际上也是帮他们安排一条活路,太子交出兵权后,除非他们举兵谋反,否则,新皇早晚不会放过他们。太子既然已经心灰意冷,不愿意自家兄弟反目,他们也就只能听从主子的安排了。林圣武安排已定,回到城门,接回了家眷,交给了五位将军,又单独找西门海岸交代一番。然后拔剑自杀了。玉秋容等几位太子妃制止不及,虽悲痛欲绝,但很快被五位将军强行带离。此时,太监颁布圣旨:废太子抗旨带兵进京,图谋不轨,赐令自尽。其虽不敬,但心有所悔。朕念先皇之恩,体恤天下,宽大为怀。赦废太子麾下下所有将士之罪,永不追究。废太子家眷一体人等一并赦免,来去自由。
五位将军见主公自杀,就要召集兵马造反,在西门海岸力主之下,总算安抚下来。带着一万人马,拉上林圣武尸体,开始撤离。麒麟国是个内陆国,并不临海,要出海外,必须借道邻国大梁。在大梁国境边,西门海岸孤身一人前往邻国大梁,说服大梁放他们过境。五位将军不知道邻国态度如何,已经做好了大打一战,强行夺路的准备。此时,虽然他们只有一万人马,但都是对太子忠心耿耿的百战精锐,对太子被逼自尽都怀着一股悲愤之情。一万人马攻城略地或许太少,但只是突围过境,别人还真是难以拦住他们。
不过,事情完全出乎他们的意料之外。西门海岸很快就回来了,不仅他回来了,邻国的丞相奉旨也一同来了,不仅带来了大量车马军械粮草,还赠送大量金银布帛给太子家眷。并派五千兵马开路,护送过境。到了港口,又给准备了船、向导、水手、粮食、淡水、种子、牲畜、农具、工匠和一些犯官女眷、官妓、营妓、女奴等三千余人,一并赠送给麒麟国太子林圣武的家眷玉秋容等。按照大梁皇帝的诏书所言,此举是出于对林圣武的景仰之情,感念其一举伐灭萨马尔之功。火化了林圣武,经修养整顿后,玉秋容决定出发,大梁丞相则极尽礼遇,恭送出海。另有几十条商船,一同随行。
玉秋容、西门海岸一行,乘坐100多条大船,在海上航行三个多月后,遇到一片陆地。登陆后,经过短暂交战,不费吹灰之力,击败土著部落的武装,攻占了都城。说是都城,实际上也就是两三条街的大村落,都没有麒麟国的一个县城大。立足之后,埋葬了林圣武的骨灰,众人推太子妃玉秋容为女王,号圣荣女王。西门海岸为丞相,仿麒麟国制,设六部州县。仁将军任吏部尚书,信将军任刑部尚书,礼将军任礼部尚书,智将军任工部尚书,义将军任兵部尚书,莫林思科任户部尚书。舒妃任宫廷总管,紫妃任垦殖总管,青妃任国子监监正,黛妃——萨马尔·阿黛尔任御史中丞,大梁赠送的犯官刘文略任钦天监监正。
中央机构建立起来之后,一万虎狼之师分成两部,一部两千人编成水师,由大梁国皇帝赠送船队的首领史行健任提督,开始练兵,征剿海盗。另一部八千人由兵部尚书义将军统领,四处征战。工部开始建都城、王宫,礼部则派出使节出使周边各国和部落……。
当地土著多处于刀耕火种时代,麒麟国的精锐之师所到之处,望风披靡。很快,各部落纷纷来降。仅半年时间,拓地长两千里,阔八百里。设12州48县。增设理藩院,统辖各部落事物。登陆整一年后,玉秋容举行正式登基大典,拜祭天地,宣告新朝正式成立。国号大林,年号始立,追谥太子林圣武为圣武昭烈帝,立都玉林城。由于圣武昭烈帝没有子嗣,女王颁布诏书,成立元老院,自她以后,历代国君继承人,由上任国君提名三人,元老院在三人中择一优者推举而出,此乃大林国国统根本,世袭罔替。为防止在任国君一家独大,世袭王位,特别规定,提名新王人选时,不许提名在任国王同族之人。
由于王朝初建,需要大量官员治理各地,因为人才匮乏,也为笼络人心,圣荣女王颁布敕令:大梁国皇帝赠送的奴隶、犯官及妓女等,原来身份一律废除,赐以平民身份,识字者,有能力者,可择优擢用。“惟德能是举,不以出身见弃”。
两年后,路过大林国的商船带来了消息,玉秋容他们撤离之后,林圣文曾打算派兵追杀,斩草除根,思量再三,终因害怕激起兄长旧部兵变而作罢。当初大梁之所以对玉秋容他们极尽礼遇,送人送物,就是为了把他们送得离麒麟国越远越好。因为大梁多年忌惮的,就是太子林圣武和他手下的西门海岸和五位将军。身为太子妃,玉秋容是林圣武的化身和象征,只要她登高一呼,西门海岸等人一辅佐,太子旧部那些虎狼之卒就会重新积聚起来,加上太子的巨大民望,麒麟国就会屹立不倒。现在这些人没了,林圣文忌惮太子旧部,把他们尽皆遣散。麒麟国自以为萨马尔强敌已去,从此天下太平,上上下下耽于享乐,官员们忙于升官敛财,士大夫********,歌功颂德,阿谀奉承。军队武备松弛,军纪涣散,将领们狎妓宴舞,贪污敛财。全然不知危险已至。
大梁见时机已到,五路大军挥师进攻麒麟国。地方官为保命保财,纷纷献城,将领们为保命保财,不战而降。不到一个月,就攻下兴阳城。林圣文又想逃跑,可大梁早已将其重重包围,他只好奉上国玺投降。麒麟国被并入大梁,从此灭亡。林圣文和宜贵妃等皇族和一些大贵族,被送到大梁陪都软禁。半年后,林圣文被毒死,皇族和那些大贵族们,一日夜晚遭到乱兵杀掠,尽死于乱军之中。所谓的兵乱只用了一个时辰就被平定了,宜贵妃下落不明,后来有传言说,在大梁都城的一家妓院里见过她,正被老鸨逼着接客。
离开麒麟国26年后,莫林斯科已经65岁了。此时的大林国,国力日渐强盛,玉林城已经成为海上商道的重要枢纽,大林国的水师在大海上已经所向无敌。就在这一年,莫林思科遇到了他家族的船队。此时,他的家族已经是南欧弗洛伦萨最出名的家族了。尽管他在大林位高权重,莫林思科还是想回到他的家族去看一看,因为他的妻子和孩子们也还都在那里。他上书女王祈求告老还乡,但是女王不准。因为此时西门海岸患病,女王要莫林思科代行丞相之职。
一年后,萨马尔·阿黛尔从商队那里得知,她的家族已经迁徙到了中东,家里人也在到处寻找她。此时仁将军已经去世,她由御史中丞改任吏部尚书。作为林圣武的贵妃,她不能再嫁,也没有子嗣,虽位高权重,但思念亲人之情愈发强烈,终于染病。她请求女王恩准,回到家族。女王尽管不舍,最后还是忍痛割爱,同意她回到自己家族去。莫林思科听说,也趁机请辞回家。女王见他去意已决,又念他多年忠心耿耿,也就勉强同意。令他与阿黛尔同行,护送阿黛尔回家族去后,自己再回家中。一路上,阿黛尔的病情越来越重,勉强到了兄长家,不到半月,就与世长辞。莫林思科告别萨马尔家族,从陆路辗转到了弗洛伦萨,与家人团聚,开始写自己的回忆录。这部回忆录,就成了今天的《莫林思科东方见闻录》。
在莫林思科的笔下,对圣荣女王玉秋容极为推崇,认为她是一位睿智而富有远见卓识的一代圣君。不过,对于圣荣女王对她的丈夫林圣武的态度,他认为圣荣女王表现出很多互相矛盾的地方。一方面,新的王朝保留了林圣武的许多痕迹,给林圣武的谥号是圣武昭烈帝,她自己却坚决不称帝,而只是称王。另一方面,许多时候,圣荣女王也流露出对太子的不满。认为太子虽然是个军事天才,但却是个政治白痴。关键时刻,不能以天下苍生为重,而只是囿于自家兄弟之情,迂腐地以为牺牲自己就可以保得了林家江山。
不过,没有人怀疑过过圣荣女王以及舒妃、青妃、黛妃和紫妃对她们夫君的忠诚爱情。当时在大林国的官方和民间,曾经流传着一个传说:他们的女王和几位太子侧妃曾经相约,来世再嫁给太子。有好事的士人还把这编成了一首民歌,很快在民间传唱。官府的人认为这有辱圣荣女王和先帝的体面,抓了一些传唱的人和那个作者,上书女王请求处置。据说女王下令放人,任由民间传唱。还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百姓向往美好的爱情不好吗?
阿黛尔对莫林思科笔下那个与自己同名的萨马尔·阿黛尔,有着异乎寻常的兴趣。书中描述的相貌特征,性格特点,就几乎和自己一模一样。或者是自己回到了八百多年前,或者是那个阿黛尔来到了八百多年后。总之,二者就是一个人。在她死后,她的家族也按照她的遗愿,把她的尸体处理后,又送回了大林国,和他的夫君林圣武葬在一起。
阿黛尔来到中国后,也象这里的年轻人一样,在网上看一些穿越小说。由于莫林思科的回忆录中也出现了一个阿黛尔,她觉得这部回忆录好像是有自己参与的一部穿越小说。但从她对家族史的研究,到萨马尔民族史的研究,一直到这部回忆录,她清楚地知道:这是历史,不是穿越。
爱小说WWW.IXS.CC努力创造无弹窗阅读环境,大家喜欢就按 Ctrl+D 加下收藏吧,有你们的支持,让我们走得更远!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